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歸期未有期逝去如風 <p class="ql-block">那一日,我從武昌乘公汽去漢口,車過江漢橋后,車廂里便有語音報站響起:“前方到站中山大道新華書店”。</p><p class="ql-block">我知道,書店已隨舊樓去,此地空留車站名。但還是將目光投向車窗外的那個方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成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武勝路新華書店,當時是武漢市以及中南地區(qū)最大的新華書店,也是武漢市的一座文化標志性建筑,更是一代書友讀者半個世紀的文化記憶。</p><p class="ql-block">我也曾在此流連于書架之間。初學電腦五筆時,在這里買過一本電腦書,回去發(fā)現選本不當,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返回書店調換。門口女店員態(tài)度和藹:“手上的書擱這兒,進去找你要的,出來互換,書款多退少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2年10月8日,55歲的武勝路新華書店正式閉門謝客。</p><p class="ql-block">此間的國慶長假8天,該店啟動店史上唯一一次全場圖書8折銷售,大門口“8折讓利,回饋書友”宣傳牌赫然醒目。</p><p class="ql-block">當時我也曾聞訊前往,半緣打折購書,半緣告別“故交”。</p> <p class="ql-block">那一次我淘了三本書。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的《菜根譚》,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古代小說鑒賞辭典》,再一本就是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格林童話》——時年孫兒上小一。</p> <p class="ql-block">武勝路新華書店關張,意味著一代武漢人文情懷的標志性建筑消失,一時引發(fā)起廣大市民書友強烈的懷舊感。</p><p class="ql-block">2012年10月8日《長江日報》以《文化新聞》整版篇幅抒發(fā)大眾情懷:“從今天起,武勝路新華書店的燈光將不再點亮?!钡瑫r也為人們點了一盞心燈:“暫別,兩年后將與書友再見。”</p> <p class="ql-block">君問歸期未有期。11年過去,又逢國慶8天假,依然“此地空留書店名”。</p><p class="ql-block">那年那月那日,被《長江日報》閃光燈追逐到的“書店最后一位顧客”,據報道是一名“湖大女生”。特寫鏡頭的她,手捧一本茨威格的《人類星光燦爛時》。</p><p class="ql-block">掐指算來,那位“湖大女生”如今也已人到中年,她手中那燦爛的人類星光,想必為她照耀著壯闊的中青年人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近讀美籍波蘭詩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的短詩《但是還有書籍》——</p><p class="ql-block">“盡管地平線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部落在遠征途中,行星在運行。</p><p class="ql-block">‘我們永存?!瘯f,即使書頁被撕扯,或者文字被呼嘯的火焰舔光。 </p><p class="ql-block">但是書籍將會豎立在書架,有幸誕生,來源于人,也源于崇高與光明?!?lt;/p><p class="ql-block">但是還有書籍,我由之釋然。</p><p class="ql-block">別了!武勝路新華書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寫于2023年10月2日清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