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縣美術家協(xié)會】新安美術人物第六期“淡泊明志,靜水流深”——李孟淵新安縣美術家協(xié)會 <p class="ql-block">李孟淵簡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李孟淵,1955年生,齋號聽雪堂,洛陽新安人,新安縣圖書館原館長。1992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河南省書協(xié)楷書專業(yè)委員會原委員,系河南省美協(xié)會員,新安縣美術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洛陽書畫院副院長,洛陽作家書畫院副院長,洛陽理工學院藝術客座教授。書法作品先后參加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舉辦的首屆新人展,第四、六、八屆中青展,第六、九屆全國展,首屆蘭亭獎。出版發(fā)表有書法論著《學書偶得》《硯邊微言》《李孟淵撰書二十四書品》和《楷書金剛經(jīng)》《李孟淵十二體千字文》等。詩詞發(fā)表有《旅法詩稿》。</p><p class="ql-block">曾在馬來西亞,泰國,法國舉辦過書畫展。</p> <p class="ql-block">元酒味淡,大音聲稀(張海贈李孟淵題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孟淵先生的繪畫藝術,當屬“水墨意象”系列作品為代表。近幾年,他在自己的國畫創(chuàng)作中,以大量的寫生為素材,以扎實的筆墨為基礎,在吸收前人的水墨經(jīng)驗基礎上,以創(chuàng)新的寫意技法,探索出自己獨特的水墨意象作品。</p> <p class="ql-block">《冷韻圖》100*50cm</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墨畫的特點在于它的筆意與墨韻表現(xiàn),運筆講究疾徐、頓挫、轉折,墨韻則通過水與墨的運用以達到濃淡相生,以形寫神,著意意境,追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即水墨之美——美在意象。</p> <p class="ql-block">《松壑風雨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他的《春草》為例,濃處精彩而不滯,淡處靈秀而不晦。在墨的暈染上,濃墨的沉寂與淡墨的輕靈相互交織,幾筆靈動的線條穿插在濃與淡之間,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氛圍,雖是水墨,卻也表現(xiàn)出春草的勃勃生機。</p> <p class="ql-block">《春草》68*68cm</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水畫《黛眉煙云》,畫面中找不到一條僵直生硬的線條,也沒有過于尖銳的角度,都是水乳交融的墨色和柔和的韻律,以柔性的筆法和溫潤的墨韻來表現(xiàn)山的雄渾和煙云的縹緲之美,“千年之吻”的靈石,以點睛之筆出現(xiàn)在畫面的靈魂之處,又彰顯出動靜之美,整個畫面充滿生機和禪趣的意象空間。</p> <p class="ql-block">《黛眉煙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畫作《蛙聲十里出山泉》中,借用白石老人的寓意,用氣象氤氳大團潤墨,假以恰到好處的濃墨破之,既相互滲透,又相得益彰,山泉的小面積留白,自然又有意境,整個畫面帶著一種仙界中的平和與安靜,仿佛聆聽一支神曲。</p> <p class="ql-block">《蛙聲十里出山泉》100*50cm</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墨意象作品并非是李老師的隨意之作,在他早期的青要山系列焦墨寫生作品中,就彰顯了深厚的筆墨功夫,敢現(xiàn)線條之優(yōu)劣、墨跡之焦?jié)?,敢于挑?zhàn)“干裂秋風”與“潤含春雨’’之矛盾和統(tǒng)一,可見李老師筆墨技法的深厚功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來在歷時八年的交河遺韻系列國畫作品中,除了充滿激情的寫實筆墨表現(xiàn)外,以哲學之思描繪交河,他把自己對交河的感受和情結畫了出來。作品中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了自在的審美追求,這種美也帶著幾分現(xiàn)代元素,具有形式主義美感。作品中有寫實、有幻覺、有哲理、有意象,使得自然形象完成了由物象向藝術意象的轉變,為后來的水墨意象作品打下了一定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意象作品善于表現(xiàn)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征,水墨是“表現(xiàn)”的藝術,表現(xiàn)“氣韻”、“境界”,是一個系統(tǒng)思想的集成的最終表現(xiàn)。李老師的系列意象作品,意、識、靈齊備,詩、書、畫一體,詩為畫之意,書為畫之骨。技法之熟,可呈胸臆;畫面之外,可留思想。這是李老師的水墨意象作品的藝術品位所在,也是對中國文人畫的繼承和發(fā)展,加上現(xiàn)代的藝術思想,可謂新文人畫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p> <p class="ql-block">《雪霽圖》100*50cm</p> <p class="ql-block">李孟淵是以修養(yǎng)在繪畫的。中國畫作為一種集詩、書、畫、印等多種因素的綜合藝術結構及其文化氣味和哲學理致高于形質的特殊形態(tài),這就要求畫家不僅應該具備畫家之情趣,尤當具備詩人之懷抱,書法家之意致,哲學家之理智。</p> <p class="ql-block">李孟淵先生是以精神在繪畫的,這種精神體現(xiàn)在寫生、考察、探索、交流和學習上,不做功利的迎合和媚俗,也不做華麗的表演和作秀,孜孜以求,堅持自己的夢想之路,對藝術虔誠,這正是他的文人精神所在。</p> <p class="ql-block">《映日菏花別樣紅》</p> <p class="ql-block">近幾年來,李孟淵先生組織新安山水畫家挖掘新安文化歷史,創(chuàng)作了新安特色的“新安八景”系列國畫作品,并為新安專題片創(chuàng)作了10米國畫長卷“新安富春山居圖”。他筆耕不輟,出版了《學書偶得》、《書法二十四品》,創(chuàng)作了十二體千字文,又創(chuàng)作格律詩“旅法詩稿”,又在公眾號上連續(xù)刊發(fā)書法心得《硯邊微言》和楷書創(chuàng)作《道德經(jīng)》系列,他視野寬闊、語出驚人、心境純凈、畫境意象,給人一種純藝術的感受。其對藝術的虔誠和認真精神更是常人所不及,新安有李孟淵先生,新安之幸矣。</p> <p class="ql-block">《千唐志齋》</p> <p class="ql-block">馬國強先生在李孟淵老師的《新安富春山居圖》上題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安富春山居圖》</p> <p class="ql-block">李老師參與公益活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其昌《畫訣》中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nèi)營,立成鄞鄂,隨手寫出,皆為山水傳神矣?!崩蠲蠝Y對中國畫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與學習,正象他書法上的深厚造詣一樣,每一步都走的師出有名、扎實有力。他花數(shù)年之功到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高研班學習,得以諸多名師親授、與學友相互切磋,使理論水平和創(chuàng)作能力得到了質的跨越。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都是以寫生為基礎的,真正體現(xiàn)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理論。他先后十三次走進新疆吐魯番,八次走進交河故城,研讀歷史,收集圖片資料,現(xiàn)場寫生,為創(chuàng)作積累了大量素材,厚積而薄發(fā),終成大作。太行山、黃河兩岸、黛眉山、龍?zhí)秿{、青要山、等都曾留下他考察寫生的身影,在寫生時他不是簡單的描繪自然之山川,而是以古人之心觀照自然山水,并融入時代精神和自己真實情感。長年的遠行近游,他從真實的山水之中悟得了自然的勃勃生機,而獨特的視角又讓他寫生作品在深厚中多了幾分靈動和意趣。扎實寫生,繪心之照,使其畫作師古而不落古人窠臼,他的作品,風格洗煉,看似任心縱逸,實則盡得提煉取舍之妙,畫面顯得情趣盎然,氣息鮮活,充滿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r></p> 部分作品欣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畫中有詩意,詩中藏畫心。 墨香飄四海,彩筆繪春林"。眾所周知,李孟淵幾十年書法功力修為,加之研讀歷史、哲學、詩文、佛學、禪意,使其畫作詩、書、畫不但結合完美,而且修養(yǎng)深厚,無論是交河之前還是交河系列及以后的畫作,意念和修為是一脈相承的,其畫面自然可以平添幾分文氣,所以他的作品充溢著濃郁的文人氣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山隱隱水迢迢,一筆揮灑墨香飄。 畫中云淡風輕處,自有人間仙境標”!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縱橫萬里之勢,立身畫外,存心畫中,發(fā)墨揮毫,皆成天趣。多年來詩詞書畫精品倍出。李老師睿智豁達,孜孜不倦,藝術追求超然卓越!當他對酒當歌,其大江東去,氣勢磅礴!萬丈豪情于胸懷!轉身,又淡然聽雪于廬下,共酌春風,情深意濃,寧靜深遂!李孟淵真的是淡泊以致遠,靜水流深之大家風范!李孟淵其精神、書品、畫品、人品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王文中/王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