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記:走“晉”山西。蔚之 <p class="ql-block">一說到山西,我總會想起小時候在收音機里常常聽到歌唱家郭蘭英老師唱的《人說山西好風光》。</p><p class="ql-block">郭老師特有的清脆悅耳歌聲里唱到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汾河的水嘩啦啦的流”、“杏花村里開杏花”…</p><p class="ql-block">山西,宛如一幅精美的畫卷,為世人繪制了一幅自然、歷史、文化的壯麗景色。</p> <p class="ql-block">太原城鐘樓</p> <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是這次山西之行的一個“重頭戲”。</p><p class="ql-block">多年前,辦公室里和我桌對桌的老哥們兒,曾經(jīng)因為某項工作,被派往北京“晃蕩”了半年。愛好旅行的他利用換休時間到山西、河北、天津等地游玩。</p><p class="ql-block">回來以后,在我面前洋洋得意地炫耀他在平遙古城巍峨壯觀的城墻上悠悠閑閑地喝茶、看夜景,如何如何地愜意!</p><p class="ql-block">那場面很是刺激了我!我當即表示我一定要去!不僅要喝茶看夜景還要看帥哥。哈哈哈。</p><p class="ql-block">這次來了才發(fā)現(xiàn),帥哥沒見著幾個,倒是一簇簇妝扮得當服飾精美的“晉商少奶奶、大小姐”們占據(jù)了平遙古城的各個城墻旮旯、老號門前以及街頭巷尾,狠狠地享受了一把晉商少奶奶大小姐的做派!</p> <p class="ql-block">7號早晨,我們仨從開封乘??到鄭州再乘??到太原,太原換乘??到平遙,入住平遙希爾頓歡朋已經(jīng)是下午。隨即在平遙古城略逛了一下,人多天熱,吃了一頓平遙特色菜,回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隨處可見,平遙的古建筑群、石板路和古老的城墻,保存的非常完整。一路走來,仿佛將人們帶回到古代的盛世景象。在這里,可以感受到歷史和現(xiàn)代的交融,為這座古城的美麗和歷史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每一面墻,每一扇門,每一塊磚,斑駁陸離,無一不凝聚著平遙人(晉商)不屈不撓,一生向上,突破自己的歷史烙印。</p> <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還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這些建筑精美絕倫,充滿了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氣息,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平遙古城的街頭巷尾,仿佛穿越回明清時期,每個角落都藏著一段歷史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平遙古城被金色的光影所籠罩。漫步在平遙古城的街頭巷尾,仿佛穿越回明清時期,每個角落都藏著一段歷史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號一大早,租車前往著名的祁縣“喬家大院”。</p><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祁縣喬家堡村的雄偉建筑群——喬家大院。當年看過陳建斌、蔣勤勤主演的電視劇《喬家大院》,我能深切感受到這座令人震撼的歷史遺址,是多么地別具特色。</p><p class="ql-block">當時我就想,我一定要去喬家大院!一定要去喬致庸那呈雙“喜”字的“豪宅”去走走看看!</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喬家大院是“北方建筑民居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有人說,喬家大院是“一本能觸摸生命溫度的史書”,</p> <p class="ql-block">走進喬家大院,每個角落,每塊磚每只匾、每座雕塑都浸潤著喬家歷代人生活、學習、經(jīng)商的印記。整個大院巍峨、壯觀、凝重、堅實和敦厚、</p><p class="ql-block">一如山西晉商每個大家族特有的住宅風格、生活習俗和商業(yè)模式。</p> <p class="ql-block">可惜,天公不作美!頭兩天在河南還艷陽高照碧空萬里,到山西卻下起了暴雨,氣溫驟降。</p> <p class="ql-block">冒雨游覽喬家大院,穿雨衣的打傘的游人散布在各個院落。雨越下越大,很遺憾好多地方都無法細細觀賞。</p> <p class="ql-block">喬家大院是一座較為封閉的院落。整個大院布局嚴謹,設計精良;一條條通道和臺階將各個小院房間連接又隔開,長輩、晚輩分住其間,互不干擾;各小院內(nèi)飛檐斗拱、金裝彩飾,木刻石雕,工藝精湛。</p> <p class="ql-block">雨中回望喬家大院,這座大院里曾有過的歡笑和淚水,輝煌與夢想、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栩栩如生,浮現(xiàn)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晉祠,位于山西太原。其實,學理科的我對歷史一知半解,不過,好在我特別愛看小說,好多歷史地理知識都是在小說中獲取的。</p><p class="ql-block">比如晉祠,原來我很陌生。后來看了小說才了解,晉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p><p class="ql-block">晉祠是春秋時期的開端,也是春秋戰(zhàn)國的分水嶺。更是天下王姓的發(fā)源地。</p><p class="ql-block">同時,晉祠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晉國宗祠。</p> <p class="ql-block">多年前,在一本詩集里看到李白游晉祠時,曾留下“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的詩句,萌生了來晉祠參觀的念頭</p> <p class="ql-block">晉祠是依托懸甕山和晉水的特殊自然環(huán)境發(fā)展起來的。前有晉祠公園,公園不收費,景區(qū)很寬,山水一體,郁郁蔥蔥。晉祠博物館收費,可以乘坐觀光車沿著公園的道路進入,也可以走進去。</p><p class="ql-block">由于天氣炎熱,游人如織,我們仨選擇了乘車直接參觀晉祠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晉祠建筑十分精美,包括宋、元、明、清,更被稱為宋代美學思想的巔峰。</p> <p class="ql-block">唐叔虞祠是奉祀西周時晉國第一任諸侯唐叔虞的祠堂,殿內(nèi)塑像均為明代作品。唐叔虞,姓姬名虞,周武王之子,受封為唐侯,其子改國號唐為晉,山西的簡稱晉就由此而來。</p> <p class="ql-block">晉祠內(nèi)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還有千年古柏,幾百年的老榆樹,最長年限的一株柏樹已近3000年之久,人稱“周柏”,據(jù)說此柏為西周時期所栽。</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主殿,殿內(nèi)供奉的是西周時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親,姜子牙的女兒邑姜。</p> <p class="ql-block">廊中的八根木雕盤龍也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圣母殿是我國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中國現(xiàn)存古建筑中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元代樂妓。這些雕塑栩栩如生,對于后來的人研究元代樂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難老泉</p> <p class="ql-block">舍利生生塔,建于隋文帝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走出晉祠,回首望去,大殿雄偉氣勢和歷經(jīng)千年后的斑駁印跡,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歲月的沉淀。</p><p class="ql-block">千年以來,晉祠經(jīng)歷無數(shù)的風雨和磨難,仍然保存的如此完好,讓我們在盛世繁華的中華大地能親眼見到這份歷史的贈予,作為中國人,是多么的幸運和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