嗄倆的故事(上)尼布楚 <p class="ql-block"> 嘎倆是誰?海拉爾很少有人知道她。但是在俄羅斯烏蘭烏德、赤塔、甚至是伊爾庫斯克,嘎倆的名字在當?shù)厝A僑、華人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實,嘎倆是土生土長的海拉爾人。改革開放后,衣食無憂的她,讓丈夫堅持不懈的鼓動給拽去了俄羅斯。從此,嘎倆義無反顧的走出去,她將自己的人生換了一種活法。</p><p class="ql-block"> 去俄羅斯之前,嘎倆和丈夫的工作崗位令人羨慕,丈夫在盟直開小車,嘎倆是海拉爾一家大醫(yī)院臨床科的護士長,倆口子家庭生活安逸,幸福美滿,兒子胖墩墩的討人喜歡。有一天晚上,丈夫躺在床上告訴嘎倆,他要辭職,去俄羅斯闖市場做倒爺。嘎倆伸手摸摸丈夫的腦袋瓜子,“你是在說夢話吧?咱們國外一無親二無故,況且手頭上也不寬裕,哪來的資本去俄羅斯市場做倒爺……”</p><p class="ql-block"> 過慣了安逸生活的嘎倆開始想不通,她尋思著如何在海拉爾經(jīng)營屬于自己更加美好的安樂窩。而丈夫的想法卻是,人活著的意義,在于追求自己的生命價值。</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稱桿離不開稱鉈,丈夫離不開老婆。男人在俄羅斯那邊一個勁的懇求,女人軟了心,總歸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嘎倆在丈夫的勸導之下,她慢慢的想通了,趁著自己年輕,為何不去拼博一回。她下決心辭掉鐵飯碗,下海去俄羅斯闖蕩一番。后來,她再回故鄉(xiāng)海拉爾時,將自己的手機微信昵稱注冊為“嘎倆”。</p><p class="ql-block"> 這源自她與丈夫骨子里天生有股山東人凍死迎風站的倔犟脾氣,理所當然,誰讓她兩口子都是闖關東人的后裔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估摸著東北人好(haò)說“嘎啥”,賭一把的意思,“嘎啥”在東北話里有賭什么,怎么賭等多種意思,山東方言里有“嘎伙”(性格融洽,長期合作)的口頭語。至于嘎倆的昵稱,只當是我的猜測罷了,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嘎倆在苦寒之地烏蘭烏德市歷盡磨難,艱苦創(chuàng)業(yè),多年后,她在那里站穩(wěn)了腳跟,頑強生存下來。有付出必有回報,她兩口子在眾多下海經(jīng)商的中國“倒爺”中脫穎而出。 </p><p class="ql-block"> 對俄邊境貿易初期,倒爺們扛大包那時候,人們覺得,只要憑著自己一把力氣干起來,總能夠掙到錢,把生意做起來。如今,把那段日子放在歷史的長河回頭看,很多的倒爺最后還是失敗了,當然,這里有自身的主觀原因,還有更重要的客觀原因。但我覺得,嘎倆的命運好,她“大命由天,小勢可為。”人生就是憑著一股子「嘎勁」持之以恒,贏得了勝利。如今,有的人要是遇到什么事情,前怕狼后怕虎,惦量來惦量去,最后的結論常常就是“算了,別干了!”然后就躺平了。但是,嘎倆不同,倔犟的性格認準了的事,她不撞南墻不回頭!在困難面前,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她總能化險為夷,為自己的營生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p><p class="ql-block"> 烏蘭烏德是個神奇的地方,貝加爾湖周邊既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又有廣袤無垠的大草原,歷史上匈奴人,高車人,林中百姓都曾經(jīng)在這繁衍生息,著名的蘇武牧羊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沙俄時期,闖關東的漢人來這里淘金,修鐵路,伐木頭。自古還有一條“茶葉之路”在烏蘭烏德(上烏金斯克)匯聚,商人們把中國茶葉沿貝加爾湖向西越過烏拉爾山運往歐洲。</p><p class="ql-block"> 這里湖光山色,風景宜人,各群族的多元文化在這里共生共存,交相輝映,精彩紛呈。</p> <p class="ql-block">俄羅斯烏蘭烏德市海拉爾飯店外景</p> <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之后,敞開了國門。生活在邊境地區(qū)的呼倫貝爾人以及大量東北下崗工人捷足先登,紛紛去俄羅斯闖蕩媒生。很多人去俄羅斯赤塔,烏蘭烏德乃至依爾庫斯克做生意,他們在這里辛勤耕耘,日益受到當?shù)囟砹_斯人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嘎倆在烏蘭烏德市開了一家海拉爾飯店,她主內丈夫主外,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十分興隆,就連國內到俄羅斯公務的官方商貿機構都多次蒞臨海拉爾飯店,俄羅斯人更是頻頻光顧。</p><p class="ql-block"> 說了半天嘎倆,讀者可能有些摸不著頭腦,其實嘎倆是她的微信昵稱,她的名字叫侯淑艷,丈夫叫黃開泉,兩口子在俄羅斯烏蘭烏德市打拼多年,她能吃苦會經(jīng)營,買賣做得紅紅火火,業(yè)績斐然。同時,兩口子又熱心公益事業(yè),樂善好施,深受當?shù)厝A僑華人贊譽,如今,候淑艷還擔任著烏蘭烏德華僑華人商會副會長。</p><p class="ql-block"> 侯淑艷原藉山東章丘人,章丘這地方緊靠黃河邊,自古出鐵匠。至今,章丘鐵鍋(大炒勺)在國內乃聞名遐邇。黃河水在章丘這里多次改道淤積,肥沃的沙質土壤適合種蔬菜,章丘大蔥蔥白一尺多長,味道辛辣甘甜,山東人煎餅卷大蔥非它莫屬。當年,毛主席首次訪問蘇聯(lián),還親自囑咐汪東興帶上一車皮山東章丘的大蔥做慰問品。毛主席訪問蘇聯(lián)返程時,曾經(jīng)在烏蘭烏德火車站下車稍事休息,他指著遠處城區(qū)風光問老夫子陳伯達,你知道這里原來叫什么名字嗎?老夫子摸著頭答不上來,毛主席告訴他,這里原來叫上烏金斯克……</p><p class="ql-block"> 祖祖輩輩的章丘人,自打小就有一股子不服輸?shù)木箨裥愿瘛:钍缙G的父親早年來海拉爾,在這里成家立業(yè)。侯淑艷出生在海拉爾,在一家大醫(yī)院參加工作,由于她天資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加之領導培養(yǎng),很快就從一個小護士脫穎而出,當上了這家大醫(yī)院臨床科室的護士長。</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侯淑艷放著好端端的護士長不干了,突然間向醫(yī)院領導提出辭職,她帶著剛滿七歲的兒子投奔俄羅斯烏蘭烏德去找他丈夫。據(jù)侯淑艷后來回憶,當初做出這個決定,她是帶著悔恨交加心情走的。她拗不過丈夫黃開泉,她無可奈何、又急又惱、又是恨又是怨。夜深人靜時,在被窩里不知默默流過多少次淚水。丈夫黃開泉,放著好端端的機關司機不干了,他辭職去俄羅斯做倒爺。當年令多少人羨慕嫉妒的工作呀,風吹不著,雨淋不著,跟著領導們吃香的喝辣的,怎么說不干你就不干了!兩口子剛剛過上溫馨安穩(wěn)的小日子,醫(yī)院還給分配了新房子。護士靠本事吃飯,特別是侯淑艷受單位領導的重視和培養(yǎng),送她進京學習護理專業(yè),當上了臨床科室護士長,兩口子辛辛苦苦一路熬過來,老公啊老公,你怎么就那么犟呢?你說說,我一個女人熬夜值班帶孩子容易嗎……</p> <p class="ql-block"> 1989年12月31日,侯淑艷終于痛下決心,領著兒子黃河走出了國門,她娘兩踏上異國他鄉(xiāng)。列車穿過廣袤無垠的原野,穿過靜悄悄的西伯利亞泰加原始森林,窗外偶爾閃過稀疏的俄羅斯人村莊,窗明幾凈的木刻楞房子,雪地上趕著爬犁吆喝牲口的男人,頭戴狐貍皮大圍脖,穿著打扮時髦的俄羅斯女人。這一切對于初次踏出國門的人,都是那么的新鮮,在這茫茫的大雪原上,是多么美麗的一幅俄羅斯風情油畫呀……</p><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海拉爾飯店開業(yè)的消息,像一陣風傳遍了烏蘭烏德。這一天,侯淑艷終于迎來了她引以為自傲的杰作,“中國海拉爾飯店”大牌匾,高高掛在烏蘭烏德市區(qū)大街上,她經(jīng)營的海拉爾飯店開業(yè)了。</p><p class="ql-block"> 侯淑艷做生意順風順水,她為人開朗熱情,樂于助人,為人處世嘴一份手一份。一相低調的她并沒有張燈結彩,飯店里一切都按部就班默默地忙活著,十位從海拉爾聘用來的廚師,三十多位俄羅斯女孩子服務員,把樓上樓下置辦得漂漂亮亮,飯店里上上下下到處都彌漫著來自中國的煙火氣元素。</p> <p class="ql-block"> 突然間,一位俄羅斯女孩急急忙忙跑上樓來,她向侯淑艷報告,樓下涌來了十幾位蘇聯(lián)紅軍時期的老戰(zhàn)士,他們聚集在海拉爾飯店門前,比比劃劃著湊熱鬧呢。這些老戰(zhàn)士一個個走路顫顫巍巍,有人還拄著拐杖,他們胸前掛滿了二戰(zhàn)榮譽勛章,有的老戰(zhàn)士還讓家人攙扶著趕過來。侯淑艷趕緊擦擦手,她放下手中營生,噔噔噔跑下樓去,候淑艷馬上被這群老紅軍戰(zhàn)士們團團圍住,這個跟她說:“哎呀呀,祝賀你呀!來自遠方的中國朋友!”“哎呀,我曾經(jīng)二戰(zhàn)時在海拉爾打過仗呢?!庇袀€老紅軍和她講,“我駕駛坦克越過大興安嶺,一直把坦克開進了哈爾濱市區(qū)……”擠在后面的一位紅軍老戰(zhàn)士磕磕巴巴地說,“海拉爾城郊有一座小孤山,我在那里趴過好幾天的戰(zhàn)壕,與日本關東軍打仗……”</p><p class="ql-block"> 1945年秋天,蘇聯(lián)向日本宣戰(zhàn),駐守在西伯利亞蘇聯(lián)紅軍滾滾鐵流從黑山頭、滿洲里方向撲天蓋地沖破關東軍的“海拉爾防線”,解放了這座城市。</p><p class="ql-block"> 侯淑艷被這群前來捧場的蘇聯(lián)紅軍老戰(zhàn)士們感功了,她拉著這些人的手連聲道謝:“達拉斯氣?。ㄖx謝)達拉斯氣?。ㄖx謝)”但這畢竟是在異國他鄉(xiāng),她雖然心存感激,卻又不敢冒冒失失地把這些人請上樓去,畢竟他們都是八、九十歲的老年人吶,侯淑艷擔心這些老年人胃口承受能力,還有服不服水土呀?她怕萬一弄出個好歹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在異國他鄉(xiāng),她實在是不敢造次……侯淑艷連忙招呼來俄羅斯服務員,將這些老紅軍的住址一個個都全部仔細記錄下來,連續(xù)好幾天,總有一些老紅軍戰(zhàn)士徘徊在海拉爾飯店門前,他們望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 飯店開業(yè)忙活完了,侯淑艷由俄羅斯服務員引路,她們拎著滿滿當當?shù)奈繂柶分痖T逐戶去慰問這些蘇聯(lián)老紅軍戰(zhàn)士們,將中國人敬老傳統(tǒng)和仁愛之心回饋給俄羅斯當?shù)厣鐣趦蓢嗣裰g架起一座友誼的橋梁。</p> <p class="ql-block">嗄倆(候淑艷在俄羅斯)</p> <p class="ql-block"> 侯淑艷被疫情滯留在海拉爾,不湊巧的是我卻遠在廈門,好在有微信可以聊天,侯淑艷向我娓娓道來……</p><p class="ql-block"> 那個時候的蘇聯(lián)正動蕩不安,我隨著呼呼啦啦的呼倫貝爾人走出國門,此后在烏蘭烏德生活了30多年。我記得很清楚,1989年12月31日,我第一次走出國門,當年我走進異國他鄉(xiāng)的時候,讓我這輩子刻骨銘心啊。</p><p class="ql-block"> 過去,我對蘇聯(lián)一無所知,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蘇修、社會帝國主義,所以對俄羅斯是沒有什么好感。給我的初步印象,這兒人比較愛美,愛打扮、穿的也好,開始我什么都感覺新奇??上У氖巧虉隼餂]有東西,而且吃點什么東西特別困難。那個時候,蘇聯(lián)雖然還沒解體,但社會經(jīng)濟全都亂了套。商店里好不容易能買到蘋果,哎呀呀,蔫拉吧唧的蘋果就像雞蛋那么大,抽抽巴巴的水分都沒有了,手惦量著感覺非常輕。而且俄羅斯人吃的東西,不適合我們中國人的胃口。當時,我每天餓得都不行,天天吃黑面包咽不進去呀。市場里的明太魚沒少吃,偶爾見到商店里有賣雞蛋,一下子拿大盆買300多個。因為語言不通啊,所以見著吃的東西就使勁買,然后用冰箱儲存起來,就怕沒有吃的餓著。我初來的那陣子,真的是一天都待不下去,默默的哭,偷偷的流淚呀,每天以淚洗面。有一回,碰到一位額爾古納老鄉(xiāng),在老華僑家終于吃到饅頭,嘴里咀嚼著那個香啊,感覺老是沒吃飽似的,又不好意思敞開肚子多吃。這是我去烏蘭烏德后吃的第一頓飽飯,就這樣堅持了一個多月,我就跑回海拉爾了。</p> <p class="ql-block"> 還是說說我愛人老黃吧,他對俄羅斯有一種好感,自己能走出去拼搏一下,圖的是抓住機遇有個發(fā)展。當時,他在盟政協(xié)工作,我在盟醫(yī)院工作。醫(yī)院培養(yǎng)我非常不容易,送我到北京進修,又分配給我房子,領導上給我工作生活上有很多的照顧。所以我就不想離開這個海拉爾,但是又考慮到丈夫走了,我不走還是不行。我們院長劉英杰,徐麥錦主任還親自去烏蘭烏德,他們打心底不愿意我離開盟醫(yī)院。就這樣我肩負著蒙醫(yī)院在烏蘭烏德開設血透基地的工作,同時還兼做著自己的生意。</p> <p class="ql-block">蘇聯(lián)解體后,普通老百姓在街頭叫賣食品和白酒。</p> <p class="ql-block"> 1990年,我第二次去烏蘭烏德的時候,開始倒騰賣中國商品,不管從中國拿去什么東西都能換到盧布,然后買了房子,生活就安穩(wěn)下來了。當年,很多人去俄羅斯當?shù)範?,我也加入到這股洪流中去,為了生活,我就開始扛大包倒服裝。當時,俄羅斯后貝加爾特別艱苦,有錢在商店也買不到吃的。我家孩子只有七歲,我?guī)н^去150件兒皮夾克,350雙旅游鞋,一大堆的包裹。裝卸扛大包汗流浹背,口渴得不行,孩子黃河嚷嚷著說,肚子餓得不行。我囑咐孩子你就趴在這包兒上看著,我跑到口岸,見著中國人,我說,你們馬上就要過境回國了,把這個榨菜呀方便面吶,能不能給我留下,我要回來一塑料袋吃的,我和兒子就這樣湊合著繼續(xù)往前走。</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火車到赤塔,趕上下大雨,我下車買了八個臥鋪,為的是有空間裝這些商品,那時候的俄羅斯你買幾個臥鋪都沒問題,臥鋪有的是,買這些鋪就裝東西。哎呀呀,我們娘兩一路連滾帶爬,舟車勞頓。萬萬想不到在火車上孩子發(fā)燒了,我急忙去找列車員,半拉咔嘰的比劃俄語,她終于明白了我的意思,跑過來幫助我照顧孩子,就這樣我們娘兩終于熬到了到了烏蘭烏德。</p> <p class="ql-block"> 我們回到烏蘭烏德,正巧趕上老黃跑生意沒在家,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我招呼海拉爾的朋友來接站,大包小包的東西堆滿了站臺。我領著孩子回到租來的房子,再背著這些貨物上到五樓,累得我披頭散發(fā),混身酸漬漬的汗流浹背,腰酸背痛,那里還有我當護士長的半點風度??!我一屁股坐在地上。想起往事,白衣天使般風韻翩翩,跟著主治醫(yī)師每天巡查病房,對小護士們傲然睥睨,在一塵不染的環(huán)境里,那個派頭呀甭提有多神氣。可眼下呀,我的人生反差太大了,一下子從陽春白雪跌落為下里巴人!唉!這是我自找的煩惱何苦來呢?一股子失落感頓時涌上了心頭,我望著年幼的兒子,扭過頭去默默地流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