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抗美援朝歲月靜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父親1928年2月出生在河南省修武縣,1945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隸屬于63軍187師560團,194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2013年4月病逝,享年86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算了一下,父親參加革命的時間是68年,在黨時間是6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直想為父親寫下一點文字以做紀念,卻惶惶然不知從何處下筆。因為有些事情不太清楚,有些事情已經(jīng)無法落實。幾經(jīng)思索,還是從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抗美援朝說起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從1948年10月到1949年9月,父親所在的部隊參加了解放太原、解放蘭州和解放寧夏的戰(zhàn)役后,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和平的陽光從此照耀在華夏大地,部隊也移駐山東鄒縣地區(qū)整訓(xùn),開啟了短暫的歲月靜好時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戰(zhàn)爭的硝煙剛剛散去,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朝鮮向韓國發(fā)起進攻。10月17日,聯(lián)合國軍在麥克阿瑟的帶領(lǐng)下,跨過三八線,向中朝邊界大舉進發(fā)。美國的轟炸機飛越中朝邊界,轟炸了中國遼寧省丹東市,造成大量中國百姓傷亡,戰(zhàn)火已經(jīng)燃燒到東北,燃燒到中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國赤裸裸的侵略行徑,把新中國逼入了死角,迫使新中國不得不應(yīng)戰(zhàn)。中國出兵是在美國無視中國嚴重警告,越過三八線近逼鴨綠江,嚴重威脅中國安全的時刻,不得不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艱難抉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1年2月父親隨部隊入朝參戰(zhàn),先后參加了第四次戰(zhàn)役末期的防御作戰(zhàn)、第五次戰(zhàn)役、保衛(wèi)開城和西海岸防御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圖來自網(wǎng)絡(lu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場戰(zhàn)爭有多么殘酷,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樣,通過影視和文章有了很多了解,并且,我的筆墨和文字水平,肯定也難以將戰(zhàn)爭殘酷、激烈的場面完整準確的描繪,我想莫不如就從父親講給我們聽的一些零零碎碎的小故事說起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1年2月,父親隨部隊赴朝作戰(zhàn),在遼寧丹東待命。父親說,那是他第一次站在東北的土地上。時值二月,丹東還是一片冰天雪地,部隊在丹東短暫停留,住的都是帳篷,或是學(xué)校的校舍、老百姓家里的倉房、大車店的大通鋪等,都是四面透風(fēng)的,非常寒冷!好在他們都是經(jīng)過解放戰(zhàn)爭摔打的年輕人,比起當年的風(fēng)餐露宿,寒冷對血氣方剛的他們來說,真算不得什么,抗抗就是一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回憶起初到丹東,到處都是紅色的標語,喇叭里放送著《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歌》,一輛輛軍車滿載著軍人和物資穿梭而過,一隊隊熱血沸騰的士兵整齊列裝,待命出發(fā)。部隊那幾天的伙食都是白面饅頭和餃子,酸菜餃子!丹東的大媽和大嫂們抬著裝的滿滿的大簸籮凍餃子,在營地的大鍋里點火燒水煮餃子……這種景象讓很多小伙子都看傻眼了:為啥那么多餃子放在一起都不粘?父親說那是他第一次吃酸菜餃子,那個香味幾十年都忘不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圖來自網(wǎng)絡(luò)</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鐵原阻擊戰(zhàn)點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鐵原是我國志愿軍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最后一道防線,一旦被攻破,后果簡直不堪設(shè)想,朝鮮整個戰(zhàn)場的形勢可能都會逆轉(zhuǎn)。彭德懷總司令命令傅崇碧率領(lǐng)的第63軍,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在鐵原堅守15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1年5月的鐵原阻擊戰(zhàn),是父親所在的63軍187團入朝參加的一場與敵人殊死拼殺的最慘烈的戰(zhàn)斗,用全軍2萬多人的數(shù)量,硬生生拖住了敵人在精銳鎧甲包裹下的5萬多人,是一個以少勝多的典型戰(zhàn)例。在敵眾我寡的這場戰(zhàn)斗中,他們把戰(zhàn)術(shù)運用到了極致,敢于將自己的力量化整為零,最終成功扭轉(zhuǎn)戰(zhàn)局。這場戰(zhàn)役讓63軍一戰(zhàn)成名,讓世界看到了這就是中國的輕步兵之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這場戰(zhàn)役中,父親講了他們的一次急行軍,讓我永遠也忘不了。部隊要在指定的時間到達指定的位置,戰(zhàn)前動員時,團長命令:扔掉一切不必要的物品,只帶武器彈藥和干糧,連行李都不帶了。當時很多戰(zhàn)士都保留著幾件非常實用的戰(zhàn)利品,像鞋子,飯盒,羽絨睡袋等等,雖然不舍,也都堅決的扔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急行軍開始了,志愿軍所依靠的就是兩條腿。在朦朦朧朧的夜色下,父親說記不清走了多久,就是從夜晚直走到到第二個夜晚,因為白天要躲避敵人的戰(zhàn)機轟炸,部隊也需要短暫的休息。行進間只有指揮員簡短低沉的命令,以及雜踏的腳步聲,有些戰(zhàn)士走著就睡著了,但是腳步?jīng)]有停下,直到腳下一絆,人又忽然醒了過來。為了抄近道,志愿軍在朝鮮向?qū)У膸ьI(lǐng)下,專走山間的近路,但也是險路。遇到六七米的斷崖,指揮員一聲跳,沒有一個戰(zhàn)士猶豫不決。大家用繩子捆緊槍支彈藥和干糧,一個接著一個跳了下去……到了阻擊地點,放下一身的疲憊,第一時間修筑戰(zhàn)壕,做好戰(zhàn)前必要的準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阻擊戰(zhàn)開始了,層層包圍上來的聯(lián)合國軍和美軍不僅在人數(shù)上是志愿軍的數(shù)倍,還有英國派出的王牌部隊,火炮1500多門、300余輛坦克,還有空軍的火力支援。而我軍只有一個軍部直屬的炮兵團和一個總部加強的火箭炮營,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天差地別。父親曾形容“鬼子的炮彈像下餃子一樣掉下來,陣地上的土都能燒起來!”當陣地失守時,有戰(zhàn)士寧死不降,他們或是跳崖,或是拉動身上的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這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屢見不鮮,63軍的將士們硬是靠著堅強的意志和不怕死的精神,頑強地頂住了敵人近百次的進攻,并反敗為勝,出色的完成了任務(wù),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為抗美援朝的勝利,增添了光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一場戰(zhàn)役結(jié)束后,父親失去了很多熟悉的戰(zhàn)友,整個師減員過半,有一個排到最后只剩下了三個人,但是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和聯(lián)合國軍也在滿山遍野留下了數(shù)不清的尸體,失敗讓他們開始懷疑人生。因此在鐵原阻擊戰(zhàn)之后,聯(lián)合國軍看見進攻無望便停止了進攻,三八線以北也恢復(fù)了暫時的穩(wěn)定,敵我雙方都進入了休整狀態(tài)。</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面兩圖來自網(wǎng)絡(luò)</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受傷的戰(zhàn)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蘭州上小學(xué)時,借了同學(xué)的一本小人書,說的是一個志愿軍戰(zhàn)士在作戰(zhàn)時身負重傷,和部隊失去了聯(lián)絡(luò)。他靠著吃野果,喝溝水,頑強的爬行了七個晝夜,終于看到了部隊的營地,他折斷了一根樹枝,把自己的衣服掛在上面,不停的搖晃。戰(zhàn)友看到后,怕是敵人有詐,出動了幾十個人,分了幾路包抄過去……當戰(zhàn)友們看清楚他就是那個失去聯(lián)絡(luò)的戰(zhàn)友時,大家都驚呆了:只見他滿身血跡斑斑,身下的軍衣幾乎都磨沒了,身上的傷口已經(jīng)布滿了蛆蟲……父親看到這本書不禁失聲大叫起來:這是我的戰(zhàn)友,隨即父親的眼眶就濕潤了。那時我年紀小,少不更事,小人書老老實實的還給了同學(xué)。若放在現(xiàn)在,不管用什么代價,我也要留下那本小人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十年代,父親和我聊天時,又回憶起了這段往事,那時父親還記得戰(zhàn)友的名字,只是我粗心,將他的名字忘卻了。父親說,戰(zhàn)友當年受了那么重的傷,不知道有沒有截肢,不知道成家了沒有,不知道還在不在。父親用了好幾個“不知道”,道出了他對戰(zhàn)友的牽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父親的受傷和脫險</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朝鮮時,部隊發(fā)了一套新軍裝,父親很珍視,一直沒舍得穿,他是想著要留在回國時穿呢,就用一個包袱皮包著,睡覺時當枕頭用。之后的一次作戰(zhàn),父親的同班戰(zhàn)友光榮犧牲了,而他的新軍裝和父親的一樣還靜靜的躺在包袱里。父親想不定哪一天我也會犧牲,第二天他就穿上了新軍裝。就在部隊陣地轉(zhuǎn)移時,一顆敵軍子彈擊中了父親左大腿的后面,萬幸的是沒有傷到骨頭,是個穿透傷,鮮血嘩嘩的流淌出來。戰(zhàn)友們將父親拖到隱蔽處,衛(wèi)生員也立刻跟了過來。只見他拿著一把剪子,呼啦一剪子下去,就從褲腳剪到了大腿,接著衛(wèi)生員用一個棉紗條蘸了鹽水,從傷口的一端塞進去,另一端抽出來,來回幾次清理,然后再上藥包扎。這是因為沒有消炎藥,迫不得已采用的辦法。父親說中彈的那一剎那,他只是覺得腿上像是被人用棒子打了一下,木木的,腿一軟,人就倒下了。衛(wèi)生員用棉紗條給他消毒的時候,那才是鉆心的疼!要不是幾個戰(zhàn)友摁住他,他一定能蹦起來。包扎好了傷口,父親由四個朝鮮大叔抬著擔架,一路顛簸,終于在晚上到了傷員集中的村子(輕傷員是留在朝鮮治療和養(yǎng)傷的)。可是,在進村時,卻聽到了不遠處有很奇怪的對話聲音,四人立刻停下了腳步,再聽,終于反應(yīng)過來:這里已經(jīng)被美國鬼子占領(lǐng)了!四人立刻掉頭,抬著父親玩命的飛跑,也不知跑了有多遠,感覺應(yīng)該安全了,四人也癱倒在地了……父親常說,多虧了那幾個大叔,要不是他們,我說不定就“光榮”在朝鮮了。我說,你不一定就“光榮”了,沒準兒是成了戰(zhàn)俘呢,父親立刻正色道“那還不如光榮了”!我理解他,“光榮”了是榮耀,做戰(zhàn)俘是不光彩的。那次虎口脫險,一是美國鬼子大意輕敵,村口居然沒有布置哨兵;二是四位朝鮮大叔高度的責(zé)任感和對志愿軍的兄弟情誼,這才讓父親平安脫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朝鮮的兩年多時間里,父親究竟參加了多少次戰(zhàn)斗,他自己也記不清了。那時父親也就二十多歲,又經(jīng)過三年解放戰(zhàn)爭的洗禮,無論歲數(shù)還是戰(zhàn)場經(jīng)驗,都是當打之年。每當他和戰(zhàn)友們用血肉之軀沖進槍林彈雨的時候,他們并不確定自己會不會犧牲,這些戰(zhàn)斗是否能讓祖國不再遭受欺凌, 但他們依然前赴后繼,向死而生。因為他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勝利,就像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一樣,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下,在毛澤東主席的指揮下,從勝利走向勝利!</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對于抗美援朝這一戰(zhàn)</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澤東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中國軍隊在世界上站起來了,也就是中國人民在世界上站起來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彭德懷說:不打則已,一打就必須要打到底!幾百年來,西方侵略者在東方的海岸上架起幾門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征服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去不復(fù)返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正如毛主席所說,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復(fù)興的重要里程碑。這一戰(zhàn),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這一戰(zhàn),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頑強品格。這一戰(zhàn),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這一戰(zhàn),人民軍隊戰(zhàn)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這一戰(zhàn),再次證明正義必定戰(zhàn)勝強權(quán),和平發(fā)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終于這盛世如他們所愿,七十多年和平的陽光照耀在華夏大地上,我們每一個享受這盛世的人,應(yīng)該更加熱愛這片土地,建設(shè)好她,保護好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4年10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總政治部確認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火硝煙里,經(jīng)受住了戰(zhàn)爭的洗禮,光榮的榮立三等功一次,由入朝前的班長成長為連指導(dǎo)員。在烽火硝煙的間歇里,父親學(xué)了一些簡單的語文和算數(shù),由一個文盲到能粗略的看懂戰(zhàn)地簡報。戰(zhàn)爭的熔爐,讓他由一個因天災(zāi)人禍而失去家園、失去母親和親人的流浪兒,蛻變成了一個合格的軍人,一個嚴于律己的共產(chǎn)黨員,一個掌握了一定技能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下圖左邊是1951年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頒發(fā)的抗美援朝紀念章,右邊的是朝鮮頒發(fā)的三等功銀質(zhì)獎?wù)隆?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2011年7月堂侄來隴西時拍的照片。父親在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期間共獲得八枚獎?wù)潞图o念章,不知何時丟失了一枚(好像是帶有和平鴿的那一枚),還有一枚那時在東北小弟手里。</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在小弟手里的那一枚</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父親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的紀念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小時候在發(fā)小麗華家里看到過這樣的搪瓷缸子,就問父親我家為啥沒有,是沒有給你發(fā)嗎?父親說回國時都發(fā)了,而且不止一個,咱家的早就被你們廢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圖來自網(wǎng)絡(lu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說在朝鮮從第二年開始,就能經(jīng)常收到國內(nèi)的慰問品,有信,小工藝品,襪子,鞋墊,紅領(lǐng)巾,還有香煙和煙絲,父親就是在那時學(xué)會了吸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聽、讀慰問信是最快樂的時光,那時連隊里文盲很多,能讀信的戰(zhàn)士有時會趁勢拿糖,在大家伙的“武力”攻擊下又不得不乖乖就范。大家自覺的圍攏在一起,傾聽著每一封信件,來自祖國的親切的關(guān)懷和熱情的贊頌讓每一個人都倍感溫暖。承載著慰勉與牽掛的信件,將志愿軍戰(zhàn)士與祖國人民緊密相連,既給他們增添了必勝的決心,也讓他們更清晰了身系祖國安危的責(zé)任重大!戰(zhàn)士們都將慰問信視若珍寶,貼身珍藏著,不會想看不看得懂。</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下面兩圖來自網(wǎng)絡(lu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3年9月,父親隨部隊回國,駐防河北省邢臺市內(nèi)丘縣,由以前的野戰(zhàn)軍轉(zhuǎn)為工程兵,參加熱火朝天的祖國建設(sh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為一名軍人,父親恪守的是一切行動聽指揮;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戰(zhàn)爭年代他做到了不怕流血犧牲,殺敵奮勇當先;和平年代,他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對名利不爭不搶。他說,一想起在朝鮮犧牲的戰(zhàn)友,他就覺得自己很幸運,應(yīng)該知足,沒有什么可爭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父親轉(zhuǎn)業(yè)之前,風(fēng)華正茂。</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耄耋之年的父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的一生雖然平凡,但也有閃光的時刻。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他毫不退縮,挺身而出;在和平年代里,他恪盡職守,兢兢業(yè)業(y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為我的父親而驕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寫到這里,又想起一件往事,2002年,我的侄子要寫一份參軍入伍申請書,他正琢磨該怎么寫呢,我建議他就從你爺爺和你父親都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寫起吧,他說寫我父親我還能寫寫,可怎么寫我爺爺,我哪里知道啊。我脫口就就來了:你爺爺抗日戰(zhàn)爭扛過槍,解放戰(zhàn)爭度過江,抗美援朝復(fù)過傷……侄子卻笑起來:姑姑你也太能吹了??磥?,小的一輩對爺爺?shù)牧私膺h不如我們,這也是我這下此篇的緣由之一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73周年紀念日,用我所知道的有限內(nèi)容做成此篇,紀念父親這段難忘的時光,也想告訴他,在世界和平遭遇挑戰(zhàn)和破壞的當今,我們的祖國是世人都羨慕的安寧和諧之國家。誰要想破壞我們的和平,挑戰(zhàn)我們的底線,那迎接他們的,不僅有獵槍,還有東風(fēng)“快遞”等大殺器,更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個鋼鐵長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愿父親在天堂安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感謝發(fā)小建紅的資料助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