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帽千章展”有感西木木子 <p class="ql-block">近日,別開生面的“千帽千章展”在沈陽某干休所成功開展。這次向觀眾展出的帽子1712頂,徽章1972枚,均為原沈陽軍區(qū)副參謀長、軍內知名收藏家、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榮譽館員的黃永華將軍所收藏。</p><p class="ql-block">今天,展出的千帽千章,是首長軍旅人生,軍旅情懷,軍人情節(jié),軍情傳承的再現(xiàn)。令人非常震驚,也令人心生敬畏。在此,向首長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謝首長無私奉獻!為首長傾情收藏點贊!</p><p class="ql-block">“千帽千章展”是一次獨具匠心,別具一格的展覽。它動意于普通的帽子和一枚枚徽章,但,它的意義卻大于帽子和徽章。帽子,看似普通,但追溯帽子源頭,帽子至今已經(jīng)有3200的歷史,它起源于古時人們勞動時圍在頸部擦汗用的布。后來在勞動生產(chǎn)實踐中,由于生產(chǎn)力低下,自然條件惡劣,人們就將巾從頸部逐漸裹到了頭上,繼而演變成為具有保暖、防暑、擋風、避雨、護頭等實用功能的帽子形式。帽子的誕生,凝聚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和智慧。帽子還經(jīng)歷了一個象征著統(tǒng)治權力和尊貴地位到普及至民間大眾的過程,承載著歷史賦予它厚重的責任。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帽子逐漸增加了具有裝飾人體的美觀功能。</p><p class="ql-block">這次“千帽千章展”中,展出的大部分是近些年的軍帽和軍徽章。軍帽,為軍人軍裝的一部分,軍人佩戴軍帽,是軍人尊嚴的標志。顯示軍人的威嚴和嚴謹。軍人佩戴帽子是為了實現(xiàn)著裝的統(tǒng)一,也是亮明軍人身份的一種提示。在我軍歷史上,八角帽、八路軍帽、解放帽、船形帽、大檐帽、貝雷帽、長檐帽、卷檐帽、圓邊帽等式樣,都曾一展風采。</p> <p class="ql-block">本次"千帽千章展"展出帽子千余頂,按照收藏地域分"中國部分"、"蘇聯(lián)俄羅斯部分"、"美國部分"及"其他 家部分",主要是軍隊作戰(zhàn)、訓練和禮品。</p> <p class="ql-block">軍徽(章):對于軍旅之人而言,是過往的序章就是榮章。是浸滿血汗與榮譽的徽章。是軍人的象征,是崢嶸歲月下的烙印。</p><p class="ql-block">軍人的徽章代表了軍人獲得的榮譽,肩章代表軍銜,是對在國家軍隊中服役的軍職人員的稱呼,包括戰(zhàn)斗人員和非戰(zhàn)斗人員,類似古代的武士、騎士。其職責是保衛(wèi)國家安全,保衛(wèi)及守護國家邊境,政府政權穩(wěn)定,社會安定,有時亦參與非戰(zhàn)斗性的包括救災等工作?;照?,簡言之,就是佩帶在身上用來表示身份、職業(yè)的標志。它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氏族部落的圖騰標志。</p><p class="ql-block">一枚枚閃閃發(fā)光的徽章,既是榮譽,也是責任。</p> <p class="ql-block">此次展出的徽章有各國國旗標牌,中國證章、解放戰(zhàn)爭軍功章、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軍旗章、飛行員證章,蘇聯(lián)俄羅斯、美軍其他國家勛章、獎章、獎章、軍功章千余枚(部分徽章為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普通的一頂頂帽子,沉甸甸的一枚枚徽章,是在講述著一個個故事。直觀的感受也許是初淺而又平淡的,但通過展覽這個載體,讓我們感受和體味到,世間萬物皆有源頭,只要我們去關注,去探尋就能挖掘出未知領域的奧秘及蘊藏其中的文化內涵。</p> <p class="ql-block">文字編輯 郭 麗</p><p class="ql-block">圖片攝影 張德友 </p><p class="ql-block"> 郭 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