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隸書《道德經(jīng)》(35-37)隸書學友會 <p class="ql-block">35.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p><p class="ql-block">為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真誠,教別人的東西自己有沒有研習好。這是每天必須反省的三件事啊。</p> <p class="ql-block">一,“道”的本質(zhì)和含義。</p><p class="ql-block">老子在《道德經(jīng)》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六個字出現(xiàn)三個“道”,其中,第一個和第三個“道”都是一種形而上的名詞,指的是同一種事物。第二個“道”為動詞,意思為說、解釋、闡釋。</p> <p class="ql-block">3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p><p class="ql-block">自身正了,即使不發(fā)佈命令,百姓也會主動去做;自身不正,即使發(fā)佈命令,百姓也不會服從。</p> <p class="ql-block">二,“道法自然”的含義。</p><p class="ql-block">在老子的思想里,地比天重要,地哺育了萬物,給萬物提供了生活的空間。人又比地大,人是世間萬物的主宰,用雙手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萬物,推進了社會文明的進程?!暗馈庇直热酥匾?,因為“道”給萬物提供了規(guī)則和標準,讓萬物在生命區(qū)間內(nèi)有規(guī)律可循。試想一下,世界上如果失去“道”的制約,世界秩序豈不是亂套了。</p> <p class="ql-block">37.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p><p class="ql-block">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p> <p class="ql-block">三,“道法自然”對現(xiàn)實生活的啟示。</p><p class="ql-block">每個人生活在社會和自然中,都不是孤立而存在,每個人要以身作則,敬畏和熱愛大自然,遵守社會的規(guī)則和秩序,不做任何破壞規(guī)則的事情。維護大自然的秩序,也就是維護自然大道的秩序,體現(xiàn)利人利己的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