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老撾衛(wèi)國 <p class="ql-block">兩年多前,聽說中老鐵路修好了、高鐵也將通車的消息,心里一陣激動,很想去體驗一下。</p><p class="ql-block">在西雙版納當知青的時候,就知道老撾與版納的勐臘接壤。老撾究竟是什么樣的國家?查百度得知,老撾是東南亞的內陸國,和我們一樣的社會主義國家。老撾面積和我國廣西差不多,地勢狹長,80%是高原山地,經濟落后,但旅游資源豐富,特別是北部的瑯勃拉邦,這些年已成為歐洲人熱門的旅游之地。</p><p class="ql-block">1月31日,我終于在昆明南站乘上D887次中老國際列車,開啟了老撾之旅。昆明是海拔1800多米的高原城市,萬象是海拔100多米的河谷地帶;昆明處于3~5度的冬季,萬象則是30多度的夏季,1700多米的俯沖,冬夏兩個季節(jié)的轉換,這個空間與時間的落差,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穿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去老撾旅游是第一次,乘坐國際列車岀國旅游也是第一次,早早地等候在驗票口。</p> <p class="ql-block">上了列車,老撾列車員在安放行李,感覺不一樣。</p> <p class="ql-block">列車經過熟悉的普洱、版納,于中午12點多到達邊境口岸磨憨。</p> <p class="ql-block">這里要折騰二下:第一下,拿著所有行李,下車辦出境,大約一小時,上原來的車次座位,行駛10來分鐘,到達老撾的磨丁站。</p> <p class="ql-block">第二下,再拿上所有行李下車,辦入境老撾的手續(xù),等上一小時左右,上原車次座位,從磨丁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老撾時間比北京時間晚一個小時。下午4點49分,我們到達老撾的旅游勝地瑯勃拉邦。車站在一個地勢狹小的山坳里,而要看清車站上方瑯勃拉邦幾個字,則要脫帽仰望,造得也太高大上了。</p> <p class="ql-block">老撾曾遭受法國殖民統(tǒng)治,瑯勃拉邦的許多房子都有著法式建筑的風格。我們所入住的雙城酒店,是典型的法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酒店設施老舊,但木梯木門木窗,寬寬的走廊,是保存完好的法式洋房。</p> <p class="ql-block">稍事休息,我們便去攀登瑯勃拉邦的最高點普西山。</p> <p class="ql-block">普西山在湄公河和南康河中間,也是瑯勃拉邦城的中心,登上山頂可以俯瞰瑯勃拉邦全城。整個城市被群山江河環(huán)繞,蔥郁的綠樹中掩映著金色寺廟。</p> <p class="ql-block">這普西山的海拔有100多米,幾百個臺階非常的陡峭,旅途上奔波了一天,要登頂觀看日落實在吃力。</p> <p class="ql-block">奮力攀爬,落日沒看到,卻拍下了這張瑯勃拉邦的鳥瞰圖。小城披上了一層夕陽,街道兩旁的法式建筑林立,被公認為東南亞傳統(tǒng)與殖民風格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歷史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我們行走在不寬的道路上,去觀看瑯勃拉邦的早市。</p> <p class="ql-block">熙熙攘攘的早市,擺滿了各種食物和日用品,東西很豐富,檔次卻不高。</p> <p class="ql-block">這位老人,這么大年紀還在擺攤,說明生活不易。老撾比較窮,經濟以農業(yè)為主,是個低收入國家。聽導游介紹,老撾一般人月收入在人民幣六七百元,公務員好一點,一千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我不喜歡逛集市,便去觀看民居街景,到處走走。</p> <p class="ql-block">這白色的柵欄圍墻,高高的椰樹,以及黑褐色掛瓦尖頂屋,是典型的東南亞風光。</p> <p class="ql-block">老撾屬熱帶季風氣候,和我熟悉的西雙版納一樣,全年只有旱季和雨季。</p> <p class="ql-block">這條街在王宮邊上,這里的建筑都不一般,瞧這房子很雅致,還以為是宮殿呢,一打聽是一家飯店。</p> <p class="ql-block">到瑯勃拉邦,王宮博物館是一定要去的,這里以前是老撾最后一個國王西薩旺馮的寢宮,直到1975年度除君主制,王宮改為現在的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王宮興建于1904年,歷史不算長。整個宮殿氣勢恢宏,金碧輝煌。殿內裝飾古雅華貴,有國王的議事廳、寢宮等。正門有薩旺馮國王的雕像,接著是一座金佛,是高棉國王送給瀾滄國開國國王法昂的珍貴禮物,其名為“勃拉邦”,瑯勃拉邦的名字由此而來。</p> <p class="ql-block">這是王宮里的寺廟,四層屋檐,極其氣派。順便說點老撾歷史。1353年,法昂建立老撾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國家瀾滄王國,18世紀分裂為三個國家。1893年老撾成為法國保護國,1946年西薩旺馮建立老撾王國。1975年老撾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共和國。而瑯勃拉邦作為王都,有一千多年歷史,也是老撾佛教中心。因此,不了解瑯勃拉邦,也就不了解老撾。</p> <p class="ql-block">由于建造王宮時,老撾是法國的殖民地,因此其建筑風格集老撾古典韻味與法國情調于一身。王宮有著近現代的感覺,看上去并不古老。</p> <p class="ql-block">王宮的后花園,一個沒人注意的地方,以藍天白云為背景,水池、亭臺、椰樹構成了一幅美妙的風景畫,說明王宮的風水真好。</p> <p class="ql-block">距離王宮博物館不遠,便是瑯勃拉邦、也是老撾有名的寺廟香通寺。</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建于1560年,是瑯勃拉邦最經典的寺廟。你看,那一層層斜斜的尖頂,是典型的東南亞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宏偉的形象和厚重的歷史韻味,已成為瑯勃拉邦這座千年古城的一個縮影。</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由塞塔提拉國王在位興建,此后一直受到王室保護。在歷史上曾遭到破壞,西薩旺馮國王在位時得到修復。</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內,還有多座精美的小廟和佛塔。</p> <p class="ql-block">這座寺廟上,用黃金和珠寶鐫刻著生命之樹,還有佛經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在古代老撾一直都是皇家寺廟,國王加冕、婚禮與喪事都要在這里舉行。</p> <p class="ql-block">現在瑯勃拉邦的小青年結婚,也要在此拍婚紗照。</p> <p class="ql-block">當然,香通寺的歷史和在佛教中的地位,以及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吸引了無數中國與歐洲的游客。香通寺,還是一座極具觀賞價值的寺廟。</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觀看瑯勃拉邦有名的光西瀑布。光西瀑布,在國外享有一定名氣。</p> <p class="ql-block">光西瀑布在瑯勃拉邦以南30公里的熱帶森林中,飛瀉而下的瀑布和層層疊疊的巖盤,很像九寨溝,有被稱為老撾的九寨溝。</p> <p class="ql-block">光西瀑布,從最高處傾瀉而下有200多米,氣勢磅礴。</p> <p class="ql-block">一月份正處于旱季,如果在雨季,這光西瀑布還要壯觀。</p> <p class="ql-block">光西瀑布不僅在于觀,還在于玩。充沛的水量傾瀉而下,瀑布下形成一個個水池,藍瑩瑩的是天然游泳池,許多游客喜歡到此玩水。</p> <p class="ql-block">在老撾旅游,無論是在瑯勃拉邦還是在萬榮和萬象,晚上多半去看夜市。這是瑯勃拉邦的夜市,以吃為主,到處擠滿了人。</p> <p class="ql-block">逛夜市的游客中,以歐洲人居多,吃的其實并不咋樣,但場面就是火爆。歐洲人喜歡到老撾旅游,大概兩點,一是冬天避寒,二是物價便宜。</p> <p class="ql-block">布施,是老撾特有的習俗。在瑯勃拉邦,是最具特色的旅游項目,也是游客最感興趣的活動。</p> <p class="ql-block">那天清晨5點多鐘,我們沿著布施的街道席地而坐,拿著糯米飯和零食,靜靜地等待著僧侶們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大約5點半光景,僧侶們身著橙色僧袍,挎著布包,提著錫缽,按長者為先,依次排著隊,坦然接受市民和游客的布施。</p> <p class="ql-block">僧侶中,有老的也有小的,無論老小,都光著腳。他們都很虔誠,布施是每天宗教活動的開始。</p> <p class="ql-block">布施,在老撾是一項延續(xù)了千百年的宗教活動,據說老撾信奉的是小乘佛教,小乘佛教規(guī)定,不能在寺廟里生火煮飯,于是每天清晨僧侶們走上街頭去化緣。</p> <p class="ql-block">在老撾,小孩7歲起就要到寺廟念經學教,時間不一。由于貧窮,許多窮人家的孩子也有早早出家當小和尚的。</p> <p class="ql-block">在接受布施的隊伍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的小和尚還很小,有的恐怕7歲還沒到。這個年紀的小孩,在中國的城市里,可是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p> <p class="ql-block">當地的市民,包括村民,對出來化緣的僧侶都很尊重,每天早晨的飯要先給僧侶,然后給孩子們吃,最后才是自己。</p> <p class="ql-block">現在布施也成了一項旅游活動,游客個個興致勃勃,樂善好施,親身體驗布施的樂趣。我們看到中國游客最多,其次還有不少韓國、日本游客,歐洲游客倒不多。</p> <p class="ql-block">游客布施的糯米飯和食物,有專人會提供,游客只需付相應的錢,很方便的。</p> <p class="ql-block">這個小和尚,在接受布施后只身一人行色匆匆,可能是急著趕回寺廟,邊走邊在整理受收到的食物,那神情專注樣子可愛。在布施的照片中,這張是比較生動的。</p> <p class="ql-block">這天中午,去了老撾的一個民族村。講解員用流利的普通話介紹老撾的犀牛角、野生石解等珍貴藥材。我卻發(fā)現一個老撾婦女在織布,看上去有點像云南的少數民族。</p> <p class="ql-block">這是個老撾克木人,表演光腳踩碎玻璃,更不可思議的是,用舌頭舔燒紅的烙鐵。過于野蠻,不忍直視,給了10元人民幣便走開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乘城市列車,離開瑯勃拉邦去了萬榮。晚上入住的酒店大概有三星,是這次老撾之行住的最好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萬榮的地理環(huán)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被稱為“小桂林”。次日一早,去南松河乘長尾船。</p> <p class="ql-block">南松河有點像漓江,水流湍急,狹長的船只能坐2人,船行河中,左右搖晃,有點危險,有點刺激。</p> <p class="ql-block">隨后,去游覽藍色瀉湖。瀉湖上方有坦普坎溶洞,溶洞里有青銅臥佛。瀉湖雖不大,水清見底,而且很深,還真有游客沖著到瀉湖游泳而來老撾旅游的,可見瀉湖還是有吸引力的。</p> <p class="ql-block">穿越老撾,就是沿湄公河順流而下,這是湄公河在瑯勃拉邦的渡口,與西雙版納的瀾滄江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兩天后在萬榮,又去湄公河,這里的湄公河要寬闊平緩的多,景色也清秀。</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發(fā)源于西藏,經青海、云南出境。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出境叫湄公河,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進入南海。</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全長4500多公里,在老撾有1800多公里,由北向南貫穿全境。</p> <p class="ql-block">老撾是個多山的內陸國,交通不便,而湄公河的水運對老撾的經濟和老百姓的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沿岸風光旖旎,還是一條旅游熱線,難怪我們在瑯勃拉邦時安排游湄公河,到了萬榮又安排游湄公河。</p> <p class="ql-block">在萬榮,邊游湄公河,還在游船上享用午餐。我注意到,他們在岸上將所有食材加工好,游船在湄公河上不生火、不燒飯菜,比較環(huán)保??纯丛谟未铣缘模P滿桌,蠻豐盛的吧。</p> <p class="ql-block">下午,乘旅游大巴去老撾的首都萬象,參觀的第一個景點就是萬象的香昆寺萬佛公園。</p> <p class="ql-block">這個張著大口的怪獸,是香昆寺的標志性建筑,叫天堂地獄塔。從入口進去,下面是十八層地獄,而爬上頂便是融入上蒼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香昆寺不是古跡,是老撾一個有名的僧人與祭司,在1958年用鋼筋水泥塑造了近百座佛像。</p> <p class="ql-block">這些佛像,是作者把印度教和佛教的哲學思想、傳說和肖像學的理念融匯貫通,組合成這個神秘的萬佛之寺。</p> <p class="ql-block">萬佛公園里有老撾最大的睡佛,有高大的露天佛,還有許多形態(tài)各異、想象豐富的佛與羅漢,是佛教與藝術的完美結合。</p> <p class="ql-block">香昆寺萬佛公園,不僅是個聞名遠近的旅游景點,也是眾多虔誠的佛教徒常來膜拜的樂園。到此一游,我們也算見識了。</p> <p class="ql-block">來到萬佛公園深處,意外發(fā)現生長著好幾棵雞蛋花樹。</p> <p class="ql-block">雞蛋花是老撾的國花,淡黃的花芯與奶白的花邊,像一個煮熟的雞蛋。</p> <p class="ql-block">雞蛋花的內涵很深刻:雞蛋花在綻放時色彩鮮艷,猶如鳳凰涅槃般在樹枝上重生,被視為熱情和再生的象征,因此也是許多佛寺所要栽種的花卉。</p> <p class="ql-block">漂亮高貴的雞蛋花,不僅是老撾,也是基里巴斯和尼加拉瓜的國花,在夏威夷特別受歡迎,是節(jié)日里的圣花。</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個發(fā)現,粉里帶白,清麗素雅,萬佛公園里的三角梅特別漂亮。</p> <p class="ql-block">三角梅,有叫葉子花,又叫勒杜鵑,在我國南方有栽種,散布在庭院里和街道旁,還是深圳的市花??墒?,國內的三角梅大都是紅色的,粉里帶白,還染有玫瑰色,這還是第一次見。</p> <p class="ql-block">終于,老撾之行迎來高潮。第5天的下午,避開35度的酷熱,5點左右來到萬象以北5公里處,參觀仰慕已久的塔鑾。</p> <p class="ql-block">塔鑾通體金光閃閃,錐形塔尖直插藍天。主塔前面端坐著瀾滄國王賽塔提拉的塑像,當年就是這位國王把首都從瑯勃拉邦遷移到萬象。</p> <p class="ql-block">塔鑾由一個主塔和30個小塔組成,塔基是3層,中間層的30個小塔像衛(wèi)星一樣環(huán)繞在主塔周圍。</p> <p class="ql-block">塔鑾是方形的,四周角上各建有一座膜拜亭,四面還有門,有的門可進出。</p> <p class="ql-block">塔鑾是皇塔或大塔的意思,建于公元737年,起初只是個方形小塔,1566年瀾滄國王塞塔提拉在小塔的基礎上,建成現在有主塔與30個小塔組成的塔鑾。</p> <p class="ql-block">塔鑾是很神圣的,據說主塔下埋有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骨,是老撾的佛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塔鑾是老撾的象征,老撾國徽中央,就是塔鑾的圖案。</p> <p class="ql-block">以前國王加冕,現在政府官員宣誓,都要在塔鑾舉行。</p> <p class="ql-block">在老撾人民心目中,塔鑾是個神圣之地,每年的11月都要在這里舉行全國最為隆重的佛事盛會。</p> <p class="ql-block">塔鑾除了塔還有寺,塔鑾寺是僧人講法誦經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塔鑾南北,各建有一寺。這是塔鑾南寺,也很壯觀,是塔鑾有名的建筑,除講經還有僧人常住。</p> <p class="ql-block">塔鑾,除了塔、寺,還有座落在塔鑾廣場的佛學院。佛學院的建筑藝術很吸引人,可惜沒時間進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這個建筑,特色鮮明,非常精美,令人贊嘆。塔鑾,這么一個輝煌的文化古跡,這么一個神圣的佛教中心,這么一個著名的旅游勝地,確實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塔鑾,是老撾人民的驕傲,是老撾的國寶,有人說,塔鑾類似中國的故宮,了解了塔鑾,覺得這樣的說法并不為過。</p> <p class="ql-block">離開塔鑾,前往這次老撾之行的最后一個景點,凱旋門廣場。凱旋門位于市中心,高45米,寬24米,1969年由中國政府援建完成。1975年老撾成立人民共和國,在慶祝游行時把這個建筑稱之為凱旋門。</p> <p class="ql-block">廣場正面,是老撾總理府。</p> <p class="ql-block">總理府邊上,有紅頂白墻的官邸。</p> <p class="ql-block">拍完凱旋門和總理府就無所事事了。隔著廣場,總理府的對面,路邊的一排建筑蠻亮眼的,隨手拍上幾張,也算采風,了解老撾首都的街景。趁各位欣賞照片時,對這次老撾之行說點感受。</p> <p class="ql-block">老撾是鄰國,又是窮國小國,但老撾的自然風光、文化古跡、宗教建筑,以及老撾人民的生活狀況,還是值得一看的。老撾人民淳樸,安于現狀;對中國很友好,到處可見中文標牌,不少場景仿佛就在國內。老撾對僧侶很尊重,乘火車等享受優(yōu)待。短短6天,所見所聞,對老撾有了真實了解,穿越之旅基本達到目的。</p> <p class="ql-block">從昆明乘中老國際列車暢游老撾,是難得體驗。吃住尚可,交通差些。在老撾遇到上海游客,他們是從上海飛4個小時到萬象的,問下來與昆明組團差不多,5晚6天三千多點,性價比也還可以。</p> <p class="ql-block">也有遺憾:一是火車在磨憨和磨丁要折騰2小時。二是起碼有3次購物,都在半天左右,聽了許多與旅游不相干的事,無非推銷犀牛角、野生石斛、紅木制品、沉香等。好在不是強購,主要占用時間多了些。三是塔鑾這么重要的景點,游覽時間太少。</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些沒去時擔心,去了很簡單的事情。比如老撾不用人民幣,微信支付不普及。其實在導游那里可換可退,100元兌30萬,比外面兌劃算。還有,擔心通信,到老撾買張電信卡,電話、微信、支付都解決了。電信卡不要出境后急著買,那里多半50元一張,住下找導游30元一張,還幫你安裝好。最后有點糾結的是付小費,其實也簡單,離酒店時在枕頭上留個10元人民幣,司機服務后也給上10元人民幣,其他沒有小費問題。</p> <p class="ql-block">第6天,一早來到萬象火車站,看那火車站的樣子,感覺就像在國內。9點乘D888次列車返程,傍晚6點多到昆明南站,老撾之旅結束。</p> <p class="ql-block">最后,去老撾旅游的人都有一個共同感覺,到老撾旅游,我們仿佛回到我國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哦,除了前面說到的空間和時間的穿越,穿越老撾還有年代的穿越!由此感到,對于我國的發(fā)展和我們現在的生活,要多加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