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情懷終身難忘窗含落鴻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來自山西大同206師老軍營的報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這是一支由理想、信念、忠誠、紀律鑄就的老年隊伍,雖已年邁,在德高望重的后勤部首長感召下仍能成軍,他們的行為無疑已載入206師史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 題記</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一種情懷終身難忘,有一種記憶永久珍藏。公元2024年6月1日,一個不平凡的日子,一群古稀老人、曾經(jīng)的陸軍第206師后勤部機關(guān)分隊101名老兵,從共和國的天南地北,帶著舟車勞頓的疲憊之軀,奔向山西省大同市采涼山下的老營房,尋訪當年的青春芳華舊跡,追尋四十余年前的從軍夢,演繹出一幕幕令人熱血沸騰、蕩氣回腸的老兵回營場景,令參加者和觀注者莫不動容。</p> <p class="ql-block"> 這次老兵回營活動,參加者最大的年齡88歲,最小的也有63歲,平均年齡75歲,選擇在6月1日兒童節(jié)這天齊聚大同市,意在尋回自己的青春激情,這是參會全體老兵的共識。此次后勤老兵回營活動早在2019年前就已經(jīng)籌辦,由于受連續(xù)三年的疫情影響,直至今年方獲有關(guān)部門批準,因歲月風霜似桑干河的東逝水,時間不等人,有的原本意愿強烈回營大同的老兵已遺憾離世。所以,此次活動受到了尚健在的原206師首長的重視。原206師師長、武警部隊退役中將副司令息中朝、原206師政委申安明、原206師副師長趙友順、原206師后勤部部長劉培旺欣然命筆都為活動題了詞。在大同市軍隊干休所居住的師首長申安明、趙友順、張明、劉福生等參加了活動。師后勤部長劉培旺親自主持并操辦了此次活動。</p> <p class="ql-block"> 2024年的“6?1”這天,北魏故都山西省大同市,清晨的朝陽將古城墻輝映得分外古樸壯麗。在大同賓館院內(nèi),老兵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接受了原師政委申安明等四位老首長的會見,當步履蹣跚的老政委站定在老兵隊列前顫抖著雙唇說出:我早就盼望著與你們、我的老戰(zhàn)友們會見的這一天……時,老兵們在熱情鼓掌的同時都濕潤了眼睛。</p><p class="ql-block"> 誰說不是呢,自1986年陸軍第206師在百萬裁軍時被上級宣布裁撤以來,老兵們離開山西省大同市,離開位于采涼山下的水峪老營房已經(jīng)整整38年了。38年!相當于人生的半世時光,如今將去看看老營房是否風采依然,不,應(yīng)該是去親眼目睹老營房的半世滄顏,也不知廢棄了的老營房變成了個啥模樣,想到此怎不令每個赴大同的老兵心情激動熱淚盈眶?</p> <p class="ql-block"> 當滿懷希冀的206師后勤老兵分乘兩輛大巴車經(jīng)數(shù)十分鐘的車程行駛至采涼山下的水峪村老營房時,這些鬢發(fā)斑白的老兵竟像久別回鄉(xiāng)的孩子,眾老兵都情難自禁地向營房大門行了注目禮。大家偎在當年的營門哨兵站立處,神色莊重地分別相邀留影,現(xiàn)場洋溢著歡快的笑聲。</p><p class="ql-block"> 照完相,老兵們急不可耐的便步入了師部老軍營,雖說離開部隊多年,多數(shù)老人已未免染上了塵世風霜,但穿上了統(tǒng)一的印有八一軍徽圖案的藍色行裝,骨子里仍然是個兵,大家自覺的組成參觀隊伍,沿著老營區(qū)內(nèi)衰草叢生的路徑,游覽了師辦公大樓、司政后機關(guān)干部宿舍、以及當年的禮堂、武器裝備庫和師醫(yī)院等地方……</p> <p class="ql-block"> 6月1日下午,風塵仆仆的206師后勤部機關(guān)分隊的老兵們邁著蹣跚的步履盤桓在師部大院內(nèi)曾經(jīng)工作生活的每一個崗位住地和曾經(jīng)流連忘返的每一處生活角落。瞧著眼面前赫然出現(xiàn)的衰草萋萋封門、破敗不堪斷壁的老宿舍,老兵們都紅了眼圈。我從已上傳的錄像資料里看,殘破的營區(qū),像風燭殘年的孤寂老人般形只影單。觀老戰(zhàn)友們游歷辦公樓前荒蕪花園的情景畫面,令我想起了北宋詞人晏殊《浣溪沙》中的詞句:去年天氣舊亭臺?!圃嘧R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倍喑钌聘械奈译y免唏噓。</p> <p class="ql-block"> 這次陸軍第206師后勤部機關(guān)分隊老兵離別軍營38年赴山西大同回訪聯(lián)誼,許多老戰(zhàn)友是分別多年來第一次見面,在大同賓館報到相會真是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難改鬢毛衰”的世事滄桑之感。令老戰(zhàn)友們百感交集的是,回想當年眼面前的戰(zhàn)友都正值英年,心里留存的多是當年英姿煥發(fā)的形象,而今見面卻是白發(fā)銀霜,言語中大家雖笑聲朗朗但卻難掩滿面滄桑,初到賓館報到的那晚戰(zhàn)友們相互串房間,擺龍門陣談到當年爬冰臥雪搞訓(xùn)練,國防施工鉆山洞,窩在公棚里啃小米坨坨吃鋼絲面的逸聞趣事仍像發(fā)生在昨天。老戰(zhàn)友們說不完的心里話像汩汩流淌的泉水一直傾吐到很晚……</p> <p class="ql-block"> 三天時間的206師后勤部機關(guān)分隊老兵回訪老軍營活動似做夢一般很快就過去了。許多老戰(zhàn)友真可謂匆匆見面又匆匆話別,6月3日在大同賓館的告別晚宴上,老部長劉培旺在《難忘今宵》的合唱聲里致辭時曾數(shù)度哽咽,是啊,這次重回老軍營活動由于部隊多年前已奉命裁撤,當老兵見到水峪老營房時,卻已是找不到家了的感覺,所以許多老戰(zhàn)友在活動即將結(jié)束之時其難舍難分之情是復(fù)雜的,大家都明白老部長的心境,此大同一別,對塵滿面鬢漫霜的老兵來說,在揮手告別之時有的也許意味著就是永別。剩下的只能是在戰(zhàn)友聊天群里相顧無言,忍看話凄涼了。</p><p class="ql-block"> 6月4日早晨,當參加回訪老軍營的206師后勤部機關(guān)分隊老兵們分別登上一輛輛返程去機場的出租車時,老部長分別與這些老部下話別,車行多遠仍看見從車窗里伸出來不停地揮舞的手,老部長的眼圈又濕潤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制作:窗含落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隨筆:何 有 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 本篇圖片采自206師后勤部戰(zhàn)友群影像資料,在此致謝。</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