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炙烤何足懼 十五天后必知秋陽陽 <p class="ql-block">火、火、火——火過新疆火焰山!多么希望也借鐵扇公主的鐵扇搖它三搖,將熱氣搖到三個十萬八千里之外(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鐵扇公主搖了三下芭蕉扇應該是三個十萬八千里。這算術題不難做)。令灼熱肌膚涼快涼快;熱、熱、熱——熱過淄博燒烤!多么希望人情不煩暑,可以多去淄博吃燒烤。令苦情的味蕾重新多情起來。</p> <p class="ql-block">今年大暑,農歷六月初六——六六大順呵呵(我看是熱氣蒸騰大順)。大暑可以說是一年中最熱的十五天了。那么何以消煩暑?白居易先生給出答案是:端坐一院中。這個建議好,心靜熱自散。</p> <p class="ql-block">但大暑炎炎,而且還有十五天。躲進空調成一統(tǒng),管它大暑作威共作福——是可以些許緩解煩暑的。但外面的轉角處遇見美就會失之交臂啊!而且聽聞每個季節(jié)的“轉角處”都特別的美:正如暮春的轉角處有首夏猶清和,芳草也未歇;秋末初冬的轉角處有“絕愛”啊——絕愛初冬萬瓦霜;冬末春初的轉角處有暗香浮動疏影橫斜。那么盛夏的轉角處有什么美可以遇見呀——會是“人共青山都瘦”否?——哈哈,很多人都說整一個夏天,瘦了一圈;青山瘦否,不得而知哦……</p> <p class="ql-block">那就冒著暑熱的天氣,到外面某個轉角處看看是否會遇到美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題記……陽陽</b></p> <p class="ql-block">哎呀,門外炎光熾,物怎已驚秋!這就是夏末秋初轉角處遇見美啦……</p> <p class="ql-block">眼前這場景,還真的有點“靜秋之美”的跡象。大家看看這景況:雖不至于“青瘦”了,但“花瘦”了哦——一種“秋花”已迫不及待在這夏末秋初時段出現(xiàn)了。這不正是我們“苦煩暑”的日子里想要見到的畫面嗎?綠瘦紅瘦的葉落秋到為期不遠了——十五天嘛,何遠之有。十五天之于365天算個啥!而且,今年有個閏二月,即是說十五天之于近四百天,簡直就是小巫之于大巫啦(有小巫之于大巫這個說法么?)?……</p> <p class="ql-block">多么多么的聽到一句“天涼好個秋”??!</p> <p class="ql-block">因為是出來欣賞“秋景”的。這花叫什么花已經不重要了。但記憶中秋天一到,北方的秋天應該有曬秋的味道。聽聞也有人曬臘腸的,而這花又是臘腸花,就當曬秋吧,讓它在大暑這十五天里曬曬吧——也許有“臘香”的味道呵呵……</p> <p class="ql-block">近前拍個“臘香”的味道聞上一聞——哇塞,真香——秋天的況味!</p> <p class="ql-block">呵呵,夏末秋初的轉角處不但遇見貌似秋花的美,而且還聞到了秋天的味道——這令大暑何地自容?。?lt;/p> <p class="ql-block">又一個畫面讓人想起了什么來著——當然不是什么轉角處遇上美的說辭了。想起了秋天里最美的一句說辭“秋風起兮云飛揚,懷念什么兮不能忘——懷念什么呀?懷念?</p> <p class="ql-block">懷念伊人之蒹葭蒼蒼有木有呀?</p> <p class="ql-block">可是這里不是在水一方呢。這馬路邊上也能有蒹葭蒼蒼么么噠?遠看倒還真如秋天中的蘆葦,不如說近前一觀吧……</p> <p class="ql-block">哈哈,這可不是什么馬路上長出了蘆葦——這可是“鐵樹開花馬發(fā)角”(馬發(fā)角不是個笑話,有角馬否?鐵樹開花也不必等一千年,現(xiàn)在的鐵樹多數(shù)是秋天開了花)——這鐵樹花,倒有點秋天的味道——這又令大暑情何以堪呀。莫不是秋天提前到來了——“秋老虎”還在虎視眈眈呢可好——我們別上了鐵樹開花的當為好……</p> <p class="ql-block">只是,鐵樹開花很美,就當轉角處遇到美吧。只是這花沒能聞出什么秋天的味道來呀……</p> <p class="ql-block">那就繼續(xù)前行,相信粵東地區(qū)會是“秋來早”的——春來早夏來早秋當然要早到啦。</p> <p class="ql-block">一個不小心,誤進了陶令家!</p> <p class="ql-block">什么陶令家?秋花繞舍似陶家嘛!不就是野菊花嗎?野什么野?不都成了家養(yǎng)的了,野字該去掉,就只剩下菊花了!</p> <p class="ql-block">菊花代表什么呀?春蘭夏荷秋菊冬梅。菊花是秋天的代名詞,我們在夏末遇上它,就當是提前進入到一年中最美的時光了。</p> <p class="ql-block">好吧,不用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了。我們在大暑節(jié)氣已經把“菊花就了”——就當這野菊花的出現(xiàn)是夏末秋初轉角處遇到美吧——跟跟而來的秋菊應該在北方招搖過市了——很快的就會是滿城盡帶黃金甲啦(不過,我們這邊的菊花可是冬天的溫暖,冬天才開花)。</p> <p class="ql-block">告別了野菊花。轉角處,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出現(xiàn)——這是真正的“秋花秋景”啊!</p> <p class="ql-block">大凡潮汕平原的人們對這種秋花都不陌生。因為外地人稱之為“絲瓜”,而膠己人(潮汕人)都稱之為“秋瓜”——所以其花便被叫做秋花了。</p> <p class="ql-block">秋瓜一到夏末秋初大都是開花的多生瓜的少,結瓜最多是在夏天中期——秋瓜是夏天煮湯不可或缺的,不亞于“冬瓜”。</p> <p class="ql-block">此時的秋瓜花就是完完全全的秋天的味道了。至于其花之美代表的就是一個“秋”的況味了——當然不是真正的天涼好個秋——天涼好個秋的登場,秋瓜就將謝幕了。</p> <p class="ql-block">那么,大暑是在“畢竟西湖六月”中,荷花池該是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啦?</p> <p class="ql-block">去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雖說此時是六月,尚未到荷花仙子的生日(六月二十四)。而其實今年有一閏,原則上此時已經是農歷七月了,荷花已經過了盛花期。這轉角處遇見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來得剛剛好。但從場景上來看,荷花池還是“風韻猶存”的——萬荷葉上送秋來。</p> <p class="ql-block">偶爾有那么一朵荷花苞躲在萬荷葉中讓人感覺得到一夜雨聲涼到夢——就算大暑老兄不高興,但這確實是事實的存在。夏天無論何時何地走進荷塘邊,總會遇到美的。誰教荷花池永遠是荷香滿池呀——一朵荷花也能攪起滿池香風嘛……</p> <p class="ql-block">偶爾還能拍到一朵這么燦爛的荷花還在盛開。這夏末秋初的荷花池還沒有到重門深鎖的時候。要是來個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就美了美了……</p> <p class="ql-block">所以說:何以消煩暑?不是端坐一院中。而是多到荷塘邊走上一走,有這萬荷葉上送秋來的“涼風習習”,何懼十五天的大暑作威作福了。</p> <p class="ql-block">明天抱琴來,彈它一曲《秋天的況味》。提前迎接秋姑娘的到來。如何?</p> <p class="ql-block">只是,轉角處的夏花依然絢爛,樹上蟬聲依舊為大暑鼓噪吶喊;秋來蟬兒不閉口,哪個草樹敢秋聲?呵呵,夏蟬不答應禁若寒蟬,我們的秋日私語就是奢談了——還是回家嘆空調吧——該來的天涼好個秋會來的——也許結束十五天的大暑時節(jié)、也許還要看“秋老虎”的面色——但相信遲早會是秋日私語時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文圖原創(chuàng)</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