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印象:拙政園秋雨梧桐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蘇州印象:拙政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慧明</div> 學了葉圣陶先生的《蘇州園林》后,蘇州園林之美一直令我心馳神往、心向往之。如今,身臨“天下園林之母”的拙政園, 課文中的“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钡任淖至⒓歹r活起來,來到拙政園,真的“如在畫圖中”。<br> 明朝御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還鄉(xiāng),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以“拙者之為政之意”取名“拙政園”。拙政園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設計,歷時16年建成,共有堂、樓、亭、軒等三十一景。可惜園林建成2年,王獻臣就去世了。更可惜的是王獻臣死后,其子一夜賭博將園輸?shù)?,其孫輩潦倒竟以吊喪為業(yè),故曰:聚財莫如教子,大業(yè)難敵敗家。其后屢換園主,500多年的歷史,據(jù)說有過38位主人,但大都不得善終,比如錢牧齋、柳如是夫婦、吳三桂的女婿等,所以民間就有了“誰住誰倒霉”的傳說。拙政園雖在歷史滄桑中幾易其主,但作為我國明代園林的代表作一直完好地保存下來,真是萬幸。如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進入拙政園,好象來到一個小院子,靠墻中間立著幾塊太湖石,石中間植有松樹和花樹。兩邊有兩個圓門通往里面的園林。右邊圓門上寫“通幽”(通往幽靜深遠的地方),左邊圓門上寫“入勝”(進入風景美麗的地方)。從這兩個圓門進去,首先看到的就是“蘭雪堂”?!疤m雪”兩字意思是像蘭花一樣幽香像白雪一樣純潔?!都t樓夢》里大觀園竣工后,賈政帶一眾清客入園驗收,“未進兩層,便都迷了舊路”。進了拙政園也有這樣的感覺,要不是有導游引導,很容易“暈園”,所以緊跟導游、細聽講解。 拙政園的山,不多不大,不高不險。山雖不高,但石階陡峭,蜿蜒曲折,算不上好登。草木漫過緣石,平添了幾分野趣。拙政園的石,置石之處也無處不在,以太湖石為主,最出名的莫過于綴云峰。拙政園的水,占全園面積的一半以上,以水為中心造景,水系四通八達,縱橫交錯,聚處以遼闊見長,散處以曲折取勝。拙政園中的植物,豐富多樣,裝點著建筑、山石、廊橋等處。芭蕉、竹子、海棠、荷等印象較深,體現(xiàn)“一花一草見精神”的主題或意境。 拙政園的亭子,是名符其實的“一座園林半園亭”,據(jù)說拙政園景點39個,其中亭子就有十九座,依山傍水,飛檐翹角,風姿綽約,美的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印象較深的有賞四季的景亭:春景——繡倚亭;夏景——荷風四面亭;秋景——待霜亭;冬景——雪香云蔚亭。 拙政園一步一景,讓人駐足的地方很多?!傲袈犻w”有個“鎮(zhèn)園之寶”,那就是銀杏木立體雕刻。一整塊銀杏木雕刻松、梅、竹和喜鵲,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柏αx鴦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兩個大廳是主人用來招待客人的地方,大廳有四個“耳室”分別裝飾有一個篆書的磚額,分別寫著 “來薰”(招來春天百花的清香)、“納涼”(收納夏日怡人的涼爽)、“延爽”(延請秋天高爽的氣息)、“迎旭”(迎來冬日剛剛升起的太陽)。這四個詞分別對應著一年當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立意是不是很巧妙?這里的“曼陀羅花”就是山茶花。從“海棠春塢”出來,遠望有一座塔,那就是江南第一塔,蘇州著名的“北寺塔”。雖離拙政園有1000多米呢,但在拙政園里卻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大家在此紛紛“借景”拍照。 一路游覽,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真是大開眼界,總覺得眼睛不夠用,要不是手機多拍照,很多景點連名字都記不住。穿橋過廊,登假山,鉆石洞,看山看水石頭,賞花賞草賞風景,水邊看亭臺,樓閣內(nèi)看對聯(lián)。文人才情體現(xiàn)在拙政園的命名上,每個名稱很美,還皆有出處。對園林知識沒有多少認知,又沒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底子,這些景點的名稱什么意思都看不懂,只能回頭去查了,“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游覽拙政園,總覺時間太短,難以深入體味園林之美。如果時間從容,能較好地去體味每一對楹聯(lián)的意境,每一塊太湖石上的故事。<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6月9日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