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九大類別開源 <h3>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結(jié)晶,中國古建筑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是人類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建筑藝術、宗教、民俗、營造技術及建筑環(huán)境等多方面的理念和智慧,記錄、傳承了中國古建筑的建筑布局、形制等級,構造形式、結(jié)構類型、色彩運用和營造特征。系統(tǒng)、全面地了解中國古建筑基礎知識,可為深入學習、研究古建筑相關知識、技術奠定基礎。本文從中國古建筑按功能上分類,將古建筑劃分為:</h3></br> <h3>一、民居建筑;二、宮殿建筑;三、壇廟建筑;</h3></br> <h3>四、宗教建筑;五、園林建筑;六、陵墓建筑</h3></br> <h3>七、城市建筑;八、設施性建筑;九、其他建筑</h3></br> <h3>一、民居建筑</h3></br> <h3>民居建筑是人們滿足最基本生活需要所營建的居住性建筑,是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建筑類型。我國民居建筑收環(huán)境、氣候、民俗文化、經(jīng)濟、禮制等因素影響,在風格上和工藝做法上有較強的地域性。</h3></br> <h3>民居建筑——四川廣安古鎮(zhèn)</h3></br> <h3> <h3>民居建筑——江西婺源</h3></br> <h3> <h3>民居建筑——陜西民居</h3></br> <h3> <h3>民居建筑——云南民居</h3></br> <h3> <h3>民居建筑——山西民居</h3></br> <h3> <h3>民居建筑——北京四合院民居</h3></br> <h3> <h3>民居建筑——福建土樓民居</h3></br> <h3> <h3>民居建筑——藏族民居</h3></br> <h3> <h3>中國傳統(tǒng)民居多以院落式為主,房屋多單層也有多層建筑。山區(qū)、丘陵地區(qū)的民居依地形而建,江南水鄉(xiāng)多臨水而建,組合靈活。西北地區(qū)有窯洞式民居,福建地區(qū)有土樓式民居等等。以上只列舉了幾個地區(qū)的民居建筑供參考。</h3></br> <h3>二、宮殿建筑</h3></br> <h3>供皇帝理朝政和滿足居住功能的院落式建筑群,稱為宮殿建筑。</h3></br> <h3>宮殿建筑——北京故宮</h3></br> <h3> <h3>宮殿建筑——故宮角樓</h3></br> <h3> <h3>宮殿建筑——沈陽故宮</h3></br> <h3> <h3>現(xiàn)在保存很好的明、清兩朝的宮殿——北京故宮、沈陽故宮。明代以前,歷史上各朝代的宮殿遺存較少,如秦代的阿房宮,現(xiàn)已無存。</h3></br> <h3>三、壇廟建筑</h3></br> <h3>壇廟建筑是表達對天地、祖先的崇敬和感恩而舉行各種祭祀活動的場所,亦稱禮制建筑。如北京的社稷壇、太廟、天壇、月壇、日壇、先農(nóng)壇、先蠶壇、孔廟、歷代帝王廟、山東曲阜孔廟、山西的關帝廟、各地的文廟、武廟。各地的各類祠(堂):如安徽包公祠、四川武侯祠、山西晉祠、湖南的屈原祠等,以及宗族的家祠和家廟。</h3></br> <h3>壇廟建筑——北京天壇祈年殿</h3></br> <h3> <h3>壇廟建筑——北京天壇皇穹宇</h3></br> <h3> <h3>壇廟建筑——北京先農(nóng)壇</h3></br> <h3> <h3>壇廟建筑——北京太廟</h3></br> <h3> <h3>壇廟建筑——山東曲阜孔廟 大成殿</h3></br> <h3> <h3>壇廟建筑——祠堂</h3></br> <h3> <h3>壇廟建筑的歷史久長,壇廟建筑介于宗教建筑與世俗建筑之間,也有宣教的職能。壇廟建筑中祭祀與供奉的內(nèi)容,可以歸納為天神地祗和已經(jīng)“升天”祖先及先賢。與祭祀活動相關的內(nèi)容,還有一套完整的儀式和節(jié)日,即各種祭祀活動都有相關的規(guī)范內(nèi)容,包括時間、地點、人員、服飾、器具、祭品、音樂、規(guī)模、程序等。</h3></br> <h3>四、宗教建筑</h3></br> <h3>宗教建筑是人們從事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包括佛教的寺、塔、石窟寺、道教的廟觀,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等。寺廟建筑除石窟寺外多營建成院落式。</h3></br> <h3>宗教建筑——少林寺</h3></br> <h3> <h3>宗教建筑——佛光寺</h3></br> <h3> <h3>宗教建筑——白云觀</h3></br> <h3> <h3>宗教建筑——石窟寺</h3></br> <h3> <h3>宗教建筑——甘肅麥積山石窟</h3></br> <h3> <h3>每一座單體建筑本身而言,除塔之外,佛教建筑與道教建筑的區(qū)別不大,只是在細微之處和裝飾上有些不同,裝飾紋飾、圖案中含有各自的宗教元素。</h3></br> <h3>五、園林建筑</h3></br> <h3>園林建筑主要有:亭、臺、樓、閣、榭、舫、廊、齋、軒、堂、館、橋、塢、甬路、地面等。中國傳統(tǒng)園林建筑可分為三類:私家園林、皇家園林、風景園林。</h3></br> <h3>皇家園林——頤和園</h3></br> <h3> <h3>皇家園林——北海</h3></br> <h3> <h3>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h3></br> <h3> <h3>私家園林——蘇州拙政園</h3></br> <h3> <h3>私家園林——蘇州留園</h3></br> <h3> <h3>私家園林——浙江紹興沈園</h3></br> <h3> <h3>風景園林——杭州西湖</h3></br> <h3> <h3>風景園林——云南麗江黑龍?zhí)?lt;/h3></br> <h3> <h3>風景園林——云南昆明大觀樓</h3></br> <h3> <h3>風景園林——山東泰山</h3></br> <h3> <h3>中國傳統(tǒng)園林建筑分為私家園林、皇家園林、風景園林三種。</h3></br> <h3>(1)私家園林建筑:以江浙地區(qū)數(shù)量最多。著名的私家園林有:江蘇揚州的個園、寄破山莊,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網(wǎng)師園、耦園、恰園,無錫的寄暢園,浙江紹興的沈園、蘭亭等。</h3></br> <h3>(2)皇家園林建筑:現(xiàn)存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區(qū),如北京題和園(原清漪園)、香山(原靜宜園)、圓明園、北海、中海、南海、景山,還有河北承德避暑山莊。</h3></br> <h3>(3)風景園林建筑:是在自然風景景觀的環(huán)境中,適宜地營建一些園林建筑,增加自然景觀的欣賞品位和情趣,滿足人們]游覽時的功能需要,更起到畫龍點睛之筆。風景園林</h3></br> <h3>建筑在全國很多,如:浙江杭州西湖的蘇堤六橋、三潭印月、花港觀魚等,云南昆明的大觀樓,四川青城山的亭、榭,安徽黃山、山東泰山、福建武夷山等景區(qū)中的一些園林建筑等。</h3></br> <h3>六、陵墓建筑</h3></br> <h3>陵墓建筑是安葬死者和后人祭祀的專用場所,稱為陵墓建筑?,F(xiàn)存多為帝王和王公大臣的陵墓。陵墓建筑在中國古建筑中較為特殊,是中國古建筑很重要的部分,它有嚴格的規(guī)制”和“風水學”之說,帝王的陵墓建筑由地下部分的“地宮”和地上供后人舉行祭祀活動的建筑及設施組成。歷代帝王都很重視自己陵墓的營建。</h3></br> <h3>陵墓建筑——明十三陵</h3></br> <h3> <h3>陵墓建筑——清西陵</h3></br> <h3> <h3>陵墓建筑——清東陵</h3></br> <h3> <h3>陵墓建筑遺存較多,但地上建筑保存的已不多,如:黃帝陵、大禹陵、秦始皇陵等?,F(xiàn)今保存較好的有北京明十三陵,河北省遵化的清東陵和易縣的清西陵,遼寧沈陽的福陵昭陵等明、清皇家陵墓。</h3></br> <h3>七、城市建筑</h3></br> <h3>城市建筑是古城功能需要的一些設施性建筑,主要是城墻、城樓、鐘樓、鼓樓,以及城市中的橋梁、道路等。</h3></br> <h3>城市建筑——北京鐘樓</h3></br> <h3> <h3>城市建筑——北京鼓樓</h3></br> <h3> <h3>城市建筑——北京正陽門城樓</h3></br> <h3> <h3>城市建筑——西安鐘樓</h3></br> <h3> <h3>現(xiàn)存的有北京正陽門城樓和箭樓德勝門箭樓、東便門角樓和城墻,北京的鐘樓和鼓樓,陜西西安鐘樓和鼓樓及城墻,山西平遙古城城樓和城墻,江蘇南京的古城墻、蘇州的盤門(水城).湖北荊州、襄陽的古城墻和城樓,安徽壽縣古城墻和城樓,江西贛州古城墻和城樓,張家口宣化的鐘樓,北京后海的銀錠橋、地安門外的萬寧橋(后門橋)、蘇州古城及江南水鄉(xiāng)古城鎮(zhèn)中很多的橋梁。</h3></br> <h3>八、設施性建筑</h3></br> <h3>因國家和社會生活功能需要,而營造的設施性建筑或構筑物,主要是軍事防御設施的長城和關隘,水利設施的堤壩、閘口,交通水運設施的橋梁、碼頭等。</h3></br> <h3>設施性建筑——長城</h3></br> <h3> <h3>設施性建筑——山海關</h3></br> <h3> <h3>設施性建筑——蘇州寶帶橋</h3></br> <h3> <h3>設施性建筑——河北趙縣安濟橋</h3></br> <h3> <h3>設施性建筑——山東蓬萊水域</h3></br> <h3> <h3>設施性建筑類型分為:</h3></br> <h3>(1)軍事防御設施:如北京八達嶺段長城,慕田峪段長城、河北金山嶺段長城、河北山海關長城及城樓、甘肅嘉峪關長城等。在我國沿海地區(qū)為防倭寇侵擾營建了很多海防據(jù)點,如浙江臺州臨海長城,著名的山東蓬萊登州衛(wèi)就是一座水軍的海防城堡。</h3></br> <h3>(2)水利設施:以灌溉、防洪為主,如著名的四川都江堰、廣西的靈渠。我國很多地區(qū)特別是江南水系豐富地區(qū),水利設施遺存較多,如堤岸、堤壩、閘口等。</h3></br> <h3>(3)交通、水運設施:交通設施主要是橋梁、碼頭和棧道等,如著名的河北趙縣安濟橋,福建晉江的安平橋,江蘇蘇州的寶帶橋,福建屏南縣長橋鎮(zhèn)的萬安橋,北京的盧溝橋等。</h3></br> <h3>九、其他建筑</h3></br> <h3>將塔、牌樓、牌坊、影壁(照壁)、商業(yè)建筑、會館、驛站、糧倉、書院、學府等列在一起。</h3></br> <h3>其他建筑——清華寺花塔</h3></br> <h3> <h3>其他建筑——山東歷城神通寺四門塔</h3></br> <h3> <h3>其他建筑——牌樓</h3></br> <h3> <h3>其他建筑——牌坊</h3></br> <h3> <h3>其他建筑——長城</h3></br> <h3> <h3>其他建筑——影壁</h3></br> <h3> <a href="https://h5.visualchina.com//article/article_154489.html?ad=yes&channelCode=huawei" >查看原文</a> 原文轉(zhuǎn)載自h5.visualchina.com,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