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南疆行(三),行在古老邊塞小村~吐峪溝麻扎村,行在今日喧鬧風(fēng)韻喀什“古城”,行在與朋友們同行的歡樂之中。小蔥 <p class="ql-block">10月23日拍攝吐峪溝大峽谷是我們行程第一站拍攝地,不知什么原因不開放,就在路邊看了一眼,回來發(fā)現(xiàn)我都沒拍照。其實峽谷看多了,也不遺憾??,吸引我的恰是吐峪溝峽谷的歷史。</p><p class="ql-block">介紹說吐峪溝大峽谷是中國西部最具有神秘色彩地方,周圍有開鑿于西晉(公元266-316)的千佛洞。我好奇,新疆是我國穆斯林聚集地,怎么還有一佛教千佛洞?,我要去!周圍還有伊斯蘭教建筑風(fēng)格的清真大寺,還有一藏傳佛教大寺院遺址,我要去!結(jié)果都沒開放,太遺憾了!</p><p class="ql-block">還好吐峪溝麻扎村開放。</p> <p class="ql-block">麻扎村~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p><p class="ql-block">據(jù)介紹,麻扎村是迄今新疆最古老維吾爾族村落,保存完好,有1700多年歷史,有“民俗活化石”之稱。</p><p class="ql-block">村里目前還居住著約500來戶人家,清一色維吾爾族。歷史以來這個村和吐峪溝大峽谷一樣是中國西部最具有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重著名宗教歷史文化的交匯地;是佛教傳入中國的最重要的驛站,是世界七大圣地之一、中國第一大伊斯蘭教圣地,史有“東方的麥加”之稱。</p> <p class="ql-block">麻扎村清真寺~中國最早的清真寺,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可惜不開放。</p> <p class="ql-block">麻扎村村貌</p> <p class="ql-block">門口寫著“維吾爾民俗居舍”,門口還掛著二維碼牌子,進去參觀要自覺掃碼。??</p> <p class="ql-block">除大清真寺外,村里看不見磚、水泥建造的房屋,一些老房屋已倒塌,不知以后是否還會依舊修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房子依然是土房子,而為了居民行路方便,“胡同”的路面已經(jīng)鋪設(shè)了磚。</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一片麻扎,麻扎是穆斯林表述墳?zāi)?,墳?zāi)怪狻?lt;/p><p class="ql-block">左邊綠頂麻扎,是最早的一座,叫“艾蘇哈卜·凱赫夫”麻扎,據(jù)介紹它周圍還有六座類似大小的麻扎。這七座麻扎主人是最早來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教士,他們死后葬在了這里,這個村最早的居民是守護這七座麻扎的人。麻扎村的居民們以能世代守護著麻扎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都是麻扎</p> <p class="ql-block">石頭城遺址</p> <p class="ql-block">石頭城位于新疆西南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城北,海拔3100多米,始建于我國晉唐時期。</p> <p class="ql-block">石頭城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有著重要戰(zhàn)略地位的城堡。據(jù)歷史記載,石頭城在漢代時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統(tǒng)一西域后這里設(shè)蔥嶺守捉所。元朝為鞏固疆土,在此修建城郭,清朝政府也派大員在此戍邊。</p><p class="ql-block">蔥嶺守捉:唐朝統(tǒng)一西域后在新疆塔什庫爾干設(shè)立的戍邊軍隊,大的稱軍,小的稱守捉。蔥嶺~地名,歷史上是中國的西域和中亞的分界嶺。</p> <p class="ql-block">石頭城下是一片金燦燦的草灘,人們稱它帕米爾高原金草灘,水流不息,草木富足。</p> <p class="ql-block">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p> <p class="ql-block">石頭城所建位置和這片金色草灘呈現(xiàn)了石頭城曾經(jīng)的經(jīng)濟充裕和政治威嚴。</p> <p class="ql-block">石頭城門前塔吉克族帥小伙賣奶茶,8元一杯。南疆早晚溫差大,為避開旅游高峰人群我們早早就進了景區(qū),拍照時凍手,途中來杯熱奶茶美哉美哉,買杯奶茶拍張人物照也踏實。我買了兩杯奶茶一瓶沙棘汁,小伙子高興的跳起了塔吉克族舞蹈,佩服他們天生就有舞蹈細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喀什~我們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奔波了一天,夜幕降臨我們的大巴駛進喀什城。老遠就看到遠處霓虹燈閃著“喀什人民歡迎你”,不要太感動了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進城我們就遇見堵車,沿途燈火輝煌,讓我驚訝,今天的喀什已經(jīng)面目全非,我完全不認識了。上世紀90年代我曾因工作多次到過喀什,那時喀什的路燈很暗,看不見高樓大廈,路兩旁幾乎都是土坯房和高大的楊樹,那時感覺喀什的綠化比我們內(nèi)地好。如今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p> <p class="ql-block">喀什是“喀什噶爾”的簡稱,喀什是突厥語“玉石”之意,噶爾是古伊朗語“石”或“山”的意思。據(jù)介紹,喀什在未納入中原政權(quán)版圖時,常屬“疏勒國”的范圍,張騫出使西域才揭開喀什與中原地區(qū)官方的交流。東漢永平三年(公元60年),設(shè)置西域都護府,喀什作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中國版圖,1952年成立喀什市。</p><p class="ql-block">喀什是我國歷史名城,是我國最西部的邊陲城市,歷史上是絲綢之路上的商阜重鎮(zhèn),歷史至今都是東西方交通咽喉樞紐,是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和文明的重要交匯點。</p> <p class="ql-block">喀什清真寺還是那時的清真寺,但清真寺的方位我卻搞不清了,因清真寺周圍的環(huán)境完全變了,現(xiàn)在是一個大廣場。上世紀九十年代我來時,清真寺前是一不大的小土廣場,禮拜結(jié)束后,不能進清真寺的女人們手捧著馕站在清真寺門口,出來的男人們沖著馕“吹”一口氣,送福吧?!周圍是矮小的房屋和高大的楊樹,像現(xiàn)在清真寺里面的楊樹,周圍還有做小生意的維族居民。</p><p class="ql-block">喀什清真寺也稱艾提尕爾清真寺,是我國著名清真寺之一,是新疆規(guī)模最大的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明正統(tǒng)(1436-1449)年間喀什統(tǒng)治者沙克色孜·米爾扎后葬于此,他的后裔在墓旁建了一座小清真寺,是今喀什清真寺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喀什清真寺后面現(xiàn)在是一條千年老街~吾斯塘博依古街。吾斯塘博依維吾爾族語是“水渠”或“河邊”的意思,因這條街區(qū)最早是建在水渠邊的,因此而得名。吾斯塘博依是繁華的歷史商業(yè)街,它并非是一條筆直的街,是一個街區(qū),街里有橫七豎八、長短寬窄不同、相互穿插的小巷子,巷子兩邊是大小各異制作或經(jīng)營維吾爾族傳統(tǒng)手工藝品,如樂器、銅鐵器、小刀、維族帽子和飾品等的作坊和商店。90年代我來時,這個地方是坐在自家門口做小生意的維族老人。印象最深的是一手工雕刻老人,他用一塊木頭雕刻了一個類似勺的小物件,“勺”的把柄比勺的要長些,“把柄”還有一個槽,后來喀什維族陪同告訴我們是給躺著小男童接尿的。我們德國客人當(dāng)即兩元買下?,F(xiàn)在這個小物件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吾斯塘博依街上的一家維族特色老茶館。經(jīng)營過程中時不時有維族老人家樂器表演,以吸引游客。</p> <p class="ql-block">這個維族風(fēng)情的老茶館也是網(wǎng)紅打卡地,我們慕名而來,點了壺茶和一些小吃,坐了一個多小時,也算體驗了一把維族茶文化。</p> <p class="ql-block">塔哈巷游拍街是很有趣的一條街,走在這條街上讓人興奮并有激情,小巷即具有傳統(tǒng)的維吾爾民族風(fēng)情,又處處顯露出當(dāng)代維爾族年輕人一邊追求理想,一邊又享受休閑的現(xiàn)代生活氣息。</p> <p class="ql-block">彩虹巷</p> <p class="ql-block">布袋巷</p> <p class="ql-block">傳統(tǒng)裁縫店</p> <p class="ql-block">巷內(nèi)傳統(tǒng)喝茶休閑小榻</p> <p class="ql-block">“爺爺?shù)臓敔數(shù)陌职帧扁蔚?lt;/p><p class="ql-block">網(wǎng)紅店,我們來打卡啦,也買了馕。</p> <p class="ql-block">拍照模特,不是我們雇的,是另一攝影團隊雇的,我手機蹭拍,引起對方不快。??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醋屇L卣驹谶@個位置,拍出來的是陰陽臉 。??</p> <p class="ql-block">小巷房子的墻都有各種裝飾</p> <p class="ql-block">坐在街上曬太陽和做小生意的維族老人。據(jù)當(dāng)?shù)爻鲎馑緳C師傅說,這個季節(jié)的太陽??最養(yǎng)人。</p> <p class="ql-block">喀什清真寺晚上的燈光。在我們用散團晚餐的餐廳陽臺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逛了古城后,感覺說是古城不恰當(dāng),因為城里街面上幾乎沒有古的痕跡,都是依舊修舊建的,自認為用“老城”比較恰當(dāng)?!肮懦恰眱?nèi)是縱橫交錯的巴扎街,都是店鋪,生意不是很多,很冷清,因疫情剛過,還沒恢復(fù)元氣吧!</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開城門儀式</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喀什古城每天上午10點都有古城開門儀式,歡迎八方來客。</p><p class="ql-block">現(xiàn)流傳“不倒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內(nèi)街景一撇</p><p class="ql-block">老城內(nèi)的街都是“巴扎”,大同小異。</p> <p class="ql-block">喀什高臺民居</p><p class="ql-block">原是建在高40米,長800多米黃土高崖上的維吾爾民族聚居區(qū),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近些年當(dāng)?shù)卣疄檎故揪S吾爾族古老民居建筑和民俗風(fēng)情對這一地區(qū)進行了規(guī)劃和改造,以開放式博物館形式保留了一部分老舊房屋,依舊修舊了大部分老舊房屋,現(xiàn)在高臺民居也是喀什的一大景觀。</p><p class="ql-block">我上世紀90年代看到喀什維吾爾族居民的房屋大部分就是這里樣子的。</p> <p class="ql-block">依舊修舊的維吾爾族居民老房</p> <p class="ql-block">以博物館形式保留的維族居民的老舊房子。</p> <p class="ql-block">在喀什幾座老城轉(zhuǎn)了兩天感嘆!驚嘆!也贊嘆!驚嘆喀什在這三十年發(fā)生的變化,贊嘆喀什人民生活越來越好,街上已沒有穿膠鞋的老人了。。感嘆中帶有一些遺憾,遺憾喀什的發(fā)展也沒有擺脫“務(wù)實”的思路,過度開發(fā),少了原純樸、帶有獨特民族風(fēng)格的東西,看到現(xiàn)在的喀什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膚淺感受!</p> <p class="ql-block">編制作坊</p><p class="ql-block">高臺民居巷子里仍保留著當(dāng)?shù)貍鹘y(tǒng)工藝作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打鐵作坊</p> <p class="ql-block">香妃墓</p><p class="ql-block">香妃墓也擴建成香妃園了,比上世紀90年代我看到的大了幾十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立的雕塑(原來沒有)</p> <p class="ql-block">香妃墓</p><p class="ql-block">我之前看到的景點就一個綠頂?shù)南沐菇ㄖ?lt;/p> <p class="ql-block">指示牌標(biāo)記的都是圍著香妃墓擴建的新景區(qū)設(shè)施,現(xiàn)在景區(qū)面積好大,沒有時間看完,下次再來吧!</p> <p class="ql-block">十月南疆行,行在與朋友們的歡樂之中。大家的興趣愛好一致,路途中的快樂也就放大了,行程順利圓滿,意猶未盡!</p><p class="ql-block">行程時間:2023年10月22日—11月1日</p><p class="ql-block">行程計劃要求10月22日自行抵達烏魯木齊酒店報到。11月1日早餐后喀什酒店散團。</p><p class="ql-block">我們10月21日提前一天到達,11月2日延長一天返京。</p><p class="ql-block">全團17人,領(lǐng)隊韓老師,導(dǎo)游阿杜,司機師傅李剛</p><p class="ql-block">南疆之行快樂!圓滿!謝謝韓老師!謝謝導(dǎo)游阿杜,你們辛苦啦!謝謝各位朋友的陪伴!謝謝朋友們?yōu)槲覀冏ヅ牡拿勒铡F诖聜€旅途再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途大美中國!</p> <p class="ql-block">風(fēng)車轉(zhuǎn)啊轉(zhuǎn)……</p> <p class="ql-block">披星戴月</p><p class="ql-block">車外已零下8℃。</p> <p class="ql-block">迎朝陽</p> <p class="ql-block">伴落日</p> <p class="ql-block">路途艱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