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域怒江 · 人神共居的凈土老匠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怒江大峽谷地處云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qū),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并稱“世界三大峽谷”,怒江大峽谷是最美的大峽谷,也是最為神奇?zhèn)グ兜拇髰{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怒江?峽?中有著秘境的獨龍江,?神共居的丙中洛,記憶之城知?羅。以及美麗的?然風光,和少被外界所知的少數(shù)民族特??化,吸引著外?的?前來探秘。崎嶇陡峭的?路和峽?湍急的河流是讓進出?峽?成了?駕發(fā)燒友向往的地?。如果正好趕上少數(shù)民族各種節(jié)?,你還體驗到不?樣的少數(shù)民族?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攝影·美篇編輯 :老匠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器材:大疆mini Pro 4。OPPO手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日出發(fā)(2024.03.25日)??</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5日我們一行兩車八人懷著對旅行的熱愛,以及對云南最后的秘境怒江大峽谷的向往,從昆明出發(fā)直奔目地的怒江。</p><p class="ql-block">此次,能與朋友們共同完成怒江大峽谷的探秘,實現(xiàn)與夢中情人瀘沽湖的相擁,從此,我的游遍云南各地山川景區(qū)的夢想,就此可以圓滿畫上句號了。</p> <p class="ql-block">其實,向望人神共居的怒江獨龍江也算是期待己久。三年前我昆明的老朋友老劉婦夫就有此計劃。只不過由于口罩事件而一直沒能成行。今年又有四位老朋友的加入,使我們的隊伍得到了進一步的狀大。</p> <p class="ql-block">怒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經(jīng)云南,由北而南流入緬甸(在緬甸境內稱作薩爾溫江),注入印度洋,全長154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峽谷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怒江在怒江州境內全長310多公里,由于江東有碧羅雪山山脈(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江西有高黎貢山山脈(也有4000米以上高峰20余座),怒江奔騰于這兩山之間,兩岸山勢雄偉,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谷幽深,河流落差大,水急灘高,形成長310公里、深2000—3000米的大峽谷地段,與科羅拉多大峽谷、雅魯藏布江杭底峽合稱世界三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這幾幅怒江圖片是我用大疆Mini 4 Pro。飛機在不同地段航拍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云南怒江大峽谷門戶–瀘江市(六庫)??</span></p> <p class="ql-block">瀘水市位于云南省怒江州,是怒江大峽谷的“門戶”,也是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瀘水也被稱為民族文化的“基因庫”,物種的“避難地”,地貌的“博物館”,如果來云南,你厭倦了傳統(tǒng)的旅游路線,那你一定要來怒江來瀘水。</p> <p class="ql-block">瀘水市在地型上被稱為云南最窄的市了,上邊這張圖我拍的有些偏了,但也能看出怒江峽谷的門戶瀘水市的地形有多窄。昆明距此有近六百公里路程,我們一行于次日中午趕到瀘水入住。</p> <p class="ql-block">瀘水市的夜晚其實是很漂亮的,江的西岸六庫鎮(zhèn)有一條沿江而建的飲食休閑娛樂帶,一到夜幕夕垂,市民游客們紛紛在此散步消費,此時霓虹燈閃爍,將江水和建筑映照的十分漂亮。尤其是江東岸半山腰巨大的“怒江大峽谷”幾個字?更是映紅了半邊天空。江邊廣場上有身著民族服裝的群眾在排練節(jié)目。我們的幾個女同胞忍不住也紛紛上去與他們合跳起來。</p> <p class="ql-block">在瀘水安排好食宿后稍做休息,一行人就迫不及待的要去據(jù)此12km的野溫泉“澡堂會“泡溫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登埂澡塘』僳僳族人的“澡塘會”。??</span></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泡溫泉不僅可以邊看江景邊泡溫泉,還是免費的。</p><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進出怒江大峽谷時都抽出一定時間來這天然澡塘泡泡溫泉,不同的是進怒江泡溫泉時努江水是清綠色,而離開怒江泡溫泉時怒江水則由于下雨變成黃河水色了。</p><p class="ql-block">登埂澡塘,是219國道怒江段必打卡的景點。波濤翻滾的怒江邊,有平靜的21個溫泉池,水溫由40多到60來度。</p> <p class="ql-block">泡溫泉最好的時節(jié)無疑是正月初二至初六的“澡塘會”。這是僳僳族辭舊迎新的集會,已延續(xù)了400多年。這時他們會在在溫泉附近數(shù)百米的范圍內搭起竹棚或找?guī)r洞歇宿。帶上食物支起鍋灶。他們認為這幾天在溫泉里洗過澡一年都不會生病,所以就從四面八方聚集過來,洗澡后還舉行射弩比賽,打秋千比賽,也有一些商品交易,因此,澡塘會也是怒江兩岸傈僳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聚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飛來石》怒江邊上的神奇?zhèn)髡f。??</span></p> <p class="ql-block">1983年3月19日凌晨2:30左右,一陣天蹦地裂的巨響,一顆巨石從天而降,傲立于福貢縣匹河民族中學四十平方米的教師宿舍小庭院內,不偏不倚恰在中間,僅損壞了北面房子屋檐一角,巖體緊靠面墻,當時睡在宿舍里的十幾位老師卻毫發(fā)無損。第二天早上,人們到處尋找巨石滾落的地點,但找遍了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兩岸,均找不到巨石滾落的痕跡。于是,巨石從天而降就一直成為一個謎,至今當?shù)乩习傩罩v述著種種神奇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被譽為中國最美的云端上的村寨–老姆登。??</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從怒江州政府所在地瀘水市沿怒江大峽谷前往老姆登,近120公里路程,一路有怒江相伴,省道219是穿行大峽谷的唯一大通道,如今已蛻變成最美的公路,讓漫長的旅程不那么辛苦。老姆登,是一個怒族世居的村寨,位于怒江州福貢縣匹河怒族鄉(xiāng)東岸碧羅雪山半山腰間的緩坡地帶,像一把椅子,背靠高山,前臨懸崖,就這里是一小片平地。在怒族語言里,老姆登意思是“人喜歡來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多年來,老姆登這片遠離塵世喧囂的世外桃源,始終保持著完整的原生態(tài)。在這里,能夠看出曾與外界聯(lián)系的跡象,是一座100多年前法國傳教士建造的教堂。這座建在懸崖邊上紅白相間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走進教堂前,看著遠山近草,那種鄉(xiāng)村教堂的樸素和自然真的會讓人心靜如水,紅色十字架直指天空,“神愛世人”,字體鮮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高黎貢山–駝峰航線的地理標志–《皇冠山》??</span></p> <p class="ql-block">作為全國唯一的怒族鄉(xiāng),匹河鄉(xiāng)的怒族人口比例達95%,而老姆登村獲得“中國最美村寨”榮譽也是名副其實。村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是與云霧為伴,從村子向對面遠眺,可以看到高黎貢山的皇冠——造型獨特的皇冠山。</p> <p class="ql-block">在老姆登村隨便坐在任何一家怒族人家的小院,眺望怒江對岸的高黎貢山, 即巍峨壯觀,又白云飄飄猶如仙境。完全是一幅天人合一的“白云深處有人家”美妙景象。</p><p class="ql-block">而在白云深處時隱時現(xiàn)的皇冠山,因形似王冠而得名,在高黎貢山群峰中獨樹一幟,且為最具標識性的地標。</p> <p class="ql-block">皇冠山景觀變幻萬千,神秘莫測,天氣晴朗時,山頂碧綠透亮,一絲不染;晚霞時分,山頂虹云潑墨,半陰半晴時,山頂宛若戴上了一頂白色絨帽,腰間縷縷飄帶纏繞,冬季下雪時,則銀裝素裹,分外妖嬈??谷諔?zhàn)爭時期,皇冠山亦是“舵峰航線”的主要地面坐標,所以也有人把其稱之為“陳納德將軍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知子羅 被預言封印的一座城!??</span></p> <p class="ql-block">知子羅,距老姆登村僅十多分鐘的車程。幾十年前是曾是怒江州府所在地也是碧江縣城所在地。當時它是當之無愧的怒江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再往前追溯,它也曾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驛站和集市。如今竟然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知子羅,原怒江州府,因地質學家提出的巨大山體滑坡預言而永遠停在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小城。</p><p class="ql-block">走進知子羅,仿佛穿越回那個年代,目之所及都是歲月的印記。一扇扇破敗的門窗后面,曾經(jīng)是家,是商店,是辦公室,是學...四十多年過去,當我走上那些臺階、走過那些房屋,恍惚間能聞見飯菜香,能聽到讀書聲,能感受到煙火氣。</p><p class="ql-block">歷史厚重,生活具體。這座廢而不棄的小城,突然被封存,便在接下來的歲月,靜靜地述說一個時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怒江奇觀《石月亮》??</span></p> <p class="ql-block">離開知子羅后順219國道繼續(xù)沿江北上。下午時分途經(jīng)石月亮山,月亮山,位于怒江西岸高黎貢山山脈中,北部利沙底鄉(xiāng)境內的海拔2720米——2850米之間的山峰上。從遠處眺望恰似一輪明月高高懸掛于山林峰海之中,與天空連接為一體, 所以當?shù)乩圩迦罕妼⑦@一奇觀叫做“石月亮”,傈僳語為“亞哈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探訪怒江秘境,走進人神共居的隱世之地——丙中洛!??</span></p> <p class="ql-block">從瀘水市沿怒江大峽谷一路北上,經(jīng)過三百公里的219美麗公路抵達怒江秘境丙中洛。</p><p class="ql-block">這里居住著怒族、藏族、獨龍族少數(shù)民族,原始宗教、喇嘛教、基督教共存。被人們稱為人神共居的桃花源。在這里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也是因為曾經(jīng)沒有路,讓無數(shù)想來這里的旅人望而卻步。</p><p class="ql-block">原本只是一個不知名的村落,而今已成為世人為之神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這就是云南最后的秘境---丙中洛。</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美麗古樸寧靜,它四面環(huán)山,梯田廣布、村落毗連,錯落有序。</p><p class="ql-block">說這是一個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毫不為過。多個民族在這里共同生活。</p><p class="ql-block">這里現(xiàn)今依舊留存著傳統(tǒng)的生產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傳說與現(xiàn)實相融合:丙中洛周邊的風景秀麗,被十余座頂端白雪覆蓋、山腰處密林遍布的神山圍繞著,這樣的自然景觀讓人聯(lián)想到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加上傳教士們受到這片神秘土地上神靈感召而來,進一步強化了這一地區(qū)的神秘和超自然氛圍。</p> <p class="ql-block">多元宗教共存:怒江地區(qū)是怒族、傈僳族、藏族和獨龍族世代共居之地,這里不僅有原有的藏傳佛教和原始崇拜,還有后來傳入的基督教和天主教。這些不同的信仰在怒江之上的神山之下和諧共處,體現(xiàn)了人類與神靈的共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過了這座索橋,便進入“怒江美人”霧里村。??</span></p> <p class="ql-block">怒江在丙中洛拐過一個江灣,便能看見一個寧靜美麗的小村莊,偎依在怒江對岸的山坡上。</p><p class="ql-block">這就是人稱“怒江美人”的霧里村。</p><p class="ql-block">這個被稱為“瑞士田園風光”的地方,地處云南與西藏交界處。舊稱“甲菖蒲桶”(藏語)</p><p class="ql-block">意為怒江小康普,周圍有十座神山護佑。</p> <p class="ql-block">如同它的名字一樣,霧里村經(jīng)常隱藏在若隱若現(xiàn)的云霧中。即使在沒有霧的天氣里,村寨里升起的裊裊炊煙,也讓這里變得更加神秘、秀美。</p><p class="ql-block">像極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三月間成片的桃花,好似畫卷般在山間鋪開,一陣風過,花瓣漫天飛舞,空氣中也彌漫著淡淡花香。</p> <p class="ql-block">早上我們一行從丙中洛出發(fā),十幾分鐘的車程,到了霧里村前邊的進村索橋,此時正好早晨的第一縷陽光翻過碧羅雪山山頭,照射在霧里村的田園村舍上。在遠遠望去,在四周大山的映襯下宛如一幅金色的田園風光畫卷,十分的迷人。</p> <p class="ql-block">在村里遇上上山砍柴歸來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怒江兩岸,千百年來由于山高江深,交通極為閉塞不便,人們過江竄寨基本上靠溜索。上邊兩圖拍攝于當年經(jīng)過霧里村的茶馬古道遺址。而下邊一圖是各個時期為馬幫渡江而建造的索橋。有些由于年代久遠己成斷橋,四座不同時期的橋緊緊相依。訴說著各族人民對新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怒江從千山萬壑奔流進入丙中洛</p><p class="ql-block">形成罕見且瀟灑的“U”字形大灣“怒江第一灣”</p><p class="ql-block">這種曲折變化對于一條小溪也許極為容易</p><p class="ql-block">但對于有著700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的怒江來說</p><p class="ql-block">它造成的聲勢是驚心動魄的</p><p class="ql-block">急流氣勢磅礴</p><p class="ql-block">自然風光旖旎</p><p class="ql-block">江灣環(huán)繞的半島形似馬蹄狀</p><p class="ql-block">半島上有坎桶村</p><p class="ql-block">被譽為“云南最后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航拍《怒江第一灣》??</span></p><p class="ql-block">怒江,流經(jīng)云南貢山縣丙中洛鄉(xiāng)附近,由于王箐大懸?guī)r絕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從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擋住去路,只好再次調頭由西向東急轉,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半圓形大灣,稱為怒江第一灣。灣中心有一個村子叫坎桶村,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氣勢磅礴,灣上怒江臺地平坦開闊,高出怒江500米,構成三面環(huán)水的半島狀小平原。</p> <p class="ql-block">說實的,怒江第一灣及周邊景色確實很美。但在丙中落怒江有兩個大灣,并且相距很近。到此也沒弄明白到底那個才是怒江第一灣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尋找即將消失的民族符號《獨龍族紋面女》??</span></p> <p class="ql-block">獨居在怒江、獨龍江的少數(shù)民族『獨龍族』全國僅有五仟多人,而其女性從少女始紋面,己有上千年歷史。這種紋面的習俗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國家明文禁止。因此現(xiàn)存在怒江,獨龍江流域的紋面人居統(tǒng)計己不足十人,且散落在交通不遍的偏避山村中,目前大都己是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我此次準備翻越高黎貢山來到中緬邊境上獨龍江大峽谷,深入到獨龍族居住地尋找這即將消失的民族符號”獨龍族紋面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當我還行駛在怒江沿岸時,無意中在手機上搜尋到一條信息,說是距丙中洛僅六公里的一個小村子,有一位紋面女老奶奶,當年隨女兒出嫁從獨龍江來到怒江丙中洛。</p><p class="ql-block">當我們一行到達丙中洛的當天,我就按信息上所留電話號碼撥過去,證實了此消息的真實性。次日當我們一行從人霧里村返回時立即與朋友們一道前去看望這位最后的紋面女。老奶奶雖己是九十一歲高齡。但眼明耳清身板硬郎,我們的到訪讓老人十分的開心,雖語言不通但給我們唱了本民族的歌謠并翩翩起舞以表達對客人的歡迎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獨龍族紋面的緣由至今沒有定論,比較可信的說法是:為了防止峽谷中其他逐漸強大起來的民族搶奪,人丁稀少的獨龍族只得一次次往更偏僻的大山深處遷徙,獨龍族的少女不得不在姣好的面容上刺上可怖的藍黑花紋,以丑陋的面容來躲避劫掠之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經(jīng)怒江邊貢縣翻越高黎貢山向人間秘境獨龍江進發(fā)??</span></p> <p class="ql-block">孔當村(獨龍江政府所在地)居住著獨龍江流域大部分的獨龍族人。 高黎貢山自古以來,是隔絕獨龍江與外界的聯(lián)系的障礙。2014年隨著7公里獨龍江隧道的貫通,從而結束了中國最后一個不通公路鄉(xiāng)政府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獨龍族,云南省人口最少的少數(shù)民族,總人口約為6930人(2010),千百年來生活在獨龍江腹地不為人知。他們經(jīng)歷過巢居、穴居、樹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過著屋不擋雨、衣不遮體,刀耕火種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獨龍族有獨龍語,卻沒有獨龍字,他們或刻木、或結繩用以記事,所以今天的許多獨龍族老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出生年月日,只大約聽說過是個下雪天,或是個滿月日。</p> <p class="ql-block">地理的封閉性讓獨龍一族保留了</p><p class="ql-block">眾多古老習俗,紋面、鬼神、原</p><p class="ql-block">始狩獵、古老宗教,處處都散發(fā)</p><p class="ql-block">出神秘的氣息,而最讓外人矚目</p><p class="ql-block">的是“紋面女”。</p><p class="ql-block">因為在她們臉上,記載著一種注</p><p class="ql-block">定消逝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們一行早晨從丙中洛出發(fā),途經(jīng)貢山縣城,再翻越三千多米高的高黎貢山。走八十多公里堅難盤山公路,路上要隨時要防止山上的滾石掉落,穿過7公里長的獨龍江隧道。歷時四小時下午安全到達獨龍江鄉(xiāng)政府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獨龍江鄉(xiāng)再遇紋面女??</span></p> <p class="ql-block">很是幸運。我們本來計劃到獨龍江鄉(xiāng)元龍村去,尋找最后一位紋面女。卻沒想到在鄉(xiāng)政府所在地,我剛一下車。就看到街上行走的這位紋面女。抓住機會拍了兩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獨龍江鄉(xiāng)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大門。</span></p> <p class="ql-block">獨龍江上政府給白來村修建的過江索橋。</p> <p class="ql-block">龍元是獨龍江北面的一個村子</p><p class="ql-block">距離鄉(xiāng)政府孔當村26公里。2014年政府給村民們修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木楞安置房,游客可以在熱情的村民家吃住。過去龍元村是紋面女最集中的一個村子,現(xiàn)只有一位八十多歲的紋面女。如果您想尋訪紋面女,不妨去龍元村看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村子不大。卻依山傍水。景色十分幽靜。</span></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在村子里轉了轉。在一顆桃花怒放的樹下,給幾位女士拍了些照片。</p><p class="ql-block">我尋找的紋面女。經(jīng)過打問得知,由于身體欠佳,暫沒接見到訪的客人。出于尊敬我就再沒有前去打擾。</p> <p class="ql-block">由于天色已晚,我們天黑前返回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夜里一場大雨持續(xù)到黎明。由于害怕雨后道路塌方,早晨匆匆吃了點早餐。立即冒雨出發(fā),返回瀘水市。</p> <p class="ql-block">返回瀘水途中,車輛繞著盤山公路爬上獨龍江隧道的出口時,天空豁然開朗。這時雨也停了,太陽也從云層中露了笑臉。在貢山觀景臺上。白云霧氣在雪山腰際纏繞飄蕩,輕繞山間,就象給峻嶺披上了一層輕紗,它在風的吹拂下,變換著姿態(tài),仿佛讓人進入人間仙境令人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藍天之上,白云悠悠,纏繞間展現(xiàn)出詩意的畫卷,如同仙子的舞姿,曼妙多姿。</p><p class="ql-block">這美景恐怕只有天上有,我們八個人,面對此時此景不由自己,激動的手舞足蹈起來。</p><p class="ql-block">唱著歌,跳著舞,拍著照。就這樣在歡歌笑語中愉快的結束了,我們八個人的怒江獨龍江六天五晚的探密深度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視頻·《云霧繚繞山巒間,宛如仙境落人間》??</span></p> <p class="ql-block">老匠人的原創(chuàng)美篇</p><p class="ql-block">您的點贊</p><p class="ql-block">將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p><p class="ql-block">您的分享和轉發(fā)</p><p class="ql-block">將是我最大的欣慰</p><p class="ql-block">謝謝美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