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行記(玉門關(guān)?瓜州?新疆)涓 <p class="ql-block">到敦煌的第二天和同伴們一起去提車,一輛坦克300?;鼐频暄b上行李即前往玉門關(guān)開啟西域之行。</p> <p class="ql-block">玉門關(guān)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關(guān)隘之一,始建于漢武帝時期?,F(xiàn)在玉門關(guān)可供參觀的遺址有:大方盤城遺址、小方盤城遺址和漢長城遺址。</p> <p class="ql-block">“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百戰(zhàn)沙場汗流血,夢魂猶在玉門關(guān)?!庇耖T關(guān)是進入西域的北路咽喉位置,故也是漢軍兒郎出征塞外的軍事關(guān)口。</p> <p class="ql-block">大方盤城遺址。大方盤城又稱河倉城,是當(dāng)時的軍需倉庫,存儲了保證軍需供給的糧食、武器彈藥等等,位于東西走向的疏勒河古道旁的凹地上,西面約50米處,是一個大湖泊,水平如鏡,蔚藍透明,岸邊長滿蘆葦、紅柳、甘草,東面是深不可測的沼澤地。河倉城建在高出湖灘3米許的土臺地上。因臨疏勒河,故稱河倉城。</p> <p class="ql-block">疏勒河是當(dāng)時的交通要道。南北有高出城堡數(shù)丈的大戈壁懷抱,使河倉城極為隱蔽。不來到河倉城附近,是很難發(fā)現(xiàn)這座倉城的。</p> <p class="ql-block">?小方盤城遺址。玉門關(guān)遺址用?黃土夯成的堡壘,細看一層土一層草筑就的塞垣,已經(jīng)斑駁殘破。</p> <p class="ql-block">漢長城遺址。漢長城由芨芨草、黃土、砂礫逐層夯筑而成。</p> <p class="ql-block">瓜州戈壁灘上的雕塑《戈壁方舟》由清華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教授趙萌創(chuàng)作?!胺街劬瘛笔蔷哂腥祟惼帐纼r值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在絲路文明中被匯聚、延展、傳承并不斷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敢前行。</p> <p class="ql-block">瓜州戈壁灘上的雕塑《漢武雄風(fēng)》由青年雕塑家張萬興創(chuàng)作。漢武帝開辟了絲綢之路,第一次把中國人的眼光投入到世界,雕塑只是一個頭像,這萬里江山便是漢武帝的身軀。</p> <p class="ql-block">瓜州戈壁灘上的雕塑《大地之子》由?清華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雕塑系主任?董樹斌教授創(chuàng)作。嬰兒呆萌的表情,緊閉雙眼,安靜的趴著,就像窩在母親懷抱中的孩子一樣,睡姿安詳,寓意好好保護地球。</p> <p class="ql-block">在瓜州參觀了《玄奘取經(jīng)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貞觀元年,玄奘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過河西走廊西行取經(jīng)。其間,瓜州到伊吾(今哈密)的莫賀延磧是其西行取經(jīng)路上唯一一段獨行路段,也是玄奘西行求經(jīng)之路最為艱難的路段,在這段長達九百里的旅途中,他九死一生,經(jīng)歷了五天四夜滴水未進的艱苦歷程。</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頗有特色,把玄奘取經(jīng)、寫經(jīng)、講經(jīng)、傳經(jīng)的歷程形象地展示出來。</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因為在修繕中不開放,借用《玄奘取經(jīng)博物館》中的一副展品記錄一下:榆林窟第25窟《伎樂圖》。</p> <p class="ql-block">想尋找玄奘西行第一烽——苜蓿烽,但始終沒找到。無意在疏勒河邊找到“雙塔西大墩烽燧遺址”。</p> <p class="ql-block">離開甘肅前往新疆哈密。路上看見好幾輛甘肅光耀的超長車。真長,司機技術(shù)了得。</p> <p class="ql-block">在星星峽公安檢查站被要求停車檢查,一大堆車無序地停在那里,沒有指引也無人告知,我們像無頭蒼蠅似的亂竄、打聽,后來才搞明白,駕駛員要到一個指定的房間里看一段5分鐘的安全教育視頻,然后發(fā)一張限制80時速的提示牌才能放行。偌大一個檢查站沒有洗手間,告知前方18公里處才有洗手間。</p> <p class="ql-block">到達哈密,稍事休息后前往古街。到了古街一看,都是新建筑,門上掛著各式各樣的餐館名,索然無味,倒是對旁邊的哈密回王墓感興趣,于是進入?yún)⒂^。</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參觀了哈密回王府?;赝醺乔宕院蠊艿貐^(qū)維吾爾首領(lǐng)的府邸所在,始建于公元1706年,有西域小故宮之稱。</p> <p class="ql-block">開始老是想不明白,在這維吾爾族的地方怎么有個回王?回王府?回王墓?原來這個回王不是回族的王,而是康熙年間歸附清朝的哈密地區(qū)維吾爾族首領(lǐng)額貝都拉,因配合清軍參與平叛有功,被封為哈密回部一等扎薩克達爾汗,成為首任哈密回王。</p> <p class="ql-block">?哈密博物館大樓上“紀念左宗棠進疆150周年”橫幅高掛。</p> <p class="ql-block">進入哈密博物館大廳,迎面的就是一個龐大的恐龍骨架,原來哈密是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產(chǎn)地。</p> <p class="ql-block">十二木卡姆中心在哈密博物館旁邊,一并參觀了。</p> <p class="ql-block">在吐魯番去了阿斯塔納古墓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裕溝、高昌故城。</p> <p class="ql-block">阿斯塔納古墓群發(fā)現(xiàn)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現(xiàn)存墓葬500余座。分屬晉至十六國(高昌郡)、麹氏高昌、唐西州三個時期,依姓氏家族分區(qū)埋葬,基本為斜坡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道偏室墓:前者為大型墓,多夫妻合葬;后者多屬單人葬。</p> <p class="ql-block">墓中多葬漢人,也不乏車師、匈奴、昭武九姓等人群,高昌郡太守沮渠封戴、高昌國名將張雄、唐北庭副都護高耀等顯赫人物亦魂歸于此。</p> <p class="ql-block">從清末到20世紀初,英國、日本、俄國、德國等國先后在此盜掘。</p> <p class="ql-block">20世紀50至60年代,清理墓葬數(shù)百座,出土珍貴文物數(shù)千件,對新疆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p> <p class="ql-block">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吐魯番市東45千米火焰山中段木頭溝河谷西岸的懸崖上。</p> <p class="ql-block">鑿有洞窟83個,現(xiàn)存57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總面積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現(xiàn)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nèi)容最豐富的石窟群,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境內(nèi)較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鑿于南北朝后期,經(jīng)歷了唐、五代、宋、元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一直是高昌地區(qū)的佛教中心。高昌回鶻是石窟群最繁華的時期,這里曾經(jīng)是高昌王的王家寺院。</p> <p class="ql-block">公元13世紀末,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加之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后,佛教漸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隨之衰落,在異教沖突中遭到毀壞。</p> <p class="ql-block">吐峪溝麻扎村已有2600年的歷史,麻扎村全稱意為“圣墓前的村莊”,相傳這個村子大多數(shù)人都是圣地守墓人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麻扎村是以清真寺為中心,環(huán)繞若干居住組團而構(gòu)成的典型維吾爾村落,村里的巷道四通八達,所有民居都是家家相連、戶戶相通,每戶居民又自成單元,遠遠望去整個建筑渾然一體,特點鮮明。</p> <p class="ql-block">高昌故城遺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吐魯番市高昌區(qū)二堡鄉(xiāng)境內(nèi),高昌故城遺址四面環(huán)山,地勢低洼,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常年干旱少雨,是西漢至元明時期(公元前1世紀—公元14世紀)吐魯番盆地中心城鎮(zhèn),歷經(jīng)西漢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國、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鶻等時期,時間跨度長達1400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高昌故城大佛寺遺址。</p> <p class="ql-block">該故城包括外城、內(nèi)城和宮城(可汗堡)三重城,城址內(nèi)分布有大量宗教建筑遺址和宮殿遺址??蛇@地方太熱了,景區(qū)車燙屁股,人無法安靜下來,無法好好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6月23日下午3點35分,火焰山景區(qū)金箍棒溫度計地表溫度81℃,第二天一早我們趕緊逃離,逃到尉犁縣。當(dāng)時看新聞報道說尉犁縣發(fā)生了4.9級地震,我們沒有震感,有的是涼感。</p> <p class="ql-block">鐵門關(guān)。由于修路沒法走近。修路工告訴我們:邊上小路走,拐來拐去,拐來拐去,嚯!出去了,就上去了。還帶手勢。哈哈!瞎哄我們的,走不出去。</p> <p class="ql-block">從尉犁縣向南,走塔克拉瑪干沙漠,經(jīng)過羅布人村進去看看。實際上這個不是那個400多年前的、被人發(fā)現(xiàn)后又找不到的古寨達里雅布依村,是個打造的旅游景點。</p> <p class="ql-block">如果秋天來,湖里有水,那景色是絕美了。</p> <p class="ql-block">塔克拉瑪干沙漠分布在新疆四個地區(qū)界內(nèi):巴音郭楞、阿克蘇、喀什、和田,是中國境內(nèi)最大的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沙漠,僅次于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我們選了三條沙漠公路中最短的一條,體驗一下。從尉犁到且末的沙漠公路S254,334公里,限速60,走了6個多小時。</p> <p class="ql-block">中間有個插曲,快出沙漠公路的時候被警察截停,說我們超速了,要我們按照他們給的文字發(fā)朋友圈,集5~6個贊。然后沒罰款,沒扣分,放行了。</p> <p class="ql-block">民豐縣隸屬于和田地區(qū),是一個對于我來說很陌生的縣名,縣城主街道轉(zhuǎn)盤中心矗立著一座毛主席像和語錄的塔,估計這應(yīng)該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了。</p> <p class="ql-block">本來想去參觀尼雅遺址,在半路上遇到這位特警,他告訴我們那里不對外開放,而且道路不好走,一般要兩輛車以上同行才安全。</p> <p class="ql-block">后來我們參觀了民豐博物館。下圖是1995年出土的東漢晚期的一件國寶級文物,為男性墓主的護膊,花紋間織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八個篆體漢字。東漢晚期的文物,神奇??!</p> <p class="ql-block">神奇啊!這個墓主的護膊是1995年才被出土發(fā)現(xiàn)的,我們的五星紅旗是解放時1949年設(shè)計的,這是暗合了。東漢晚期時就預(yù)示了現(xiàn)今,太玄了。</p> <p class="ql-block">參觀達瑪溝小佛寺遺址。古代和田是我國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自古便被稱為西天佛國。2000年3月,當(dāng)?shù)啬裂蛉嗽谶_瑪溝南部托普魯克墩挖掘紅柳根柴時意外發(fā)現(xiàn)一處佛教塑像,由此揭開達瑪溝南部區(qū)域佛寺遺址發(fā)現(xiàn)與考古發(fā)掘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參觀熱瓦克佛教遺址。該遺址位于和田地區(qū)洛浦縣城西北50千米處的沙漠中,是一處以佛塔為中心的寺院建筑遺址,是晉唐時期絲綢之路的西域南道上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走進看,實際上就是個廢墟了,展覽館沒開門。</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詩詞: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這個于闐就是現(xiàn)在的和田。和田用最美好的天氣迎接我們。古代和田是我國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自古便被稱為西天佛國。</p> <p class="ql-block">我們參觀了和田地區(qū)博物館,我們前面去過的小佛寺遺址、熱瓦克佛教遺址和其它沒去過的遺址以及遺址出土的文物在這里都有介紹,特別是尼雅遺址有專館介紹。</p> <p class="ql-block">尼雅遺址專館介紹。</p> <p class="ql-block">莎車歷史之悠久、文化之燦爛不輸喀什,莎車是喀什的縮影,與喀什同樣是兩千多年前的“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前沿地帶,也曾做過古代地方政權(quán)的王都。圖為葉爾羌王陵。</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葉爾羌汗國的王妃、杰出詩人與音樂家阿曼尼莎汗,主持整理了維吾爾族和全人類的音樂藝術(shù)瑰寶——十二木卡姆,因此,阿曼尼莎汗被后世尊為“十二木卡姆之母”,養(yǎng)育了她的葉爾羌汗故都莎車則被稱為“木卡姆故鄉(xiāng)”。圖為阿曼尼莎汗紀念陵。</p> <p class="ql-block">非遺博覽園。晚上9:36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木卡姆是一種集歌、舞、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shù)形式,莎車這里是木卡姆的故鄉(xiāng),人們熱情好客,在悠閑的茶館時光里載歌載舞,安度歲月。圖為老城區(qū)老影院茶館。</p> <p class="ql-block">老城區(qū)老影院茶館里幾個老哥的木卡姆彈唱。</p> <p class="ql-block">在莎車老城區(qū)里還看了一場木卡姆的舞臺演出《昆侖歡歌 美韻莎車》。我們在木卡姆的故鄉(xiāng)過足了木卡姆的癮。</p> <p class="ql-block">喀什,意思為玉石集中的地方。下圖為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喀什高臺民居。</p> <p class="ql-block">喀什汗巴扎。沿著我們住的民宿前的路走到千年古街——吾斯塘博依逛汗巴扎。食物玲瑯滿目,豐富多彩,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有說: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喀什古城這里每天一大早都有開城儀式表演,我們的組織者每天要睡到8點,要養(yǎng)精蓄銳開車。所以我就不提了,不看也罷。</p> <p class="ql-block">走國道314(又稱中巴公路)前往塔什庫爾干縣。記得這條路曾經(jīng)是很危險的一條路,兩邊的山上隨時會有落石,路邊的灰水河不時會淹了路面,現(xiàn)在修了橋走橋上,落石也好,淹路也好,都不用擔(dān)心了。</p> <p class="ql-block">途經(jīng)紅石山。</p> <p class="ql-block">途經(jīng)的白沙山白沙湖已經(jīng)圈起來了,我們沒進去。</p> <p class="ql-block">途經(jīng)的喀拉庫勒湖也圈起來了,這里我們也沒進去。</p> <p class="ql-block">帕米爾高原。中國境內(nèi)的帕米爾高原是其東部,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區(qū)境內(nèi)。東以木吉谷地和塔什庫爾干谷地為界,與西昆侖山相鄰,南鄰喀喇昆侖山。</p> <p class="ql-block">走近慕士塔格峰冰川,幾條冰舌很明顯。</p> <p class="ql-block">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簡稱塔縣)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麓,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內(nèi)與葉城縣、莎車縣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州阿克陶縣毗鄰,外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及克什米爾地區(qū)接壤。塔縣是全國唯一的塔吉克民族自治縣。</p> <p class="ql-block">又有種說法: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塔縣不算到喀什。我到了塔縣,還在這里看了急癥。</p> <p class="ql-block">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此行程來去飛機都延誤,包括中轉(zhuǎn)也延誤。回程還從7月2號坐到7月3號,坐了兩天飛機。</p> <p class="ql-block">后記。</p><p class="ql-block">季羨林說: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qū),再沒有第二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