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被几个领导玩弄一晚上

愛心在點滴生活中閃光

酈儷君

<p class="ql-block">  當(dāng)陳楚鄉(xiāng)患了嚴(yán)重的阿爾茨海默癥后,我看見她曾為自己那頭漂亮的銀絲“染”上“七彩”,曾看見她在垃圾桶前翻拉著垃圾帶回家,曾看見她因迷路摔跤黑青了半邊臉,也曾看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親,卻在參加志愿義務(wù)勞動時默默而認(rèn)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陳楚鄉(xiāng)在礦建休閑園和昌西路參加志愿義務(wù)勞動</span></p> <p class="ql-block">  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們感動于她為礦建社區(qū)創(chuàng)文活動的無償付出,又不愿看到這位曾以79歲高齡參加礦建社區(qū)志愿服務(wù)隊,曾被評為“感動昌江十大人物”之一的陳楚鄉(xiāng)寂寞地站成孤獨,于是,居民愛心志愿者們自發(fā)自費,于2022年連續(xù)三年,在母親節(jié)期間,去探望礦建社區(qū)志愿者的母親——現(xiàn)年84歲的陳楚鄉(xiāng),希望她感受到大家暖暖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一、二、三分別為2022年、2023年、2024年“母親節(jié)”,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探望生活不能自理的陳楚鄉(xiāng)</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曾在死亡邊緣徘徊的居民志愿者——寧金蓮</span></p> <p class="ql-block">  難忘那年那天,在第一次艱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大年初二上午,那年是國內(nèi)第一次發(fā)現(xiàn)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散的一年,又遇見新年。那時,令人畏懼的新冠肺炎疫情傳言曾在人群中擴散,人心惶惶。但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寧金蓮和蔡紅雨兩位居民志愿者第一個站出來,無懼地參加排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隊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大年初二,居民志愿者寧金蓮和蔡紅雨下戶排查從湖北武漢回來居民</span></p> <p class="ql-block">  寧金蓮,現(xiàn)年61歲,共產(chǎn)黨員,居住在南島區(qū)。1986年,當(dāng)她生育女兒4個月后,就被診斷患有腎病綜合癥,那時,病情惡化,經(jīng)醫(yī)院診斷,難以治療。那時,曾經(jīng)被單位派到三亞工作的其丈夫趕回,并接到醫(yī)院的病危通知。該夫雖是傷痛,但不愿就此認(rèn)命,他找了多種民間特方,但還是醫(yī)治沒有效果。后來,其夫聽說了德國產(chǎn)的救腎丹并終于買到,最終,一個星期后,寧金蓮脫離了危險。2007年又復(fù)發(fā),2017年又再次復(fù)發(fā)一次,但都一次次被她躲過了惡運。</p> <p class="ql-block">  寧金蓮于1982年在礦建土建隊當(dāng)工人,后被聘干從事人事工作。2001年在礦建辦公室任人事,當(dāng)?shù)V建公司與海鋼欣達(dá)公司合并后,她就于2009年到欣達(dá)任人事。</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她聽說礦建社區(qū)組建了一支礦建社區(qū)志愿服務(wù)隊,是專門為礦建社區(qū)義務(wù)服務(wù)的。做為礦建社區(qū)居民,她希望自己生活的轄區(qū)環(huán)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美,于是,于2018年3月參加礦建社區(qū)志愿服務(wù)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8年寧金蓮參加志愿義務(wù)勞動</span></p> <p class="ql-block">  她積極參加礦建社區(qū)組織的各項義務(wù)勞動,積極參加防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活動。在此期間,她還發(fā)動女兒何鈺婷也參加礦建社區(qū)志愿服務(wù)隊,兩母女同肩并戰(zhàn),開心而充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2年寧金蓮、何鈺婷兩母女參加核酸檢測工作志愿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  俗話說,每個成功者的背后一定有一個支持他的家人。兩母女能積極參加志愿義務(wù)勞動,是因為有一個默默支持的家人、寧金蓮的丈夫——何華耀。這位曾在礦建公司特種隊、礦建土石方公司工作,又曾任過八年團(tuán)支部書記的何華耀,對這些群眾性的愛心組織特別支持。</p> <p class="ql-block">  但是,天有不測風(fēng)云,當(dāng)工作了幾十年鏟機司機的何華耀,2013年55歲退休后,卻于2015年被發(fā)現(xiàn)患有多種疾病,病情反反復(fù)復(fù)。近幾年則越來越病重,連醫(yī)生對其病情也不樂觀,他有幾次在家都突發(fā)危險,也被寧金蓮沉著地一一應(yīng)對化解。</p> <p class="ql-block">  寧金蓮的家婆也患有多發(fā)并列癥,她要照顧老人,又要照顧丈夫,還要抽空參加礦建社區(qū)的各項志愿活動,沒有堅強的毅念是持恒不下去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4月30日 ,寧金蓮參加“唱紅色經(jīng)典. 頌家國情懷”群眾歌詠比賽</span></p> <p class="ql-block">  面對這兩位在我面前侃侃而談的夫妻,誰能想到此對夫妻曾經(jīng)歷生死場,他們是那么樂觀。我心中感嘆,對于身體健康,心態(tài)特別重要,求生意念也會讓自己從危險之中解救出來。</p> <p class="ql-block">  “顛簸的生活,也要閃亮地過”。</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為礦建社區(qū)第六離退休黨支部書記,也是居民代表的寧金蓮,堅持認(rèn)真履行自己的義務(wù),對本轄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如,在南島區(qū)與建設(shè)西路相連的沆洼不平的的坡地,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又不安全,她也會一一向礦建居委會反映。她也積極參加民間組織——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服務(wù)隊。</p> <p class="ql-block">  因為愛心,兩夫妻都在關(guān)愛中讓對方脫離了危險;因為愛心,寧金蓮一家都盡力為礦建社區(qū)盡一份自己綿薄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母親節(jié)”,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探望寧金蓮(左起第7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失獨卻仍堅持志愿服務(wù)的居民志愿者——盧佩輝</span></p> <p class="ql-block">  “有誰想?yún)⒓觿?chuàng)文環(huán)境整治義務(wù)勞動的,請報名?!钡V建社區(qū)工作人員在礦建社區(qū)志愿服務(wù)群中發(fā)出一個信息。</p> <p class="ql-block">  接著,只見一個回應(yīng):“我報名參加”。我一看,原來是盧佩輝。這位平時默默少語的居民志愿者,這次竟然首當(dāng)其沖站出來報名了,居民志愿者中也就只有她一個人報名,這是2020年8月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那時的她就在華興路愛童幼兒園附近,也就是大修廠二區(qū)1至3棟及周遭整治環(huán)境衛(wèi)生,監(jiān)督和整治樓道間不能有亂占亂放情況,在那堅持義務(wù)工作了七八天。隨后,她又報名參加清理堆積垃圾的工作,她說,工作雖然辛苦,但也很充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盧佩輝參加整治環(huán)境勞動</span></p> <p class="ql-block">  就是那次,她留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年62歲的盧佩輝,居住在礦建轄區(qū)的西苑小區(qū)。她原是海南礦業(yè)動力廠員工,早期曾在動力廠東方電站工作,后于1994年調(diào)到叉河變電所工作直到退休。</p> <p class="ql-block">  我曾記得她喜歡打太極,曾是太極隊的主干隊員,經(jīng)常參加海礦組織的太極表演活動,那時看到的她,活力滿滿,精神颯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2年,盧佩輝(前一)在新建成的礦建休閑園參加海鋼太極拳太極扇大型表演</span></p> <p class="ql-block">  她于2020年3月參加礦建社區(qū)志愿服務(wù)隊,積極參加常態(tài)化的志愿義務(wù)勞動,她性格不張揚,少言少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盧佩輝在礦建休閑園參加志愿義務(wù)勞動</span></p> <p class="ql-block">  時間一瞬而過,她的獨子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诖蚬ぃ志觾商幍囊患胰诘挂采畹米栽?。</p> <p class="ql-block">  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p> <p class="ql-block">  她的獨兒卻于2022年病逝,她——失獨了!這對已進(jìn)入中老年階段的盧佩輝夫妻來說,真是晴天霹靂,夫妻倆有一段時間都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p> <p class="ql-block">  但生活還是要繼續(xù),就讓時間慢慢把傷心事消磨淡然吧。</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我與盧佩輝夫妻聊天時,盧佩輝夫妻經(jīng)過近兩年歲月的輕撫,已接受了失獨的現(xiàn)實。現(xiàn)在既是大修廠二區(qū)居民小組長,也是居民代表的盧佩輝,已能自如地談起已逝的兒子。</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我談到參加居民“送溫暖”愛心志愿隊伍時,在選礦廠200萬噸從事球磨崗位工作的其夫張紹應(yīng)特別支持,還出點子希望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更順利,這讓我特別感動。</p> <p class="ql-block">  因為不愿總在過去的回憶里痛苦,他們知道昨天的陰雨淋濕不了今天的行裝,所以釋然。</p> <p class="ql-block">  因為揣著愛心,所以希望更多人都擁有溫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母親節(jié)”,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探望盧佩輝(左起第5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辛苦撫養(yǎng)兩孫女的居民志愿者——劉燕霞</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看著一張海南鋼鐵公司工會女職委舉辦的2001年“三.八”婦女節(jié)時的相片,那是時任海南鋼鐵公司工會副主席兼女職委主任王海蓮和三位好妻子的合影,王海蓮拿著麥克風(fēng)在向大家介紹著好妻子的感人事跡。</p> <p class="ql-block">  我指著左起第一個好妻子問:“這是你吧?”</p> <p class="ql-block">  劉燕霞驚喜道:“你怎么有這張相片!這是那年被評為礦好妻子時參加的晚會?!?l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為海鋼公司工會女職委組織的2001年“三.八”節(jié)晚會。左起第一個就是劉燕霞</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年62歲的劉燕霞,居住在礦建朝陽區(qū)。她原在礦建土建隊從事混泥土工作24年,2005年調(diào)到采礦部正美山當(dāng)驗收工,2007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  她的丈夫因身體亞健康提早辦理了病休。那時,為了照顧好丈夫和家庭,劉燕霞那薄弱的肩膀便扛起了重?fù)?dān),一邊要做好工作,一邊又要管理好家庭,一邊又要照顧好丈夫。但她把工作和家庭都料理得井井有條,于是,被單位推薦為“好妻子”。只是,天不留人,其夫還是于2017年病逝。</p> <p class="ql-block">  2015年,劉燕霞遠(yuǎn)在他城工作的女兒因工作太忙,無暇照顧兩孩,于是,就把兩孩交給劉燕霞撫養(yǎng),兩孩也成了留守兒童。劉燕霞看著這兩個遠(yuǎn)離父母的留守兒童——兩位外孫女,心生憐愛,對她們盡全力照顧,給予缺乏的父母之愛。</p> <p class="ql-block">  2018年3月,劉燕霞聽說礦建社區(qū)成立了礦建社區(qū)志愿服務(wù)隊,是為轄區(qū)義務(wù)做好事的,于是,這位有著愛心的居民報名參加了志愿服務(wù)隊。她積極參加礦建社區(qū)志愿服務(wù)隊組織的各項義務(wù)勞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劉燕霞在礦建休閑園參加義務(wù)勞動</span></p> <p class="ql-block">  記得兩年前,在一次暴雨中,那七十年代建起的平瓦房屋頂漏雨,劉燕霞急忙上屋頂搶修,才發(fā)現(xiàn)自己忘記拿一樣工具,便讓準(zhǔn)備參加中招的大外孫女爬梯遞上來,未料大外孫女遞上時腳滑摔了下來,腳骨裂。這件事讓劉燕霞傷痛自責(zé)不已,她帶著大外孫女到儋州那大找別人介紹的骨科名醫(yī)治療,折騰了幾個月,花費了好幾千元,終于治愈了,劉燕霞才松了口氣?,F(xiàn)大外孫女讀高二,小外孫女要考中招了。</p> <p class="ql-block">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在緊張進(jìn)行時,礦建社區(qū)又接到石碌鎮(zhèn)通知,要求全員下載“學(xué)習(xí)強國”和“健康一碼通”。劉燕霞知道后,報名參加此項活動,入戶發(fā)動居民們下載“學(xué)習(xí)強國”和“健康一碼通”軟件,并做好登記記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劉燕霞下戶提醒居民下載“學(xué)習(xí)強國”和“健康一碼通”</span></p> <p class="ql-block">  2021年,她參加防控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志愿工作,下戶發(fā)動居民接種新冠肺炎疫苗。2022年,她又參加礦建社區(qū)居民核酸檢測志愿引導(dǎo)工作。</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為礦建南島區(qū)小組長的劉燕霞,經(jīng)常參加縣、鎮(zhèn)組織的各項知識講座宣傳活動,也經(jīng)常參加礦建社區(qū)組織的各項活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劉燕霞在礦建休閑園參加“趣味體育競賽”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  心生善念,有著愛心的劉燕霞感覺生活特別充實,能為社區(qū)居民義務(wù)服務(wù),于她來說,是個特別開心之事。</p> <p class="ql-block">  心中充滿愛心,社區(qū)也會豐盈幸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母親節(jié)”,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探望劉燕霞(右起第6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默默奉獻(xiàn)的居民志愿者——陳海英</span></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年63歲的陳海英,居住在礦建朝陽區(qū)。她曾先后在原礦建公司計劃科、工程管理處工作,后調(diào)到海南礦業(yè)機關(guān)計劃處從事統(tǒng)計專業(yè),直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  陳海英的丈夫方愛民原在礦建公司特種二隊工作,因患病于2017年病逝。她的獨女卻是定居在廣東湛江,當(dāng)其夫病逝后,她便形單影只地獨居著。當(dāng)她的外孫們回來陪伴她時,她也開心地享受這天倫之樂。</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陳海英看見礦建社區(qū)成立了礦建社區(qū)志愿服務(wù)隊以后,心懷善心的她便與妹妹陳佩霞商量,兩人同時于2019年5月15日參加了礦建社區(qū)志愿服務(wù)隊,成為了礦建社區(qū)志愿服務(wù)隊兩朵美麗的“志愿姐妹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3年10月,陳海英姐妹參加2023年第十四屆環(huán)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昌江站賽工作人員(左起第2位是陳海英,第5位是妹陳佩霞)</span></p> <p class="ql-block">  她積極參加礦建社區(qū)志愿義務(wù)勞動,她覺得能為社區(qū)盡一點自己的力量,那是一種開心,一種快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3月, 陳海英在規(guī)劃一路幸福河一場段參加志愿義務(wù)勞動</span></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她隨著礦建社區(qū)志愿服務(wù)隊去到石碌鎮(zhèn)各鄉(xiāng)村開展活動時,她看到農(nóng)村的新變化很是驚喜。她感嘆,時代在變,農(nóng)村的生活也在發(fā)生巨變,村民們的生活都過得有滋有味了。</p> <p class="ql-block">  她積極參加礦建社區(qū)的防范抗擊新冠疫情志愿活動,配合礦建社區(qū)入戶排查和登記接種新冠疫苗的居民情況。記得2021年,礦建居安排我與她同組下戶落實接種新冠疫苗的居民情況,當(dāng)看到她那認(rèn)真詢問認(rèn)真記錄的神情,我不禁為她的認(rèn)真而點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2年9月10日,陳海英參加礦建社區(qū)第九輪核酸檢測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  作為居民代表,當(dāng)她見到礦建社區(qū)在對居民服務(wù)工作有不足之處時,她也非常認(rèn)真指出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她說,她希望看見礦建社區(qū)的工作人員是真心為居民服務(wù)的,她希望看見自己所居的社區(qū)環(huán)境優(yōu)美,居民相處和諧幸福。</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防范抗擊新冠疫情放開“躺平”以后,每個人基本上都經(jīng)歷了新冠病毒的折磨。無論如何,原來接種新冠疫苗還是起一定作用的,有了一定抗體。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家人互相照顧,病人被折騰了幾天或一個多星期便可恢復(fù)了。</p> <p class="ql-block">  陳海英也同樣和大家一樣感染了新冠病毒,她也同樣受著折磨,但她沒人陪伴,沒人照顧,只有自己強忍病痛,自我解決。也許,因為獨居,她更感受到病痛時的痛苦和無助,也更加理解那些留守孤獨老人的寂寞,更加理解老人需求陪伴、愛心與關(guān)注。當(dāng)知道礦建社區(qū)有個“送溫暖”民間組織——居民愛心志愿服務(wù)隊時,便積極報名參加,還拉上妹妹陳佩霞一起探望慰問老人們。</p> <p class="ql-block">  她覺得這樣的愛心方式很好很有意義,她特別喜歡。</p> <p class="ql-block">  心中有愛,祥瑞也會周照于身。心中有愛,生活就會洋溢快樂色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母親節(jié)”,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探望陳海英(左起第7位)</span></p> <p class="ql-block">  這讓我想起,在2020年10月,當(dāng)一位同事因妻重病深陷經(jīng)濟(jì)困境時,礦建社區(qū)六名年青的“兩委”干部——鐘淑青、李斐、何君春、汪俊全、洪熙照、符初敏,在本身無社保保障又要養(yǎng)家,甚至有的是單親家庭的情況下,卻毫不猶豫陶出自己的一份愛心,伸出自己一雙暖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礦建社區(qū)年青的“兩委”干部,從左至右:李斐、洪熙照、符初敏、汪俊全、鐘淑青、何君春</span></p> <p class="ql-block">  一份愛心一道光芒,一份愛心一個希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伍玉卿家的老姐妹們</span></p> <p class="ql-block">  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們又去探望老母親們,她們都曾奔向四川瀘沽鐵礦支援內(nèi)地“三線”建設(shè),又隨單位遷回海南鐵礦建設(shè)礦山。她們都曾在最基層里摸爬滾打過,都曾度過最艱難的日子。她們都曾在各自的人生角落里,承受著現(xiàn)實生活的重壓與紛擾。</p> <p class="ql-block">  趙祥明,今年86歲,廣東人,原在礦建公司土建隊工作,那時,工作多累多苦都照樣扛。她原住在礦建向陽區(qū),孩子們長大后卻都去廣東打拚,然后在那里定居生活。雖然,她不想離開已生活幾十年的礦建,但現(xiàn)實就擺在面前,她因歲數(shù)偏大身體亞健康,又曾摔斷過手,只能到廣東珠海跟隨孩孫們生活。今年清明節(jié),她回來石碌后,熟悉的環(huán)境、有共同話題的故人,讓她心情特別開心,便只想著在石碌多呆些日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母親節(jié)”,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探望趙祥明(左起第8位)</span></p> <p class="ql-block">  范秋英,今年85歲,安徽人,這位曾在原礦建總機工作退休的礦建老工人,對這群老姐妹們來說,她的命運還算是好的。想起那時,她從安徽來到昌江石碌,又從石碌到四川,又回歸石碌。在人生之路上奔波著,養(yǎng)大了孩子,老伴離世了,她現(xiàn)在要推著老年學(xué)步車才能慢慢行走。她與伍玉卿是老姐妹了,住其后棟,所以,每天都來這里報到,在她心里,這個地方也是她的另一個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母親節(jié)”,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探望范秋英(中間坐著)</span></p> <p class="ql-block">  王榮玉,今年84歲,安徽人,曾在原礦建土建隊工作,于1982年退休。這位精神飽滿的老母親回憶起自己的工作經(jīng)歷時說,她所從事的工作崗位也很苦,她曾在原礦建車隊當(dāng)過護(hù)路工,也當(dāng)過井下工,在原礦建土建隊工作時也是什么辛苦崗都干。但相比于那些早逝的同事們,她能好好地活著,能在這里與老姐妹們嘮嘮幾句,開心玩玩小撲克,能夠過上這樣幸福的生活她已是很滿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母親節(jié)”,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探望王榮玉(中間坐著)</span></p> <p class="ql-block">  黃淑蘭,今年88歲,湖南人,曾去四川瀘沽鐵礦當(dāng)過裝卸工、幼兒園阿姨,也在原礦建服務(wù)公司工作。1953年來海南,1983年退休。這位住在伍玉卿家附近的老母親,性格開朗,善談,雖然也拄著拐杖行走,但看得出她的心態(tài)保持得很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母親節(jié)”,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探望黃淑蘭(中間坐著)</span></p> <p class="ql-block">  雷代芬,今年78歲,貴州人,是這群老姐妹中最年青的一位,曾在四川瀘沽幼兒園工作過,也在原礦建土建隊瓦工班工作,于1993年退休。她說話柔聲細(xì)雨般,看得出這是一個文靜性格的老母親。她與范秋英同住一棟,也是把這里當(dāng)成是自己另一個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母親節(jié)”,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探望雷代芬(右起第6位)</span></p> <p class="ql-block">  王月花,今年88歲,海南文昌人,這位老母親與她人不同,她不茍言笑,也許因為耳背的緣故,但能正常行走。她住在朝陽區(qū),與伍玉卿家相隔有幾百米之距。她曾在原礦建車隊當(dāng)修路工,工作很苦也很累,但那些辛苦都成為了過去式,1982年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母親節(jié)”,礦建社區(qū)居民愛心志愿者探望王月花(右起第7位)</span></p> <p class="ql-block">  這些老人喜歡聚集在伍玉卿家,這個地方,象是她們放任自我的家園。這個地方,是她們互相鼓勁互相回憶的家園,因此,她們喜歡來此“打擾”伍玉卿。</p> <p class="ql-block">  今年87歲的伍玉卿喜歡她們的“打擾”,喜歡她們的陪伴;她們是她的記憶,她們是她生活的快樂。海南文昌人的伍玉卿有著很強的愛心,她愛著這些陪伴著她走過漫長歲月的老姐妹。所以,她會做好包點或者包些餃子,讓老姐妹們吃著早餐,嘮嗑著幾句平常生活小事,再甩一通小牌,一起吃一起聊,一起說說笑笑,一起聚聚美餐。節(jié)假日,她也會下廚親自做飯菜,請老姐妹們聚聚敘敘,她們想著,能樂一天算一天,能聚一天算一天,這樣的心態(tài)倒成就了大家的其樂無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老姐妹們喜歡到伍玉卿家聊天、打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三.八”節(jié),老姐妹們在伍玉卿家聚餐</span></p> <p class="ql-block">  人,活到老,有此一塊和諧開心之地,有著老姐妹們共同成長共同記憶的地方,是一個快樂的晚年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母親節(jié)”全體人員(中間的是伍玉卿)合影。第一排老母親(從左至右):王月花、王榮玉、雷代芬、伍玉卿(捧著花束)、趙祥明、黃淑蘭、范秋英</span></p> <p class="ql-block">  對于高齡老人,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昌江縣委縣政府都在探索如何讓老年人活得幸福和開心。特別是那些留守老人,他們因為不想連累子女,又不想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昌江縣城,在留守的日子里,希望得到大家的關(guān)心和問候。</p> <p class="ql-block">  記得2019年2月,我曾到縣民政局開會,大家也曾探討如何安置養(yǎng)老問題,是抱團(tuán)取暖?還是多建敬老院?抑或是招募社管工,在各社區(qū)照顧留守或不能自理老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9年2月參加民政局召開的會議</span></p> <p class="ql-block">  這幾年,看到昌江縣委縣政府都在盡力探索可行的路子,依次建起了石碌養(yǎng)老院、保平養(yǎng)老院、昌化養(yǎng)老院三家養(yǎng)老服務(wù)中心,它們是昌江縣的重點民生工程。據(jù)介紹,這些養(yǎng)老服務(wù)中心,不管從設(shè)施、照護(hù)服務(wù)都很不錯。</p>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9日,為讓老年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昌江縣委縣政府又在石碌養(yǎng)老院開辦了“昌江縣老年幸福餐廳”,讓老年人群體“老有所食,食有所安”,切實提升縣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也是縣委縣政府關(guān)愛老年人的一種方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4月29日,昌江縣老年幸福餐廳開放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礦建社區(qū)去參加活動的居民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當(dāng)AI機器人普及,當(dāng)AI機器人有如新手機般親民的價格,那將是養(yǎng)老家庭老年人智慧生活幸福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  只要有愛心,相信困難都會成為過去式,老人幸福的指數(shù)將會節(jié)節(jié)攀升。</p> <p class="ql-block">  一份愛心一道光芒,一份愛心一個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 參加2024年“母親節(jié)”探望的居民愛心志愿者共14人:陳月玲、黃梅英、劉燕霞、黃素敏、王薈云、張威、寧金蓮、楊蓉、盧佩輝、陳海英、蔡紅雨、余少燕、盧瓊麗、王少香</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