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葡萄牙西班牙(三)楚楚 <p class="ql-block">第三天(1.15):</p><p class="ql-block">里斯本冬天的日出??在7:53分左右,所以清晨七點半,站在房間的陽臺上,你會看見老城的小巷靜悄悄的沉睡著,間或會有清運車或食品運輸車駛過,圣胡斯塔升降機就在眼前,新的一天開始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房間在轉角,270°C的大風景圈,換個角度也是愛。</p> <p class="ql-block">預定的酒店是包含早餐的,可能沒有中國的團隊客,所以酒店的早餐是純西式的,不同款式的面包,不同口味的奶酪,各式的水果,火腿,色拉,奶制品,咖啡,茶水,品種還是很豐盛的。因為身體沒有滿血復活,只是簡單填飽了肚子,深切體會到身體是旅行的本錢。</p><p class="ql-block">小插曲:在葡萄牙是可以不用付任何小費的,但昨天入住時我們還是給幫我們搬行李的服務員2歐,今天一早他在前臺很熱情的和我們打招呼,后面幾天也是,服務得到認可總是令人愉悅滴??</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天氣依然差強人意,灰蒙蒙滴,等我們慢悠悠小分隊整裝待發(fā)時已經將近10點了。老城的小巷都由“彈咯路”鋪成,上面不同的圖案都有著大海的氣息,因為靠大航海發(fā)家的葡萄牙,對大海有著特別的感情。據(jù)說這樣的裝飾,是大地震后首次應用于城市路面,而現(xiàn)在,遍及里斯本城的各個角落。而且他們還把這一風格傳播了出去,澳門也有很多這樣的彈咯路吶。</p> <p class="ql-block">今天第一個目標奧古斯塔凱旋門和商業(yè)廣場,酒店走過大約5分鐘。小巷里這些漂亮的燈飾據(jù)說只有節(jié)日才會開放。前面那個就是凱旋門了,穿門而過便是商業(yè)廣場,然后就是特茹河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機場購買了里斯本卡,72小時有效,46歐。可以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免費參觀一些特定的景點,一些景點憑卡可以打折。我們還有三個白天游玩里斯本,故今天才開始使用,奧古斯塔凱旋門登頂就在免費之列。登樓了解一下它的歷史,感謝同伴一頁頁的翻譯截屏,現(xiàn)在得以詳細了解。</p><p class="ql-block">看看看,又是這么窄的樓梯。</p> <p class="ql-block">目之所及這一片曾經是葡萄牙王宮所在地,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摧毀了一切。1758年第一個設計方案獲準震后重建,臨河設計了一個新商業(yè)廣場,可還需要一個進入城區(qū)主干道奧古斯塔街的宏偉入口,于是以河邊原有的碼頭(照片盡頭那兩根石柱的位置),騎在馬背上的國王雕像為軸線(中間那個點),設計了這座凱旋門,名為奧古斯塔凱旋門,三者遙相呼應。里斯本有很多很多的廣場,幾乎每個廣場都有一座國王的的雕像,首先老外名字太難記,而且就算記住了,也不知道是哪一任的?? ,這位大概是重建時在任的那位吧。</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立在水中的那兩個柱子,做攻略時看見很多游記都有這張照片,但都沒寫是啥,現(xiàn)在明白了,這個應該就是原來的碼頭標志,三點一線的其中一點。這天空烏云壓頂,還好沒下雨??,寬慰自己老天已經很給面子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站在碼頭的位置看</span>商業(yè)廣場面積還是蠻大的,現(xiàn)在凱旋門的周邊黃色的房子??都是市政廳的辦公機構。</p> <p class="ql-block">看看初建成時的老照片,感覺河道變窄很多哦!</p> <p class="ql-block">仔細看看這座凱旋門,1758年首任設計者將頂部設計成一個三角閣樓+雕像,估計吧他是個老頭,它的設計比較具有那時代的古典美。但是1762年工程還沒有開工他就去世了(老外的效率真的蠻低的,我們別說四年四個月就完工了)。他的繼任者不滿意他的設計方案,重新設計了鐘樓結構,比較符合巴洛克美學,雙方一直僵持不下,1815年門前的6根柱子建起來了,爭論還沒有結束,直到1873年在不知道第幾任的設計者重新設計下百年工程終于完工,就是我們今天看見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樓頂老照片顯示不同時期的設計方案,好像還是現(xiàn)在的好看一點。</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拱門的上方是一個大型矩形結構,內部有一個巨大的石頭大廳,寬闊的側窗,保留了最初鐘樓的理念,一個巨大時鐘裝置被插入面向奧古斯塔街的立面,登樓時可以看見,上面寫著“don`t touch”</p> <p class="ql-block">面向商業(yè)廣場的這面是一組雕像群,凱旋門最上方是葡萄牙寓言里的三座雕塑:榮耀之神<span style="font-size: 18px;">(站在中間)</span>為天賦和勇氣加冕。我猜是不是天賦+勇氣才能成就榮耀呢?中間是葡萄牙王室的盾形徽章(好復雜哦??),兩邊斜臥的雕像分別是擬人化的特茹河神(左)和杜羅河神(右),兩條母親河。</p><p class="ql-block">在大地震后葡萄牙局勢其實蠻混亂的,國王與王室都跑到殖民地巴西去了,是首相龐巴爾侯爵留守,負責震后重建,所以他就把自己雕刻上了凱旋門,就是四人站立雕像的最右邊那位,但他也深諳君臣之道 ,把國王騎馬的雕像傲立在廣場之上??。</p><p class="ql-block">以后世的眼光看,他雖然大權獨攬,手段鐵腕,但是完成了震后的恢復和重建,出臺多項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里斯本也有龐巴爾侯爵廣場,豎有他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在樓頂可以看見天賦和勇氣之神的背面,一個是天使的翅膀,一個就是戰(zhàn)旗,很貼切。</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畢,沿著河邊慢悠悠前行,發(fā)現(xiàn)有人把河岸邊黑黢黢的石塊涂上艷麗的色彩,然后堆砌成人物,動物等場景,我想這就是熱愛生活的方式吧!或許有人認為很無聊。</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慢悠悠滴沿河而行,走到了4月25日大橋下開往大耶穌像的輪渡口,再次感嘆幸好昨天沒有坐公共交通,時間上肯定來不及。這時同伴突然說這里離大航海紀念碑還有好幾公里呢??。渴↑c力氣吧,打車了??</p> <p class="ql-block">大航海紀念碑,葡萄牙名字:葡萄牙超級英雄聯(lián)盟經念碑,里斯本必游景點,15年前打過卡,這次深度一下。這座碑是為了紀念航海王子恩里克逝世500周年于1960年建的,他一生致力于航海事業(yè),在他40年有組織的航海活動中,葡萄牙成了歐洲的航海中心,他們建立起了龐大的船隊,擁有優(yōu)秀的造船技術,培養(yǎng)了一大批專業(yè)的探險家或航海家,也是他將探險與殖民結合起來,使探險變成了一個有利可圖的事業(yè),如果沒有恩里克這一切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p><p class="ql-block">整座碑就是一個快帆船的形狀,就如站立在船頭的恩里克王子手中捧著的那個快帆船一樣。兩個側面則刻有33個人物雕像,正如碑名所寫都是葡萄牙出類拔萃的英雄人物。不過有一個例外,哥倫布也在其中,他其實是西班牙人,但人家葡萄牙說了,因為哥倫布是在葡萄牙讀的航海學校,技術是葡萄牙的,勉強也算??。</p><p class="ql-block">澳門老城區(qū)有一條馬路叫殷皇子大馬路,也是為紀念恩里克而設。同樣澳門的第一家五星酒店葡京酒店(Lisboa hotel),lisboa葡語就是里斯本的意思,直譯的話應該叫里斯本酒店,意譯的話里斯本不就是寓意葡萄牙的京城嘛。畢竟葡萄牙在澳門暫住了400多年,在澳門便能窺探到它和葡萄牙千絲萬縷的淵源。</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再次登頂游覽,感覺這里的風景最漂亮 ,登頂后可以清楚的看見紀念碑廣場上有一幅以馬賽克鑲嵌畫方式鋪就的直徑50米的一個航海羅盤,羅盤里面是完整的世界地圖,上面清楚的標記著葡萄牙的殖民地和殖民時間。澳門當然也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遠眺廣場對面,是和貝倫塔一同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熱羅尼姆修道院,更遠處是葡超足球隊??貝倫人隊的主球場,這時天空灑下了一縷金黃,畫面感很美!</p> <p class="ql-block">靠著特茹河一邊是一個小型游艇碼頭,遠處可以眺望4月25日大橋,如果天氣好的話,這里也是可以看見大耶穌像的,我們只看了個朦朦朧朧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另外一邊是世界文化遺產貝倫塔,因為我們當初跟團都曾經去過,這次就放棄了。</p> <p class="ql-block">紀念碑登頂下來感覺饑腸轆轆,于是穿過馬路匆匆打卡了熱羅尼姆修道院前的帝國廣場和大噴泉,急急地趕往修道院旁邊聞名世界的貝倫蛋撻店。</p> <p class="ql-block">這家開業(yè)于1837年的百年蛋撻店是公認的全球首家葡式蛋撻專賣店。關于它的由來,據(jù)說當時在熱羅尼姆斯修道院里修行的修女們會用大量的蛋清來給衣服和頭巾上漿,這樣一來,就會剩下好多蛋黃,為了避免浪費,心靈手巧的修女們制作出了五花八門的蛋黃甜點和蛋糕,外酥里嫩的蛋撻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種。1820年,葡萄牙發(fā)生了“自由主義革命”,到了 1834年葡萄牙關閉了所有的修道院,失去了生活來源的修女們不得不把她們制作的蛋黃甜點放在附近的蔗糖廠出售,好換點錢,沒想到卻大受歡迎。糖廠老板看到商機,當機立斷地從修女們手中買過了蛋撻的配方,并在距離修道院不到200米的貝倫街上開了蛋撻專賣店。至今蛋撻的配方都是保密的,蛋撻店知道配方的三位師傅必須簽訂終身保密協(xié)議,一旦離開蛋撻店,他將終身不得再從事有關的行業(yè)。</p><p class="ql-block">15年過去了,這里和記憶中的影像完全重合,只是少了烏泱泱的人群,沒有排隊的人流,我們直接入店點單,店里堂吃的地方很大的,可以同時容納400人就餐,淡季真好。</p> <p class="ql-block">唯一有變化的那就是蛋撻的價格了,當初是0.9歐,現(xiàn)在已經1.4歐,15年物價漲幅55% ,不能算便宜吧?</p> <p class="ql-block">攻略說吃蛋撻的標配是咖啡,甜+苦,但我們都不喜歡喝咖啡,于是第一輪蛋撻配各式飲料。講真,蛋撻是真心好吃,不是很甜的,就我平時不怎么喜歡吃蛋撻的也覺得很好吃,能揚名百年不是靠吹的。第二輪某個小伙伴不甘于吃招牌了,勇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個類似布丁的蛋糕上桌,誰知只是小指蓋的那點量直接把我甜齁,撂倒。</p> <p class="ql-block">原計劃呢是去游覽熱羅尼姆修道院權當消食了,結果不愧是曾經的皇家修道院,挺傲嬌的,和博物館一樣,周一休息。于是手握里斯本卡的我們開始了免費有軌電車游。</p><p class="ql-block">說到里斯本的有軌電車,非常有名的哦,里斯本電車公司創(chuàng)立于1872年,是葡萄牙最早經營公共交通運營的公司,目前只保留了5條電車線路,其中的網紅28路據(jù)說是歐洲最古老的有軌電車,是每個來里斯本的游客必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國寶級的網紅28路古董車就是長成這樣的,短小的車身比較適合穿行在陡峭的山坡和令人意想不到的急轉彎,據(jù)介紹它的車廂是全木制的。因為免費,我們一路坐到了它的終點,然后再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老天在天氣上沒有厚待我們,但在其他方面真心不錯,你看據(jù)說永遠要排隊才能上車的28路,我們都有座位,可以安靜的欣賞一路的風景。</p><p class="ql-block">小插曲:在我們的對面坐著一對“拉拉”在肆無忌憚的親密,老外熟視無睹,也就我們仨大驚小怪的,終點站下車她們大方的請我們給她倆拍照。</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也是有外賣小哥的,就是沒上海那么多,不知道價格如何??</p> <p class="ql-block">被甜品甜悶了,晚上想吃點重口味的解解膩,點評一搜(沒看錯就是大眾點評,現(xiàn)在出游真的方便好多),距離酒店165米有一家熊貓食堂(面館),看名字應該是中國人開的,就它了。</p><p class="ql-block">沒想到啊,在我們前面竟然有10桌在等位,而且中文店名的店里面竟然沒一個會中文的,幸好菜單簡單,就三種面??,牛肉的,雞肉的,豆腐的,價格一樣,9.9歐。</p><p class="ql-block">小插曲:在門口等位時,遇見了三個在里斯本讀大學的說中文的男孩子,他鄉(xiāng)遇故知,聽著就親切。得知其中一個出生在里斯本,是葡萄牙國籍,但是可以用上海話和我們交流,他說他和外婆交流是用上海話的。我蠻感慨的,這個年紀的上海孩子幾乎都不會講上海話了,大人們也遷就著講普通話,一個已經不是中國人的葡萄牙孩子,為了和外婆溝通還是把上海話堅持下來了,挺無語的。感謝這個小朋友幫助我們點餐,告知商家我們對于辣度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面館并不大,一排吧臺位,一條長桌,頂多30人左右了,老外居多,有一個現(xiàn)象很有意思,就是所有來店就餐的客人全部使用筷子,盡管我們看他們拿筷子的姿勢怪別扭的??。</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三碗牛肉面,盡管再三說了不要辣不要辣,但還是狠辣,高老師最后分析,因為牛肉是澆頭,已經預先腌制燒好了,面是現(xiàn)燒的,加入辣牛肉后,就變辣啦。嗯嗯,解釋沒錯面條??還是浪費了??。</p> <p class="ql-block">面館墻上的燈管凹出了這幾個中文字,看來老板的中文水平有待提高啊,看我們仨在議論這些字,鄰座的外國友人,面館的服務員都來問我們這些中文字是啥意思???我說就是你們老板讓你們“work hard hard hard”??????</p><p class="ql-block">嘻嘻哈哈的一天又過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