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眼睛的小可愛-----黑頸鸊鷉亮劍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五月八日,和朋友驅(qū)車前往大慶龍鳳濕地拍攝中國國家二級保護(hù)野生動物黑頸鸊鷉。</p><p class="ql-block"> 大慶龍鳳濕地自然保護(hù)區(qū)位于龍鳳區(qū)境內(nèi)東南,是一處我國僅有的位于市區(qū)中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hù)區(qū),距離市中心僅8km。大慶龍鳳濕地自然保護(hù)區(qū)生物多樣性豐富。占地面積5050.39 公頃。</p> <p class="ql-block">黑頸??</p><p class="ql-block"> 中國國家二級國家重點(diǎn)保護(hù)野生動物 。是??目??科??屬的鳥類。分布于歐亞中部、南部、非洲、北美洲西部以至中美洲、中國等地。多見于沼澤、池塘以及湖泊或有覆蓋物的溪流。 </p> <p class="ql-block">外形特征</p><p class="ql-block"> 中等體型(30厘米),體重約為0.5千克。繁殖期成鳥具松軟的黃色耳簇,耳簇延伸至耳羽后,前頸黑色,嘴較角上揚(yáng)。冬羽:與角的區(qū)別在嘴全深色,且深色的頂冠延至眼下。頦部白色延伸至眼后呈月牙形,飛行時無白色翼覆羽。幼鳥似冬季成鳥,但褐色較重,胸部具深色帶,眼圈白色。虹膜-紅色;嘴-黑色;腳-灰黑。叫聲:繁殖期發(fā)出哀怨笛音poo-eeet及尖厲顫音。</p> <p class="ql-block">生活習(xí)性</p><p class="ql-block"> 黑頸鸊鷉白天活動,通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在開闊水面。繁殖期則多在挺水植物叢中或附近水域中活動,遇人則躲入水草叢。日活動時間較長,從清晨一直到黃昏,幾乎全在水中,一般不上到陸地。活動時頻頻潛水,每次潛水時間可達(dá)30-50秒。</p> <p class="ql-block">食性</p><p class="ql-block"> 黑頸鸊鷉主要通過潛水覓食。食物主要為昆蟲及其幼蟲、各種小魚、蛙、蝌蚪、蠕蟲以及甲殼類和軟體動物,偶爾也吃少量水生植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遷徙</p><p class="ql-block"> 黑頸鸊鷉春季于4月間從南方越冬地遷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10月末開始南遷,在中國少數(shù)遲至11月初還在長白山見有未遷走的。遷徙時多成對進(jìn)行,偶見數(shù)只組成的小群或單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以下的圖片是今年六月下旬,拍攝于內(nèi)蒙古錫林浩特市額爾敦敖包公園附近。</p> <p class="ql-block">繁殖方式</p><p class="ql-block"> 繁殖期5-8月。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遷入繁殖地,營巢于有蘆葦或三棱草等水生植物的湖泊與水塘中。常成對或成小群在一起營巢,巢多筑在蘆葦叢間或固定于蘆葦叢上。通常營浮巢,較為簡陋,系由死的水生植物堆集而成,巢呈圓臺狀。每窩產(chǎn)卵4-6枚,雌雄輪流孵卵,通常第一枚卵產(chǎn)出后即開始孵卵,孵化期約21天。雛鳥早成性,孵出后全身即長滿了絨羽,孵出后的第二天即能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黑頸鸊鷉在孵卵</p> <p class="ql-block">小白骨頂雞戲黑頸鸊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