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歲月(八)碧海丹峰 <p class="ql-block"> 我的知青歲月</p><p class="ql-block"> ——紀(jì)念上山下鄉(xiāng)50周年</p><p class="ql-block"> (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篇尾的贅述</p><p class="ql-block"> 三年(還有的同學(xué)是八年)的知青歲月結(jié)束了。如果說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年代,錘煉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意志、品質(zhì),堅定了他的為蘇維埃和共產(chǎn)主義獻身的理想、信念,并因此而寫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朽名著,那么,艱苦而又空前絕后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不僅讓知青們鍛過腿,煉過背,吃過苦,流過淚,同樣也造就了這一代人的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zhì),也為他們的進步成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打下了良好的堅實基礎(chǔ)。</p><p class="ql-block"> 一曲《我們這一輩》,唱出了知識青年的艱苦與無奈,卻沒有反映出知識青年 “戰(zhàn)天斗地” 的豪邁。雖然結(jié)論是 “人生無悔 ”,但沒有道出無悔的原因,總是感覺有點缺憾。如果能有第二段,加進知青奮斗成長的勵志內(nèi)容,譬如對應(yīng)“酸甜苦辣釀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加進“艱苦奮斗勵志的歌,不知唱了多少回”,是不是會更好?!</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曾有一部反映知識青年生活的電視連續(xù)劇《蹉跎歲月》挺火。我當(dāng)時對于 “蹉跎 ”理解,是磨難和成長。在動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查了一下,“ 蹉砣 ”的原意竟是虛度光陰、任由時光流逝而毫無作為。在那個年代,無書可念倒是事實。但知識青年在農(nóng)村廣闊天地的大學(xué)校里,學(xué)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豐富了社會實踐和人生閱歷,他們在不斷進步成長,在廣闊天地里大有作為。在以后回城的各個工作崗位上都做出了不同的貢獻。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從這一點講,他們沒有虛度年華、沒有蹉跎歲月!</p><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輿論褒貶不一,莫衷一是。有一說,這是荒廢的一代,更多的人士說,這是挺起共和國脊梁的一代。對于后一種說法,作為一個個體的我,是承擔(dān)不起的。但千千萬萬(據(jù)說是一千七百多萬)的知識青年,忍辱負(fù)重,戰(zhàn)天斗地,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書寫了各自的無悔人生。他們是普通的老百姓,也是心懷家國情懷的可歌可泣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輿論,應(yīng)該為他們正名,</p><p class="ql-block"> 社會,也應(yīng)還之以公道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知青歲月,</p><p class="ql-block"> 苦樂年華 !</p><p class="ql-block"> 2018,8,18 初稿</p><p class="ql-block"> 2018,8,24 二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