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游 旅游記錄老汪 <p class="ql-block">河南信陽市新縣它與湖北紅安縣緊緊相依,同是大別山復地革命老區(qū)將軍縣。5月27至28日我們18人團隊,幾手都是第二次重游革命老區(qū)。這次重游老區(qū)的鄉(xiāng)村行程:1.新縣郭家河鄉(xiāng)郭家何村省級濕地公園。2.郭家河鄉(xiāng)紅廉小鎮(zhèn)蓮花村,3.八里畈鎮(zhèn)神留橋村丁李灣。4.周河鄉(xiāng)西河古村落。5.紅安七里坪天臺山然后返漢。</p> <p class="ql-block">郭家河鄉(xiāng)濕地公園魚鱗壩。</p> <p class="ql-block">郭家河鄉(xiāng)濕地公園位于江淮分水嶺,鄂豫兩省邊界處,與湖北紅安縣七里坪鎮(zhèn)接壤。這里環(huán)境清幽,河流曲折蜿蜒,水灘蘆葦叢生,天然草坪青綠如畫,溪流婉轉(zhuǎn),鵝鴨成群戲水覓食,田舍相間,儼然形成一幅優(yōu)美的田園畫卷。</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來到大別山紅廉文化園,走進蓮花村,“先烈風骨”、“紅色風紀”、“將帥風范”、那些英烈的故事無不在腦海翻滾。除了紅色文化,大別山紅廉文化圖還依托自然河道和二百多畝的蓮塘和自然風景吸引游客。</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在此地留下的同樣的影象。</p> <p class="ql-block">丁李灣位于信陽市八里畈鎮(zhèn)神留橋村。</p><p class="ql-block">據(jù)石刻碑文和李氏家譜記載,丁李灣始于元末明初(史料可追溯至元朝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相傳因李姓無嗣,一名叫丁繼康的男子入贅,更名李思聰,后人為紀念先祖,取名丁李灣。興盛于清朝乾隆時期,聞名于清朝道光年間,直至民國時期仍有民諺“新集城一圈,不如丁李灣一灣”的說法。經(jīng)保護、修繕,自2002年以來,先后被國務院、省文物局授予“中國傳統(tǒng)古村落”、“中國景觀村落”、“中國生態(tài)博物館”等稱號。</p> <p class="ql-block">走進丁李村被劃彩船的深深吸引,劃劃彩船體驗開心樂。</p> <p class="ql-block">盡管已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風雨滄桑,那些雕刻物件依然栩栩如生。青磚黛瓦,雕梁畫棟,碼頭墻、門樓都有門牌,而且門牌上刻有“獸”字,據(jù)說可以保護居住者四季平安。轉(zhuǎn)游中感覺到處都是門,進了大門還有小門,就像迷宮一樣。我仔細地看看,古民居所有的房屋,它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木質(zhì)框架,竟然沒有一處用釘子的,也沒有鐵絲捆綁的現(xiàn)象,全部是用木楔子楔進去的??粗@樣的建筑,我很欽佩古代勞動人民的無比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p> <p class="ql-block">房穿房,門套門把大家手機忙不停。</p> <p class="ql-block">丁李灣古老的民居就像一個時空隧道,讓人瞬間穿越到江南水鄉(xiāng),同時又不失河南鄉(xiāng)村的質(zhì)樸粗獷。這里沒有喧囂與商業(yè)氣息,只有原汁原味的老房屋、青石板路、以及村民們純樸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西河古民居位于河南信陽新縣周河鄉(xiāng)西河村西河大灣。我們一到此灣正是旁晚時分,鄉(xiāng)村.門前的小河溪,那夕陽照映河床無比之美,這可能就是網(wǎng)上說的:“河南最美歷史文化古村,全國生態(tài)文化名村、中國最美村鎮(zhèn)、中國鄉(xiāng)村旅游最佳目的地之一等”。</p> <p class="ql-block">明鏡一般美仙女士。</p> <p class="ql-block">我倆來個站樁顯擺。</p> <p class="ql-block">西河灣早上陽光也是誘人。</p> <p class="ql-block">姐妹情緣的團隊大家庭華麗照人。</p> <p class="ql-block">清晨慢步在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找回童趣。</p> <p class="ql-block">西河灣處處有美景,溪水中探出的馬頭和元寶可見原生態(tài)之神奇。</p> <p class="ql-block">在返回武漢順路去了紅安天臺山,到景區(qū)一部分朋友們勇攀天臺山頂,我們一部分人因害怕腿不方便所以未登山頂。</p> <p class="ql-block">河南信陽新縣兩日游18人團隊帶著滿滿的收獲,大家情懷一致,友誼互助愉快平安返家,此行留下美好的回憶!要感謝胡大姐提供的游玩景點信息,也要感謝一路朋友們攝影提供的美美照片,與大分享供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