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岳陽樓書畫社陸敏老師輪值作品交流紀實(二)靜芳 <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師: </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名上海海關退休干部,現(xiàn)擔任上海海關退休黨委委員,第十三黨支部書記。我退休已經(jīng)十二年了,2012年起進入上海老干部大學海關書法班學習,直至2021年12月30日結(jié)業(yè)。2021年11月進入岳陽樓書畫社和東方藝術院書法社,有了更多的學習深造機會。感到十分榮幸!在此,謝謝潘社長和各位前輩老師的關照指教!下面我匯報三點: 一、學書十年來的情況和感想 </p><p class="ql-block"> 我從小喜歡寫字畫畫,中學還參加了篆刻興趣小組,參加工作后,也自己常常寫字刻印,都是自學為主,也沒多大長進。2011年我退休后,單位推薦我參加老干部大學書法班學習,任課是劉震老師,一學就是十年。我十分珍惜學習機會,十多年來,幾乎花費了絕大多數(shù)空余時間練習寫字,最多時,一天書寫四小時至八小時。眼花胳膊酸疼的。從楷書、行書、隸書到草書、章草,讓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先后臨寫了一些古帖,比如: 《歐陽詢皇甫君碑》、《顏真卿多寶塔碑》、《集王羲之圣教序》、趙孟頫《洛神賦 閑居賦》、孫過庭《書譜》、王世鏜《章草草訣歌》、《趙構(gòu)草書洛神賦》和王遽?!墩虏萸ё治摹芬约啊稓v代章草精選》等等,在學習過程中,除了多練,臨寫,還注意讀貼。草書、章草的識字是比較困難的,書寫更難,不下苦功不行。在學習中,我特別臨摹劉震老師的作品,從中體會其規(guī)律和筆法。盡管寫字很枯燥無味,尤其遇到瓶頸時,很容易產(chǎn)生懷疑,動搖信心,心情很糟。但是,劉老師身教言傳,倡導“快樂寫字”,有效舒緩了我緊張的心理,增強寫好字的信心。就這樣,堅持了十多年,初步了解掌握了書法的基礎知識,也提高了自己的書寫能力,取得了一些進步。十年來,我每年都積極參加市老干部局、市退管會、海關總署、上海海關、老干部大學等組織舉辦的各類專題書法(畫)展,也取得了不少獎項,讓我享受了書法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為了迫使自己堅持寫字,多年來,每逢節(jié)日、紀念日和農(nóng)歷節(jié)氣日,我都會提筆書寫一些古詩詞或詩詞發(fā)朋友圈,圈了不少粉絲。如今寫字,已經(jīng)成為我生活中必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畹嚼?,學到老,學無止境。我將繼續(xù)努力,好好寫字,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p><p class="ql-block">二、有關章草的淺見(興起和沉寂)</p><p class="ql-block"> 楷書、篆書、隸書、行書、草書大家相對比較熟悉,我就不贅述了,主要說說我對章草的淺見和理解。</p><p class="ql-block">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波瀾壯闊。章草是書法藝術長河中的一個分支。從戰(zhàn)國時期的秦隸(古隸)中逐漸演變而來。章草興起于西漢中期,盛行于東漢、三國、兩晉。當行書、楷書、今草興起之后,章草書寫的實用功能便逐漸衰退,漸趨沉寂,遂于書法藝術的分支薪火傳承,延續(xù)至今。為了書寫方便,民間并沒有停止對秦隸的簡化步伐。西漢是小篆和秦隸并行的年代,在公元前半個世紀前后,即西漢的中期在宣帝、元帝、成帝年間(前73—7),逐漸形成書寫更加簡便的字體,即章草。章草出自秦隸,是在秦隸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所謂“存字梗概,損隸規(guī)矩,縱任奔逸,赴速急救”。)西漢中后期,人們?yōu)榱藭鴮憰r的簡便,常會省略秦隸的偏旁和筆畫,書寫快時,字中筆畫還有連寫。隨著省略和連寫成分的逐漸增加,約定俗成,經(jīng)過省簡后的秦隸就演變成了章草。迄今我們所見的皇象《急就章》拓本反映了當時章草之梗概,形成了章草的筆法和章草的結(jié)構(gòu)的基本規(guī)范。</p><p class="ql-block"> 章草流行時,人們沒依舊有停止簡化書寫字體的步伐,章草逐漸滋生出今草和行書,還滋生出漢隸。漢隸在確立了正體字地位前后又逐漸滋生出楷書。所以,書壇在這個時期是精彩紛呈的,相傳劉德升(東漢桓(音同還)帝和靈帝時期的書法家)“創(chuàng)造”了行書,張芝(東漢獻帝時期的書法家)“創(chuàng)造”了今草,鐘繇(音同堯)(三國時期的書法家)“創(chuàng)造”了楷書等等??梢?,三國兩晉時期,今草、行書、楷書均已經(jīng)形成。由于楷書、行書、今草日趨成熟,使書寫更加便捷,更易于表達和交流,至南北朝時期,章草的地位逐漸被楷行草取代,章草從此進入了歷史的沉寂時期。</p><p class="ql-block"> 縱觀章草軌跡,興起于西漢,流行于東漢和魏晉時期,期間,留下了諸多章草名篇,如皇象的《急就章》、索靖的《出師頌》等等,隋唐出了《月儀貼》,宋元時期,趙孟頫薪火傳承,有諸多章草名篇留世,還有趙雍、鄧文原、俞和、宋克等墨跡拓本,薪火相繼。時至明清,祝枝山有章草名作留世,還有未署名的《草訣歌》問世。《草訣歌》在章草理論與章草書法兩個方面均十分出色,堪稱章草中的《書譜》,前無古人。章草傳至現(xiàn)代,有王遽常、鄭誦先、李天馬(我的老師劉震就是李天馬的弟子)等精研章草,融古出新,獨樹一幟,薪火再傳。</p><p class="ql-block">三、跟劉震老師學章草心得</p><p class="ql-block"> 劉震老師事師從李天馬,楷隸行草都會,尤其他的章草和行書,不僅繼承傳統(tǒng)精華,還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絕美無比。我有幸跟劉震老師學習書法十年,尤其是后兩年,兼學章草,收獲滿滿,受益匪淺。充滿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章草的字,具有草書、隸書、楷書等元素特征,其每亇字都單獨,書寫時不能引帶其它字(行書流暢活躍有的字還取勢,大小隨意,粗細自如,)章草嚴謹,一橫一鉤不能隨意,字型趨方,運筆不求快。(楷書規(guī)矩,一絲不茍,筆筆中鋒,入木三分,有歐顏柳諸趙等各種風格)而章草除了方型外觀方型像似楷書,其它都不同楷書。隸書稱八分書,章草波折帶些八分的捺腳,但章草的捺就比隸書要穩(wěn)重厚實。章草,看上去不美(大家查看章草字典就知),劉老師的能力和特點是,盡量把章草的字向行書靠,讓它看上去很美,但不失規(guī)矩。激發(fā)了我們學習章草,學好章草的興趣和動力。</p><p class="ql-block"> 章草和今草一樣,都是很嚴謹?shù)?,每個字都要有出處,不得胡編亂寫。因此,識字是最基本的,了解掌握每個字的書寫正確方法是很重要的,又是最費時間的。掌握字的結(jié)構(gòu)和構(gòu)成,需要長期的積累。這方面,很難做到。我在寫作品之前,必須弄明白每個字的章草寫法,還得依靠查詢《章草字典》才能完成。而且,由于學的時間不長,基礎不深,只是略知皮毛而已。</p><p class="ql-block"> 今天向大家作交流匯報,主要是本著學習的態(tài)度,人有自知之明,我的書法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有很多學習上升的空間,匯報中肯定存在不少錯誤和不足,讓老師們見笑了。還望社長和老師們不吝賜教,多多指正!帶來一些習作,請大家批評!</p><p class="ql-block"> 我的交流完了,謝謝大家!</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5日</p> <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書畫社輪值作品交流活動由陸敏老師主講。</p><p class="ql-block">陸老師與大家分享了從2012年開始學習書法與繪畫的心得體會。第一部分:1、快樂學字。2、熱愛寫字。3、持續(xù)學習。第二部分:對學習章草的體會,從章草的由來與發(fā)展軌跡,如何對章草下功夫?qū)W習的方法等等~~</p><p class="ql-block">之后許多老師都從不同角度交流了感悟與體會,大家被陸敏老師的勤奮所折服。</p><p class="ql-block">最后,潘社長做了總結(jié)發(fā)言,1、陸老師對于學習書法坐得住、靜得下、守得住,學得進很不容易。2、陸老師學習勤奮、融合貫通、承傳創(chuàng)新相結(jié)合,形成結(jié)體寬博、俊秀,線條粗細變化有致 、挺拔的風格,值得祝賀和學習。3、陸老師多才多藝,學一門,鉆一門,精一門,融會貫通能力強,學習效果明顯!他樂觀豁達、勤奮自勵的精神充實、豐富晚年生活,既愉悅了心情,又提高了書藝,一舉多得,滿滿收獲,累累碩果,值得學習。</p><p class="ql-block">最后,潘老師對年前工作作了部署。12月19號,在麗園路老年展示中心再次舉辦我社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書畫展,希望大家參加;擇時組織年前寫春聯(lián)的活動。</p><p class="ql-block"> 2023-1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