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阿爾山雙飛8日游之三方世平 ⑤哈薩爾游牧部落、呼和諾爾湖、下午茶、草原天空之境⑥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天池、三潭峽、杜鵑湖、圣泉奇水、阿爾山火車站。 5月26日我們在羅曼假日酒店用過早餐,驅(qū)車前往哈薩爾游牧部落。 "哈薩爾游牧部落”位于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旗境內(nèi),<br>是集住宿、購物、餐飲、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游景區(qū)。<br><div><br></div><div>哈薩爾游牧部落是呼倫貝爾草原上一只歷史悠久的蒙古族部落,他是以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同胞弟、肅北蒙古族的先祖哈布圖哈薩爾(1164~1227年)的名字命名的部落。<br></div> 哈薩爾跟成吉思汗,參加了統(tǒng)一蒙古高原,攻伐金錢帝國、西夏等戰(zhàn)爭,戰(zhàn)功卓越, 1206年蒙帝國建立、哈薩爾得到了廣闊的封地,相傳至今他的后裔約占蒙古族的三分之二,哈薩爾游牧部落景區(qū)建于2019年。 <div>進入哈薩爾游牧部落要接受他們部落的草原三敬酒儀式。</div><div><br></div>“草原三敬酒”實質(zhì)上就是連飲三杯酒。蒙古族信奉陽數(shù)為吉祥數(shù)字,即3、5、7、9等。用無名指輕點少許酒三次:第一次敬天;第二次敬地;第三次敬人間萬物及佛祖。 傳說是成吉思汗為了防止他人下毒,想出來的對策,蒙古族人都喜歡戴銀飾,無名指上銀戒指試毒正好可在三敬酒時完成,第一次用無名指輕點少許酒向天彈去(敬天);第二次用無名指輕點少許酒向地彈去(敬地);第三次用無名指輕點少許酒輕點上額(敬自己)正好可以看到戒指是否變色,從而可以判斷酒中是否有毒,是敵是友好一測便知。 一位琪琪格(蒙語:花朵之意)接待了我們。并邀請到她家做客,由于蒙古族有他們族規(guī),進入蒙古包是不能拍照的,所以沒有在蒙古包內(nèi)部圖片。<div><br></div><div><br></div> 哈薩爾游牧部落射擊射箭場 射擊槍支還是挺先進的。 勒勒車,又稱"哈爾沁車""轆轆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蒙古民族使用的傳統(tǒng)交通運輸工具。<div><br></div><div>通常以草原上常見的樺木制作,雙輪輪高4米多。其特點是車輪大車身小,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適于草地、雪地、沼澤和沙漠地帶運行,載重數(shù)百斤乃至千斤,用牛拉、馬拉、駱駝拉都行。<br></div> 蒙古族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經(jīng)歷了多個階段,從最初的部落統(tǒng)一到建立蒙古帝國,再到元朝的建立,蒙古族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演變和豐富。蒙古族文化的特點是其游牧特性,以及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和利用。<div><br></div><div>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游牧生活的伴侶,蒙古人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nèi)蒙古、衛(wèi)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科爾沁四種方言。<br></div> 巴爾虎傳統(tǒng)蒙古包的結(jié)構(gòu)和制作技藝與其他地區(qū)的蒙古包大不相同。主要架構(gòu)由架木、苫氈、繩帶三大部分組成。木架構(gòu)有套璐 (天窗)、烏尼(橡子)、哈納,門,地板等。<br><br>蒙古包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它是包括巴爾虎部落在內(nèi)的蒙古游牧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2017年,“巴爾虎傳統(tǒng)蒙古包制作技藝”被列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br> 結(jié)束對琪琪格的家訪,上午10點30分他們部落有一場萬馬奔騰及馬術(shù)表演。 蒙古族文化是一種游牧文化,起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tǒng)一了蒙古地區(qū)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騎著駿馬的蒙古族牧民們身穿傳統(tǒng)服飾,手持長馬鞭,隨著馬群奔騰而起,盡情揮灑著自己的激情和豪情。他們以靈活的技巧,與駿馬相互配合,表演各種高難度的馬術(shù)動作,如馬上射箭、馬上抓繩等,以及馬隊的變幻隊形等。整個表演過程中,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營造了一種極其熱烈的氛圍。 這些騎馬視頻的高難度動作不遜色電影、電視上的表演,值得一看。 呼倫貝爾草原萬馬奔騰的盛況不僅吸引了眾多游客,也深深地影響著人們對于蒙古族文化和草原生態(tài)的認識。馬術(shù)表演不僅是對馬匹和草原的致敬,更是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豪情和智慧。在觀賞萬馬奔騰時,可以身臨其境感受到草原的磅磷壯麗,也能深入了解到這個美麗草原地區(qū)的獨特風情。 呼倫貝爾大草原萬馬奔騰是中國草原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其獨特的場景和熱情洋溢的表演為我們帶來了震撼與感動。通過這場馬術(shù)表演,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草原文化和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增進對這片美麗土地的認識和情感。也能夠盡情享受這場頂頂級馬術(shù)表演所帶來的視覺盛宴和文化碰撞。 萬馬奔騰的特點在于其獨特的場景和熱情洋溢的表演。整個表演由眾多駿馬組成的龐大隊伍展開,它們匯集在一起,所形成的氣勢磅磷的景象令人震撼。 游牧天地: 如果自由有形狀,那大概就是呼倫貝爾草原的模樣。<div><br></div><div>中午我們哈薩爾游牧部落可供500人就坐的蒙古包大餐廳用餐。爾后驅(qū)車來到呼和諾爾湖景區(qū)。</div><div><div><br></div></div> 在呼和諾爾湖景區(qū)接待中心先享用別有風味的下午茶。<div><br></div><div>浮云為襯,天空為幕,草原為毯,享受微風、清新的空氣、大自然的擁抱,品道地的果子和奶干,配一杯奶茶或果茶,野趣與浪漫的碰撞,享受大自然的戶外美學,享受這個靜謐時刻。<br></div> <div>接待中心屋頂就是彩虹滑道。</div><div><br></div>這是一條抓人眼球,遠遠的就能看到一條傾瀉而下的 彩虹,仿佛從空中不慎跌倒,鮮艷的色彩吸引我們的注意力,順坡而下,在感受風一般速度的同時又能盡情領(lǐng)略到大自然的美好,仿佛自身融入了綠色的海洋。<div><br></div><div>彩虹滑道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戶外拓展體驗新方式!它給予了人民群眾敢于挑戰(zhàn)自我,熱愛大自然的自信心!<br></div> <div>諾干湖景區(qū)是國家AAAA 級景區(qū),諾干湖蒙語譯為“綠色湖泊”之意,又稱“查干湖”。</div><div><br></div><div>諾干湖景 區(qū)位于呼倫貝爾大草原中心腹地,新巴爾虎左旗諾干諾爾嘎查境內(nèi)。<br></div><div><br></div>湖水北連莫日格勒河,南接海拉爾河。南北長7.6公里,東西最大寬3.8公里,周長19公里,面積2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高程587米。 景區(qū)整體布局圍繞旅游休閑度假模式:諾干湖游客中心、民族演繹中心、草原活動中心、草原野外宿營中心;俄羅斯風情園區(qū)、民族住宿 區(qū)、諾干湖野生漁村、草原游樂城;蒙古民族民俗集中營水上樂園。 景區(qū)融草原、湖泊、森林、濕地、丘陵等形態(tài)為一體,是森林生態(tài)旅游、草原觀光旅游、民族風情旅游和餐飲、娛樂、休閑、度假的黃金寶地,是呼倫貝爾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態(tài)旅游基地之一。 草原天空之境是“網(wǎng)紅打卡地“呼倫貝爾大草原”地標留念,以呼倫貝爾草原為背景,呼和諾爾湖為襯托,讓您感受草原、 天空、 湖泊、 民俗的天空意境、您可忘記憂慮,進入夢幻的草原生活, 無憂無慮的享受草原的寬廣。 晚上入住諾干湖度假酒店并用餐。 諾干湖位于伊敏河支流輝河上游內(nèi)蒙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烏布爾寶力格蘇木諾干諾爾嘎查西三公里處,最大長度6公里,最大寬度4公里,水域面積18平方公里,水深3-4米,最大蓄水量可達1.5億立方米。 諾干湖湖水清澈碧綠,草原起伏遼闊,森林蔥郁茂密,濕地水草相間曲轉(zhuǎn)多變。雖然它只是4A級的景區(qū),但自然生態(tài)保持的非常好每年春季成群的大雁結(jié)伴歸來,許多叫不上名字的水鳥在濕地邊鳴叫嬉戲。 5月27日在諾干湖度假酒店吃過早餐,向阿爾山出發(fā)。 內(nèi)蒙古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隸屬內(nèi)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2000年2月22日經(jīng)國家林業(yè)局正式批準成立,總面積103149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0%。 阿爾山主要景點有阿爾山海神圣泉旅游度假區(qū)、阿爾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好森溝國家森林公園等。 阿爾山是座草原懷抱中的城市。阿爾山東側(cè)是呼倫貝爾大草原。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先后獲得“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最具影響力森林公園”、“中國最美森林旅游景區(qū)”、“國家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等榮譽稱號。 阿爾山天池,湖水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水平如鏡,倒映蒼松翠柏,藍天白云,景色萬千。<div><br></div><div>阿爾山天池海拔1332.3米,低于吉林省長白山天池和新疆天山天池,位居全國第三。<br></div> 天池屬于高位火山口湖,由火山噴發(fā)后積水而成,登上天池山頂,沒有那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相反會感到視野更狹窄了,只能扯到13.5公頃的湖面和與之對應的那塊藍天。 天池有許多神奇的地方,神奇之一是久旱不涸,久雨不溢,甚至水位多年不升不降。神奇之二,天池水沒有河流注入,也沒有河道泄出,一泓池水卻潔凈無比。神奇之三,距天池幾里的姊妹湖豐產(chǎn)鮮魚而天池卻沒有魚。神奇之四,深不可測,有人將繩子一頭系上重錘,放到300多米都沒有放到底。 導游介紹三大天池特點:新疆天山天池水深達百米,有進水口,無出水口,常年保持水位不變(面積380.69平方公里、海拔1910米);吉林長白山天池只有出水口,沒有入水口,常年保持水位不變(面積9.8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為2189.1米);而內(nèi)蒙古阿爾山天池沒有入水口也無出水口,卻能維持水位多年不升不降,乃貔貅天池(0.31平方公里、海拔1332.3米)。 我們田兄與柳娟這姿勢不亞于大明星擺的pose。 經(jīng)查相關(guān)資料,其實天山天池亦屬貔貅天池,天山天池水深達百米,天池看不到進水口,也看不到出水口,其實進水口和出水口都隱藏在山中,都是暗流,不被人所觀察到而已。阿爾山天池也應該類似此說法。 中午在阿爾山景區(qū)廣源度假山莊用餐。 飯后我們慢游三潭峽景區(qū)。三潭峽是哈拉哈河的上游,在天池景區(qū)內(nèi)與天池山遙相呼應。這里河谷河床與兩岸多是火山巖石,湍急的哈拉哈河從峽谷穿過,湍水拍石,珠飛玉卷。因有臥牛潭、虎石潭、悅心潭三處潭水, 故名三潭峽。 穿過“同心橋”向左拐彎,沿木棧道就可以看到三潭峽美景。 相思樹,樹齡:100 科屬:楊柳料、鉆天柳屬落葉喬木生長環(huán)境:喜光,抗寒,自然群落在沙礫土壤上生長良好,喜濕潤壤土,主要生長在河岸邊,山區(qū)較少,不耐干旱。<br> 悅心潭是由于河水沖擊火山巖與山谷形成回聲,聽起來賞心悅目而得名。。 <div>虎石潭是哈拉哈河水位較深、水流緩慢的地方,河岸靠山體一方為暗黃色的火山斷壁巖。受火山爆發(fā)地質(zhì)運動的影響,大大小小的巖石相互擠壓變形,形成裂縫并經(jīng)長久的風雨侵蝕,看上去一條一條斑斑駁駁的像老虎身上的紋路一樣,當?shù)乩习傩站徒兴⑹丁?lt;/div> 臥牛潭其實是從觀景平臺仰望前面的整個山體,會發(fā)現(xiàn)整個山體像一頭老牛臥在峽谷里飲水 山上面那個彎彎的小樹就是牛角,下面深窩的地方就是牛的眼睛,再下面突出來的是牛鼻子,整個山體像一頭牛在低頭彎腰喝水的樣子,故取名叫臥牛潭。 在三潭峽中的臥牛潭處,有一塊巖石格外吸人眼球,它的形狀好似中國地圖,每每來到這里的游客都會打卡拍照,不僅是因為它的形狀像中國地圖,它還有著平安的寓意,愿你走過祖國的大好河山,依然能夠平平安安。 這里的河床坡度大,峭壁像刀削斧劈的壁畫,青青黃黃紅紅的一塊塊嶙峋的石頭,湍急的哈拉哈河從河谷穿過,神奇靈秀。 官印石因其石形似一方官印而得名。該石呈灰褐色一米多見方,位于河流中央。據(jù)傳,古代一個衙役為保護父母官的官印,被黑惡勢力追殺,最后跳入三潭峽就文,官印化為一方巨石,衙役也化作了聳入石峰“興安金剛” 寧靜、溫馨的棧道,陽光斑駁,詩意盎然,郁郁蔥蔥的樹林猶如一幅流動的畫卷,疏密有致在樹影間。 棧道在無限的延申,這么幽靜溫馨美麗的環(huán)境,我們怎么可能不打卡。 仰望白樺樹梢,藍天白云與枝葉交相輝映,漫步林蔭棧道上構(gòu)成一幅寧靜優(yōu)美的畫卷。 小木屋被茂密的樹林環(huán)抱,猶如一顆鑲嵌在綠意中的明珠,顯得格外寧靜與和諧。 可供游客休息的秋千。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祖先為了謀生,需要上樹采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蕩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秋千最原始的雛形。<div><br></div><div>至于后來繩索懸掛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時期在中國北方就有了。</div> 哈拉哈河為黑龍江上游額爾古納河水系呼倫湖支流烏爾遜河上游,發(fā)源于大興安嶺南部吉里革先山西麓的達爾濱湖。主要支流有蘇呼河、古爾班河、罕達蓋河、胡魯斯臺河等河流。 下午1點25分我們來到石塘林。<div><br></div><div>石塘林,位于阿爾山天池東,距阿爾山市84公里,是大興安嶺奇景之一,是世界面積最大、保持最完整的火山熔巖景觀之一,也是聯(lián)合國A級保護區(qū)。<br></div> 石塘林為第四紀火山爆發(fā)的地質(zhì)遺跡,是亞洲最大的死火山玄武巖地貌,地質(zhì)構(gòu)造、土壤、植被、生物區(qū),均保持原始狀態(tài),生物多樣,再現(xiàn)了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的演替全過程,具有較高的科研和保護價值。<br> 經(jīng)過千萬年風化和流水沖刷,形成了石塘林獨具特色的自然地貌,猶如波濤洶涌的熔巖海洋,有翻花石、熔巖洞、熔巖丘、噴氣錐、熔巖龜背、地下暗河等神奇的景觀。 哈拉哈河流經(jīng)石塘林一段,沉入地下形成的暗河。 走進石塘林,就如走進天然、完整的火山巖地質(zhì)博物館,這里分布著歷史上多次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地質(zhì)遺跡,火山噴發(fā)的巖漿覆蓋地面形成廣闊的熔巖席、熔巖被等,高出地面的熔巖常常形成臺地。 石海顧名思義,火山地質(zhì)遺跡及熔巖丘遍布似海一樣的存在。 阿爾山堪稱火山地質(zhì)博物館,地質(zhì)遺跡多為第四紀更新世以來火山噴發(fā)的產(chǎn)物,火山群集中的面積達3500平方公里,有50余座火山錐,上百個熔巖丘,分布著大面積的熔巖臺地、熔巖流和眾多的噴氣錐、噴氣碟、熔巖洞、地下暗河以及多姿多樣的熔巖地貌。 熔巖丘有三種地質(zhì)體都可稱為熔巖丘:①固結(jié)熔巖的穹狀山,它是由高黏度的熔巖噴出形成的許多單個的熔巖流形成,如夏威夷的冒納羅亞火山;②盾狀火山;③在熔巖流的上面發(fā)展起來的冢狀構(gòu)造。 好大一片熔巖丘,數(shù)以百計,這也是目前全國唯一能在這里見到的一種玄武巖地貌。 情侶丘 可以想向億萬年前,這里是一片 波濤洶涌沸騰的熔巖海洋,沸騰的熔巖翻滾著被氣體鼓起大包,外層凝固后又被迸裂,形成這奇特的景觀。 阿爾山最后一次火山噴發(fā)是在2000年前,熾熱的巖漿在流淌的過程中,逐漸凝固成各種形狀。詢問導游說是公元1712年,與查找的資料有明顯的不符。 從熔巖丘到杜鵑湖約10多公里,我們到達時間是下午2點28分。 阿爾山杜鵑湖,是火山爆發(fā)時,熔巖流堵塞河谷形成的湖泊。杜鵑湖位于內(nèi)蒙古阿爾山市東北92公里處,海拔1244米,面積128公頃,因湖畔開滿杜鵑花而得名。 熔巖陷谷(坑) 熔巖陷谷(坑)是石塘林熔巖臺地中常見的熔巖構(gòu)造。陷谷多呈長條形、近圓形。熔巖陷合(坑)的成因多是由于熔巖隧道塌陷或熔巖流底部局部存在大量氣液組分,待冷卻后體積收縮,在重力作用下從而導致地表的熔巖陷落。 阿爾山杜鵑湖,湖面呈月芽形,它是火山噴發(fā)期由于熔巖壅塞河谷切斷河流形成的堰塞湖,東南為進水口,西南為出水口,上游連著松葉湖,下游銜著哈拉哈河,平均水深2.5米,最深處達5米以上。 隨手一拍,就是大片,不作修飾直接可做電腦、手機桌面。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僅僅是熔巖形成的堰塞湖就如大畫家的佳作,藍天白云倒映湖面上讓人心曠神怡。 杜鵑湖為流動活水湖,四季風景美不勝收。當殘雪消融、春回大地之時,湖邊杜鵑花燦然怒放,花樹相間,紅綠分明,湖面如霞似火,湖中野鳧成群,灰鶴、天鵝棲息,成群的柳根魚競相覓食;夏季湖面浮萍田田,迎風搖曳,清香撲面,似江南美景;秋季水清如鏡,湖周圍層林盡染,湖面金波蕩漾;冬季銀裝素裹,湖水成冰,晶瑩剔透,是個天然的滑冰場。 有詩贊嘆杜鵑湖:“神女新浴幽谷香,金針巧為織女繡,素箋遙寄化春雨,杜鵑湖畔舞霓裳?!? 阿爾山本就是一處小眾景點,而“圣泉奇水”也是導游介紹才知道的,這里的泉水來自深達2000米以下的地底,無論酷暑還是寒冬,都保持著6度左右的清涼。大家都好奇的拿著礦泉水瓶子去接泉水,后來方知阿爾山酒店自來水都來自于此泉水。 “圣泉奇水”出自侏羅紀火山巖的西北向與東北向斷裂的復合部位。經(jīng)鑒定五里泉水為優(yōu)質(zhì)礦泉水,泉水無色無味、清澈透明、清涼爽口、沁人心脾,水溫為6.3-6.8℃,常年不變。水位不受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 阿爾山火車站位于中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阿爾山市境內(nèi),是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白城車務(wù)段管轄的客運三等站,也是白阿鐵路、伊阿鐵路的交會站。 阿爾山站原名溫泉站,始建于1937年,于1937年7月建成 ;于1937年10月1日更名為阿爾山站。<div><br></div><div>阿爾山站是一幢東洋風格的低檐尖頂二層日式建筑,一層外壁周圍是用花崗巖堆砌的亂插石墻,樓頂用赭色水泥涂蓋。<br></div><div><br></div><div>時光荏苒,歷經(jīng)紛紛戰(zhàn)火,阿爾山火車站仍不卑不亢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以最小,最精致,最美麗,最壯麗的風采展示世人。<br></div> 下午5點27分我們?nèi)胱←悵裳醢啥燃俅澹?度假村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阿爾山溫泉街河西別墅區(qū)。 我們31人入住2棟別墅,稍作休息,去市區(qū)吃導游推薦的北方特色菜“鐵鍋燉”。 我們8人去阿爾山市韓家大院鑄鐵鍋燉魚館吃了晚飯。 這個鐵鍋可不是一般的大,足足有55公分。 阿爾山市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部、興安盟西北部,毗鄰5個旗(市),東鄰扎賚特旗、呼倫貝爾市所轄扎蘭屯市,南至科爾沁右翼前旗,西與蒙古國接壤,北和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鄂溫克族自治旗毗連。 阿爾山像極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童話世界,而當你一 旦漫步在這個小城的每一條孤獨的街道上,舉目凝視形形色色的風格迥異的建筑時,你會有一種出國的 感覺,讓你很好地享受到北歐風情。 內(nèi)蒙古阿爾山有一條河,風景秀美,在零下40多度也不結(jié)冰,俗稱不凍河。<br> <div><br></div>冬天的阿爾山極度寒冷,零下40度很常見,在如此嚴寒的天氣里,室外冰天雪地,所有東西都被凍住,卻偏偏有一條“倔強”的河,依然熱氣騰騰地流淌著。 十里不凍河是哈拉哈河風景河段,全長20公里,因為這段河水附近有大量地熱存在,即使是嚴冬零下40多度的氣溫依然不結(jié)冰,因此被稱為不凍河,當?shù)厝烁拥貧獾亟兴芭印?。當所有大河小溪都已?jīng)封凍,唯有它依然熱氣騰騰、流水潺潺,蕩漾著無限生機。 這是我們部分驢友入住的三層小別墅(不含地下層次),早餐在如家驛居酒店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