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賀蘭山韓濤(枕濤聽雨) <p class="ql-block">初識賀蘭山是因為岳飛的滿紅紅 :</p><p class="ql-block">怒發(fā)沖冠,憑欄處,蕭蕭雨歇。</p><p class="ql-block">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p><p class="ql-block">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p><p class="ql-block">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p><p class="ql-block">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p><p class="ql-block">駕長車,破賀蘭山缺。</p><p class="ql-block">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p><p class="ql-block">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p> <p class="ql-block">賀蘭是突厥人對駿馬的稱呼,如今成了一座山的名字。 山川,是天地對話的紐帶,億萬年的賀蘭山,屹立在西北方,遮擋住了騰格里沙漠滾滾的黃沙,柔和了凜冽的北風(fēng)。</p> <p class="ql-block">從沙場狼煙到塞外田園,從漫漫絲路到阡陌良田,文明在這里匯聚,沖撞,走向融合。山高水長,萬物生長。賀蘭山,是中國西北部一座名山,它與大興安嶺、陰山、祁連山,共同構(gòu)筑了中國北方天然的地理分界線。</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以西,是廣袤的荒漠戈壁,而東麓是豐饒的草場與農(nóng)耕溝渠,這里是美麗的塞上江南,是中國西部最耀眼的綠洲。因此,賀蘭山是畜牧與農(nóng)耕的分界線。</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富有詩意與創(chuàng)造性的山脈,最高海拔3556米,它庇護(hù)者周圍的萬物生靈。見證了中國北方的滄海桑田,風(fēng)云變幻。在賀蘭山,生活著許多野生動物,生長著496種植物。賀蘭山,永遠(yuǎn)充滿著神秘與奇特。巖羊,是賀蘭山的精靈。巖畫,是遠(yuǎn)古時期人類,從游牧文明到農(nóng)耕文明留下的寶貴智慧。</p> <p class="ql-block">遠(yuǎn)望賀蘭山仿佛來到外星球,寸草不生,進(jìn)入賀蘭山腹地,別有洞天,生機(jī)盎然,竟然內(nèi)藏賀蘭山森林公園。</p> <p class="ql-block">由于時間關(guān)系,沒有看到賀蘭山巖畫,留下些許遺憾</p> <p class="ql-block">西夏王陵又稱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歷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寧夏銀川市西,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間,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西夏文化遺址。</p> <p class="ql-block">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響,使?jié)h族文化、佛教文化、黨項族文化有機(jī)結(jié)合,構(gòu)成了中國陵園建筑中別具一格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占地面積58余平方公里,核心景區(qū)20.9平方公里,分布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王侯勛戚的陪葬墓,規(guī)模宏偉,布局嚴(yán)整。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縱長方形的獨立建筑群體,規(guī)模同明十三陵相當(dāng)。吸收自秦漢以來,唐宋皇陵之所長,又受佛教建筑影響,構(gòu)成中國陵園建筑中別具一格的形式,故有東方金字塔之稱。</p> <p class="ql-block">西夏是中國中古時期的一個王朝,是黨項族拓跋氏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建立的王國朝,統(tǒng)治著今寧夏、甘肅、陜西北部和內(nèi)蒙古西部的廣大地區(qū)。</p> <p class="ql-block">廣宗寺藏名“丹吉楞”,俗稱南寺。</p><p class="ql-block">廣宗寺,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潤別立境內(nèi),賀蘭山西麓的一個山谷之中,距巴彥浩特鎮(zhèn)東南23公里左右,該寺有6個屬廟,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規(guī)模最大、名望最高的寺廟。</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用鋼鐵之軀擋住了滾滾沙塵的前進(jìn)步伐,為華夏大地保護(hù)了一方凈土,編此美篇紀(jì)念賀蘭山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