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1984》一粒微塵 <p class="ql-block">真正可怕的也許不是黑暗本身。而是毫不懷疑的相信,這樣的黑暗就是光明?!?984</p><p class="ql-block">1948年,一個叫喬治·奧威爾的英國作家寫一本叫《1984》的小說。我于2024年的中國,有幸讀到了這本小說。</p><p class="ql-block">以我當(dāng)前的寫作能力,若想恰當(dāng)?shù)膶懗鲞@篇小說的讀后感,將是一項非常吃力的工作,也極有可能是一項不可完成的工作。</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仍要執(zhí)意嘗試。</p><p class="ql-block">我首先想到是要在行文中把這部小說所敘的內(nèi)容全部略掉,并且不推薦感興趣的讀者來閱讀。</p><p class="ql-block">因為這是一部讓人讀后覺得毛骨悚然的小說。</p><p class="ql-block">當(dāng)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p><p class="ql-block">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應(yīng)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p><p class="ql-block">但“美好生活”一詞,對應(yīng)于每個個體的人來說,便會有千差萬別的表述。</p><p class="ql-block">“我想要一雙新的球鞋。”</p><p class="ql-block">“我想要一架真的飛機。”</p><p class="ql-block">以上是不同地域兩個同齡孩子的生日愿望。</p><p class="ql-block">“吃方便食品多不健康呀?”</p><p class="ql-block">“因為孩子今天過生日,所以才答應(yīng)給他買的?!?lt;/p><p class="ql-block">以上是一段真實的采訪對白。</p><p class="ql-block">甲之蜜糖,乙之砒霜。</p><p class="ql-block">基于這部作品的高度,我應(yīng)把格局再拉的大一點。</p><p class="ql-block">國家與國家之間,要允許不同的政治立場存在;文化與文化之間,要允許不同的精神主張存在;團體與團體之間,要允許不同的利益表達存在;個體與個體之間,要允許不同的價值觀念存在。</p><p class="ql-block">但,這僅僅是我或是包括我在內(nèi)的一些心地單純的人一廂情愿的美好愿望罷了。</p><p class="ql-block">這個世界上權(quán)力及利益的擁有者,他們自然會不擇一切手段的去維護他們既得的權(quán)力及利益。當(dāng)然在此之前,他們先會拋出一個可以自圓其說且冠冕堂皇的理由。</p><p class="ql-block">對于操縱這世界的法則,我當(dāng)下還一無所知。但是我僅知道一點,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p><p class="ql-block">這個世界一定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盡人意之事,而且更為遺憾是,這些不盡人意之事似乎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p><p class="ql-block">因為在現(xiàn)實中會有強弱之分。</p><p class="ql-block">強者恒強,弱者恒弱。</p><p class="ql-block">做為弱者,尤其是個體弱者,對于來自強者的惡意碾壓,常常是無計可施的,是無能為力的,是無法逃避的。</p><p class="ql-block">但是不能就此否定弱者抗?fàn)幍囊饬x,那怕最終因為懦弱、恐懼而妥協(xié)、背叛。這期間的一切微不足道的抗?fàn)帲季哂胁豢赡绲囊饬x。</p><p class="ql-block">因為人類文明恰恰是在不斷的抗?fàn)幹械靡园l(fā)展和前進的。</p><p class="ql-block">這部小說里發(fā)生的人和事,完全是作者虛構(gòu)的。但是巧合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文化乃至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讀者卻都能在這部作品中或多或少找到各自的影射。</p><p class="ql-block">這便是這部偉大作品的偉大之處。</p><p class="ql-block">我好慶幸生于一個偉大的時代!</p><p class="ql-block">我更慶幸生于一個偉大的國度!</p><p class="ql-block">和平萬歲!自由萬歲!</p><p class="ql-block">2+2=4 萬歲!</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