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燈河谷的風(fēng) <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六代,當(dāng)然是上個世紀(jì)了,煤油燈還一直被大家普遍使用,既使是富庶的江浙一帶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講究點的人家煤油燈是買的,有個大肚子的罩子,上細(xì)下粗,中間鼓出,一般用幾天,煙便會把罩子熏黃,得擦一擦(一般不是洗,不知何故),用舊報紙擦效果最好,紙質(zhì)軟松,能擦得很到位,油煙也易吸附在紙上而不是弄得到處都是! 我們通常是先用手蒙住細(xì)的一頭,再放到嘴邊深深呵口氣,這樣便會在玻璃燈罩上凝一層水汽,就好擦拭多了。因為呵這一口氣,我們的嘴邊極易印上一圈黑印子,自己倒不知道,別人見了,總會哈哈大笑起來,一邊提醒我們?nèi)ズ舆呄吹?。但是燈罩玻璃極薄,易碎,所以不少人家有燈無罩,但照明效果會差不少,油煙也更多!</p><p class="ql-block"> 條件差一點的連買燈的錢也省了,干脆自己做燈,最好的材料便是學(xué)生用完的空墨水瓶,蓋子上鉆個筷子粗的孔,再找一截小指長粗細(xì)和所鉆孔差不多大的鐵皮管子,里邊用吸水極好的毛邊紙卷個燈芯穿上,瓶里注上煤油,大功就告成了,點上一試,如果燈花形狀不規(guī)則,再用剪刀修一下就行!這個燈常伴隨我們晚上看書,第二天早上,我們的鼻孔總是有黑灰,就是燈熏的!</p><p class="ql-block"> 囊螢映雪鑿壁借光的事只是聽說,但一燈如豆,伴我們一家人搓繩編織蘆柴箔子打晚工,我們也沾光看看小人書卻是經(jīng)歷過的,記憶還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