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之地——阿、格、亞(2)老昆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格魯吉亞</b></p><p class="ql-block">? 格魯吉亞地處歐亞邊界,號稱“上帝的后花園”;世界葡萄酒發(fā)源地;斯大林的故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曾經(jīng)也是蘇聯(lián)的一部分,現(xiàn)在卻是俄羅斯的死對頭。</p><p class="ql-block"> 也和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因邊界問題有過戰(zhàn)爭,現(xiàn)在有所緩和。在《三國演義》中屬于比較強勢的一方。</p><p class="ql-block"> 格魯吉亞也是出美女的地方,不信請看下面這位……</p> <p class="ql-block"> 上回說過,由于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不通關(guān),所以只有麻煩這位美女導游迎接我們兩次,送行兩次。</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疲憊不堪的我們從阿塞拜疆進入格魯吉亞,她和一位男子來邊檢站迎接我們。我問她那男子是誰?她說是“經(jīng)理”。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我聽岔了,是她的“助理”。</p><p class="ql-block"> 她倆帶我們走遍了格魯吉亞的東西南北,然后送我們到亞美尼亞邊境。</p><p class="ql-block"> 三天后又到亞美尼亞邊境接我們回到第比利斯,一天后又送我們上飛機。</p><p class="ql-block"> 她叫娜娜,第比利斯人,嫁了個老公是波蘭人。在中國杭州留學三年,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也曾做過其它工作,最后選定做中文導游。</p> <p class="ql-block"> 左拉,典型的歐洲人,或者說是具有歐洲血統(tǒng)的格魯吉亞人。滿臉絡(luò)腮胡子,看著有些出老,其實剛滿30歲,如果將胡子刮干凈,絕對是一個年輕的美男子。</p><p class="ql-block"> 他也在中國蘭州留過學,普通話講得也很好。和娜娜一樣看好中文導游這個現(xiàn)在小眾,將來大眾的理想職業(yè)。他們公司安排先做娜娜的助理,看娜娜怎樣接人待物,怎樣對景點進行講解。</p><p class="ql-block"> 雖然相處只是短短幾天,可作為朋友,他向我透露了一個小秘密,想找一個中國女孩為妻。</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坑道酒莊</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顧名思義,戰(zhàn)時是坑道,平時是酒莊,順便再做個旅游景點,真是一舉三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如果說亞美尼亞的白蘭地出名,那格魯吉亞就是紅葡萄酒蓋世了。</span></p> <p class="ql-block"> 大門建在山腳下,酒莊就在山肚子里,看來儲藏酒都要在一個陰冷潮濕的環(huán)境里。</p> <p class="ql-block"> 大門口還有一個簡短的歡迎儀式,雖然聽不懂他們唱的歌詞是什么,但是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熱情。</p> <p class="ql-block"> 坑道就是坑道,看不出酒莊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酒莊就是酒莊,它就隱藏在坑道里,讓你看不到酒桶,卻聞得到酒香。</p><p class="ql-block"> 這里也請我們品酒,目的很清楚,廠家直銷,物美價廉。</p><p class="ql-block"> 秋秋說:每人可以攜帶兩瓶酒回國,但要打包行李箱。</p><p class="ql-block"> 隊友中有喜好喝酒者,或回來要送禮者就此爭相購買。</p> <p class="ql-block"> 與眾不同的是這里還展示了一些釀酒過程中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 這個葫蘆是用來取酒的。</p> <p class="ql-block"> 這個銅鍋采用的是蒸餾法釀酒。鍋內(nèi)裝上發(fā)酵后的葡萄,鍋底加熱,產(chǎn)生的水蒸氣遇到鍋蓋上的銅皮變成蒸餾水,順著小孔流出來的就是葡萄酒。</p><p class="ql-block"> 這些都是小作坊用的工具,估計一天釀不了多少酒,要大規(guī)模生產(chǎn),還得靠現(xiàn)代化的工廠。</p> <p class="ql-block"> 最后裝入酒壇子密封儲存。這里的酒壇子都是事前就埋在地里的,所以坑道里見不到酒桶。</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西格納吉</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大巴車在路邊停了下來,娜娜說這里是西格納吉最好的取景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隊友們都搬出自己的十八般兵器,根據(jù)各人的喜好,選擇不同的角度,對著那些紅頂?shù)男⊙髽蔷褪且魂嚳衽摹?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眼望去,景色確實迷人,看著看著,似乎在哪里見過?是東歐的CK小鎮(zhèn)嗎?唉!人老了,記不住了。</span></p> <p class="ql-block"> 如果說格魯吉亞是紅葡萄酒的發(fā)源地,那指的就是西格納吉。據(jù)說這里家家戶戶都釀酒,只要你去住民宿,主人都會拿出自家釀的酒招待你。</p><p class="ql-block"> 對我而言,紅頂樓房比紅葡萄酒更吸引人,偶然之間飄飄然有一種“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西格納吉還被稱為“世界的愛情之鄉(xiāng)”。據(jù)說這里24小時為任何國家的任何男女辦理結(jié)婚登記。不需要戶口冊,不需要身份證,只需要不菲的登記費就可以拿到國際通用的結(jié)婚證。</p><p class="ql-block"> 圖中是西格納吉的市政廳,如果你倆是私奔,真的要來,別忘了到里面打聽具體的辦理地點。</p> <p class="ql-block"> 這里還有一段古城墻,道路剛好能容納兩人擦肩而過,若有人要照相,后面的人必須耐心等待。</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姆茨赫塔</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姆茨赫塔古城曾經(jīng)是格魯吉亞的首都,直到15世紀才遷都第比利斯。它的旁邊就是兩江并流,說是兩江,有些夸張,其實是阿拉格維河和姆特克瓦里河在這里交匯后形成庫拉河。姆茨赫塔古城199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span></p><p class="ql-block"> 這里最出名的就是季瓦里修道院和生命之柱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季瓦里修道院</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季瓦里”在格魯吉亞語中是“十字架”的意思,所以季瓦里修道院也叫十字架修道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 據(jù)說格魯吉亞原來沒有十字架,有一個叫圣.妮諾的修女看到格魯吉亞到處都是葡萄藤,就用葡萄藤編了一個十字架,并用自己的頭發(fā)捆綁在中間,這就是有名的“葡萄藤十字架”,原型就在這個修道院。</p><p class="ql-block"> 后來有人將“葡萄藤十字架”進化成圖中這個樣子。</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生命之柱大教堂</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i><span style="color:rgb(1, 1, 1);">傳說在建造這個教堂時,有7根柱子怎么也立不起來。有一個傳教士聽說后就坐在施工現(xiàn)場向上帝禱告,乞求上帝給予幫助。三天后傳教士說:可以了。果然7根柱子輕而易舉的立了起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又傳說耶穌遇難時,一個格魯吉亞人買通了埋葬耶穌的人,偷偷將耶穌的“血衣”留了下來。然后又偷偷將“血衣”放到這個教堂里,等待耶穌復活時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說到這里,也就明白為什么叫生命之柱大教堂了。</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安納努里城堡</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安納努里城堡坐落在茨欣瓦利水庫旁的小山坡上,旁邊流淌著阿拉格維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安納努里城堡曾在13世紀時是阿拉格維封建王朝領(lǐng)主的私人軍事城堡,也是一個軍事要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娜娜說:安納努里城堡是格魯吉亞的一張名片,因為它曾經(jīng)上過《孤獨星球》的封面。</span></p> <p class="ql-block"> 那么,《孤獨星球》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 原來,有一個叫托尼.惠勒的年輕人,他和新婚不久的妻子購買了一輛破舊的汽車,他們決定駕駛著汽車橫穿歐亞大陸。</p><p class="ql-block"> 當他們到達澳大利亞的時候,有很多想自由行的人不斷向他們打聽旅行中的各種問題。因此,他們決定出一本旅行手冊,將這些問題在書中做出解答。第一本取名叫《便宜走亞洲》,不久又出了第二本,取名叫《鞋帶上的東南亞》。</p><p class="ql-block"> 再后來,他們成了世界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就用了《孤獨星球》這個名字。這是第一個針對背包客撰寫的旅行系列叢書,總部在澳大利亞,在倫敦、奧克蘭、新德里、北京都有辦事處。</p> <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上《孤獨星球》封面的照片是啥樣?既然是明信片就得有點明信片的樣子。趁娜娜帶大家登城堡的功夫,我悄悄溜了出來。</p><p class="ql-block"> 找了幾個角度都不滿意,娜娜說橋上是最佳拍攝點。我來到橋上,感覺這里是要好許多,正要拍攝,后面一輛大車經(jīng)過,橋面突然顫抖起來,嚇得我趕緊撤退。</p><p class="ql-block"> 我拿出了“秘密武器”,瞬間畫面變得漂亮起來,美中不足的是此時太陽被烏云遮住,光線不太好,不知我的這張照片能不能上《孤獨星球》封面?</p> <p class="ql-block"> 等了半天他們還沒下來。我到處亂拍,將停車場拍成了大海。</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軍事大道</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所謂軍事大道,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國防公路。原來屬于保密的公路,只讓軍車走。現(xiàn)在天上那么多衛(wèi)星,沒有什么密可保了,干脆放開,什么車都可以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這里屬于高加索的山區(qū),越走越冷,天空飄起了雪花。</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格俄友誼紀念碑</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大巴車從擁擠的公路上轉(zhuǎn)下來,停在一塊較寬闊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們從車上下來,穿上了準備好的冬裝。都知道這里氣溫低,但沒想到會下那么大的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踏著泥濘的道路,向山頂走去,那里就是格俄友誼紀念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第一次見過以拱門形式建造的碑。這個紀念碑是1983年,為慶祝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的友誼持續(xù)200周年由當時的蘇聯(lián)政府修建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看著這個紀念碑,我不禁心中感嘆:200年的友誼啊!如今已經(jīng)蕩然無存,原來的兄弟情義,現(xiàn)在卻反目成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碑還在,情已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世事終難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人間陰與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多少事,不用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本是同根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相煎何太急。</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來了一個全景圖,將整個圖案記錄下來,相信圖案中畫的都是他們幸福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古道里</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本來今早要換乘當?shù)卦揭败嚾⒂^卡茲別克山上的“圣三一教堂”。這個教堂海拔高,被稱為“離天堂最近的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這里得啰嗦兩句:在基督教國家,將圣父、圣子和圣靈合在一塊的教堂(或修道院)都稱為“圣三一”。這樣的教堂很多,要區(qū)分只能在前面加上地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夜宿古道里,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誤闖入一個銀白的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 這才發(fā)現(xiàn),昨晚的雪就一直沒停過。有隊友驚呼:這是她一生中見過最大的雪??晌覅s不以為然,總覺得自己還見過比這還大的雪,可在哪里呢?一時又想不起。</p> <p class="ql-block"> 這樣的美景哪能錯過。我和夫人踏著厚厚的積雪,全身心投入到這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異域世界里。</p><p class="ql-block"> 雪地里,幾個人在和兩只雪橇犬玩耍,當他們拍照時,狗狗會跑到C位坐下,眼看鏡頭,好像它也是他們中的一員。</p><p class="ql-block"> 原以為這些都是本地人,出來賞雪景呢!后來聽口音發(fā)現(xiàn)好像是泰國人,而狗卻是當?shù)亓骼斯?,他們之間沒有直接聯(lián)系。</p><p class="ql-block"> 我們也和狗狗玩耍,照相時狗狗也來C位當明星。</p> <p class="ql-block"> 高加索三國很少有人將狗作為寵物來養(yǎng)的。這里的狗都是占地為王,各霸一方天下。有人為它們建狗窩,可沒人為它們喂食,全憑自己到處覓食,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我們家養(yǎng)過一只小狗,有很深的感情。所以我和夫人都不怕狗,喜歡狗,見到狗狗都要去摸一摸,很少有狗對著我們狂吠的,基本上也沒有被狗咬過。</p><p class="ql-block"> 我悄悄將吃剩的烤雞腿或別的什么肉拿出來給這些流浪狗吃。這里的狗狗很有紳士風度,會狼吞虎咽的搶著吃,但搶不到也不會打架。</p><p class="ql-block"> 后來餐廳的人有意見了,那么好的肉,很多窮人都吃不到,我們拿了喂狗,確實有些過分。我只有將自己帶的糕點拿出一些來給狗狗吃,這樣總可以了吧!</p><p class="ql-block"> 我發(fā)現(xiàn)與狗相處,狗還會感恩。與某種人相處,換來的是恩將仇報。</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善良的人為狗狗建的狗窩,但沒見里面有狗住。</p> <p class="ql-block"> 不知什么時候,娜娜、左拉和駕駛員來了。他們沒有和我們住一個酒店,不知他們住哪里?也不知他們是怎樣冒著大雪趕過來的。</p><p class="ql-block"> 住酒店的其它人開始發(fā)動汽車準備出發(fā)了,酒店外面是一個山坡,昨天的路已經(jīng)被積雪覆蓋。開越野車帶四驅(qū)的輕松開上山坡?lián)P長而去。開轎車的可就慘了,沖到一半輪胎打滑不得不退了下來,再試一次,依然如此。</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大巴停在半山坡,駕駛員也不敢動蕩。</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不停的找美景拍照,娜娜在不停的打電話求救。</p><p class="ql-block"> 她向酒店前臺反映,前臺說已經(jīng)打電話給地方政府,等待地方政府派車來清掃積雪。</p><p class="ql-block"> 娜娜說:還是你們中國好,像這樣的情況,一個電話就有人來管,我們這里不知要等到什么時候?</p> <p class="ql-block"> 隊友們都在盡情的與雪花共舞,與冰雪相容,忘記了寒冷。不關(guān)心鏟雪車幾點到,不擔心走不了怎么辦。</p><p class="ql-block"> 娜娜說:你們這個團隊的人真好,沒有誰催著趕快離開這里。</p><p class="ql-block"> 我心里說:此時的他們已經(jīng)是樂不思蜀,巴不得再在這里住一晚呢。</p> <p class="ql-block"> 鏟雪車來了,鏟斗沿著地面將積雪和冰渣推向路邊,露出了黑黝黝的地面。奇怪的是鏟雪車將路面清掃到大巴車面前就開走了,離酒店大門還有10米左右。</p><p class="ql-block"> 娜娜招呼大家趕快裝行李,上車走人。有幾個女同胞依依不舍的非要再拍一張照片才肯上車。</p><p class="ql-block"> 上車后,娜娜才說:剛才的鏟雪車是他們公司老總親自打電話給鏟雪車駕駛員(他們是朋友),所以才這么快,如果要等地方政府,那不知要等到什么時候?如果雪再下大,前面分路,我們就出不來了。</p><p class="ql-block"> 娜娜唯一沒念準的音就是將“封”讀成了“分”。</p><p class="ql-block"> “圣三一”教堂肯定是去不了了。換乘當?shù)卦揭败嚨?美金,娜娜公司以現(xiàn)金方式退給我們。</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的車離開高加索山區(qū)后,冰雪消融,沒有一點雪的影子,仿佛從冬天穿越到了春天。</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水煮包子</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剛到格魯吉亞,娜娜就說他們是一個“重口味”的國家。第一餐后,我起身到他們導游的桌子前對娜娜說到:“我知道了,你們這里吃鹽不要錢?!彼麄児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雖然娜娜公司通知后面接待我們的餐廳少放鹽,但餐廳大廚做菜時已經(jīng)習慣成自然,總認為無鹽就無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說實話,我真不適應(yīng)格魯吉亞的飲食,每餐都只能是勉強填飽肚子。只有水煮包子例外,除了羊肉餡兒還是那么咸外,吃著就像吃家鄉(xiāng)的水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估計隊友和我一樣,要不然為什么每餐都嚷著要“單山蘸水”來下飯。</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斯大林博物館</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格魯吉亞的哥里市是斯大林的故鄉(xiāng),這里還保存了斯大林的故居和博物館。</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這代人,打小就知道馬恩列斯,而這個斯,就是斯大林。</p><p class="ql-block"> 到了青年時代,知道了他是繼列寧之后蘇聯(lián)的最高領(lǐng)導人,1953年去世。后來的新聞中說他的遺體被蘇聯(lián)政府移出列寧墓火化了。從一些零零碎碎的消息中在我腦海里拼接成這樣一個印象——是個偉人,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進了斯大林博物館,聽了娜娜的一些講解和介紹,我不想對他的功與過作評價(也沒有資格評價),只想對著照片,對他的家庭做一些更深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圖中是斯大林年輕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圖中說明:左下是斯大林的母親;中間是斯大林;右下是斯大林的父親。</p><p class="ql-block">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出生在格魯吉亞哥里市一個貧困的鞋匠家庭。</p><p class="ql-block"> 父親貝索.朱加什維利是一個鞋匠,他希望斯大林繼承他的事業(yè)。他又是一個脾氣暴躁,經(jīng)常酗酒,酒醉后就拿妻子和兒子出氣的人,有惡劣的家暴傾向。在一次酒后與人斗毆中被人用刀子捅死。</p><p class="ql-block"> 母親葉卡捷琳娜(不要奇怪,俄羅斯叫葉卡捷琳娜的人不計其數(shù)),是一個農(nóng)奴的女兒,是她鼓勵斯大林去讀書,在求學的過程中斯大林接受了共產(chǎn)主義思想而被學校開除了。</p> <p class="ql-block"> 圖中說明:左中 ,斯大林和母親;左下 ,斯大林第一任妻子;中圖和右上, 斯大林的大兒子;右中 ,斯大林和小兒子;右下, 斯大林第二任妻子。</p><p class="ql-block"> 斯大林曾結(jié)婚兩次,膝下兩男一女。</p><p class="ql-block"> 第一任妻子葉卡捷琳娜.斯瓦尼澤,與斯大林共同生有大兒子,后因感染傷寒而亡。</p><p class="ql-block"> 第二任妻子娜杰日達.阿利盧耶娃,婚后倆人感情很好,后因政見不同經(jīng)常吵架。一次晚宴中倆人當眾爭吵,阿利盧耶娃生氣一個人回到家中,第二天早上發(fā)現(xiàn)她飲彈自盡。</p><p class="ql-block"> 大兒子雅科夫,在蘇德戰(zhàn)爭中不幸被俘,希特勒知道后“如獲至寶”,要用他來交換德軍元帥保盧斯??墒撬勾罅终f:“我不喜歡用一名將軍交換一名士兵?!焙髞硌趴品蛟谒_克森豪集中營遇難身亡。</p><p class="ql-block"> 二兒子瓦西里.朱加什維利從一名飛行員做起,屢建戰(zhàn)功,升到空軍司令。1952年在一次閱兵儀式中指揮失誤,導致兩架飛機相撞,被斯大林臭罵后撤職。斯大林死后,有人以挪用公款、虐待部下等罪名將他投進監(jiān)牢,后不明不白死于喀山。</p><p class="ql-block"> 小女兒斯維特蘭娜,曾是斯大林最寵愛的小公主,長大后因婚姻等問題與斯大林反目成仇。斯大林死后她處境艱難,最后在印度逃往美國大使館尋求政治避難,這個事件曾轟動世界。2011去世,生前說過一句話:“作為斯大林的女兒是我最大的不幸?!?lt;/p> <p class="ql-block"> 斯大林的父親脾氣暴躁,愛酗酒,斯大林非常恨他。可成年后的斯大林脾氣也不好,愛喝酒,他的女兒也恨他。這是什么道理呢?思來想去,我發(fā)現(xiàn)是遺傳,可怕的遺傳。一個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或缺點(包括生理上的),都能在原生家庭的父母或祖父母身上找到。</p><p class="ql-block"> 斯大林小時候就生活在這簡陋的房子里,周圍的環(huán)境也不好,正是這樣,也練就了他鋼鐵般的意志。</p> <p class="ql-block"> 名耶專列,其實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會議室,一張簡單的床。</p> <p class="ql-block"> 娜娜指著這張照片問我們:</p><p class="ql-block"> “你們知道斯大林有多高嗎?”誰也回答不出。</p><p class="ql-block"> “1米62?!?lt;/p><p class="ql-block"> “那么列寧的呢?”大家都沉默。</p><p class="ql-block"> “1米58?!?lt;/p><p class="ql-block"> 好像從來沒有關(guān)心過這些偉人的身高。從照片上看,列寧好像是比斯大林要矮一些??晌疑暇W(wǎng)一查,列寧身高是1米64,比斯大林高那么一點點。</p> <p class="ql-block"> 這是斯大林和列寧的最后一次合影。</p> <p class="ql-block"> 斯大林70大壽時,我們國內(nèi)有人給他送了賀禮,這是其中的一份。</p><p class="ql-block"> 看看落款,你會想到什么?</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庫塔伊西</i></p><p class="ql-block"> 庫塔伊西在3000多年前是格魯吉亞早期王國科爾基斯的首都,也是后來格魯吉亞王國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巴格拉特教堂</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由于庫塔伊西曾經(jīng)做過首都,所以各屆君王在這里都建蓋過不少出名的教堂,其中就有以格魯吉亞聯(lián)邦第一代君主巴格拉特三世名字命名的巴格拉特主教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教堂199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后來當?shù)卣诮烫帽眰?cè)安裝了玻璃電梯,破壞了教堂的建筑結(jié)構(gòu)。2007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從《世界遺產(chǎn)名錄》中刪除。</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巴統(tǒng)</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腳踏進巴統(tǒng),心沒碎,人醉了,仿佛又從窮人的果園升到富人的天堂。告別了那些充滿滄桑的古堡教堂,重新棲身于高樓林立的現(xiàn)代化城市,真是冰火兩重天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其實,巴統(tǒng)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海濱城市,號稱黑海明珠。早在蘇聯(lián)時期,這里就是著名的旅游勝地。</span></p> <p class="ql-block"> 它也有老城、老街、小巷,還有那碼頭、港口、輪船。但為了適應(yīng)未來旅游發(fā)展的需要,還在建造一些標新立異的建筑和星級酒店。</p> <p class="ql-block"> 最高那棟樓就是我們有幸下榻的五星級酒店。</p> <p class="ql-block"> 那棟藍色樓上面設(shè)計了一個小小的摩天輪。不管會不會轉(zhuǎn),但確實有些創(chuàng)意。</p> <p class="ql-block"> 這個東西叫創(chuàng)造者,上面的任何一塊石片都可以輕松的轉(zhuǎn)動。</p> <p class="ql-block"> 別看格魯吉亞是個小國,它有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字。這個字母塔就包含了格魯吉亞語中的所有字母。你知道一共有幾個嗎?娜娜悄悄的告訴我,我再悄悄的告訴你——33個。</p> <p class="ql-block"> 老城區(qū)的天文鐘據(jù)說與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的時間一秒不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這個廣場中央的塑像,是一個人手里拿著金羊毛。講訴的是希臘神話中伊阿宋尋找金羊毛遇到美狄亞的愛情故事,因此這個廣場就叫美狄亞廣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如果有喜歡希臘神話故事的朋友,請自行上網(wǎng)查閱。</span></p> <p class="ql-block"> 這里有公開的賭場,如果你想試試自己的手氣,可以去賭一把,但不要輸?shù)竭B回家的路費都沒有。</p> <p class="ql-block"> 這是當?shù)氐袼芗宜斃?,根?jù)阿塞拜疆小說《Ali and Nino》,花費了3年時間完成的不同于一般雕塑的藝術(shù)作品。</p><p class="ql-block"> 這部小說也被拍成電影,卻一直沒人將它的名字翻譯成中文。為了方便敘述,自作主張將它翻譯成《艾力和妮諾》。</p><p class="ql-block"> 故事情節(jié)大概是這樣的:阿塞拜疆男孩艾力和格魯吉亞女孩妮諾相愛了,并結(jié)婚生子了,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被布爾什維克給拆散了。</p><p class="ql-block"> 可我認為艾力信仰穆斯林教,妮諾信仰基督教。按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三觀”完全不相同的倆人,還有生活中飲食文化的差異等等因素,他們真能結(jié)合在一起嗎?愛情的力量真的能逾越家庭、社會和信仰的鴻溝嗎?</p><p class="ql-block"> 算了,不去討論它了。</p><p class="ql-block"> 作為學機械的我,更關(guān)心它的機械運動。我站在它面前觀察了一陣,發(fā)現(xiàn)兩個人體的一半是固定的,另一半是懸空的。如果計算好兩個轉(zhuǎn)盤之間重合的距離和鋼片與鋼片之間的距離,只要不斷電,就可以永無休止的重合——分離——再重合——再分離。</p><p class="ql-block"> 其實它的精妙之處在于人形的設(shè)計,怎樣用鋼片塑造出男人和女人的形狀,并在他們重合時有接吻的動作這才是最難的。</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烏克蘭餐</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烏克蘭餐和格魯吉亞餐相比鹽要少一些,喜歡用土豆和沙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發(fā)現(xiàn)很多當?shù)爻雒拿朗?,到了其它地方都會變味,它要融入一些地方口味生意才會好。比如我在杭州吃過一次過橋米線,和昆明的大相徑庭,連食材都改了,只是借用了過橋米線的招牌。所以我想,這個烏克蘭餐在烏克蘭當?shù)胤披}比在巴統(tǒng)會少很多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娜娜告訴我們:很多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現(xiàn)在都跑到巴統(tǒng)來居住,都是為了逃避戰(zhàn)爭,這里只有私人感情,沒有政府行為。</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博爾諾米礦泉水</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博爾諾米礦泉水號稱格魯吉亞的國水,據(jù)說還能醫(yī)治慢性胃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就在這個半球形建筑下面,有日夜不停往外冒的原味礦泉水供游客品嘗。忍不住我也嘗了一口,味道有點澀,還略略有點咸味(不是我神經(jīng)過敏,是真的有點咸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娜娜說:這是原味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說:是啊!是鹽味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要說礦泉水,那還是挪威的沃斯礦泉水好喝,看著都特別清澈,喝著有一點點甜。那是從沃斯湖里取的水,我們北歐的領(lǐng)隊每次到了那兒都要去湖邊捧著喝兩口。</span></p> <p class="ql-block"> 這里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個公園,后面還有這樣一個景點。娜娜說:中間那個人就是火神普羅米修斯,他為人類盜取火種,而被上帝懲罰。全世界的人為了感謝他,將兩行淚水化做泉水,不停的流淌在他身邊。</p> <p class="ql-block"> 娜娜告訴我們:在格魯吉亞,你只要看到有綠色玻璃的建筑,那一定是警察局。真是世界真奇妙,不來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 我想給娜娜照一張剪影,因為她的輪廓一定能展現(xiàn)出格魯吉亞美女的風采。沒想到活潑大方的她欣然同意了。</p> <p class="ql-block"> 利用華為手機強大的編輯功能,我拉黑了背景,盡量用黑來襯托白,顯示出藝術(shù)人像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完成后征求娜娜的意見,沒想到她說還有喜歡原始的照片,不喜歡剪影。</p> <p class="ql-block"> 唉!另外一張也就沒心思去搞什么剪影了。</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阿哈爾齊赫古城堡</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離開現(xiàn)代化的巴統(tǒng),在去亞美尼亞的路上,我們又一次走進古城堡——阿哈爾齊赫古城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這是一個城堡群,分上城堡和下城堡,其中上城堡是要收費的。</span></p> <p class="ql-block"> 這個古堡與眾不同的是集齊了基督教、東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各種不同建筑風格的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 我又開始懷疑了。雖然有些教派大同小異,但也有所差別,更不用說異教徒了。他們真能和平相處嗎?</p><p class="ql-block"> 據(jù)資料記載,這些建筑不是同時建造的,而是因為這個地方歷史上多次被外來勢力侵略,基督教來了蓋教堂;伊斯蘭教來了蓋清真寺。不是各種教徒和平相處,而是各種門派強迫人們改變信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第比利斯</b></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自由廣場</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走遍了格魯吉亞的東西南北后,我們到亞美尼亞去了。在亞美尼亞與格魯吉亞的另一個關(guān)口,娜娜和左拉又將我們接到了他們的首都第比利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按照東西南北中的說法,我們最后到達格魯吉亞的中心,也是我們行程的終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第比利斯不大,娜娜說要帶我們徒步參觀剩下的景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第一個就是自由廣場。這個廣場剛建成的時候叫埃里溫廣場,蘇聯(lián)時期改叫列寧廣場,蘇聯(lián)解體后才改為自由廣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廣場中央的立柱上端是圣喬治騎馬與惡龍搏斗的金色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 沿著魯斯塔偉利大街,娜娜一路走一路介紹,她一路介紹我就一路拍照,拍好后趕快將名字寫上,不然一路走我一路忘。</p> <p class="ql-block"> 第比利斯只有兩個五星級酒店,比巴統(tǒng)可就遜色多了。</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歐洲廣場</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i><span style="color:rgb(1, 1, 1);">?歐洲那么大,可歐洲廣場就是一般的街心花園。</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和平橋</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和平橋,代表格魯吉亞人民希望和平。是啊!除了軍火商,誰不希望和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和平橋下流淌的,就是格魯吉亞的母親河——庫拉河。</span></p> <p class="ql-block"> 注意看藍天下那個漂浮的氣球,它不是熱氣球而是氫氣球,吊籃下面拴著一根粗粗的繩子,只要肯出錢,有人會像放風箏一樣將你升到天空,那上面可以俯瞰整個第比利斯,盡情拍照,時間一到,再將你拽回地面。</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不能坐氫氣球,但我們可以坐第比利斯唯一的纜車。雖然不能全覽整個城市的風貌,但也能拍到像西格納吉那樣的紅頂房。</p> <p class="ql-block"> 格魯吉亞最后的國王(喬治八世),人們?yōu)樗粝铝诉@尊雕塑。</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納瑞卡菈堡壘</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i><span style="color:rgb(1, 1, 1);">纜車坐到山頂,往左邊走去納瑞卡菈堡壘,往右邊走去看格魯吉亞母親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納瑞卡菈堡壘是第比利斯的制高點,堡壘已年久失修,聽說意義不大,我就沒有上去,不能向各位多做介紹,請多多原諒。</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格魯吉亞母親</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格魯吉亞母親雕像很高,老遠就能看到她手握利劍,雙眼俯視著第比利斯的雄姿,仿佛在說:誰敢侵略格魯吉亞,先問問我手中的利劍答不答應(yīng)。</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般保衛(wèi)國家安全的都是男性,七尺男兒上戰(zhàn)場嘛。格魯吉亞母親挺身而出,說明國難當頭,不分男女,同仇敵愾,大家都有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span></p> <p class="ql-block"> 走到塑像的背后才發(fā)現(xiàn)這位母親的另一只手托著一個碗,娜娜解釋說那碗里裝的是酒。</p><p class="ql-block"> 原來這和我們中華民族的性格一樣: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p> <p class="ql-block"> 參觀完格魯吉亞母親的塑像后,坐纜車原路返回到山下。</p><p class="ql-block"> 娜娜說:“你們是我?guī)н^最好的團,沒有之一。”我們真是受寵若驚。</p><p class="ql-block"> 她要在剩余的時間帶我們多看看第比利斯。走過了《跳蚤市場》,又來到《硫磺浴場》,她又說:“格魯吉亞還有很多漂亮的地方,特別是農(nóng)村,下次你們再來到話,我一定帶你們?nèi)ァ!?lt;/p><p class="ql-block"> 多感人的話,可還有下次嗎?</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哈馬德</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娜娜說這個雕塑叫“哈馬德”。不知是誰說,這個好記:“他媽的”,大家哈哈大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問娜娜:“知道我們笑什么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知道,我的中國朋友教過我很多罵人的話?!贝蠹矣质且魂囆?,看來她還真是一個中國通。</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木偶劇鐘樓</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木偶劇鐘樓是世界上最小的鐘樓。看它歪歪斜斜的樣子,好像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每到12點和19點會有小木偶出來報時,可惜我們沒看到。</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圣三一教堂</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這是第比利斯最大的教堂,也是第比利斯重大宗教活動的場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們?nèi)サ哪且惶炀驼泌s上一場宗教活動。娜娜帶我們走進教堂時就發(fā)現(xiàn)氣氛不對,教堂內(nèi)整齊的擺放著兩排棺木(大約5~6個),上面覆蓋著格魯吉亞國旗,每個棺木前是逝者的照片,都是年輕的士兵,旁邊站著一些身穿黑衣的家屬,有的還在低聲的啼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娜娜輕聲的介紹著教堂里的裝飾和物品,可我一句都聽不進去,心里總是在問:“這是怎么啦?”</span></p> <p class="ql-block"> 出了教堂,外面很多士兵手拿格魯吉亞國旗,匆匆忙忙的排隊,分列成兩排,像是在等什么人的到來。</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忍不住問娜娜是怎么回事?娜娜說:“可能是為那些犧牲的軍人做禱告吧!”</p><p class="ql-block"> 格魯吉亞沒有戰(zhàn)事呀,怎么會有那么多犧牲的軍人?</p><p class="ql-block"> 娜娜又說:“可能是在烏克蘭戰(zhàn)場上犧牲的。”</p><p class="ql-block"> 一句話點醒了我們。瞬時感覺到戰(zhàn)場離我們是那么近,仿佛能聽到“隆隆”的炮聲。戰(zhàn)爭是那么的恐怖,那么的殘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最后的晚餐</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們最后的晚餐可不是耶穌那個最后的晚餐,而是高加索地區(qū)的最后一餐。22天的行程結(jié)束了,那個咸面包、咸湯、咸炸雞的日子結(jié)束了。在歡樂的舞曲聲中再歡樂一次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這里的舞蹈有互動性,很多隊友都加入其中,翩翩起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結(jié) 束 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的《三國演義》到此結(jié)束了??偨Y(jié)一下,高加索三國各自為政,各有各的想法:阿塞拜疆背靠的是土耳其;亞美尼亞想請俄羅斯撐腰;格魯吉亞夢想成為歐盟的一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唯一能想到一塊的,就是共同開發(fā)旅游,否則小眾永遠是小眾,小眾不能變成大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回來在烏魯木齊轉(zhuǎn)機,時間比來時更加緊迫。在第比利斯飛烏魯木齊的飛機上,秋秋與機組乘務(wù)員商議,飛機降落前將我們安排到機艙前面就坐,這樣省去了10多分鐘的排隊出艙時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但轉(zhuǎn)機時間依然很緊,我們各忙各的,誰也顧不上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秋秋的飛機晚我們半小時,她讓我們上前,她排最后一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回到昆明后,有個隊友轉(zhuǎn)發(fā)了秋秋給我們的最后一張照片,那是她趕到我們的登機口時,登機門已經(jīng)關(guān)閉,透過玻璃還能依稀可見最后幾個隊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秋秋說:她沒來得及跟大家告別,沒有給大家一個最后的擁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離離合合,本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可這一張照片讓我很感動,讓我們看到一個領(lǐng)隊對自己工作的負責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不敢說秋秋是最優(yōu)秀的領(lǐng)隊,但我敢說她是最盡職的領(lǐng)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再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