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之旅,圓夢華山謝紅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22日在結(jié)束了你我同行戶外攝影俱樂部為期九天的陜甘行之后,我和老伴沒有回京,繼續(xù)在西安逗留了二日,因為我還有一個心愿沒有實現(xiàn)——此生一定要去一次華山。</p> <p class="ql-block">這棵草在我心里種下不是一天兩天了,由來已久,它早已深深地扎根于我內(nèi)心深處,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緊迫感陡然而生,如今我們都年過六旬,再不去恐怕以后就更難了。</p> <p class="ql-block">古人有云:“未登華山枉入秦”。我曾多次入秦,但都與華山失之交臂,攀登華山,一睹險境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華山的驚險俊美、古老的傳說、華山論劍的典故、智取華山的故事,都曾深深的吸引著我。</p> <p class="ql-block">往大了說,華山還是中華文明的誕生地,由于它地處黃河中游流域,與黃河一起孕育了中華民族。據(jù)歷代專家學(xué)者研究考證,古代華夏文明主要聚集在以華山為中心的方圓五百公里范圍內(nèi)。就算尋根問祖也得去一趟華山。</p> <p class="ql-block">23日早上一睜眼,急忙跳下床來到窗邊,果然如天氣預(yù)報的一樣,外面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哎,一聲嘆息,這樣的天氣是沒法上華山的,在市里面游玩一下還馬馬虎虎,于是就去了附近的大明宮遺址公園。</p> <p class="ql-block">24日雨過天不晴,但是至少可以出發(fā)了。帶著的忐忑心情,坐上攜程華山一日游的大巴,奔赴我心心念的華山——奇險天下第一山,感悟經(jīng)典,體驗驚險,領(lǐng)略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的自然人文美景。</p> <p class="ql-block">車子駛出西安城,天氣霧氣氤氳,似乎有點不配合。大約兩個小時到達華山景區(qū)。導(dǎo)游說昨天山上下大雪,目前的溫度零下四度,嚇的我趕緊在景區(qū)門口租了一件紅色沖鋒衣穿上。</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們進入景區(qū),先坐景區(qū)的擺渡車,再坐滑道可以少爬幾百階臺階(很好玩),最后坐西峰索道到達華山的西峰。</p> <p class="ql-block">25分鐘的西峰索道穿梭在崇山峻嶺中,讓我們領(lǐng)略了華山的“險”。不到險境,只能想象,身臨其境,才能評說。曾幾何時,那句著名的“自古華山一條路”,不知斷了多少人登臨絕頂?shù)哪钕?。而今,西峰索道讓天塹變通途。</p> <p class="ql-block">在西峰索道上,我們最先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山桃花在綻放,一團團,一簇簇,粉嫩嫩的,星羅棋布在山間。這是華山的外圍植被還很豐茂,逐漸映入眼簾的是大石頭山,植物長在石縫間。</p> <p class="ql-block">人們所說的“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之奇便在于此,它的整座山體就是一塊完整的大石頭。《山海經(jīng)》稱“華山十里五千仞,一石也!”。就是對華山之奇最好的詮釋。</p> <p class="ql-block">緊接著,我們看到的是雪山,這就是昨日一場大雪的福利。玉樹瓊花,銀裝素裹,整個山體披著白霜,巍峨挺拔,氣勢恢宏。這硬漢柔情般的美麗誰又能不為之動容。</p> <p class="ql-block">最意想不到的是,當(dāng)我們的索道包廂移動到兩山中間的萬丈高空時噶然停止了,包廂外風(fēng)聲鶴唳,包廂在空中搖曳。然后就聽到廣播說停電了,正在啟用備用電源。</p> <p class="ql-block">媽呀,這時才知道什么叫絕望。好在時間不長,幾分鐘以后,索道緩緩行駛,虛驚一場。真不愧是華山,不僅體驗驚險,還要體驗一把驚嚇。</p> <p class="ql-block">看過了西峰索道的三部曲,從柔情到硬漢再到柔情,我們下了索道進入硬漢的懷抱——華山西峰景區(qū)。周圍是白茫茫的一片,如童話世界般純潔美麗。</p> <p class="ql-block">而剛才的漫山桃花,現(xiàn)在的玉樹銀花,仿佛時光瞬間倒流回了冬季。那潔凈、濕潤的空氣撲面而來,我貪婪的呼吸著大自然美好的氣息,頓覺胸中無比暢快,我想這恐怕就是華山歡迎游客的最好方式了。</p> <p class="ql-block">華山景區(qū)分東南西北中五個山峰,五峰卓居,各有特點:東峰居位于東,視野開闊,是觀日出的絕佳地點。西峰形如蓮花,陡峭而高聳,陽剛而挺拔,名勝古跡眾多。</p> <p class="ql-block">南峰是最高峰,雄偉無比,氣勢恢宏。北峰植被豐茂,林木蔥蘢,巍峨獨秀,環(huán)境幽靜,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回味無窮。因時間關(guān)系,雪天路滑,我們計劃游覽西峰和南峰兩座山峰。</p> <p class="ql-block">此刻,我正站在華山西峰峰頂,海拔2086.6米處,是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巔有巨石形狀好似蓮花瓣,又稱其為蓮花峰。西峰就是《寶蓮燈》中沉香劈山救出三圣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在《游太華山日記》中記述:“峰上石聳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的詩中有“石作蓮花云作臺”的美句,也指西峰的蓮花形狀。</p> <p class="ql-block">西峰峰頂為一塊完整的巨石,渾然天成,自成一體,氣勢磅礴。西北邊是絕崖千丈,似刀削鋸截,其陡峭巍峨、陽剛挺拔之勢是華山山形之代表。</p> <p class="ql-block">這是登上峰頂?shù)谋亟?jīng)之路,接近九十度的攀石路,盡管不長,但極其陡峭,手腳并用的攀爬令很多人望而生畏,望石興嘆。</p> <p class="ql-block">站在西峰山頂上極目遠眺,四周峰巒起伏,云霧繚繞,一個個山尖尖露出云霧,美若仙境。宋代著名隱士陳摶在他的《西峰》詩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處是仙鄉(xiāng)"的名句跟此情此景非常貼近。</p> <p class="ql-block">峰上崖壁題刻遍布,工草隸篆,琳瑯滿目,真如歷代名家的書法大賽。峰北邊的絕頂叫西石樓峰,峰上楊公塔為楊虎城將軍所建,塔上有楊虎城將軍親筆題辭。</p> <p class="ql-block">這是西峰景區(qū)的天下第一洞房——蓮花洞,這巨大的山石為最早的修行人提供了絕好的住處。由于隱士們登臨絕頂后,在山上難以找到筑觀蓋廟的材料,于是便開鑿石洞而居,修行悟道。</p> <p class="ql-block">洞房花燭夜中的“洞房”一詞就源于此地。相傳在華山修行的吹簫人簫史和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公主在雙雙駕鶴成仙之前,曾到西峰蓮花洞點燭成婚,為姻緣而起的“天下第一洞房”便由此而來。</p> <p class="ql-block">所以華山還是見證愛情、山盟海誓的地方。無論是相濡以沫的夫妻,還是初識的情人、戀人,都非常樂意來一次攜手華山之旅。</p> <p class="ql-block">為此,景區(qū)管委會連續(xù)舉辦過多場“華山作證”集體婚禮,先后有百余對新人在華山結(jié)為伉儷,使古老的愛情之山演繹出了完美的現(xiàn)代愛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華山又是道教名山,是中國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西峰上的人文景觀比比皆是,有翠云宮、巨靈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其中以《寶蓮燈》中的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傳最廣。</p> <p class="ql-block">從西峰的峰頂下來有一條山脊與南峰相連,脊長300余米,石色蒼黛,形態(tài)好象一條屈縮的巨龍,人稱為屈嶺,又叫小蒼龍嶺,是華山著名的險道之一。好在這條險道上冰雪已融化,否則又要體驗一次驚嚇。</p> <p class="ql-block">看過了西峰,我們往南峰走,一路都是臺階上上下下。雪后路滑,每走一步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跌倒摔跤。一路上時不時能見到有游客摔個四腳朝天的狼狽樣子。</p> <p class="ql-block">出西峰不久就遇見這個“華山論劍”的大石頭,可別小看這塊大石頭,它可是華山的網(wǎng)紅,游客們爭相與它合影留念都排起了大隊。我沒湊熱鬧,插空拍了一張后繼續(xù)上路。</p> <p class="ql-block">華山論劍的典故源于南宋年間,在華山之上的一場曠古比武。當(dāng)時的天下五位絕頂高手: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一燈大師、北丐洪七公以及中神通王重陽,他們相約華山絕頂,比武論劍,只為了一部引起江湖血雨腥風(fēng)的“九陰真經(jīng)”。</p> <p class="ql-block">這個典故后被金庸先生在其著名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里寫下了一個經(jīng)典的情節(jié),之后又被拍成電視劇。關(guān)于華山論劍的歷史源遠流長,篇幅也很長,這里按下不表,言歸正傳,繼續(xù)游覽。</p> <p class="ql-block">小心翼翼的一路走來,大約一個多小時總算看到了一堆人頭攢動的地方,想必這便是華山南峰。南峰海拔2154.90米,是華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稱它是“華山元首”。</p> <p class="ql-block">南峰峰頂面積很小,容納不了多少游人,一塊標志性的大石頭刻有峰名,海拔高度等信息,四周是一圈綁滿了祈福紅飄帶的鎖鏈。</p> <p class="ql-block">人們都說登上南峰,頓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舉目環(huán)視,群山起伏,蒼穹可見,黃河渭水如絲如縷,漠漠平原如帛如綿。</p> <p class="ql-block">可是那日山上濃云厚霧遮住了視線,周圍霧氣茫茫,什么都看不見,群山平原黃河渭水統(tǒng)統(tǒng)木有。那些震撼人心的畫面,如履浮云的情趣自然都隨風(fēng)飄散。</p> <p class="ql-block">既然什么都看不見就繼續(xù)上路走一個小環(huán)線回西峰索道下山,本想看看最刺激的長空棧道自然就不用去了,這樣的天氣肯定不會開放的。</p> <p class="ql-block">雖然沒有看到刺激,但雪后的山景異常美麗,最令人為之震撼的要數(shù)華山雪中松樹的雄姿與風(fēng)情,他們個個身著潔白的羽衣,宛如天仙般亭亭玉立于山間路旁或石縫中,似那迎客的松,向游人們微笑致意。</p> <p class="ql-block">為此還寫了一首打油詩《華山雪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松雪聳峻嶺,華岳賽仙境。</p> <p class="ql-block">華山多松,且挺拔粗壯,根出巖隙,冠入青云,生命力極頑強。有的歷經(jīng)千百年風(fēng)雨雷電霜雪之摧殘和洗禮,依然高聳入云,傲然挺立。即使被雷電擊斷了樹冠,還能不屈不撓地旁生綠葉,擇隙而長。讓我們不得不感嘆生命之偉大而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華山的松多長在海拔1700米以上,成片成林,保存著原始的生態(tài)。當(dāng)山風(fēng)從空谷中流動,沿著谷口吹進茂密的松林,那聲音似驚濤駭浪的震吼,蕩滌著萬物的蕪雜與荒蠻。那是風(fēng)撥動松琴枝弦而奏響的樂章,是天籟之音。</p> <p class="ql-block">我們踩著積雪,徜徉在林間小路。山路指引著腳步小心翼翼的前行??丈郊澎o,仿佛能聽見雪落樹梢細而如絲的聲音。運氣好時,一回頭,也許還會碰見一只靈巧的松鼠,倏然間逃進樹叢中的雪堆里,悄然隱沒。</p> <p class="ql-block">穿過林間,走過山海,清清爽爽的一個世界,心中像被洗滌過一般清凈,塵世的喧囂與俗事都讓雪裹挾了去,唯獨留給記憶一片純凈的色彩:雪白的華山、潔白的云霧、身披羽衣的松樹、雪花鋪滿屋頂?shù)膹R堂、空山中穿行的索道……(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