智取華山10月18陽光大動脈 <p class="ql-block">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五岳之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陜西省華陰市,介于東經(jīng)109°57'~110°10'、北緯34°25'~34°36'之間,東臨潼關、西至華縣、南連秦嶺主脈、北臨渭河平原,總面積為148.4平方千米,105</p><p class="ql-block">有著“奇險天下第一山”的美譽。7”華山地處秦、晉、豫黃河三角洲交匯處,扼守著西北出入中原的門戶,是一座斷層山,屬于秦嶺造山帶,由一整塊花崗巖石構成,為斷壁懸崖花崗巖地貌景觀,形成年代可追溯至太古代(約27億年前),包括東、西、南、北、中五峰以及七十多座峰嶺和三條峽谷,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只有長澗、柳葉兩條河流,擁有123種珍稀保護動物、786種特有種植物,有著長空棧道、鷂子翻身、千尺幢等景點210余處,可分為華麓、華山峪、華山主峰、黃甫峪、甕峪和仙峪六個景區(qū)。華山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中華”“華夏”中的“華”字就源于華山,因此此地有著“華夏之根”之稱;而在原始社會,華山還是祭祀神山,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帝王在此曾進行過大規(guī)模祭祀活動。另外,華山是道教全真派的發(fā)祥地之一,華山的西玄洞為“第四洞天”,全山共擁有72個半懸空洞、20余座道觀,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道教高人,流傳著“劈山救母”“吹蕭引鳳”等道教神話傳說,留下了詩歌、碑記等1200余篇,摩巖石刻多達千余處。1982年,華山成為“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2004年,成為“中華十大名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