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桂林行之,桂林山水甲天下胡楊林 <p class="ql-block"> 桂林山水為中國山水代表,以其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聞名于世。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并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故而,桂林也成為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和歷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桂林雙飛六日游,已進入第四天,最大感受是,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樣樣不缺,都十分到位。吃的美味;住的舒適;行的安全;游的盡興;購的隨心;娛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 外出旅行游客最煩的是購物,其實換位思考,調整心態(tài)。就當做應邀參加“博覽會”,這樣既滿足導游行程要求,也是一次增長見識的好機會。</p> <p class="ql-block"> 上午 8:00,旭日晨風,薄霧繚繞,陽光透過云層灑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山巒疊嶂,宛如仙境,美不勝收。吃罷早點,便乘車前往桂林觀石堂/雞血玉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此館于2014年建館,地處廣西桂林市風景秀麗的桃花江畔,占地近10畝,古典徽派建筑,頂蓋青瓦,馬頭白墻,飛檐翹角,總建筑面積約8500平方米,其中展示廳約35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館內藏有桂林雞血玉精品、極品、孤品共232件。涵蓋了桂林雞血玉礦山各個坑口所產出的20多個玉種,以及玉雕大師創(chuàng)作的上百件優(yōu)秀作品。</p> <p class="ql-block"> 當走進館內,滿館美玉耀人眼目:一尊尊色彩鮮艷的玉雕,一件件細膩均潤的玉飾品,一個個價值連城的玉石,一一呈現(xiàn)在游客眼前,令人大飽眼福。</p> <p class="ql-block"> 桂林雞血玉論特色、品相、質地、硬度都不亞于翡翠,是中國唯一的高端紅玉。不僅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更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一道彩虹。</p> <p class="ql-block"> 首次見到這么多的雞血美玉,團友們喜出望外,笑逐顏開。三人一群,五個一伙,有的試手鐲;有的戴掛件;有的賞玉雕;有的摸玉石…… 很快兩小時過去了。</p> <p class="ql-block"> 上午10:00,離開觀石堂/雞血玉博物館,來到桂林山水核心景區(qū),兩江四湖·象山景區(qū) 。</p> <p class="ql-block"> 所謂:“兩江”即漓江、桃花江,“四湖”即桂湖、榕湖、杉湖、木龍湖,而“三山”即象鼻山、疊彩山、伏波山。這正是“千峰環(huán)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生, 人在畫中游。</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導游是位王姓小伙子,身材高大,虎背熊腰;帶一頂鴨式帽,濃眉大眼,鼻梁高挺;嘴唇厚實,微微上揚的嘴角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他首先帶團友們來到位于杉湖的日月雙塔公園。日塔為銅塔,高41米,共9層;月塔為琉璃塔,高35米,共7層。兩塔之間以18米長的水下水族館相連。</p> <p class="ql-block"> 日月雙塔是中國名塔,是桂林市的文化地標,也是兩江四湖環(huán)城水系中最著名的旅游景點;其中,日塔榮獲了三項世界之最:世界最高銅塔、世界最高水中電梯塔、世界最高銅質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誘人的景致把團友們陶醉,人人眉心舒展,面帶微笑,爭先在這塊風水寶地踩踩“仙氣”,取最佳攝影點,與日月雙塔同框,留下最美好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走出日月雙塔公園,來到象鼻山公園。從一號門進去,盡享其美麗撩人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桃花江與漓江匯流處,因山形酷似一頭駐足漓江邊/伸鼻飲水的大象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象鼻山的神奇,在于鼻腿之間造就一輪臨水明月,構成象山水月景象,象鼻和象腿之間是面積約一百五十平米的圓洞,江水穿洞而過,如明月浮水。</p> <p class="ql-block"> 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文人學士屬文賦句,莫不嘆為觀止。宋 -薊北處士《和水月洞韻》詩有:“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之句,細致刻畫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輝映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 而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與南望的穿山月巖相對, 一懸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雙月”的奇特景觀。</p> <p class="ql-block"> 象鼻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這頭大象是玉皇大帝的坐騎。有一天玉皇大帝帶它下凡,在快要回去的時候,大象被桂林美景所吸引,便不愿意回到天庭,在漓江正悠閑自在地喝水。玉皇大帝見狀怒顏,于是拔出腰間寶劍,向大象刺去,大象從此化為巨石(象鼻山),寶劍的劍柄掉在了上面,成為普賢塔。</p> <p class="ql-block"> 來到象鼻山游覽,最適合的方式:就是乘坐竹筏,圍繞著象鼻山轉上那么一圈,感受桂林山水之美。觀其山/茂密的樹木,生機盎然,令人心曠神怡;看其江/水中倒影,隨風搖曳,宛如一群舞動的精靈,讓人沉醉于這水下世界。</p> <p class="ql-block"> 從二號門走出象鼻山公園,乘車經(jīng)桂林市中心街,直奔位于漓江之濱的伏波山公園。</p> <p class="ql-block"> 此園由多級山地庭園組成,集山、水、洞、石、亭、園、文物于一體的城市山水美景區(qū),也是桂林山水的一個縮影。</p> <p class="ql-block"> 伏波山是一座依水傍水的孤峰雄侍,半擁漓江,半枕陸地,漓江流到這里,被山體阻擋而形成了巨大的回流,古人取其“麓遏瀾洄”,意為制服波濤,故稱伏波山;也有人說,漢代時,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曾經(jīng)過此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下午15:00點多,旅游大巴馳入江邊停車場,下車后,沿江北上,放眼望去,花團錦簇,芬芳四溢,步移景換,妙趣橫生。一座伏波將軍身跨戰(zhàn)馬,手持弓箭,面南而行的雕像?矗立在眼前。大有“將軍高坐騎,迎戰(zhàn)敵人傲天威”之勢。</p> <p class="ql-block"> 從公園大門進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伏波勝景。此處有一仿古牌坊,上面正中央,有楚圖南先生手書“伏波晚棹”匾額,令人頓生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 然后沿江,過休息廊,穿臨江回廊,廊前有亭,亭內存放著一口“千人鍋”。此鍋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鑄造于廣東佛山,原為疊彩山下定粵寺中焚香用的法器。</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定粵寺毀于戰(zhàn)火,寺中的鐵鍋和鐵鐘被移至伏波山麓。鐵鍋重1000公斤,口徑1.5米,深0.8米,傳說可煮米3擔,供千人吃,故稱"千人鍋"。</p> <p class="ql-block"> 由東向西,經(jīng)還珠洞口,沿山的西側拾級而上,山道有一個大鐵鐘,它與“千人鍋”同為定粵寺的法器。</p> <p class="ql-block"> 古鐵鐘高2.5米,徑1.7米,重2524公斤,鑄造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清代定南王孔有德女兒為悼其父所鑄。</p> <p class="ql-block"> 三十位團友,登山者10余人,有男有女,向上攀登數(shù)十級石階,有一休息坪,稍事休息。繼續(xù)攀登,就到了觀景臺,臺上建有半山亭,可俯視半城山色。登上亭子,好象瞬間感覺疲憊全消,心中充滿了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然后沿石級小徑攀登,就到達山頂。在山頂可以看到桂林全城勝景。此時,真正體會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魅力,也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快感!</p> <p class="ql-block"> 我是第一個登上山頂,五原老閵緊隨其后,接著劉德華團長、李培智老師和幾位男女團友也相繼登上頂峰。大家就象打仗占領了山頭,別說多高興了,對美景一陣“狂吻”,說笑聲響徹云霄。相互拍照錄相,盡顯風采,其樂融融。</p> <p class="ql-block"> 由山頂轉回還珠洞口,入洞游覽。此巖洞位于伏波山的山腹,古時只有臨江一面有洞口,坐船才能進入,后來人們在西面和南面開了兩個口,這才可以從陸地步行入洞。我們是從南口進入,洞內高4米至6米,寬 6米至8米,總長 120多米,面積 6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還珠洞是伏波山的精華所在,洞中有珊瑚巖、千佛巖、試劍石,以及唐代的佛像400余尊,唐朝以來的石刻100多件,其中米芾自畫像、范成大的《鹿鳴燕詩》等石刻是彌足珍貴的遺跡,享有盛名。</p> <p class="ql-block"> 還珠洞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有個小孩在潭中摸魚時,發(fā)現(xiàn)巖洞里有一顆閃閃發(fā)光的寶珠,便帶回了家。父母發(fā)現(xiàn)后,教育他做人要誠實,不應該拿別人的東西。小孩感到非常漸愧,于是當晚將寶珠送回洞里。這件事體現(xiàn)了小孩誠實和善良的品質,所以故事(還珠洞)流傳至今。</p> <p class="ql-block"> 從南口游至臨江東口,有一著名景點叫試劍石。因形狀奇特,下垂的石柱與下面平整的巨石之間/留有一條4-5厘米的縫隙,狀如刀劍劈削所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試劍石還有另一說法,為馬援所為。傳說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時,與入侵者在還珠洞中談判,談至僵局,馬將軍拔劍而起,劍光一閃,竟將巨大的石柱貼地削去寸余,對方為之色變,立刻答應退兵?!巴硕噙h?”馬授便答:“退一箭之地!”</p> <p class="ql-block"> 對方自以為得計,二話沒說便表示同意,并親筆在箭桿上寫下“箭落為界”的字樣,伏波將軍登上伏波山,只見他弓如滿月,箭似流星,一箭射穿了三座山,直飛到入侵者出發(fā)的地界才落下,對方見將軍如此神勇,只好懊喪地退回了他們的老巢。</p> <p class="ql-block"> 其實,那條所謂的劍痕縫隙原來是石灰?guī)r的巖層,水流沿著這個層面的裂隙沖刷溶蝕出一條縫隙。如今已無水的溶蝕作用,所以它永遠成為一塊離地懸空的奇石。</p> <p class="ql-block"> 走出還珠洞,乘車從七星大橋過漓江,于東岸入住“幸福立方酒店”,酒足飯飽后,夕陽晚照,余興未盡,興味猶濃。便三三兩兩,返回鬧市觀其夜景,沉浸在獨特的夜游魅力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