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好 <p class="ql-block"> 因為無意中看到萬瑪才旦執(zhí)導的《塔洛》中的一個對話片段,就有了想去觀看整個影片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當然我具體不知道對話中人物的名字,只是對話富含哲理,讓人意味深長。那對話是這樣的:</p><p class="ql-block"> “有了身份證去城里別人才知道你是誰,也知道你是哪的人,不然誰知道你是誰呢?”</p><p class="ql-block"> 那另一個人答:“我知道我是誰不就行嗎?”</p><p class="ql-block"> 當我想在某觀影平臺上看時,是部需要付費會員的影片,我想了一下孩子們的早餐,就不再有了觀看的欲望,我變得窘迫的生活,讓我花些錢都開始小心翼翼,更多的還是在作賤自己,我還沒落迫到三餐無著落的地步,十幾元的會員付費卻又讓我告知自己,目前還不是這樣揮霍的時候,怪還是怪自己會思緒得更長遠些,因為在很久之前我就已不再只是我一個人的生活了,于是,我在屬于我自己的那本筆記本上記下:</p><p class="ql-block"> “我想,我可以是一個沒有身份證的人,我不用向世人辯證我是誰,除非這個世俗的塵世,可以拋卻我的一切,或是我自己拋卻一切,我就不用證明,我是誰的母親,我是誰的妻子,我又是誰的兒女,拋卻這一切,我才是我,當我是我自己時,又何需要一個身份來說明我姓甚名誰呢?所以我是我時,我名乎無名,為之小輩。” </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我常常耳鳴,我并不受困擾,弟建議去檢查為好,別是嚴重了要更花錢治療,因為他的朋友就是如此,耽誤了多時更需要花大錢去做手術(shù)治療,我并不擔憂我是聽不清,而是怕花大錢,所幸的,只是常人所說的只是耳背而已,就像老者的功能退化耳聾而已,也不能治愈,所以既來之就安然接受。</p><p class="ql-block"> 又再次慶幸,不是眼花之疾,雖耳聾,有時過于呆滯,就像《春抄琴》中提到佐滕春夫所言的,“聾者若愚,盲者似賢”。</p><p class="ql-block"> 確實,我是看上去不太聰明的樣子,這種聾者若愚的樣子有時招來一些鄙夷的眼光,也會有很多誤解,就像從前,身邊的人不解,常常會責怪于我,所以小時,我就有了“老傻”的綽號。</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來,我是可以不需要那么聰敏的聽力,我的母親連連擔憂地說:“老凄涼啊,這樣年輕就說像老年人一樣耳聾,再年老了還得了?!彼@樣有過于夸張于我的現(xiàn)癥,我還沒有聾到那種聽不見的地步,只是過于敏感于吵雜的地方,一旦有噪聲,便就耳鳴起來,像在廚房里剁肉的聲音,就能引起耳鳴,可一安靜下來又恢復過來,常人要在路邊跟我打招呼,呼喚我又要比常人多提高些分貝。</p><p class="ql-block"> 常人不知道的,以為我就像個清高的人。</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想想,這也倒好,讓我有了可以裝“清高”的借口了。</p><p class="ql-block"> 我對母親說:“兩耳不聞窗外事,這樣也好,往后有人若罵我,我也是聽不見,少了很多煩惱?!?lt;/p><p class="ql-block"> 母親笑笑,說道:“也是,像你外公,耳背還更高壽,少聽是非多清心?!?lt;/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來,我是可以失去聽與說的人,卻不能失去看和手動腳動的能力的人,我愿意,我的世界更多是安靜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安于做個若愚的聾者又何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