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宮博物館老頑童(辭謝送花) <p class="ql-block"> 盧浮宮金字塔</p><p class="ql-block"> 盧浮宮是法國王宮建筑之一,位于巴黎塞納河畔,巴黎歌劇院廣場南側(c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p><p class="ql-block"> 1981年,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發(fā)起了“大盧浮宮”項(xiàng)目,盧浮宮玻璃金字塔部份,是由著名的建筑設(shè)計(jì)大師貝津銘先生設(shè)計(jì)的。</p> <p class="ql-block"> 1989年,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紀(jì)念日,200噸重的金字塔正式矗立在盧浮宮的中央,成為盧浮宮的主要入口,參觀者可以走最短的路線到達(dá)各個(gè)展廳。</p><p class="ql-block"> 盧浮宮內(nèi)倒置的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 《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p><p class="ql-block"> 勝利女神像,是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尼克的雕塑,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190年。</p><p class="ql-block"> 勝利女神站在一條船上,船體有明顯的殘缺和裂痕,勝利女神雕像和這條船,是由100多塊殘片重新修復(fù)的,是鎮(zhèn)館三寶之一。</p> <p class="ql-block"> 勝利女神自1884年起,就在盧浮宮的顯要位置展出,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雕塑之一。</p><p class="ql-block"> 勝利女神是肢體殘缺的雕塑,沒有頭顱和雙膊。她身體略前傾,海風(fēng)吹拂衣裙貼身,兩支翅膀張開似展翅欲飛。展現(xiàn)出熱烈飽滿的情感,迸發(fā)出激情和力量,動(dòng)態(tài)感生動(dòng)完美,似乎要擁抱勝利,擁抱未來。</p><p class="ql-block"> 法國著名雕塑大師羅丹贊美此雕塑像時(shí)說;這簡直就是真的肌肉,撫摸她可以感到體溫的。</p> <p class="ql-block"> 《米洛斯的維納斯》~亞歷山德羅斯于公元前完成的作品,直到1820年雕像才被發(fā)現(xiàn),為鎮(zhèn)館三寶之一。</p><p class="ql-block"> 維納斯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化身,象征豐富多產(chǎn)的女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維納斯亭亭玉立、優(yōu)雅動(dòng)人,是按照人體的黃金分割比例來塑造的,具有希臘女性的典型特征。維納斯精致的面龐,半裸著的身體,豐腴的肌膚,輕盈曼妙的曲線,塑造出最勻稱和諧、矜持性感、婀娜多姿的女性裸體之美。</p> <p class="ql-block"> 《蒙娜麗莎》~列奧納多?達(dá)?芬奇</p><p class="ql-block"> 1503年~1517年作品</p><p class="ql-block"> 《蒙娜麗莎》是達(dá)?芬奇應(yīng)意大利佛羅富商賈孔多之邀,為其妻子麗莎?賈孔多所作畫像,其作品表現(xiàn)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形形象,反映了文藝復(fù)興時(shí)人們對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p><p class="ql-block"> 《蒙娜麗莎》畫像前人流如潮,人們爭先搶后恐后地爭睹《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手機(jī)、相機(jī)“咔嚓、咔嚓”地響著,想在這照像留念,只能留下一群人的集體照。</p> <p class="ql-block"> 《美惠三女神》</p><p class="ql-block"> 美惠三女神雕塑,創(chuàng)作于公元一世紀(jì)古羅馬時(shí)代。在希臘神話中,三位女神分別是;光明女神阿格萊亞,歡樂女神歐芙洛緒涅,鮮花女神塔利亞。美惠三女神代表著生命所給予最美好的一面;嫵媚、優(yōu)雅、美貌,歡樂和藝術(shù)。</p><p class="ql-block"> 三女神雕塑人體比例勻稱,姿態(tài)典雅優(yōu)美,身體曲線柔和流暢,勾肩搭背親密自然,沒有嬌柔做作之感,活潑浪漫的美少女構(gòu)成一幅生活情趣濃厚的閨密圖,洋溢著美妙青春的金色華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垂死的奴隸》~米開朗基羅?博那羅</p><p class="ql-block"> 1513年~1515年作品</p> <p class="ql-block"> 《被縛的奴隸》~米開朗基羅?博那羅</p><p class="ql-block"> 1513年~1515年作品</p><p class="ql-block"> 被捆綁的奴隸壯悍的身體掙扎著呈扭曲變形狀,他試圖掙脫身上的繩索,暴發(fā)出強(qiáng)大的反抗力。心中的不甘心和不屈服表現(xiàn)在面部表情上,有人稱此雕像為反抗的奴隸。</p><p class="ql-block"> 《垂死的奴隸》和《被縛的奴隸》兩尊雕像,原為裝飾教皇二世陵墓而制作的。但后來并沒有安放在陵墓前,最后輾轉(zhuǎn)到盧浮宮收藏。</p> <p class="ql-block"> 《沉睡的海爾瑪弗狄忒》</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二世紀(jì)希臘雕塑的羅馬復(fù)制品。</p><p class="ql-block"> 你看她沉睡得多么香甜,皮膚細(xì)膩,身材圓潤,臀部豐滿,好一幅睡美人圖。</p><p class="ql-block"> 你看她身下的床墊,是意大利雕塑家貝爾尼尼1619年的作品。大理石的材質(zhì),卻能讓人感覺到舒適和柔軟,今天豪華的席夢思與之相比也遜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 我轉(zhuǎn)到睡美人的另一側(cè),我被驚呆了,怎么會(huì)這樣?我看到了豐滿的乳房,還有,還有男性的生殖器。天那,這是一個(gè)雙性人。</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個(gè)極其殘忍的因愛生恨故事,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美少年海爾瑪弗狄忒拒絕了水仙子薩拉瑪西斯的追求,水仙子為了能與他永遠(yuǎn)在一起,要求宙斯將他們的身體合二為一,從此海爾瑪弗狄忒便成為雌雄同體的兩性人。</p><p class="ql-block"> 得不到你,我就毀了你,殘害他人,也殘害了自己。多么殘忍,殘忍到無法想像,讓人無語……。</p><p class="ql-block"> 希臘神話故事告訴人們,兩性人是無辜的,他(她)們的不幸不是自己造成的,我們不能有岐視心理,應(yīng)當(dāng)理解和尊重他(她)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被愛神吻醒的普塞克》,作者是意大利著名雕塑家安東尼奧?卡諾瓦。1787年~1793年作品。</p><p class="ql-block"> 厄洛斯俯著身子雙手環(huán)抱著普塞克,普塞克伸出雙臂輕摟厄洛斯的頭部,兩人柔軟的身軀深情相擁,四目相對脈脈含情,迎接狂熱的愛戀之吻。</p> <p class="ql-block"> 雕塑取材于希臘神話故事,阿芙羅狄忒妒忌普賽克的美貌,對她進(jìn)行百般刁難和虐待,命令普賽克去地獄去取“睡眠瓶”。好奇的普賽克打開“睡眠瓶”后便沉睡不醒,厄洛斯及時(shí)地發(fā)現(xiàn)普賽克失蹤了,便四處尋找,終于找到了普賽克,用親吻把她救醒。</p><p class="ql-block"> 厄洛斯和丘比特的職能差不多,都是愛神。厄洛斯身上也背著箭,不過救人于危難之中,愛神的熱吻似乎比冷箭更為有效。</p> <p class="ql-block"> 細(xì)膩光潔的皮膚珠圓玉潤,肢體姿態(tài)輕盈優(yōu)雅舒展,充滿了浪漫的愛戀色彩,極富張力和動(dòng)感,呈現(xiàn)出希臘古典藝術(shù)的均衡和諧之美。人們屏氣凝神被這作品深深地震撼,感嘆世間競有如此精湛的藝術(shù)品。雕塑的吸引力在于藝術(shù)品本身的內(nèi)在神韻,而不是外在的赤裸肉體。</p><p class="ql-block"> (圖片下方是“睡眠瓶”)</p> <p class="ql-block"> 堅(jiān)硬大理石,雕塑出了男性肌肉的力度和質(zhì)感,女性皮膚柔美和細(xì)膩,厄洛斯翅膀上的羽毛似乎都有輕微的動(dòng)感,靜態(tài)與動(dòng)態(tài)達(dá)到了和諧完美,藝術(shù)家以高超的技藝賦于冰冷的大理石以生命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戴面紗的女人》~安東尼奧?科拉迪尼</p><p class="ql-block"> 雕塑家用完全不透明的大理石,塑造出若隱若現(xiàn)的神秘面紗,讓人有一種掀起你的蓋頭來,讓我看你的眉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雕像衣裙上的千褶百皺都有飄逸感,讓你懷疑這真是用大理石雕刻的嗎?你無法想像面紗后面,眉清目秀的臉龐是怎么雕塑出來的,似乎都能感到到面紗后的呼吸,神秘的面紗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我呆呆地看著這塑像,深深地感嘆這真是一件神品,我認(rèn)為這是博物館里最精湛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戴頭藍(lán)的雅典娜》</p> <p class="ql-block"> 《Gabii的阿耳忒彌斯》</p><p class="ql-block"> ~1792出土于意大利的Gabii</p><p class="ql-block"> 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與羅馬神話中的戴安娜相對應(yīng)。</p> <p class="ql-block">《受刑的馬西亞斯》~米開朗基羅?博那羅</p><p class="ql-block"> 這是極其血腥殘忍的故事,馬西亞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森林之神,他向太陽之神與藝術(shù)之神的阿波羅挑戰(zhàn),比試誰的奏樂技巧更勝一籌,馬西亞斯落敗后被活剝皮膚。雕塑描繪的是馬亞西斯被懸吊在樹上等待行刑。他的臉部扭曲著,表情極其痛苦和復(fù)雜。</p> <p class="ql-block"> 《年老的半人馬被愛洛斯捉弄》</p><p class="ql-block"> ~17世紀(jì)意大利的出土文物</p><p class="ql-block"> 這件作品是公元前二世紀(jì)的希臘雕塑的羅馬復(fù)制品,半人馬是希臘神話故事里的一種性格溫順的動(dòng)物,愛洛斯是神話中的小愛神,相當(dāng)于羅馬神話里的丘比特。</p> <p class="ql-block"> 盧浮宮靠墻廊柱上有四尊塑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