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亞篇(非洲之行五)云亮 <p class="ql-block">東非大草原是位于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野生動物保護(hù)區(qū),主要包括馬賽馬拉和塞倫蓋蒂兩個主要區(qū)域。其中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保護(hù)區(qū)面積占多半,為 30,000 平方公里,包括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和幾個野生動物保護(hù)區(qū)約70種大型哺乳類動物和500種特有鳥類。</p> <p class="ql-block">馬賽部族是東非最大的部族之一,也是整個非洲地區(qū)最神秘的游牧民族, 人口將近100萬, 主要分布在肯尼亞南部和坦桑尼亞北部的草原地帶。從馬塞馬拉到塞倫蓋蒂沿途小村鎮(zhèn),都會遇上裝束顯眼馬賽人。男人身披“束卡”,兩紅底黑條或大紅色的布,一塊遮羞一塊斜披在一邊的肩上。女性則穿“坎噶”,除紅色的布外,還有顏色更為鮮艷的布作為色彩搭配。背上也披一個大塊顏色鮮艷披風(fēng),頭頂戴一圈白色的珠飾。</p><p class="ql-block">數(shù)百年一直在這片猛獸出沒的馬賽馬拉大草原上狩獵、畜牧為生的馬賽男子,身材一般瘦而高,不少身高在1.90米以上,長相俊朗。游牧民族的他們善于奔走跳躍、耐力奇佳,故而身材修長的馬賽人成就了肯尼亞成為世界上無與倫比的長跑國度。</p> <p class="ql-block">婦女的特點多為光頭,且?guī)Ш艽蠖氐亩棥S械陌讯闯兜煤艽蠛艽?。我們也曾在恩戈羅恩戈羅國家公園門口停車場遇到數(shù)位剛下車馬賽男子,耳洞出奇之大,近乎雞蛋大小。耳朵除上部外,大部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耳廓是耳洞及周邊呈環(huán)狀細(xì)條帶。不知經(jīng)歷多少歲月,才能將耳朵變?yōu)槿绱诵螤睢?lt;/span></p> <p class="ql-block">目力極敏銳的馬塞人被謄為世上視力最佳的人種,這位男子專事在保護(hù)區(qū)內(nèi)為游覽車觀察指點動物蹤跡。</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導(dǎo)游曾介紹:肯尼亞官方語言有二:英語和斯瓦西里語;坦桑尼亞官方語言:僅有斯瓦西里語。當(dāng)?shù)赜胁簧俨柯?,有各自的土語。一般鄉(xiāng)村的孩子除學(xué)校里學(xué)的官方語言,也都會講自已部落土語。此行中我們也曾領(lǐng)教到其部落械斗沖突的影響。</p><p class="ql-block">離開肯尼亞前往坦桑尼亞的當(dāng)日,離口岸不足一小時車程的新修柏油公路上,車輛被大樹和石塊堆成的數(shù)條路障堵住了。疑惑之間,路旁山坡上沖下一幫身背弓箭 ,手持長砍刀當(dāng)?shù)卮迕?。我們這輛車?yán)系赖闹心晁緳C(jī)立即告械:遇到部落械斗了,千萬不能照相,以免被勒索傷害。第一輛車的駕駛員是臨時請來的當(dāng)?shù)伛R賽人,與他們溝通稱我們?nèi)v車都是外國游客希望不要被傷害,交涉后被告知至少需交付十萬肯尼亞先令的買路錢。非洲野生動物的旅行圈里,包括小費等一應(yīng)皆為美元支付,我們沒有兌換過肯尼亞貨幣,全車只有100肯尼亞先令(約$ 1)零錢,司機(jī)接過剛拿到車窗口,幾條漢子便爭相上前伸手將錢一把搶走了。另一輛車情況類似,也就只能交出200先令。</p><p class="ql-block">一位面像極兇的男子,看只拿到這么點零錢,罵罵咧咧,退到路障中央的大石塊邊,背弓立刀面向我們,那架勢是要逼我們就范,方可放我們通過。</p><p class="ql-block">無奈之余,領(lǐng)頭的馬賽人司機(jī)掉轉(zhuǎn)車頭,帶我們?nèi)チ?公里多外的警察局。設(shè)制在草地中數(shù)個帳篷的警局,幾位相迎出來衣著隨意的警官告訴我們,兩部落因土地邊界糾紛己械斗數(shù)月,兩天前還出了人命。他們管不了,既便我們要求他們護(hù)送我們過去,難免會遇到從路旁山坡上拋物的打擊。</p><p class="ql-block">交涉過程中,一輛載有荷槍實彈的警察的車輛從外返回營地。走下七,八個服裝不整,手提AK47 沖鋒槍的警察,懶散搖晃地穿過草地,走向其營地帳篷。我們這輛車導(dǎo)游事后也說:肯尼亞警察極為腐敗,只認(rèn)錢。即便答應(yīng)去護(hù)送我們通過,也只會是付錢的前提下。</p><p class="ql-block">面對不愿作為,且如此不堪的警力,求助無果的我們只有繞道而行,多花了兩個多小時前往坦桑尼亞口岸。</p> <p class="ql-block">塞倫蓋蒂國家公園</p><p class="ql-block">“塞倫蓋蒂”(Serengeti)一詞來自馬賽語中的“esirinket”,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面積達(dá)14,763平方公里,每年都會出現(xiàn)上百萬只角馬和數(shù)十萬只斑馬的大規(guī)模遷徙而聞名, 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公園之一。1981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20 世紀(jì) 70 年代以來,每年大約同一時間,為追尋牧草,百萬余頭角馬會從坦桑尼亞南部塞倫蓋蒂的開始大遷徙,順時針穿過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向北到達(dá)肯尼亞的馬賽馬拉保護(hù)區(qū)。</p><p class="ql-block">包括大約170 萬只角馬和及隨后的數(shù)十萬只瞪羚和斑馬 多在7 月下旬/8 月抵達(dá)肯尼亞,在那里度過旱季的剩余時間。11 月初,隨著短暫雨季的開始,又遷徙開始移至塞倫蓋蒂平原,周而復(fù)始。</p><p class="ql-block">半年一次的大型動物遷移是世界十大自然旅游奇觀之一。</p> <p class="ql-block">塞倫蓋蒂草原有不少為丘陵地帶,動物的數(shù)目和種類目較之肯尼亞自然也較多。耽擱了一天后,次日首選的項目便是趕往馬拉河觀看著名角馬遷徙過河。</p> <p class="ql-block">馬拉河兩岸都有大量夾雜有斑馬的角馬群,導(dǎo)游說這些都是今天可能跨河到對岸的。何時過河,其時機(jī)依靠領(lǐng)頭的角馬判斷,選擇河中危險性(鱷魚和河馬)最小的時候。故而全天任何時候都有可能。</p> <p class="ql-block">旅游車在沿岸來回穿梭,不少次看到動物群移向河邊,均因鱷魚或河馬的出現(xiàn)而退縮。</p> <p class="ql-block">河內(nèi)虎視眈眈的鱷魚群</p> <p class="ql-block">河馬</p> <p class="ql-block">對岸角馬應(yīng)該是聽到了召喚,飛奔前往擬渡河的集結(jié)點……。</p><p class="ql-block">*(手機(jī)拍攝視頻,建議手機(jī)橫放觀看)</p> <p class="ql-block">對岸角馬群集結(jié)完畢,似乎正準(zhǔn)備渡河。</p> <p class="ql-block">呼啦啦,眾多車輛飛奔而來沿河岸一字排開,都在急切等待激動人心的那一刻。</p><p class="ql-block">等待中數(shù)了一下,共65臺車。</p> <p class="ql-block">可看到眾多角馬己臨近水邊。</p><p class="ql-block">兩只領(lǐng)頭角馬已過河近岸登陸,突然后續(xù)角馬群一陣大亂,顯然水中發(fā)現(xiàn)威協(xié)。</p> <p class="ql-block">眾角馬停止了渡河又退回岸上。</p> <p class="ql-block">河岸邊集結(jié)等待過河的角馬群 -</p><p class="ql-block">徘徊、糾結(jié)、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p><p class="ql-block">*(手機(jī)拍攝視頻,建議手機(jī)橫放觀看)</p> <p class="ql-block">馬拉河邊追逐了一整天,眼看著七,八群可能渡河角馬,集結(jié)、猶豫、退縮……,最終競無一群能夠過河。</p><p class="ql-block">失望之余的我們只能遺憾離開,前往當(dāng)晚保護(hù)區(qū)內(nèi)酒店。</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住宿酒店的路上,夕陽之下,我們來到著名的Retina 河馬池(Retina Hippo Pool)。Retina 河馬池位于塞倫蓋蒂保護(hù)區(qū)西北部, 這一獨特的水池坐落在塞羅內(nèi)拉河和奧蘭吉河的交匯處,可看到大約 200 只嬉戲玩耍的河馬群,體重從 2000 公斤到 3000 公斤不等。雖然在塞倫蓋蒂的各地水坑可常遇到河馬,但Retina 河馬池以其河馬數(shù)量眾多的壯偉奇觀別有特色,同時也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拍攝機(jī)會和引人入勝的觀賞體驗。</p><p class="ql-block">十分慶幸我們當(dāng)晚酒店位于附近,讓我們能夠觀賞體驗到夕陽下河馬池的迷人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依照參觀指南介紹:旱季(7 月至 11 月)前往河馬池為佳。此時較低的水位會暴露更多河馬,提高能見度和拍攝機(jī)會。</p><p class="ql-block">正值九月,滿池的河馬伴隨呼哧呼哧的噴水聲 ,此起彼伏,不知是尋食,求偶,還是相互嬉戲打斗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夕陽霞光映襯下,</span>伏出水面的河馬頭背,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夕陽下的河馬池</p><p class="ql-block">*(手機(jī)拍攝視頻,建議手機(jī)橫放觀看)</p> <p class="ql-block">坦桑尼亞第三天,我們前往恩戈羅恩戈羅(Ngorongoro)國家公園。</p> <p class="ql-block">恩戈羅恩戈羅(Ngorongoro)是位于坦桑尼亞北部東非大裂谷的一座死火山口 ,由300萬年前的一座巨型火山爆發(fā)后坍塌形成,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完整火山口中面積最大的一個。當(dāng)火山還處于活動狀態(tài)時,多次的噴發(fā)炸去了火山頂峰,留下了一個完整美麗的寬20千米的碗形火山口?;鹕娇诒诙噶⒅?,高出谷底600米,號稱為世界上非常完整美麗的火山口。</p><p class="ql-block">恩戈羅恩戈羅國家公園坐落在火山口地區(qū),是非洲最重要的野生動物保護(hù)區(qū)之一。在火山口底部內(nèi)生活著3萬余頭野生動物,主要有角馬、斑馬、大羚羊、象等、還有大量的黑犀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與鄰近的塞侖蓋蒂草原不同的是,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周邊樹叢灌木茂盛,火山口內(nèi)中心有一淺水(1.7米)火山口堿鹽湖(馬加迪湖, </span>Lake Magadi )維持火山口內(nèi)水系平衡,常年棲息著數(shù)干只火烈鳥。<span style="font-size:18px;">湖光山色,風(fēng)光綺麗,完備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讓其</span>被譽為“非洲伊甸園”<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由火山口邊山頂觀景臺,俯瞰下方。朵片狀薄云陰影下火山口內(nèi)浩瀚的原野,曼紗遮面般,在淡藍(lán)色湖光襯映下,火山口內(nèi)云霧中的恩戈羅恩戈羅一切都顯得如此神秘, 更讓人有急切下去探索的沖動。</p> <p class="ql-block">沿盤山道下到谷底,又是另一番風(fēng)情。</p> <p class="ql-block">野牛和白鷺</p> <p class="ql-block">倉促逃竄的野豬</p> <p class="ql-block">嬌羞討喜的瞪羚</p> <p class="ql-block">不懼路人的鸛鳥</p> <p class="ql-block">干涸堿鹽水洼中的斑馬</p><p class="ql-block">鹽湖(Lake Magadi )周邊有大面積的濕地和水洼,枯水期干涸后堿鹽沉積的水洼,可見一些動物在寸草不生的其內(nèi)盤恒,也不知是覓食,還是對堿鹽感興趣?。</p> <p class="ql-block">恩戈羅恩戈羅保護(hù)區(qū)棲息60多只獅子,被稱為觀察獅子最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我們看到了一母獅撕扯,啃食斑馬的場景。</p><p class="ql-block">可惜距離太遠(yuǎn),自己的相機(jī)不夠強(qiáng)大,拍不到清晰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注意紅圈處,獅側(cè)身有一明顯外傷。</p> <p class="ql-block">飽歺后的母獅走向小溪,前去覓水。</p> <p class="ql-block">不意溪邊站立起來一頭雄獅。</p><p class="ql-block">母獅啃食斑馬時,其身后周邊也曾出現(xiàn)過兩只幼獅,看來這是一個完整獅群的生活領(lǐng)地。</p> <p class="ql-block">計劃兩周非洲之行的后期,我們遇到一些令人沮喪的因素,最后兩天的行程未能完成,便直接返回了內(nèi)羅畢。</p><p class="ql-block">慶幸的是我們在前大部分行程中,能夠十分享受和投入地體驗到了非洲野生動物之旅的樂趣。</p><p class="ql-block">感謝旅途中,尤其在困境中所有幫助照顧過我們的人們。也感謝隊友們相扶相持,大家都安全地返回了家中。</p><p class="ql-block">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