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檔案【克羅地亞】2008 指紋識別第一人胡安.布塞蒂奇誕辰150周年 首日封妍涵 <p class="ql-block"> 指紋作為刑偵手段和證據(jù),誕生于19世紀(jì)末。出生于奧匈帝國克羅地亞、后移居阿根廷的刑事專家胡安·布塞蒂奇在前人理論基礎(chǔ)上加以總結(jié)實踐,于1891年采集了23位嫌犯的指紋,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張指紋卡。次年,他成功利用犯罪現(xiàn)場采集到的指紋,逮捕一位殺害兒女又嫁禍給丈夫的女人弗朗西斯卡·羅哈斯。</p><p class="ql-block"> 1903年,布宜諾斯艾利斯警局局長Beazley正式將武切蒂奇的指紋識別法納入刑偵和取證規(guī)范。</p><p class="ql-block"> 在之后一百年間,直到DNA檢測辦法出現(xiàn)后,指紋仍是警方識別身份最重要的手段。</p> <p class="ql-block">指紋可劃分4大類:波浪紋、環(huán)狀紋、旋轉(zhuǎn)紋、混合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指紋紋線由皮膚上的隆起線構(gòu)成,這些隆起線的起點、終點、分叉、結(jié)合,稱為細節(jié)特征點。這種細節(jié)特征有無數(shù)種排列方式,構(gòu)成了每個人的指紋甚至指紋的每條隆起線的獨特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的指紋終生不變。即使手指皮膚受了傷,痊愈後指紋仍然會和以前一模一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指紋鑒定的科學(xué)基礎(chǔ)就在于,每指紋各不相同且終生不變;而且人手接觸物體,只要物體表面有足夠的光滑度,必然留下指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指紋鑒定技術(shù)是一門成熟的技術(shù),鑒定時需在一組指紋上最少找出12條主要的紋線,方能算作有用的線索;而且,在兩組指紋中至少找出20處相似的特徵,才能確認這些指紋屬同一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