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平淡 <p class="ql-block">從周恩來總理故居出來,就徑直去了周總理紀念館。感覺這兩個地方也是大多到了淮安的人都會來的地方,尤其我們這一代人,到淮安瞻仰周恩來故居和總理紀念館是我們的心中所念。</p> <p class="ql-block">置身這座總面積40萬平米,其中70%為水面的周總理紀念館,感覺這里更像是一座精神家園。紀念館始建1988年3月,落成并對外開放于1992年1月,分主館、陳列館、銅像廣場、西花廳、西華苑碑園。</p> <p class="ql-block">周總理紀念館內有照片、文件和實物,其中珍貴藏品就有近三百件。從總理的家世、出生、求學到中國解放前后周總理的革命事業(yè),……,一一呈現。</p> <p class="ql-block">在紀念館還陳列著一枚小小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章,據講解,這枚珍貴的徽章曾陪伴總理經歷過無數風雨,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可想而知“為人民服務”,就是周恩來總理他一生的信仰。敬愛的周總理,他就像似一本書,一位高尚的人、純粹的人用一生為世人留下的一本好書。</p> <p class="ql-block">參觀總理紀念館西花廳,這里好像是游客駐足最久的地方,包括我自己。西花廳是對比中南海西花廳一比一仿建的,但所有陳列都是原件,總理的活動室、衛(wèi)士值班室、客廳、鄧穎超臥室……;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西花廳便是總理和鄧大姐在中南海共同工作和生活了26年的地方。一件件不會說話卻勝似有聲,簡樸到不能再簡樸的物件,乃至居室擺設……,都在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感人至深而真實的故事,我淚目了。</p> <p class="ql-block">西花廳周總理辦公室,曾被人們深情地稱為“永不熄滅的燈光”,將總理辦公室稱為“世界上最忙的辦公室”。26個年頭的總理任期,就在這間辦公室,他夜以繼日日理萬機,<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孩子到科技、從地上到天上、從國內到國際,可為是</span>把全部的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周總理病重期間工作、治療的地方。如果不是參觀,人們印象中的總理,亦或永遠就像那座矗立在仿中南海西花廳前7.8米高的銅像,他身著中山裝,雙手叉腰,面帶微笑、神色是那樣的自信堅毅。而我們不知道的是,1974年被病患折磨的周總理,一度體重僅剩下了61斤。盡管這樣,在1974年1月至5月間共計139天的時間里,總理他抱病126天以超常人的非凡毅力,每天堅持工作12小時以上。</p><p class="ql-block">周總理生前留給世人最后的一句話竟然是“我累了”!</p> <p class="ql-block">回望周恩來總理一生的足跡,沒有遺產、沒有子嗣,甚至沒有留下骨灰和墓碑,卻把自己畢生的心血獻給了他熱愛的祖國和人民!</p><p class="ql-block">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您安息吧!我知道對您最好的告慰不是鮮花和掌聲,而唯以一個更好的中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