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南太行 壯美山水畫許伯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太行山,中國最著名的山脈之一,被稱為“天下之脊”。太行山如巨龍縱臥在山西、河北與河南三省,自北而南貫穿于中國大地的腹心,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地理分界,總長約400公里,“巍巍太行八百里”流傳千古。習慣上,人們把太行山分為南太行、北太行、西太行三部分,如按地理和行政區(qū)域簡單的劃分,河北境內(nèi)為北太行,山西境內(nèi)為西太行,而南太行主要集中在河南境內(nèi)?!吨袊鴩业乩怼吩?jīng)有這樣的評說: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5月6日是立夏,按節(jié)氣的說法,“立夏”是夏天的開始,我們在“春盡夏始”的5月5日、6日,游覽了南太行的“萬仙山景區(qū)”和“林州太行大峽谷”。春花落盡,夏木成蔭,巧遇南太行今春難得的多雨,太行山滿目清新,郁郁蔥蔥;河溪水湍,流瀑四掛;山水相映,姿態(tài)萬千。既有北方山的雄偉,又有南方水的靈秀,一幅壯美的山水自然畫卷,我見到了最美的南太行風光,甚至有疑將河南作江南的感覺。</b></p> 石板巖鎮(zhèn)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板巖,中國特色小鎮(zhèn)。是南太行風光匯集處,也是游客的集散地。小鎮(zhèn)四周是高聳的群山,清澈的露水河穿鎮(zhèn)而過,具有美麗的山水風光。石板巖因石街、石瓦、石房屋的太行山建筑風格而得名。但現(xiàn)在林立的民宿,多為鋼材木頭的快捷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鎮(zhèn)前山下的露水河,水溢湍急,山水相映,儼然一幅水墨山水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晨光,云煙繚繞山間,有了幾分仙界的意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以下是環(huán)石板巖四面,雄姿各異的巍峨山體。</b></p> 太行天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林州太行大峽谷,南北長50公里,東西寬1.5公里,海拔800-1739米,相對高差1000米以上。景區(qū)總面積89平方公里。境內(nèi)斷崖高起,群峰崢嶸,陽剛勁露,臺壁交錯,是“北雄風光”的典型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太行大峽谷核心景區(qū)有三處:百里畫廊太行天路、泉潭疊瀑桃花谷、太行之魂王相巖。其中王相巖是爬山登高為主,我們服老放棄了;桃花谷計劃去,但因水淹了步行道,當天暫停開放。所以我們只乘坐景區(qū)交通車,游覽了“太行天路”,并在“太行之巔觀太行”,眼見的太行山真的很漂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太行大峽谷玻璃橋,“太行天路”上的收費景點。介紹說,“橋面長280米、寬2.5米、橋面距谷底相對高度260米,橋面采用全透明玻璃鋪設。玻璃橋選用新型復合材料建造,橋面采用先進的9D音頻技術。站在橋上除了居高臨下欣賞太行大峽谷的壯闊風景,一覽峽谷的心曠神怡之外,更能體驗透空踩踏的刺激與驚奇。”因昨晚的大雨,橋面濕滑而關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山頂,平視對面的山體,削壁聳立,層層疊疊,每層間綠樹成蔭,非常壯觀,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山體景色,這也是南太行的特色。有資料說,南太行以嶂石巖地貌和云臺地貌著稱,其中的嶂石巖地貌為中國三大砂巖地貌之一(另外兩種是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主要由沉積巖構成。并不明白什么意思。就是很壯美,看著賞心悅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遠處的山峰,也有華山之險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以下是途中車拍的山體,風格各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太行人家,最大的特點,屋頂不是瓦片而是石板覆蓋。</b></p> 萬仙山南坪丹分溝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萬仙山景區(qū),國家4A級景區(qū),還有森林、地質(zhì)、攀巖公園等名號。但除了群山風光外,實實在在的景區(qū)或景點就兩個,郭亮村和有著清幽山鄉(xiāng)之譽的南坪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坪村有11個自然村組成。其中一個是毗鄰山西的高山小村莊叫丹分村。相傳曾是太上老君修煉分丹之處,故名丹分。丹分有丹分溝,長1200米,是8~24億年前造山運動大地開裂形成的幽谷,后經(jīng)洪水沖刷而成。在萬仙山景區(qū)開發(fā)之前,丹分溝一直是個與世隔絕的高山峽谷,現(xiàn)在是萬仙山景區(qū)的核心精華景點。我們從南坪游客中心坐付費景交車到達丹分村,車繞行了較長的時間,感覺山高路遠。然后從高外往下走丹分溝全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峽谷的兩邊是高聳的紅巖絕壁 經(jīng)雨水滋潤,光滑雄壯增添美感,也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整個峽谷山體奇形峻峭,石秀水清,潭瀑相連,峽谷溝道千回百轉,溝底不是孱孱溪水,而是奔騰而泄,鳴響隆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黑龍?zhí)?,丹分溝的核心景點,基本處于谷底了。未坐景交車上山的游客,大多到黑龍?zhí)毒驼鄯祷刈吡恕:邶執(zhí)兜乃畞碜燥w泄的瀑布和丹分溝下來的水。那么潭有多深?據(jù)說,1998年曾有潛水員來到這里,潛到28米時,潭水呈螺旋狀,無法下潛,所以直到現(xiàn)在也無人知道黑龍?zhí)兜降子卸嗌睢?lt;/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完丹分溝,體驗了雄壯、奇幽,峻險,秀麗為一體的峽谷風光,不愧為太行山水的一顆明珠。又為我們此行慶幸,因為曾看過不同平臺上的丹分溝游記照片,很少有今天這樣水勢充盈,銀瀑飛泄,綠水潭清,赤壁潤滑的照片。因為有了水,丹分溝才有了靈氣,才能如此的壯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萬仙山霧籠蒼茫,別樣的風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兩天游覽南太行,對河南也有了新的認知。固有印象,河南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域,是華夏文明的發(fā)祥地,歷史上有20多個朝代200多位帝王在河南建都興業(yè),其亮點在于人文歷史,六年前,我也曾到過河南,游覽過龍門石窟,白馬寺、少林寺等。此行見識了中原腹地完全不輸別處的山水風光,興趣盎然。祖國萬里江山,處處有美景。下次吧,爭取進一步走進太行山脈、黃河流域,觀賞壯美的北方山水風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