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記憶中的博山電影院大漠蒼客遠 老博山電影院,座落在福門橋南邊不遠的西寺,是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在博山各劇院中,算是最高檔,最豪華,售票率,看坐率,放映率名列榜首。博山的城區(qū)人,近郊人,廠礦,企業(yè),學校及來自各地的電影愛好者,對座落在西冶街觀音堂口西首的電影海報欄,都情有獨鐘。都是從這里獲得文化欣賞和電影信息,那時候的戰(zhàn)斗片如:萬水千山,趙一曼,紅色娘子軍,暴風驟雨,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雞毛信,劉胡蘭,智取華山,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東進序曲,三進山城,黑山阻擊戰(zhàn),智取華山,戰(zhàn)上海古剎鐘聲,上甘嶺,奇襲,渡江偵察記,長空比翼,海鷹等,反特片:鐵道衛(wèi)士,寂靜的山林,虎穴追蹤,神密侶伴,國慶十點鐘,前哨,跟蹤追擊,秘密圖紙等,古裝片:孫悟空三打骨精,寶蓮燈,紅樓夢,追魚,柳毅傳書,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空印盒,陳三兩,十五貫,孫安動本,喜劇片大李小李和老李,錦上添花,喬老爺上轎,女理髮師……等都是觀眾喜歡,爰看的影片。<h3> 人們從影片中認識了趙丹,孫道臨,崔巍,王心剛,陳強,葛存壯,達式常,白楊,秦恰,謝芳,張瑞芳,王曉棠,劉曉慶,祝希娟,等著名電影演員。老博山電影院,是人們終身難忘的影劇院之一,很多回憶從影院那里起步。而電影海報宣傳欄正對繁華地段的福門橋,也給老博山,社會,經(jīng)濟,文化生活中心地帶增加了濃厚的色彩。<h3> <h3>每當有新影片來巡演之前,就早有影院廣告畫工人員來更新海報版面,有很多人不約而同在這裡駐足圍觀,先睹為快。在海報欄的右下角處是一塊黑板,有工作人員每天及時來更新成次日的放影片名,場次,時間。時時都有觀眾們來看這里的放影信息,及時去票房購票。那時候,因為文化娛樂活動在整體上,還是比較潰乏的,而看電影,則是人們一種極好的文化享受。許多影片,影票經(jīng)常是一票難求。那時,在影院一側(cè)的票房窗口經(jīng)常有長長的排隊購票隊伍……而在去影院的路上,直到剪票口,常常都有臨時討票的影迷……</h3></br><h3> <p class="ql-block">吳建元·2023·9·22</p> <p class="ql-block">本篇轉(zhuǎn)自家鄉(xiāng)博山孝婦河畔公眾號,轉(zhuǎn)來只作參考資料如有異議聯(lián)系刪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篇原名;博山電影院廣告宣傳欄,作者:吳建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