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在紐芬蘭最美的季節(jié)--之四 穿過半個地球來見面Qingwen <p class="ql-block"> Ramea 拉米島是紐芬蘭省21個自治社區(qū)中的一個。它位于紐芬蘭海岸線南岸,是個群島, 距離我們去過的Francios 不遠,只有渡輪可以抵達。有輪渡運營從陸上Burgeo 到Grey river, Francios 再到到Ramea 的航線。</p><p class="ql-block"> 該社區(qū)于 19 世紀初期就有人定居,它周圍曾經是豐富的漁場, 還是一個優(yōu)良的港口,歷史上是一個很繁榮的漁村。</p><p class="ql-block"> 1930年之后,John Penny & Sons漁業(yè)公司在拉米成立并且不斷繁榮,成了 20 世紀紐芬蘭最大的冷凍魚公司之一,它從事咸魚和深海拖網(wǎng)漁船鮮魚加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拉米鎮(zhèn)成立于1951年,居民從四周的拉米群島移居到西北部。</p><p class="ql-block"> 從1992年加拿大禁漁令實施以來, 這個似乎與世隔絕的社區(qū)一直艱難生存著,人口數(shù)量已下降至 20 世紀 70 年代高峰期 1,120 人的一半,2021年只有388人。</p><p class="ql-block"> 曾經被形容為"踩在魚群背上"的紐芬蘭漁場,由于人類貪婪無盡地向自然索取,禁漁30年還是無魚可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拉米也是許多植物的家園,樹木蔥郁,夏天島上一片綠色,與四周的海洋的藍色一起形成色彩斑斕。此外,該島和周邊島嶼是許多候鳥海鳥的秋冬棲息地。</p> <p class="ql-block"> 2004年,拉米被選擇為加拿大風力發(fā)電和柴油發(fā)電混合動力源的首選地。</p><p class="ql-block"> 2021年加拿大人口統(tǒng)計普查,拉米共有207套私人住宅,有388居民居住。而2016年,島上居民還有447人。</p><p class="ql-block"> 大海圍繞的拉米島上,修建了很多步道,是專門用木板在地上架起來的棧道。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意義的事件,居民們捐贈棧道修建,木板路上刻上捐贈者的名字作為紀念。</p> <p class="ql-block"> 這個俯視的圖片取自網(wǎng)頁,我們沒有無人機,拍不到這樣的角度。</p> <p class="ql-block"> 我們租住的民宅,寬大整潔舒適漂亮。主人還給我們準備了糖果和小禮物。民宅位于海邊,推開陽臺門,大海卷著海風撲面而來。遺憾的是風有點大。</p> <p class="ql-block">空氣濕潤,陽光充裕,植物茂盛生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到達了拉米,具體干什么?沒有任務,就是溜達,看風景和風土民情。放松心情,放松或者發(fā)呆,徹底休息。</p> <p class="ql-block"> 掉腳樓,不僅在拉米,在紐芬蘭,在東南亞以及世界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人類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是有共性的。</p> <p class="ql-block">行走的步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 我們繞行步道一圈。</p> <p class="ql-block">掛滿了世界各國的旗幟的居民家。</p> <p class="ql-block"> 將拉米幾乎走遍后,又走到碼頭,看見從Burgeo 駛來的渡輪。</p><p class="ql-block"> 突然,一個中年女性向我們微笑并打招呼。</p><p class="ql-block"> 她是Aletha 阿萊莎,在拉米長大,定居香港20多年了,在學校做英文老師?;乩滋酵改?,現(xiàn)在在等她乘渡輪回家的丈夫。</p><p class="ql-block">我們一見如故,熱烈交談起來?!?lt;/p><p class="ql-block"> 她喜歡香港,喜歡中國文化和食物,喜歡中國的人們。</p><p class="ql-block"> 很難想象有這樣的機會,來自中國的女性去到了加拿大,來自加拿大的女性去到了中國香港,彼此都經歷了多年異地的實際生活和工作體驗,有了切身的第一手體驗?,F(xiàn)在雙方在拉米遇見了,彼此講訴感受。</p><p class="ql-block"> 告別的時候,她讓我們去她父母家做客,她稱呼我們:"You are my people!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在阿萊莎父母家門口聊天。</p><p class="ql-block"> 我們都想乘船去海里逛逛,和他們商談后,決定由阿萊莎的父親和一個漁民鄰居開船帶我們出海,她的丈夫陪同。</p> <p class="ql-block"> 那天下午,是我們在紐芬蘭時少有的陰天,我們穿好救生衣,出海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艇有兩個聲納導航儀,還有一個固定在駕駛舵旁邊的GPS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想看海景,方便時最好捕幾條魚和牡蠣貽貝作為晚飯。</p> <p class="ql-block"> 小船從海岸駛出半小時了,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的魚的蹤影。</p><p class="ql-block"> 船長調轉船頭向大海深處駛去,船長告訴我們,這個聲納儀是可以看清水下魚的蹤跡的。因為禁漁令,禁止?jié)O網(wǎng)捕撈,只能釣魚。終于我們釣起了鱈魚,而小魚釣起來又放回大海。</p> <p class="ql-block"> 海上的一個視頻。</p> <p class="ql-block"> 船長把船開快了,陰天里海水仍然非常清澈。船快了,搖晃更明顯,錄像和照片也不能拍了,手要緊緊抓住船舷。</p><p class="ql-block"> 有一條大魚,約有1.5米長,平行著隨著我們的船游動,只見它的背影忽上忽下;在那個時候,我忽然覺得時空交幻,??罩g無邊無際無縫連接,只有迷幻的大魚在水里時隱時現(xià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雖然我們行駛在海邊,但是大海也是深不見底的,我們有這么有經驗的船長和船員開船,心里有底不慌。出外旅行,安全的事,一定不能忽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海上行駛2-3小時,釣魚捕貽貝,穿過海礁,乘風破浪,親身體驗穿入蒙蒙迷霧和茫茫大海,海天無邊無際的感覺,刺激又魔幻,太值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船已經駛得離岸太遠了,已經看不見岸邊,看不見任何拉米的蹤跡。船長用GPS 導航回歸??拷讜r,聽到一陣一陣從燈塔發(fā)出來的汽笛聲,作為回歸者,這汽笛聲實在太溫暖了,我們立刻明白: 燈塔,汽笛對漁民意味著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拉米,現(xiàn)在還存留著人守候的唯一的燈塔。</p> <p class="ql-block"> 阿萊莎的母親按他們的方式,給我們做了釣回來的魚和海鮮。我們做了中國特色的家常便飯。</p><p class="ql-block"> 老兩口把餐桌讓給我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阿萊莎的母親,擁有仁慈好媽媽的一切特點。</p><p class="ql-block"> 阿萊莎的父親,原來在拉米鎮(zhèn)任職市長達40年。</p><p class="ql-block"> 阿萊莎的女兒在中國長大,現(xiàn)在在哈佛大學念中國歷史的博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是不是在某種契機下,在神秘的力量作用下,穿過半個世界來見面?!</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