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拍初心 <p class="ql-block"><b> 最近早上,經(jīng)常去有荷花池塘的公園,裝模作樣的拿著相機(jī),想拍幾張青蛙與荷花的照片。但事與愿違,不知是與“王子”緣分太淺,還是天熱無雨的緣故,難覓青蛙的蹤影,一連多天都是無功而返。</b></p><p class="ql-block"><b> 感覺自己與叛逆期的孩子一樣,有著同樣重的逆反心理,越是不達(dá)目的的事越想去做。中元節(jié)前一天早晨,對連續(xù)多天沒有拍到荷塘青蛙,有點(diǎn)“氣急敗壞”又有點(diǎn)不甘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從在緊靠公園邊上的菜市場,花了十塊錢請了個重量級“牛蛙模特”去擺拍。</b></p><p class="ql-block"><b> 牛蛙不僅沒有本地青蛙穿著的服裝色彩豐富,而且體型也不及本地青蛙輕盈矯健,更沒有毛澤東筆下《詠蛙》詩詞:“獨(dú)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yǎng)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中的霸氣。</b></p><p class="ql-block"><b> 用牛蛙替代,并非本意,但絕比沒有要強(qiáng)很多。在從商販哪里買它的時候,也是盡可能按照本地最靚眼青蛙的標(biāo)準(zhǔn)挑選的。為了防它在擺拍時耍大牌或罷演,從荷葉或水面一猛子扎到水里不出來,還給它一只腳系上了繩索。從拍出來的照片效果看,牛蛙由內(nèi)到外的精氣神和外貌特質(zhì),雖遠(yuǎn)不及本地青蛙,但也并非一無是處,那憨態(tài)可掬的造型還是可愛的,至少讓靜靜的池水和默默綻放的蓮花有了靈動載體,活躍了照片的畫面感和趣味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