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土耳其語嫣 <p class="ql-block">視頻拍攝剪輯:領隊小攝(韓青秋),本文部分照片來自同伴們,在此表示感謝。</p> <p class="ql-block">一波三折,領隊通過性價比,決定從迪拜轉機,我們一行12人,終于開啟了心心念念的土耳其之旅。</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伊斯坦布爾,當地導游帶我們品嘗土耳其餐,以烤肉為主配以煎餅、蔬菜沙拉。因大家才下飛機,懵懵懂懂,頭昏腦脹,導游有點高估了我們的胃口。我們亦善意提醒,今后的配菜杜絕浪費。</p> <p class="ql-block">藍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布爾最重要的標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建造藍色清真寺未使用一根鐵釘,建筑結構嚴謹,外觀造型獨特,400年間歷經數次大地震安然無恙。清真寺的260個小窗、2萬多塊藍色瓷磚、數百塊地毯和眾多阿拉伯書法藝術作品是該寺的重要看點。</p> <p class="ql-block">藍色清真寺屬拜占庭(東羅馬帝國,以希臘文化為主體文化)風格的圓頂建筑,周圍有六根宣禮塔,象征伊斯蘭教六大信仰,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馬爾馬拉海邊的小山丘上,圣索菲亞博物館的旁邊,坐落著一座精致考究、極盡奢華的宮殿——托普卡帕宮,如今也被當地人稱為“老皇宮”。</p> <p class="ql-block">在將近4個世紀的時間里,無數腥風血雨和濃稠香艷的故事在這里發(fā)生。但無論歷史如何風云詭譎,如今這里終歸平靜,成為后人一窺皇室曾經奢靡生活的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老皇宮內遠觀博斯普魯斯大橋,其修筑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處,于1973年10月正式通車,是世界上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魯斯海峽并連結亞洲與歐洲兩大陸的跨海大橋。</p> <p class="ql-block">以弗所,這座位于愛琴海邊的圣經名城,從公元前10世紀由雅典殖民者建立,至今已經擁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p> <p class="ql-block">以弗所常常被西方人稱之為土耳其的龐貝,古代以弗所通向港口的大街,在它的全盛時期,水管和污水管道都裝置在大理石石板的下面,50盞街燈掛在廊柱上照明,這應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街燈。兩邊有很多商鋪,至今在地面上可以看到被馬車壓過的車輪印記。它以阿耳忒彌斯神廟(女神狄安娜的首要神龕)、圖書館和戲院著稱。戲院能容納25000名觀眾。這里如同所有古代戲院,是露天的。</p> <p class="ql-block">經過幾百年地貌變遷,它的入海口漸漸被淤泥填塞,以弗所賴以生存的海洋貿易遂告終結,加上地中海沿岸頻發(fā)的地震,以弗所難逃被遺棄的噩運,這座新約《圣經》中出現過的城市,最終淪為一片大理石廢墟。</p> <p class="ql-block">這是3000多年前的廁所</p> <p class="ql-block">位于愛琴海沿岸的博德魯姆(Bodrum),可能鮮有中國人聽說過這個地方,但它卻是聞名世界的度假和娛樂半島。這里有最美麗的海灣、最青翠欲滴的山景、最宜人的夏季。</p> <p class="ql-block">博德魯姆好比是土耳其人的三亞。只是這個“三亞”有點另類。因為氣候原因,博德魯姆的冬天非常寒冷。每年的10月中旬至第二年的3月底,這里的酒店都紛紛關門歇業(yè)。</p> <p class="ql-block">時差順利倒過來了,與好友坐在海邊的太陽傘下,要上一壺紅茶,看著海面上過往的船只和岸邊嬉水的人們,操著僅有的幾個英語單詞與友善的服務生攀談,惹出的笑話令人捧腹。</p> <p class="ql-block">從博德魯姆至綿花堡趨車4小時左右。正值烈日當空,與地陪司機商量后晚兩小時游玩,依然嬌陽似火。</p> <p class="ql-block">終年維持攝氏29度的溫泉水在山崖上經過億萬年流動,其中的礦物質沉淀下來,把整個山坡染成白色的露天溶巖,遠看形似堆積如山的棉花,一腳踩上去,才知道是堅硬的白色石灰?guī)r。由于一層又一層的巖石形狀很像城堡,故得名棉花堡。</p> <p class="ql-block">進入棉花堡,一定要赤腳,以防鞋底磨損石灰?guī)r。</p> <p class="ql-block">泉水匯成一個個天然池,大大小小,成層疊狀下降,從高低不同的地方閃爍著萬千波光,景色非常奇特。</p> <p class="ql-block">夕陽西下,我們在酒店享受著全球聞名的土耳其溫泉。獨特的紅色治療性熱水,據稱對治療骨科、神經科、風濕病、胃病和皮膚病都有幫助。</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的南部有著漫長而曲折的海岸線,就在古鎮(zhèn)費特希耶附近,綿延的海岸線迂回成了一個大回轉的海灣,這里波瀾不驚,平和而靜謐,這里就是被譽為“水上財富”的土耳其的死海。</p> <p class="ql-block">現在死海已經成為土耳其東南部最著名的天然海水浴場和海邊度假勝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有聞名世界的水上滑翔傘。</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費特希耶所住的度假酒店</p> <p class="ql-block">乘坐游覽船在地中海觀光,下午多云微風,在輕快的音樂聲中,吹著海風,賞著美景,邁開舞步,盡享快樂。</p> <p class="ql-block">安塔利亞的舊港口坐落在懸崖上的一個凹坑中,風景如畫,雜亂無章的雜貨店,漂亮的咖啡館,集市和輕快地擺著游艇,俯瞰著波光粼粼的地中海?,F在擁有寧靜的游船氛圍,很難想象這個地方曾經是安塔利亞的主要經濟樞紐,那是從2世紀到20世紀中葉,這是主要的港口,為這座城市和周邊地區(qū)帶來了貿易和繁榮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塔利亞位于地中海沿岸,被群山環(huán)繞的安塔利亞擁有著綠寶石海岸、美麗海灘、棕櫚樹構成的一條條林蔭大道以及賞心悅目歷史古鎮(zhèn)。這座城市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紀,無論是在東羅馬時期還是奧斯曼帝國時期,這里都是東地中海的重要港口?,F在的安塔利亞老城,城里的老房子很多都成了酒店和咖啡館。</p> <p class="ql-block">與當地導游江海先生合影,他是位知識淵博的歷史老師,一口流利的中文,一路上不寂寞。</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的外觀十分顯眼,遠遠就可以見到笛子般的尖塔,及塔身所覆蓋的藍綠色磁磚。進入博物館區(qū),中庭的水池過去供苦行僧侶凈身,今天也可讓前來朝圣的信徒使用。中庭兩側分成兩個主要展區(qū),一邊是梅芙拉納的陵墓及伊斯蘭圣器,另一邊則展出旋轉僧侶的苦行生活。</p> <p class="ql-block">孔亞,旋轉舞的故鄉(xiāng)。蘇菲派教徒相信萬物都在無時無刻地在旋轉著,人的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他們的舞者通過不停的旋轉,描述萬物生生不息,以達到超脫空靈的狀態(tài),從而可以更親近安拉,實現天人合一的愿景。</p> <p class="ql-block">蘇丹大客棧是目前土耳其境內得以保留下來的所有驛站中規(guī)模最大,也是最完整的一處。當時的蘇丹為了保護來往的軍隊和商旅的安全,在絲路沿途每隔30公里就修建一處驛站,因為這個距離剛好是駱駝一天行進的路程。如今的蘇丹大客棧已經成了土耳其旅游的一個重要參觀景點。</p> <p class="ql-block">六月二十八日,恰逢錢姐姐六十生日。領隊有心特意買來生日蛋糕,旅友們紛紛送來真誠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到達卡帕多奇亞入住洞穴酒店,</p> <p class="ql-block">入住洞穴酒店,每間客房形態(tài)各異、但風格雷同。我們抽簽決定樓層,如果是高層帶窗臺,那清早泡上一壺茶,坐在窗臺就能看到四面八方的熱氣球,很是壯觀。</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亞,每位旅行者心馳向往的神秘之地。日出漸亮時,飄在半空中百余只熱氣球,組成了一幀幀浪漫奔放的美麗畫卷。</p> <p class="ql-block">天剛蒙蒙亮,我們登上酒店樓頂,觀看拍攝熱氣球升空的浪漫景色。偶爾也有熱氣球從遠方飄來,我們微笑揮手道早安,互相成為彼此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凌晨四點半起床,乘坐上世紀的老爺車,微冷涼風中等著熱氣球騰飛。</p> <p class="ql-block">四輛老爺車一起追逐著漫天飛舞的熱氣球,追一追,嗨一嗨,熱氣球很壯觀,我們亦是開心至極。</p> <p class="ql-block">這場景美的有點不真實,但確實是光著腳丫子,被兩美女架上車頭擺pose,近十米長大裙擺由當地小伙子向空中拋起,舞動的裙擺似紅色波浪。</p> <p class="ql-block">觀光游覽卡帕多奇亞獨特的地貌和秀美的風光。</p> <p class="ql-block">德林庫尤地下城有1200多個房間,為便于長期在地下生活,居民還修建了功能各異的房間,有儲藏室、葡萄酒窖、廚房、教堂、墳墓、學校,甚至還有畜養(yǎng)動物的地方。城市的居民平時生活在地上,每當有外敵入侵時,人們就會迅速從地表撤入地下,并在坑道中樞用巨石封堵,控制住進入的道路,將敵人擋在門外。這里最多可藏匿2萬人。</p> <p class="ql-block">大合集大圓滿,土耳其之旅完美落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