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英倫群島 6 - 貝爾法斯特小平 7月8日,經(jīng)過一晚的航行,郵輪從利物浦穿越愛爾蘭海來到北愛爾蘭的首都貝爾法斯特(Belfast)。貝爾法斯特在愛爾蘭島的東北角,與蘇格蘭隔海相望。 貝爾法斯特有著著名的造船業(yè)。一早醒來從陽臺上看出去,眼下好幾個船塢。 <p class="ql-block">首先吸引我注意力的是一艘舊軍艦。這艘軍艦是皇家卡羅琳號(HMS Caroline, 1914)。HMS是His or Her Majesty's Ship的縮寫,意為國王陛下之艦或者女王陛下之艦。</p> 卡羅琳號是皇家海軍退役的 C 級輕型巡洋艦,于 1914 年完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參加了戰(zhàn)斗服役,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擔(dān)任行政中心。她的服役資歷在皇家海軍中數(shù)一數(shù)二。2011年退役后被改裝成博物館船,并于 2017向公眾開放。<div><br></div><div>卡羅琳號是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服役的最后一艘輕型巡洋艦,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僅存的三艘皇家海軍戰(zhàn)艦之一。<div><br></div></div><div>卡羅琳號右后方的船塢中有一艘正在建造的巨輪。船塢屬于哈蘭德·沃爾夫造船廠(Harland & Wolff)- 一家歷史悠久的造船廠。<br></div> 這個港區(qū)名為泰坦尼克區(qū)(Titanic Quarter)。簡易鐵皮工棚上有TITANIC的字樣。 <p class="ql-block">這個港區(qū)為什么有這個名字呢?因為全球聞名的泰坦尼克號郵輪(RMS Titanic)就是在這里建造。泰坦尼克<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譯鐵達(dá)尼, RMS是皇家郵政服務(wù)(Royal Mail Service)之意。</span>我們的船頭前方,兩扇飛翼般的建筑,是泰坦尼克博物館。左邊紅磚建筑物是哈蘭德·沃爾夫造船廠總部。該公司建造了泰坦尼克號郵輪和其他姊妹郵輪。</p> <p class="ql-block">2011年建成的泰坦尼克號紀(jì)念館(Titanic Belfast)是用來紀(jì)念英國皇家郵輪泰坦尼克號與紀(jì)錄在1912年處女航時撞上冰山的沉沒事故。紀(jì)念館還有其他奧林匹克級郵輪-奧林匹克號和不列顛號的故事為主題。泰坦尼克號郵輪從英格蘭的南漢普頓(Southhampton, England)開始她的首航……. 也是她的終航。??</p><p class="ql-block"><br></p><h5><i>《維基百科》資料圖</i></h5> <p class="ql-block">該博物館具有包含超過一萬二千平方米(13萬平方英尺)的建筑面積,并設(shè)有一系列展示廳、私人多功能廳和社區(qū)設(shè)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餐過后,維京郵輪公司的旅游大巴載我們游覽市容。港區(qū)附近看到不少關(guān)于海事的雕塑。</p> 還有海洋生物的雕塑。 進(jìn)入市區(qū)后,大小建筑物墻上畫有很多壁畫。這是其他歐洲城市里很少見的。<div><br></div><div>右面墻壁的畫紀(jì)念貝爾法斯特建造的白星公司泰坦尼克號郵輪。</div> 遠(yuǎn)處墻壁的壁畫里兩人在握手。標(biāo)題是《不再》。紙卷上寫道:”不再有爆炸, 不再有謀殺,不再殺害我們的兒子們,不再站在埋葬親人的墳?zāi)惯?.....我們的孩子們不再仇恨,不再, 不再,不再“。 這幅壁畫是對當(dāng)年北愛爾蘭動亂的強烈反省。 北愛爾蘭動亂(The Troubles,國際上稱為北愛沖突),簡稱為北愛動亂,是指1968年至1998年間發(fā)生在北愛爾蘭的長期暴力沖突。大多數(shù)的暴力沖突在英國和愛爾蘭政府以及北愛大多數(shù)黨派于1998年4月10日簽訂《貝爾法斯特協(xié)議》之后得以平息。對北愛動亂的觀點繁雜不一,對其的定性亦有不同的看法:這可以是一場多方?jīng)_突、游擊戰(zhàn)或低強度戰(zhàn)爭,甚至是一場內(nèi)戰(zhàn)。參與者包括共和派與?;逝傻臏?zhǔn)軍事組織、皇家阿爾斯特警察、英國陸軍及其他人員,超過3,500人因為沖突而喪生。<div><br></div><div>一路上這樣的壁畫比比皆是。</div> 北愛爾蘭國旗和聯(lián)合王國的米字旗到處可見,顯示出北愛爾蘭問題已成為歷史。 北愛爾蘭人并不避諱歷史問題。這幅壁畫是用以紀(jì)念阿爾斯特志愿軍。 <p class="ql-block">阿爾斯特志愿軍(Ulster Volunteer Force,簡稱:UVF)是一個阿爾斯特忠誠主義準(zhǔn)軍事組織,成立于1966年5月。由于該組織在19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北愛爾蘭進(jìn)行過一些針對羅馬天主教平民的暴力行動,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以及美利堅合眾國將其列為恐怖組織。從80年代末該組織漸漸減少其規(guī)模與活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又是一幅紀(jì)念泰坦尼克號的壁畫。</p> 這幅壁畫推崇社區(qū)團(tuán)結(jié)。 普通民居。 今天第一個景點是議會大廈。正如我在前面的篇幅中介紹過,北愛爾蘭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中的一個獨立國家。她有獨立的立法,司法及行政機構(gòu)。議會大廈(Parliament Buildings),又稱Stormont,是北愛爾蘭議會的辦公場所。 卡森勛爵(Lord Carson)的銅像矗立在議會大廈的正前方。底座上刻有“阿爾斯特效忠派為表達(dá)對其主題的熱愛和欽佩而鑄成”。銅像于1932年落成,卡森勛爵親自參加了揭幕儀式。這是為數(shù)極少的為在世人所立的雕像。 <div>愛德華·亨利·卡森男爵(Edward Henry Carson, Baron Carson, PC, PC (Ire), 1854 – 1935)是一位愛爾蘭統(tǒng)一黨政治家、律師和法官,曾擔(dān)任英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的司法部長和副檢察長以及英國皇家海軍的海軍大臣。從 1905 年起,卡森既是都柏林大學(xué)選區(qū)的愛爾蘭統(tǒng)一黨聯(lián)盟議員,也是貝爾法斯特阿爾斯特統(tǒng)一黨委員會的領(lǐng)導(dǎo)人。在他的領(lǐng)導(dǎo)下北愛爾蘭六郡繼續(xù)留在聯(lián)合王國,可謂當(dāng)今北愛爾蘭的國父。<br></div><div><br></div><div><br></div>議會大廈選址于1920年代,設(shè)計者是阿諾德·索恩利男爵(Arnold Thornely),是一座新古典主義建筑,采用波特蘭石修建,啟用于1932年。 希臘神殿般的等腰三角形楣飾。 大廈頂部是守護(hù)女神不列顛尼亞塑像。不列顛尼亞手持三叉戟和盾,兩只雄獅分立兩旁。 <p class="ql-block">不列顛尼亞(Britannia)是羅馬帝國對不列顛島的拉丁語稱呼,后據(jù)此設(shè)立不列顛尼亞行省。根據(jù)這一拉丁語稱謂,后又衍生出守護(hù)不列顛島的女神名稱。筆者在這里提醒一下,北愛爾蘭在愛爾蘭島而不在不列顛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第二個景點是貝爾法斯特城堡。</p> 貝爾法斯特城堡(Belfast Castle)位于貝爾法斯特北郊,高于海平面約400英尺(120米)。貝爾法斯特城堡最早由諾曼人修建于12世紀(jì)晚期?,F(xiàn)在貝爾法斯特城堡由貝爾法斯特市議會所有,內(nèi)有商店、餐廳和游客中心等設(shè)施。<div><br></div><div>這里是可眺望貝爾法斯特市全景的絕佳去處。港口的郵輪和泰坦尼克紀(jì)念館清晰可見。最左邊的郵輪是我們乘搭的維京郵輪天空號。</div> 城堡花園精致美麗。 遠(yuǎn)眺愛爾蘭海。 花園的角落是觀賞城堡的最佳視角。 傳說中城堡有一只貓。如果貓走失了的話,城堡會有滅頂之災(zāi)。 所以人們在花園里鋪設(shè)了一個貓的馬賽克。這樣城堡就可以安然無恙了。 然后,維京巴士將我們帶到貝爾法斯特西區(qū) - 當(dāng)年沖突最激烈的地方。 這一堵畫滿涂鴉壁畫,上部有波紋鐵皮結(jié)構(gòu)和高高鐵絲網(wǎng)的隔離墻叫和平墻(Peace Wall)。 這條路是庫伯路(Cupar Way)。和平墻的這一邊靠近統(tǒng)一派聚居的香基爾路(Shankill Road),而另一面靠近民族派為主的瀑布路(Falls Road)。1969 年,貝爾法斯特爆發(fā)了激烈的街頭騷亂,英國軍隊?wèi)?yīng)邀修建了這堵和平墻。 北愛爾蘭動亂期間,有超過 3,500 人死亡,其中近 70% 的死亡發(fā)生在距離這些墻 500 米以內(nèi)的地方。 當(dāng)年的和平墻和柏林墻類似,彎彎曲曲綿延好幾個街區(qū)。如今除了零星段落外,這一段相當(dāng)完整,時刻提醒人們對往事的警醒。 1993年,兩個愛爾蘭共和軍成員來到香基爾路的一家商店。一個在門口放風(fēng),另一個手持炸彈在冰箱前面引爆。當(dāng)場炸死另外9人,其中兩名兒童。47人受傷。<div><br></div><div>維京巴士經(jīng)過香基爾路,米字旗迎風(fēng)飄揚。</div> 擁戴已故女王的巨幅畫像。 當(dāng)今國王的巨幅畫像和登基誓詞。 轉(zhuǎn)入瀑布路(Falls Road)看到截然不同的壁畫。 這些是聲援巴勒斯坦的壁畫。 瀑布路上的紀(jì)念花園(Garden of Rememberance)專門紀(jì)念北愛爾蘭動亂期間遇難的愛爾蘭共和軍成員以及平民和已故的前囚犯。 在沖突期間,這里是愛爾蘭共和軍占主導(dǎo)地位的地區(qū)。 瀑布路上的新芬黨總部。 新芬黨(愛爾蘭語:Sinn Féin,意為“我們自己”),其為愛爾蘭島(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政黨,由阿瑟·格里菲斯建立于1905年。新芬黨是愛爾蘭共和軍的正式政治組織,主張脫離聯(lián)合王國而與愛爾蘭統(tǒng)一。新芬黨目前同時參與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國會選舉,且均有議會代表。在北愛,新芬黨與主張維持英國管治的民主統(tǒng)一黨和阿爾斯特統(tǒng)一黨對立。由于他們不認(rèn)同英國在北愛的主權(quán),他們往往以“愛爾蘭北部”、“北方”等字眼稱呼北愛。<div><br></div><div>新芬黨總部的巨型壁畫十分有名。畫面上的頭像是波比·山德士。該畫被重畫了多次,現(xiàn)在的版本畫于2015年。<br></div> 羅伯特·杰拉德·山德士(愛爾蘭語:Roibeárd Gearóid ó Seachnasaigh;1954 - 1981,昵稱波比·山德士,Bobby Sands,又譯桑滋)是愛爾蘭共和軍 成員,參與策劃了 1976 年鄧莫里巴爾莫勒爾家具公司爆炸案,隨后與皇家阿爾斯特警察發(fā)生槍戰(zhàn)。山德士在試圖越獄時被捕,并因持有槍支被判處 14 年有期徒刑。后在北愛爾蘭皇家監(jiān)獄梅茲服刑期間因絕食而死。<div><br></div><div>空曠廣場上用裝卸木墊壘起一座高臺用作7 月 11 日篝火。這只是底座,三天后完成時要比這高許多,最高可達(dá)60多米(205英尺)。</div> 7 月 11 日晚上點燃篝火是北愛爾蘭的傳統(tǒng),標(biāo)志著 7 月 12 日慶?;顒拥拈_始。聯(lián)合派、新教和效忠派社區(qū)點燃篝火,以紀(jì)念 1690 年的博因河戰(zhàn)役,威廉三世在該戰(zhàn)役中擊敗了詹姆斯二世國王。<div><br></div><div>阿瑟·吉尼斯公司(Arthur Guinness Son & Co.)是一家由阿瑟·吉尼斯(Arthur Guinness)于1759年在愛爾蘭都柏林建立的一家釀酒公司。釀酒廠最著名的產(chǎn)品是一種黑色的司陶特啤酒(stout,屬于黑啤酒,黑啤,或波特啤酒),名為吉尼斯(Guinness)。<br></div> 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xué)(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簡稱“Queen's”或“QUB”)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xué)。女王大學(xu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10年創(chuàng)立的皇家貝爾法斯特學(xué)會,大學(xué)于1845年獲得皇家特許狀,1849年以“貝爾法斯特女王學(xué)院”為名開始辦學(xué)。該校位于貝爾法斯特四大文化區(qū)之一的女王區(qū)的中心地帶,大學(xué)提供跨學(xué)科、不同層次的學(xué)位項目,目前可供選擇的項目超過300個。<br> 女王大學(xué)的代理校長和副校監(jiān)由詹姆斯·麥克伊爾內(nèi)(James McElnay)擔(dān)任。2021年9月,美國前國務(wù)卿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 被任命為 QUB 的第 11 位校監(jiān),任期五年。希拉里是 QUB 歷史上第一位女性校監(jiān)。 女王大學(xué)是英國羅素大學(xué)集團(tuán)、英聯(lián)邦大學(xué)協(xié)會、歐洲大學(xué)協(xié)會、愛爾蘭大學(xué)聯(lián)盟和英國大學(xué)聯(lián)盟的成員之一。曾有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和一位圖靈獎得主曾在女王大學(xué)學(xué)習(xí)或工作過。<div><br></div><div>今天最后一個旅游景點是貝爾法斯特市政廳。剛一下車看到的是一座泰坦尼克號紀(jì)念碑。</div> 貝爾法斯特與泰坦尼克號的淵源是如此的深,我特意選用了《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我心永恒》作為本篇的背景音樂。我為了選用賽琳 迪翁的原聲帶還是經(jīng)改編而成的純器樂糾結(jié)了好一會,最終還是決定用純器樂。<div><br></div><div>貝爾法斯特市政廳(Belfast City Hall)位于登戈爾廣場,興建于1898-1906年,建筑師由布倫威爾·托馬斯以新巴洛克式建筑設(shè)計,共耗資約369,000英鎊。<br></div> 四角都設(shè)有塔樓,中心是一個53米的綠色穹頂。 主樓前面的廣場有一尊維多利亞女王的大理石雕像。 帶浮雕的三角楣飾是希臘神廟的特色。 主門入口不大,全由大理石鑲嵌而成。 雙重門之間的過道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一個青年男子閉眼斜躺在床上,女護(hù)士焦灼地看著他。仔細(xì)看下面的銘牌得知,男子是貝爾法斯特伯爵(Earl of Belfast),1853年在意大利那不列斯死于猩紅熱,享年26歲。 雕像作者是帕特里克·麥克道威爾(Patrick MacDowell)。該作品是北愛爾蘭最精致的雕像之一。<br> <div><br></div>市政廳的花園里有好幾尊雕像?,旣悂啞啬莞ダ椎隆ぁ皽啬荨薄た幔╓inifred Carney, 1887 - 1943)是愛爾蘭共和主義者,1916 年都柏林復(fù)活節(jié)起義的參與者,在貝爾法斯特?fù)?dān)任工會秘書、婦女參政主義者和社會主義黨成員,是一位終身的社會和政治活動家。2024 年 3 月,貝爾法斯特市政廳為她修建了一座雕像。 回到郵輪,想起剛才在貝爾法斯特城堡看見了我們的郵輪,從郵輪也一定能看到城堡。 經(jīng)過一番搜尋,果然能用300mm的長焦段捕捉到城堡的身影。 郵輪離開碼頭了。在港灣發(fā)現(xiàn)一艘郵輪在一個浮船塢上正在維修。我好奇地查了一下郵輪公司,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般的郵輪公司。這個別墅生活住宅(Villa Vie Residences)郵輪是一座座海上住宅??蛻艨梢韵褓I房子一樣購買客艙長期使用,也可以按段租用。他們的口號是:這是您的家,您的后院不停地在變換。 港口附近的農(nóng)田牧場。 <p class="ql-block">郵輪向西偏北駛?cè)ィM(jìn)入了大西洋的海域。夕陽慢慢沉入大西洋。</p> 維京郵輪的閱覽室在駕駛室下方,有上好的視野。在室內(nèi)也可以觀賞夕陽西下的景色。 最后,太陽完全沉入大海。 今天是農(nóng)歷初三,一輪橙紅色的新月也跟著太陽,慢慢下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再見,貝爾法斯特!</b></p> <p class="ql-block">本游記下篇鏈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56dibvxz" target="_blank">2024 英倫群島 7 - 阿勒浦</a></p><p class="ql-block">上篇鏈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56dgre4d" target="_blank">2024 英倫群島 5 - 利物浦</a></p><p class="ql-block">首篇鏈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56bh6xmv" target="_blank">2024 英倫群島 1 - 格林尼治</a></p> <p class="ql-block">攝影作者:所有照片、視頻除特別注明外均由筆者拍攝制作</p><p class="ql-block">攝影器材:SONY a6700, iPhone 13 Pro</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電影《鐵達(dá)尼號》主題曲《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