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記憶——八分場勝利汽車站smd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車輪滾滾,一路向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說,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烘托出時代的變遷。那么八分場勝利汽車站,就有力地見證了東營交通發(fā)展的“那些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白駒過隙,光陰流轉(zhuǎn)。八分場勝利汽車站,像一部史書,記載了東營道路運輸?shù)臏嫔>拮儭?lt;/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座飽經(jīng)滄桑的老車站,承載了不少油城人夢想的起點和終點。作為東營的一座重要“地標”,它承載了歷史的風云聚散,凝固了時代的離合悲歡。</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為了探尋這座老車站背后的故事,我特意搜索了“百度百科”和“抖音頭條”,得知:勝利汽車站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為了滿足八分場地區(qū)油田職工家屬的出行需要,成立了八分場代辦站,后期改名為勝利汽車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顯然是不太正確的,也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市圖書館里,通過查閱《東營市交通志》和《勝利油田道路運輸志》,我才知道: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954年,八分場“勝利汽車站”的“前身”——“五一(勞改)農(nóng)場第八分場汽車運輸站”就已經(jīng)投入使用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從1954年“五一(勞改)農(nóng)場第八分場交通運輸站”誕生,到2014年八分場“勝利汽車站”關停。這座年邁的老車站,已經(jīng)走過了一甲子的風雨歷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它,曾經(jīng)有過旅客盈門的歷史榮光,更遭遇過市場化轉(zhuǎn)型中的困頓和彷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可如今,這里早已變了模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樓頂?shù)拇箸姡僖膊粫蕰r敲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樓內(nèi)的燈光,再也不為旅客點亮。</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每當我途經(jīng)此地,看到老站幾近荒廢的樣子,心里不由得一陣感傷……</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1952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農(nóng)業(yè)建設第二師(原西北野戰(zhàn)軍第97師)奉命到魯北平原上的六戶、沙營、辛鎮(zhèn)、北辛和廣蒲、 廣利干溝三角地帶進行墾荒。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支參加過“南泥灣大生產(chǎn)”和“血戰(zhàn)孟良崮”的英雄部隊,充分發(fā)揚戰(zhàn)爭年代艱苦奮斗的大無畏精神,與當?shù)剞r(nóng)工一道,興修水利、建窯燒磚、蓋房安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軍民一心,人定勝天?;臒o人煙的鹽堿灘上,新開墾的土地星羅棋布。耕地、林地、草地面積,達到五萬余畝?!皣鵂I五一農(nóng)場”,也正式在六戶鎮(zhèn)境內(nèi)成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彼時的 “國營五一農(nóng)場”,下轄八個分場。其中的“八分場”,是最小的一個分場。它位于“青墾路”(今東二路)與“通海生產(chǎn)路”(今北二路)交叉口附近,主要以畜牧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為主。</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1954年8月,農(nóng)建二師奉中央軍委的命令,前往東北黑龍江,開發(fā)北大荒。五萬余畝土地由山東省公安廳勞改局接管,轉(zhuǎn)變?yōu)椤吧綎|省公安廳第二勞改總隊”,亦稱“五一勞改農(nóng)場”。其下屬的“八分場”,也成為一所收容“勞改犯”的農(nóng)場。</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1954年12月,“五一(勞改)農(nóng)場第八分場汽車運輸站”正式竣工營業(yè)。該站位于“通海生產(chǎn)路”(今北二路)與“青墾路”(今東二路)交路口西首,與八分場“場部衛(wèi)生所”僅一墻之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彼時的“五一(勞改)農(nóng)場第八分場汽車運輸站”,由數(shù)十間簡易“土坯房”及“茅草屋”組成。其中,由驢馬棚改建成的售票室,僅有兩個售票窗口。候車區(qū)就是幾間連排的“泥巴房”和“布帳篷”,條件十分簡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車站建成之初,站內(nèi)僅有兩輛破舊的美式“道奇”客車和若干輛“畜力車”,很難滿足旅客們的出行需求。1955年春,山東惠民地區(qū)公安系統(tǒng)下屬的運輸隊,特批給“五一(勞改)農(nóng)場第八分場”數(shù)十輛“解放”卡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此地的“出行難”問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然而,在那個百業(yè)待興的時期,無論是國產(chǎn)“解放”還是美式“道奇”,車況遠遠沒有現(xiàn)在這么好。半路死火停駛、拋錨壞車,簡直是家常便飯,司機和乘客都頗有怨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個年代,司機師傅們相當辛苦。每天凌晨五六點鐘,就要起床檢查車況,開始“熱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現(xiàn)在的各式車輛,用鑰匙稍微一扭,或輕輕按動電子開關,車就發(fā)動起來了。可那時的老汽車,卻很難輕而易舉地發(fā)動成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每次發(fā)動車之前,司機師傅需先往水箱里加滿熱水,然后在車前插入搖把,順時針搖動引擎。由于引擎很沉重,司機師傅們往往搖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有些大車很難發(fā)動,需要兩人共同配合。一人在下面搖,一人在駕駛室內(nèi)踩油門,反復幾次才能打著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車發(fā)動起來以后,不能熄火。司機師傅去食堂里狼吞虎咽般地扒完飯,然后登上駕駛樓。待所有乘客全部上車,便鳴響汽笛,開車出發(fā)……</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五一(勞改)農(nóng)場第八分場汽車運輸站”的客運班線特別少,多數(shù)是開往油田基地、利津、墾利、廣饒等地的短途“專線車”,發(fā)往外省和外地的省際和市際班車寥寥無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當時車站周邊的路況也很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附近幾條“牛馬道”的真實寫照。受此影響,客運車輛“晴通雨阻”,群眾怨聲載道。</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1965年左右,“九二三廠”運輸大隊(現(xiàn)“勝利油田運輸總公司”)在八分場及周邊地區(qū),先后建立了運輸中心村、運一村、運二村、運三村、運四村、運五村、運六村、汽修新村、勝利新村等居民點。與此同時,油建、測井、錄井、鉆井、井下、供電、采油、地質(zhì)院、設計院、勝利醫(yī)院等油田單位,也在“五一(勞改)農(nóng)場第八分場汽車運輸站”附近的“油地共建路”(今北二路)沿線,建立起工農(nóng)村、豐收村、稻香村、建工新村、油建一村、井下東風村、鉆井三村等農(nóng)業(yè)點,與原有的“五一(勞改)農(nóng)場第八分場”共同形成了“大慶加大寨”的石油礦區(qū)基本格局。</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1966年,永安、廣利、東辛等采油區(qū)先后被發(fā)現(xiàn),嶄新的柏油路——“油地共建路”(今北二路)正式鋪通。位于八分場區(qū)域的“五一(勞改)農(nóng)場第八分場汽車運輸站”,也加掛了“九二三廠運輸指揮部汽車東站”的牌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批又一批石油工人,從該站乘坐“大伊法”、“太脫拉”,以及“伊卡路斯”鉸鏈大公汽,挺近堿灘深處,進一步展開“石油會戰(zhàn)”;一輛又一輛“黃河”油罐車,源源不斷地將石油運送到祖國需要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1968年春夏之交,油田建工部門會同惠民地區(qū)建筑公司,對“五一(勞改)農(nóng)場第八分場汽車運輸站”進行了“升級改造”。站里原先的“泥巴站房”和“土坯站房”被白漆的長條磚房所取代,車場面積也有所增加。與此同時,該站還開通了發(fā)往北鎮(zhèn)(惠民地委行署駐地)、鄒平、無棣、淄博、濟南、聊城、高唐、壽光、莒縣、濮陽等地的市際班線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班次多了,客流量也隨之增加,車站周邊也開始繁榮起來。曾經(jīng)被大家伙兒熟知的八分場“大紅門服裝城”,就發(fā)軔于那個年代。</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當年的八分場“大紅門服裝城”,與北京的“大紅門服裝批發(fā)市場”沒有一毛錢關系。聽一些老人說:八分場服裝城門口,曾有一座仿古牌坊似的街門。漆黑的瓦,通紅的柱,金色的龍,正中央有“大紅門”三個鎦金大字。不知何故,在香港回歸前夕,這座街門被拆除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0年左右,在八分場車站南門斜對面,與“油地共建路”(今北二路)平行的一條小街上,數(shù)十家“估衣鋪”悄然“開業(yè)”了。這些“估衣鋪”,大都由附近的村民和一些油田職工家屬經(jīng)營。在那個商品經(jīng)濟不發(fā)達的年代里,不需要布票的“估衣鋪”,一度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光臨”。在有關部門的“默許”下,這里從一處時有時無的“鬼市”,嬗變?yōu)闊狒[非凡的“服裝鞋帽一條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早年間,這里除了賣衣服鞋帽襪子以外,還有賣涼皮的、賣燴面的、賣羊湯的、賣兒童玩具的、賣日雜百貨的……到處都是商戶的吆喝聲,人們似乎都喜歡這種“熱鬧”。</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花開兩朵,各表一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7年3月,原屬于山東省公安廳勞改局的“五一(勞改)農(nóng)場”及其下屬各分場,正式移交給勝利油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8年,隨著重組后的“勝利油田勝利醫(yī)院”(今東營市中醫(yī)院)和“勝利油田農(nóng)工商總公司”(今勝利油田勝大集團)在八分場駐地的成立,八分場迅速發(fā)展起來。八分場駐地,迅速成為周邊居民居住和商業(yè)文化活動的中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盛大商場、明珠商廈、黃河口商廈、八分場大廈、華星商場、華義服裝城、匯佳商城、臺聯(lián)超市、天鵝湖大酒店、勝通賓館、穆斯林快餐城、王記餃子苑、絡繹酒家、海鮮大酒樓等標志性建筑,在八分場拔地而起。昔日荒涼偏僻的“八分場”,一度嬗變?yōu)闁|營東城北端的“小香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伴隨著改革開放后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來八分場乘車的旅客愈來愈多,客流量也越來越大。昔日由平房組成的“九二三廠運輸指揮部汽車東站”,已然不堪重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93年4月,“勝利油田八分場汽運代辦站”,在東營市“青墾路”(今東二路)八分廠紅綠燈以南正式建成運營。原東營市委書記李殿魁、市長張慶黎、市人大主任劉懌等領導同志出席竣工典禮并剪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從那時起,位于八分場“泰安路”(今北二路)上的老車站正式拆除,來新汽車站乘車的旅客絡繹不絕。</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1996年,“勝利油田八分場汽運代辦站”應廣大東營市民的要求,改名為“勝利汽車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新站的主體像一輛飛馳的貨車,也像一艘遠航的帆船。白樓頂端,“勝利汽車站”,五個棗紅色的大字,分外醒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最惹人注意的,還是車站頂樓的那座“濟南鐘表廠”生產(chǎn)的大鐘。每到整點,悠揚的《西敏寺報時曲》迎合著渾厚的鐘聲,響徹在城市上空。當年的街道兩旁,沒有高層建筑的阻隔。報時的鐘聲,兩公里外的居民都能清晰聽到。這座年輕的石油城,還有一度繁榮的“八分場”,也因此多了一些意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進入“新千年”以來,勝利汽車站配備了X光安檢儀、微機售檢票系統(tǒng)、電子顯示屏和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除此之外,車站周邊還新建了盛運汽車修理廠、盛運物流園、老地方餐廳、勝利車站超市、勝運旅行社等一系列配套項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從2004年起,勝利汽車站經(jīng)營班次增加到190余個,其中始發(fā)班次30余個,每日發(fā)送旅客達5000余人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進城游玩、外出求學、探親訪友……不知有多少人,在車站外的燈桿下,靜靜地等待;不知有多少人,在車站候車廳的長凳上,默默地駐留。勝利汽車站里,無數(shù)輛大大小小的客車,將行色匆匆的旅客送往不同的目的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廣饒大王青州!還差兩位!坐車嗎?大叔……”“青坨青坨!去良種場的上車嘞!”“有到桓臺的抓緊上車,過時不候哎……”“高橙果啤旭日升,有需要的沒?”“剛出鍋的道口燒雞,好吃不貴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時候的“勝利汽車站”,從早到晚,人聲鼎沸。站內(nèi)站外跟“趕集”似的,比“過年”還熱鬧!</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八分場“勝利汽車站”,見證了許多親人、友人、戀人的相聚和離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隨著市場發(fā)展需要和東營市東城長途站的建立,“勝利汽車站”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14年3月31日,為油城市民服務了一甲子的八分場“勝利汽車站”,正式停止運營,原車站所屬各個班次調(diào)至東營東城長途站發(fā)車。昔日人來人往的“老車站”,終究還是告別了歷史舞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重慶宋城老火鍋”、“沖浪網(wǎng)吧”、“鴻運物流”等商戶,占據(jù)了客運樓絕佳位置。樓頂?shù)拇箸?,只剩下漆黑的表盤。光鮮的站房,也已經(jīng)破爛不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當年繁忙的客運場景,已然成為歷史。曾經(jīng)的一切,塵封為美好的回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謹以此文,獻給曾經(jīng)在此乘車的旅客們、曾經(jīng)在此送親友的同志們、曾經(jīng)全心全意為油城市民服務的車站工作人員們。雖然八分場“勝利汽車站”容顏已改,但其中的“老車站”情結(jié),很多人都難以忘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謹以此文,喚醒大家封印的青春印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盡管八分場老勝利站已成歷史,但隨著環(huán)渤海高鐵的建設,新的“勝利長途客運中心”,將矗立在蓬勃發(fā)展的東營經(jīng)開區(qū)。屆時,新的“勝利長途客運中心”,會與嶄新的“東營高鐵東站”一道,共同迎接美好的未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