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拙齋三草.聯(lián)草] 44 為先祖邦仁公重刊墓碑撰聯(lián) (對聯(lián)原創(chuàng))時耕 <p class="ql-block">吾先祖蕭公邦仁老大人生于清乾隆三年戊午正月十五日亥時(公元1738年),歿于清道光五年乙酉十月二十二日辰時(公元1825年)。生子國元、國剛、國嗣、國文、國明、國亮。其次子國剛公之長子正昂公攜弟正超(老譜為正寄)于道光初年從祖居新化縣橫陽老三塘(今為新化縣孟公鎮(zhèn)天盆村老三塘)逃荒來到洞口縣高沙鎮(zhèn)尚志村山背沖下旦定居(原武岡縣山背)。后代子孫在高沙鎮(zhèn)尚志村山背,新屋村云里塘,中信村新化坳三地繁衍生息。家譜于抗戰(zhàn)期間遺失。至四世孫會義公臨終前再三囑咐子孫去新化縣尋根尋祖,留下的線索就是:“新化縣望云山老三塘,班輩是正、世、運、會、昌、時。”1997年3月六世孫時耕(肖春生)和五世孫肖昌順、肖昌龍,肖伯年四人兩度赴新化尋根問祖,在新化縣宗親的鼎力支持和幫助下,通過查找新化肖氏宣統(tǒng)年間九修族譜,終于找到祖宗邦仁公以上各祖宗及以下:“國、正、世、運、會”五班在譜上記載的祖宗。隨后,新化縣肖氏譜局派人來我洞口縣高沙鎮(zhèn)尚志村山背,幫我們修成了正昂公后裔的肖氏族譜。從此,我們與新化宗親有了聯(lián)系和往來。1997年3月我們曾在新化縣孟公鎮(zhèn)尖山村(現(xiàn)為天盆村)老三塘的祖墳上,尋找邦仁公、國剛公的墓碑,未果。</p><p class="ql-block"> 2024年清明,我們正昂公后裔一行十五人赴新化縣孟公鎮(zhèn)天盆村老三塘為先祖掃墓,得到了新化縣老三塘宗親的熱情接待。在祖墳山雷公蔭,我們終于找到先祖邦仁公的墓碑。墓碑刊于清道光二十一年即公元1841年。墓碑經(jīng)風雨剝蝕,已很老了。但當年刊碑的子孫名字仍然可見。于是我們與宗親會金爺爺商議,當即決定:給邦仁公重新刊碑。邦仁公有國元、國剛、國嗣、國文、國明、國亮六子。目前已查明并有聯(lián)系的,只有次子國剛公之長子正昂公后裔和六子國亮公之長子正祿公后裔。正昂公后裔居住在洞口縣高沙鎮(zhèn)尚志村山背、中信村新化坳、新屋村云里塘三地。正祿公后裔居住在新化縣孟公鎮(zhèn)天盆村廟門前。</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5日,我應(yīng)新化縣老三塘宗親:邦仁公四世孫正祿公后裔肖會金爺爺?shù)难埲バ禄h孟公鎮(zhèn)選碑、定碑。我為先祖邦仁公重刊墓碑撰拙聯(lián)一副,其聯(lián)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卜牛眠清風皓月,</p><p class="ql-block"> 仄平平平平仄仄</p><p class="ql-block"> 弘相國玉樹芝蘭。</p><p class="ql-block"> 平仄仄仄仄平平</p> <p class="ql-block">【補拙齋三草】為補拙齋主人時耕在陋室補拙齋所撰文草、吟草、聯(lián)草。時耕原名肖春生,男、漢族,湖南省洞口縣人,系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成功心理學巜中國古代名人成敗分析》,家庭教育著作巜古今名人教子70法》,長篇歷史小說巜永樂皇帝》(另版名《明成祖.朱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