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花,開在最美的春天里——記畫家張亞玲左公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人花,開在最美的春風里——記女畫家張亞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欣賞張亞玲的畫,讓人能感受到一種淡淡的幽香撲鼻而來,那么清雅,那么沁人心脾,也似有一股暖暖的微風輕輕拂過人的臉面,柔柔地,綿綿地,不知不覺地陶醉,感受到美的吸引和甜蜜蜜的熏陶。 </p><p class="ql-block"> 張亞玲是大學教授,用現(xiàn)在最時髦的話來說,是知識女性,科班出身,家庭條件優(yōu)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上她自幼酷愛繪畫藝術,繪畫便成了她大半輩子追求的事業(yè)。因為她不像“北漂”或“南渡”那些為生計奔波的藝術工作者一樣為房租、學費和柴米油鹽醬醋茶而發(fā)愁,也不用通過繪畫維持基本生存,因此她的心是安靜的。她每創(chuàng)作一幅畫的時間是比較漫長的,是對于未知的艱難探索和實踐,努力在畫面上表達內(nèi)心深處思想與靈魂的契合。 </p><p class="ql-block"> 張亞玲,一個出生于歷史悠久、文脈深厚的隴西大地的才女,她內(nèi)涵純真,款款地、風姿綽約地從春風中向我們走來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啊,春天來了。 </p><p class="ql-block"> 張亞玲的畫作色彩斑斕,四季皆備,盡管有夏的繁茂,秋的寧靜,冬的深沉,但春天的生機勃發(fā)始終是主色調(diào),夏秋冬中也蘊含了春,所以總體給人一種紅紅火火、蓬蓬勃勃、生機盎然、促人奮進的活力之感。 </p><p class="ql-block"> 春天,是張亞玲的主旋律?!洞壶Q萬里》、《春光》、《春色》、《春風》、《春意》、《一朵云的春天》、《春風和煦》和《平野菜花春》,張亞玲的許多作品都以“春”來命名,以“春”作為題材和表達思想情感主題的對象。春天的顏色是翠綠的。綠是萌芽,是生發(fā),是希望,是蛻變,是吐故納新,是柔弱嬌嫩,又無可阻擋! </p><p class="ql-block"> 五彩繽紛,是張亞玲的個性張揚與藝術特色。紅色基調(diào)的有《溫馨時刻》、《舞動》、《灼灼其輝》、《幸福的歌》、《那一抹暖陽》及《白玫瑰與紅玫瑰》,黃色基調(diào)的有《祈?!贰ⅰ肚锶账秸Z》、《山花爛漫》、《灼灼其華》《芳華》、《朝陽》、《暖陽》和《白露》,綠色基調(diào)的有《綠蔭冉冉遍天涯》、《盛夏》、《春華秋實》、《春鳴萬里》,藍色基調(diào)的有《遠方》、《正午》、《絢》、《山那邊》、《天地悠悠》、《魚之樂》、《花卉寫生一二》、《春曉》,以及對比色調(diào)的《獨立疏籬趣無窮》,黃色底子、淡紫搖曳的《芳華》,綠草底色、潔白的樹木構(gòu)成的《春風》,綠色草坪,襯托紫色天空的《春華秋實》,薄紗襯底,椅子靜坐,花卉綻放的《故鄉(xiāng)的云》,還有黃色的草,大塊藍天,點綴著一片白云,一匹白馬悠然自得的《天地悠悠》。張亞玲對色彩的駕馭是游刃有余的,她通過色彩的渲染,極力表現(xiàn)出對人生的思考,對生命的禮贊,對大自然一花一草一木一鳥的關愛,以及對于美的深度表達。紅得熱烈,黃得華貴,藍得典雅,白得素潔,赤橙黃綠青藍紫,大自然的萬物千色,在張亞玲的調(diào)色板上和靈巧手中搭配、融合、揮舞得那么爽心悅目、溫煦和諧,靈魂熨帖! </p><p class="ql-block"> 常中有變,異峰突起,展現(xiàn)的是求新求變的永恒哲理?!蹲谱破漭x》紅彤彤的一片赤色,強烈地沖擊著人的視角,那分明是對旺盛生命力的大聲歌唱,誰能想到,張亞玲畫中的景象是一盆一串紅,景物的本真是簇簇向上的寬厚綠葉托舉著中心火一樣的花蕊花穗,但她將墨綠的葉子畫成了紅色,從而變成了綠者變紅、紅者更艷、上下左右一片紅紅火火的燦爛景觀。這是一種藝術新思維,這是一種大膽想象?!稓w途》和《天地悠悠》》中,那仿佛盛唐時期雍容華貴、膘肥體壯的馬,毛色纖毫畢現(xiàn),精神細膩逼真,《故鄉(xiāng)的云一二》中的椅子紋理清晰,木色灰褐,靜臥在家里,飄動的云訴說著淡淡的鄉(xiāng)愁,而這幾幅畫作的背景,又是朦朦朧朧,隱隱約約,這分明是工筆加寫意的表現(xiàn)手法,張亞玲說,在她創(chuàng)作的時候,她努力地擺脫固有觀念的束縛大膽嘗試,表達“心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她在中國美術思想的指引下,表達自己的感受。她的畫面藝術面貌多樣,跳出司空見慣的的俗套,彰顯了藝術個性,取得了較好的成就。 </p><p class="ql-block"> 慢中求功,是藝術家的職業(yè)堅守。張亞玲創(chuàng)作作品的時候,大多數(shù)都很慢,有的一兩個月,有的三五個月,力求達到表達到位。她的畫篇篇不重復,幅幅不一樣。站在每一幅畫前讀者能感受到那特定的情境和心緒?!渡侥沁叀酚山胺块g里的小假山、淺灰色椅子、白色蝴蝶,中景窗戶,遠景窗外美麗景色構(gòu)成,畫面靜中有動,假山與椅子安逸,室外春光燦爛,如果不是畫家介紹,有誰能知曉這是三年新冠疫情“靜默”時刻,畫家對健康、自由、欣欣向榮大自然的強烈向往。假山是安靜的,屋內(nèi)主人的內(nèi)心是寂然沉靜的,而窗外的陽光明媚春意鬧,又讓白色蝴蝶翩翩飛舞,代表了主人另一種期盼……《歸途》、《天地悠悠》中那兩匹儀態(tài)閑適,悠然自得的駿馬,體現(xiàn)的是藝術家心胸博大,囊括四野,何嘗不是進入中年后的那種達觀,淡定,知足,安逸,幸福的生活寫照,又暗喻了人的一生不都是在歸途中嗎?</p><p class="ql-block"> 著名畫家、藝術評論家木心曾經(jīng)說,畫畫,人越傻越好。張亞玲的藝術創(chuàng)作,不圖名利,不媚俗,按照當下有些人的說法,她是有點傻,但這個傻,與木心觀點不謀而合,換個角度來說,不正是木心心目中真正藝術家的形象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張亞玲是藝術的寵兒。從天水師范學院,到西北師范大學(師從王宏恩教授),再到首都師范大學(師從韓振剛教授),她接受了正規(guī)的、堅實的、廣博的藝術教育。2016年受邀去甘肅瓜州東千佛洞臨摹壁畫,東千佛洞壁畫,是敦煌壁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她懷著敬畏、朝圣之心,沿著張大千、吳作人、常書鴻的藝術之路,在前行,在思索,在進行新的實踐。說起臨摹東千佛洞壁畫那段藝術再創(chuàng)作對她的啟發(fā),張亞玲說,從當時到現(xiàn)在那種感受無法言說,而又深深地影響了她。是啊,敦煌,莫高窟,千佛洞,朝圣過祖國藝術祖庫的人,哪一個藝術沒有突飛猛進的飛躍?張亞玲,兼容并蓄,細細品味,深深嚼化,她畫面中何嘗沒有歌舞伎樂、天女散花、仙佛飄逸、五彩斑斕的“經(jīng)變”身影?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張亞玲站在她的畫前,目光輕柔,那流云,那花瓣,那綠葉,那鳥兒,那駿馬,那彌漫著溫馨清香的色彩和味道,讓觀者心迷神醉??此纳胶突?,起初是山是花,又不是山不是花,再細細品味,還是春天里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山,是散發(fā)著濃烈香味和很溫暖氣息的鮮花。 </p><p class="ql-block"> 莎士比亞說,有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張亞玲,攜著她的萬千“春色”,像抒情詩,朦朦朧朧、迷迷幻幻縈繞在人們心頭;像絢麗、多情的花兒,盛開在希望的春天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13日(癸卯二月初四)于鳳凰城工作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