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蒙山英英 <p class="ql-block"> 太原蒙山景區(qū)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約15公里處,海拔1325米,是一處集自然風(fēng)光、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qū);是國家AAAA級(jí)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0日,與相處40年的三姐妹邀約又見蒙山,我們四人禮佛、觀景、賞秋。雖然絲絲小雨中夾雜著粒粒雪花?天寒地凍,也無法阻擋我們歡聚的熱情;歲月匆匆人亦老,友誼卻歷久彌香。</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一早來到蒙山,沿步道放慢腳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心靈得到放松和舒緩,享受生命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蒙山曉月:是著名的古太原八景之一。據(jù)說,蒙山的月亮來得比其他地方早,落得比其他地方晚,使人有足夠的時(shí)間欣賞朦朦月色。人們走在幽靜清涼的古道上,聆聽山間潺潺的流水,呼吸著山間的清涼空氣,觀賞眼前的山色和清澈的潭影,其情其景,天山一色,殘星幾點(diǎn),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觀音堂:位于御駕橋與寺底村之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寺廟于2007年根據(jù)原貌修復(fù)。大殿建筑面積300多平方米。殿內(nèi)菩薩高兩米,布紋線條流暢,是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精品。殿前有平曠的月臺(tái),殿前兩側(cè)建有東西廂房。寺廟中素有晨鐘暮鼓一說,觀音堂內(nèi)的鐘鼓樓,樓檐舒展,翼角如飛,造型典雅莊重。</p> <p class="ql-block"> 御駕橋:又名龍橋,歷史上唐高祖李淵,高宗李治,武則天,后漢高祖劉知遠(yuǎn),北漢英武帝劉繼遠(yuǎn)等帝王來蒙山都要途經(jīng)此橋,瞻禮大佛,保佑國泰民安,雄霸九州,御駕橋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為再現(xiàn)《北齊書》中所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nèi)”之盛景,在御駕橋西側(cè)的山體斜坡上修建了1000平米石刻浮雕。整個(gè)浮雕構(gòu)圖精巧,氣勢磅礴,重現(xiàn)了北齊開鑿大佛時(shí)的宏大場面。</p> <p class="ql-block"> 蒙山大佛:依山而鑿,坐北朝南,盤腿而坐,雙手交疊在腿上,顯得莊嚴(yán)寧靜。佛像的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根據(jù)唐代的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jì)算約合今63米,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p> <p class="ql-block"> 開化寺?:這是北朝時(shí)期著名的佛教寺院,創(chuàng)建于北齊文宣帝天保末年,2019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p> <p class="ql-block"> 連理塔?:始建于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是開化寺的遺物,兩座墓塔東西向排列,因其塔基相連而得名“連理塔”。</p> <p class="ql-block"> 山居窯洞</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3日蒙山景區(qū)重修開放,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佛教文化、宜人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已成為太原市民一處新的觀光禮佛、靜心養(yǎng)生的絕佳勝地。</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的相守,四十年的友誼,四十年的相約;我們走一走,停一停,看一看,悠閑自在的欣賞美景,感受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中華民族文化遺產(chǎn),行走將近四個(gè)小時(shí)感受到了人在景中,景在山中,山在水中;感受到了蒙山大佛的雄偉;感受到了太行山脈的壯觀···<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蒙山景區(qū),每個(gè)人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和喜好,無論是禮佛、觀景還是賞秋,都能讓人留下美好的回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