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世界 禮尚往來學無止境 <p class="ql-block"> 7月上旬,單位組織前往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參觀。這里是兩年前在前門附近新建成的展覽館式現(xiàn)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 通過安檢進入的一樓展示大廳,經(jīng)過一個長長的通道,正廳入口處擺放一個很大的紅色“<b>雕漆屏風</b>”,長7.35米、高3.2米,一面題“有朋自遠方來”,以迎客松為主題,另一面題“百花齊放”,描繪了54種、100余朵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花卉。正廳背景墻是一幅長17.45米、高7.78米的<b>壁畫“志合越山海”</b>,由23萬片、128種顏色的石材鑲嵌而成,其中點綴了12種來自世界五大洲的礦石原石。</p> <p class="ql-block"> 緊挨一樓正廳的主展區(qū)就是“<b>友好往來 命運與共——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禮品展</b>”。通過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活動中受贈和贈送的670多件(套)代表性禮品,集中展示我國外交事業(yè)走過的光輝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b>主展區(qū)分為三個版塊</b>:其一,獨立自主 和平共處(1949——1978);其二,開放合作 和平發(fā)展(1978——2012);其三,大道同行 命運與共(2012—— 2024 )。與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個時期相吻合。禮品以實物為主,還有少量視頻和文件。最珍貴的是新中國建立初創(chuàng)時期的物品,最大量的是黨的十八大以后新時代外交往來的成果體現(xiàn)。</p> <p class="ql-block"> 二樓是配套的2個專題展,<b>一個是“世界舞臺、大國擔當”</b>,通過十八大以來主場外交的對外贈送,展現(xiàn)我國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大貢獻,以及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b>另一個是“繽紛世界、文明互鑒——一國一物一風情”</b>,按照五大洲版塊(多彩亞洲、斑斕非洲、魅力歐洲、神奇美洲、綺麗大洋洲),180多個建交國各有一件禮品展出。</p> <p class="ql-block"> 一位年輕的姑娘負責解說,我們每個人佩戴統(tǒng)一發(fā)放的耳機。沿著布展的順序,邊看邊聽,<b>仿佛回到了新中國誕生的邏輯起點(1949年10月),一步一步地丈量歷史演進的“連續(xù)性”</b>。首先映入眼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封國書,就3頁紙,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和外交部部長周恩來親筆簽字的,由王稼祥大使于1949年11月遞交給斯大林。同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鞏固中蘇兩國邦交,發(fā)展中蘇人民友誼!毛主席訪蘇會見斯大林大元帥”,配兩國領袖頭像,右上角報眼自左向右寫著“祝賀斯大林大元帥七十壽辰”,左上角報眼自右向左寫著“敬祝斯大林大元帥七十壽辰”,報眼下面分別是新書和衣料打折優(yōu)惠廣告(以上均是復印件)。上世紀五十年代,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全部與我國建交,看到的禮品有蘇共領導赫魯曉夫和米高揚送給毛澤東的孔雀石長方盒和花崗巖文具套裝,古巴總統(tǒng)送給劉少奇的紅木鑲銀足碗,阿爾巴尼亞外交部送給周恩來的中阿友誼塔模型,朝鮮贈送的精美禮盒上用中朝文寫著“萬壽無疆”的字樣。瑞典首任駐華大使向毛澤東主席遞交國書的照片(1950年)拉開了最早的一批西方發(fā)達國家與新中國交往的序幕(還有丹麥、列支敦士登、瑞士、芬蘭等),法國是西方大國中與中國建交的“領頭羊”,代表性禮品有送給毛澤東的瑞士儀器鐘表展覽團的勞力士手表和法國總統(tǒng)蓬皮杜的掛毯《亞馬遜河》。印尼萬隆會議后,我國提出“求同存異”方針,與許多國家共同倡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迅速打開了與廣大亞非國家交往的大門。印度政府送給周恩來的大理石雕刻泰姬陵模型,尼泊爾國王送給劉少奇的尼亞塔波拉塔模型,剛果總統(tǒng)送給毛澤東的彩繪人物花果瓷盤等一大批禮品,都見證了那一段特殊的歷史。接著,一塊紅色展板上醒目地寫著“中美關系破冰”6個大字。1971年4月,毛澤東根據(jù)美方建議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以兩國民間的聯(lián)系來打通官方溝通的渠道;同年10月,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兩阿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1972年2月,美國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接二連三的外交“大手筆”、“大勝利”,沖破了西方長期封鎖孤立的藩籬。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會見尼克松總統(tǒng)的握手照片,聯(lián)合國秘書長吳丹發(fā)來的電報原文(放大模板),美國底特律商人送的乒乓球拍等,記錄了社會主義中國重新融入國際社會大家庭的“高光時刻”。隨之,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以及“三個世界”戰(zhàn)略思想的提出,迎來了我國外交事業(yè)大發(fā)展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赫魯曉夫送</p> <p class="ql-block">米高揚送</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模型</p> <p class="ql-block">底特律商人送</p> <p class="ql-block">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中國加入</p> <p class="ql-block">中美兩國領導歷史性握手</p> <p class="ql-block">尼克松訪華送的</p> <p class="ql-block"> <b>1978年以后,中國的外交進入長達30多年的開放合作、和平和諧的發(fā)展時期。</b>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是這個階段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核心的代表。港澳回歸、多邊外交、擴大共識、與鄰為善、平衡推進、共同繁榮,是這個時間段的外交工作總基調(diào)。鄧小平與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談香港回歸的基本原則、江澤民向聯(lián)合國秘書長加利贈送“世紀寶鼎”、胡錦濤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握手祝賀簽署中俄關于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lián)合聲明等照片,標志平穩(wěn)推進大國外交的強大國際影響力。古巴、朝鮮、泰國、英國、越南、日本、東德、阿曼、蘇里南、阿聯(lián)酋、俄羅斯、新西蘭、葡萄牙、敘利亞等國家贈送的大理石雕塑、青瓷賞瓶、七寶燒花瓶、金孔雀開屏、彩色玻璃花瓶、鑲貝鏤雕桌椅、彩繪玻璃高足碗、銀煙盒和銘文銀盤、百寶鑲嵌秋夕圖漆屏、彩繪瓷塑雄雞、柚木雕運木大象、松鶴圖四聯(lián)漆屏、木雕持弓人像、“蘇哈爾”號帆船模型等禮品,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泰國送的</p> <p class="ql-block">朝鮮送的</p> <p class="ql-block">東德送的</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送的</p> <p class="ql-block">敘利亞送的</p> <p class="ql-block">古巴送的</p> <p class="ql-block">阿聯(lián)酋送的</p> <p class="ql-block"> <b>主展區(qū)的第三版塊,集中展示以習近平為黨的領導核心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全景圖”</b>。新型國際關系、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全方位外交布局、“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重點又表現(xiàn)為構(gòu)建新型大國伙伴關系——新時代中俄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以協(xié)調(diào)、合作、穩(wěn)定為基調(diào)的中美關系,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的伙伴關系;深化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的伙伴關系;實施“一帶一路”的經(jīng)濟合作共贏關系,聚焦于以“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為主要內(nèi)容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贈送的禮品基本上都是給習近平主席的,印象深刻的有:俄羅斯的恰克圖基督復活教堂模型和“圣安德烈”勛章,印尼的哇揚戲木偶和鑲錫瓷塑舞者,蒙古的“和睦四瑞”銀雕,美國的3D 打印“柳林?!碧栘涊喣P停ED的雅典娜浮雕,法國的雨果銅像,沙特的銅雕獵鷹,捷克的狩獵步槍,冰島的滑雪鞋,瑞士的滑雪板,巴西的紫水晶瑪瑙鸚鵡,意大利的提線木偶,墨西哥的陶塑“生命之樹”,西班牙的鍍金馬德里城市鑰匙,馬爾代夫的椰子木鼓,布基納法索的猴面包樹銅雕,哈薩克斯坦的雙耳紀念杯,以及國際奧委會的里約熱內(nèi)盧奧運火炬等。與之前的幾個時期比較,習近平主席親自參與國際社會交往活動是最多的,我國的大國外交主動是最活躍的,在全球的影響力也是最廣泛的。</p> <p class="ql-block">美國送的</p> <p class="ql-block">俄羅斯送的</p> <p class="ql-block">印尼送的</p> <p class="ql-block">捷克送的</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送的</p> <p class="ql-block">聯(lián)合國送的</p> <p class="ql-block">瑞士送的</p> <p class="ql-block">巴西送的</p> <p class="ql-block">哈薩克斯坦送的</p> <p class="ql-block"> 乘電梯上到二樓,<b>第一個專題</b>看到的主場外交有博鰲亞洲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亞太經(jīng)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中國共產(chǎn)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贈送的禮品全部是中國傳統(tǒng)工藝品,如景泰藍、德化白瓷、青瓷為原材料的各種花瓶和椰雕、貝雕、刺繡、國畫以及銅胎雕漆、御黃琉璃等。每一件禮品都是精工細作,美輪美奐,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b>第二個專題</b>對五大洲的文字介紹很有講究,每一段說明的標題前兩個字是頗具特色的形容詞。亞洲,人口最多,民俗文化個性突出共生;非洲,人類“搖籃”,古老文化由此走向世界;歐洲,獨具魅力,古典和現(xiàn)代文明交匯繁榮;美洲,后發(fā)崛起,地球上最后一個“伊甸園”;大洋洲,面積最小,海洋自然生態(tài)風光旖旎。每一個國家的禮品僅選一件,不在于國大國小、禮輕禮薄,重在政治、文化意義上的代表性。主展區(qū)沒有看到的一些國家的禮品,在此專題展中也能一睹“芳容”,如以色列的古羅馬時期玻璃罐,巴勒斯坦的鑲貝伯利恒圣誕教堂裝飾畫,約旦的古城浮雕裝飾畫,比利時的《丁丁歷險記·藍蓮花》瓷偶,南非的彩繪鴕鳥蛋,智利的木雕復活節(jié)島石像,巴西的魚化石,埃及的鍍金銅戰(zhàn)車模型,保加利亞的鍍金玫瑰,波蘭的維利奇卡鹽雕,哥倫比亞的鍍金穆伊斯卡筏模型,塞舌爾的海椰子化石標本,委內(nèi)瑞拉的銅雕米蘭達頭像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