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紅螺寺半日游山中野鶴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3日,天氣晴朗,有清霧。溫度28度,五一小長假最后一天,返程大軍已然開始行動。我反其道而行之,出城上紅螺寺爬山去。</p> <p class="ql-block">須彌勝境</p> <p class="ql-block"> 相傳玉皇大帝的兩位公主下凡,化身為二只斗大的紅螺生活在池內(nèi),暗中保護寺院及當?shù)氐陌傩?,受到百姓的尊敬,紅螺山和紅螺寺由此而得名,據(jù)《帝京景物略》記載,山有潭,當山之巔,潭中有螺,大如斗,色殷紅,夕放光焰,照射山麓,故名紅螺山有寺,人稱“紅螺寺”。</p> <p class="ql-block"> 撞好運打銅錢,很多人樂此不疲的打銅錢,小朋友是打銅錢的生力軍。</p> <p class="ql-block"> 紅螺山,位于北京市懷柔區(qū)紅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區(qū)55千米,景區(qū)總面積800公頃,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p> <p class="ql-block"> 紅螺寺始建于東晉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統(tǒng)年間易名“護國資福禪寺”,因紅螺仙女的美妙的傳說,俗稱“紅螺寺”。</p> <p class="ql-block"> 牡丹花開</p> <p class="ql-block"> 紅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勢而建,布局嚴謹,氣勢雄偉。它背倚紅螺山,南照紅螺湖,山環(huán)水繞,林木豐茂,古樹參天。紅螺寺處于紅螺山山前的千畝蒼翠的古松林之中,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剎”的優(yōu)美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東晉咸康四年(338年),高僧佛圖澄發(fā)現(xiàn)紅螺山山形上部如舞動雙翅的大鵬金翅鳥,下有佛祖成道時“觸地印”瑞像,于是在此建寺,初名“大明寺”。</p> <p class="ql-block"> 金皇統(tǒng)元年(1141年),大明寺重建,又稱“資福寺”。</p> <p class="ql-block"> 元太祖年間(1206年—1227年),大明寺山門外墻鐫刻有“榜示碑”,明確大明寺為皇家寺院。</p><p class="ql-block">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高僧云山禪師見到大明寺風雨侵蝕,棟宇毀壞,決定集資修繕。</p> <p class="ql-block"> 明正統(tǒng)二年(1437年),順德長公主大婚,皇室為成婚大禮大修佛事,出資重修了資福寺。明英宗朱祁鎮(zhèn)來大明寺降香,在看到佛頂放光后,認為是護國賜福的祥瑞之象,龍顏大悅,親筆賜書“護國資福禪寺”的寺名,因有紅螺仙女的傳說,又被俗稱為“紅螺寺”。</p><p class="ql-block"> 明天啟五年(1625年),明熹宗御賜紅螺寺大銅鐘。</p> <p class="ql-block"> 紅螺寺山門為紅螺寺的正門。作為寺院的門戶,山門是佛界和俗世的交界處。紅螺寺山門上鐫刻有明英宗手書的“護國資福禪寺”的寺名。</p> <p class="ql-block"> 紅螺寺為四進院落,坐北朝南,四周有圍墻環(huán)繞,分為中路建筑及東、西配殿。紅螺寺中路建筑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山門前有大坡道、護欄、護墻、及至原寺大門的甬道;東配殿包括有鐘樓、伽藍殿、千手觀音殿;西配殿包括有鼓樓、祖師殿、達摩殿。紅螺寺西側(cè)另建有普同堂、和尚塔等建筑,均位于紅螺寺景區(qū)內(nèi)。</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康熙帝駕臨紅螺寺降香。</p> <p class="ql-block"> 如今已是暮春季節(jié),山桃花,杏,梨花已經(jīng)難覓其蹤了,如今這里的紫藤花開正艷。</p> <p class="ql-block"> 紅螺寺大雄寶殿前有兩棵古銀杏樹,東邊的雌樹清秀矮小些,西邊的雄樹高大粗壯,樹齡均在1100年以上,樹高30多米,整個樹的圍度達到7米之多。每年春天,雄樹開滿淡黃色的小花,秋天不見果實;而雌樹每年春天不見花開,秋天卻果實累累,人們覺得它們象天作一雙、珠聯(lián)璧合的夫妻,所以也稱他們?yōu)榉蚱迾洹?lt;/p> <p class="ql-block"> 紅螺寺大雄寶殿位于寺院正中、天王殿之后。正面供奉佛祖釋迦牟尼、藥師佛和阿彌陀佛,東西兩側(cè)為十八羅漢像。釋迦牟尼像背后供奉觀世音菩薩像。紅螺寺大雄寶殿于1972年被拆毀,1992年重建,現(xiàn)存地基為古代遺跡。</p> <p class="ql-block"> 紅螺寺三圣殿位于大雄寶殿之后,供奉有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殿內(nèi)兩邊墻上為二十諸天護法神的壁畫。</p> <p class="ql-block"> 今天爬山走的是觀音路,沿路菩薩塑像有33座,每座觀音塑像都是形態(tài)各異,很多人頂禮膜拜,特別是送子觀音處,更是人多,各方送來的錦旗更是多多。</p> <p class="ql-block">觀音寺</p> <p class="ql-block">觀音殿</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中天門的山頂,這里海拔420米,俯瞰懷柔,風景依然擺脫不了薄霧的籠罩。</p> <p class="ql-block"> 這樣的臺階確實挺陡的,鍛煉身體從這里開始。</p> <p class="ql-block">觀葉亭</p> <p class="ql-block"> 紅螺寺的三角梅花開正艷,吸引眾多游人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大雄寶殿后的古藤樹有300年歷史了,紅螺寺的紫藤花隨處可見,現(xiàn)在正是開花的旺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