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之旅風(fēng)景篇犇 <p class="ql-block">甘肅張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甘肅省張掖市北、黑河?xùn)|側(cè),地理位置介于東經(jīng)100°23′45″-100°29′10″,北緯38°56′56″-39°0′6″之間,總面積1347.65公頃,其中保育區(qū)601.74公頃、恢復(fù)重建區(qū)379.84公頃、合理利用區(qū)366.07公頃,濕地率78.06%,是以黑河流域潛水地帶草甸、內(nèi)陸鹽沼濕地植被和多樣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主要保護(hù)對象的荒漠綠洲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濕地公園。</p> <p class="ql-block">肅南康樂草原,海拔三千多米,一會兒藍(lán)天白云,可以清晰地看見祁連山上白雪,一會兒烏云密布,看云朵變化為各種動物形狀。靜靜的圣湖在草原上神一般的存在,經(jīng)幡的飛舞增加著裕固族的神秘與色彩。 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一個每次感覺都不一樣的地方!雪山、森林、草原、藍(lán)天白云、帳房牛羊,回歸自然,遠(yuǎn)離喧囂,心靈得到釋放,讓人回歸本真!康樂草原是個適合拍照的好地方,裕固族是游牧民族,牧馬逐草而生。這個季節(jié)的康樂草原,高海拔的夏季牧場綠草如茵,低海拔的春季牧場是典型的漠化狀態(tài)。無論是哪種模樣,都是我不曾見過的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張掖丹霞地貌群,俗稱“張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組成。如用文字來表達(dá),僅有兩個字震撼。其氣勢之磅礴、場面之壯觀、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嘆。她不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險,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圓1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隨處可見有紅、黃、橙、綠、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種鮮艷的色彩,把無數(shù)溝、山丘裝點得絢麗多姿。張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層理交錯的線條、色彩斑斕的色調(diào)、燦爛奪目的壯美畫圖,形一個彩色童話世界。</p> <p class="ql-block">冰溝丹霞景區(qū)是張掖丹霞國家地質(zhì)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甘肅省張掖市具有裕固花鄉(xiāng)之稱的肅南縣境內(nèi),景區(qū)總面積達(dá)300平方公里,核心游覽區(qū)約占120平方公里,分為小西天景觀區(qū)和大西天景觀區(qū)。它是中國干旱地區(qū)最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同時也是中國發(fā)育最完整,造型最為奇特的丹霞地貌之一。</p> <p class="ql-block">張掖大佛寺坐落于張掖市區(qū)西南隅,初名“迦葉如來”寺。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即公元1098年,有一位姓嵬咩的國師一日斂神靜禪,忽聞天際絲竹之聲。尋聲而至,掘地丈余,得金磚翠瓦覆蓋的碧玉臥佛,報請西夏國主李乾順由此敕建“臥佛寺</p> <p class="ql-block">焉支山(又稱胭脂山、燕支山等),位于中國甘肅省,是祁連山支脈的一部分。它坐落在河西走廊峰腰地帶,甘涼交界處的山丹縣和永昌縣交界處,東西長約34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焉支山地勢險要,異峰突起,自古以來一直是古今軍事要地。南部麓的大馬營灘和大河壩灘自漢朝以來一直是歷代官馬場。 焉支山中水草豐美,自古以來一直是天然的優(yōu)良牧場。該地區(qū)也是主要水源涵養(yǎng)林地,山區(qū)林場建有焉支山森林公園。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天,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lǐng)萬騎出隴西,經(jīng)過焉支山與匈奴作戰(zhàn),斬首八千余級。自古以來,焉支山就因其險要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享有“甘涼咽喉”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山丹軍馬場于公元前121年由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始創(chuàng),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地跨甘青兩省、毗鄰三市(州)六縣,總面積329 .54萬畝。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皇家馬場,也曾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軍馬場,在蘇聯(lián)頓河馬場解體后,占據(jù)世界第一的位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