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之潮州梅傲雪 <p class="ql-block"> 4月10號下午離開惠州西湖,省略了很多游點,直奔潮州???7時抵達,本想上橋走一走,被告知今日此時不通行了,我一時忘記了這座橋是定時“過河拆橋的”。轉(zhuǎn)身上山去韓公祠,也沒成行,只好找地方安營扎寨,埋鍋造飯,明日再來。</p><p class="ql-block"> 次日晨(11日),廣濟橋要10.30通行,我們就先去了韓愈祠。</p><p class="ql-block"> 韓文公祠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城東筆架山麓,韓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宇。</p><p class="ql-block"> 韓文公祠背靠韓山,面臨韓江東側(cè)。主體建筑分前后二進,祠內(nèi)梁間遍掛名家題寫匾額,祠前甬道盡端處之五十一級筆直石蹬道,祠體正面墻壁近90厘米高工整的石裙板上砌筑平整、堅實的淡綠色砍磨磚墻面(與廣州陳家祠、越秀山上五羊樓砍磨磚壁面甚為一致),磚墻至坡屋面與桁桷銜接處,皆沿各自曲面仔細鑿挖,使磚、木之間如同其下之砍磨磚縫一樣緊密吻接。淡綠色壁面托著當中凹肚門上方“韓文公祠”藍色隸書之清淡文雅與沉靜端肅。</p><p class="ql-block">潮州韓文公祠,至今已具有八百多年歷史?,F(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如今的韓祠景區(qū),景點錯落有致、高低得宜,集名勝古跡、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于一體,是粵東一處風景秀麗、品味優(yōu)雅且文化底蘊深厚的名勝風景區(qū)。</p><p class="ql-block">下圖為韓公名言“<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span></p> <p class="ql-block">韓文公祠山門</p> <p class="ql-block">站在這里可以俯視廣濟橋。</p> <p class="ql-block">進入大門后不遠處上石階,抬頭仰望一棵高大的木棉樹上花開得正盛,花開比海南晚一個多月。</p> <p class="ql-block">韓文公祠百世師。讓人肅然崇敬!</p> <p class="ql-block">韓愈治潮業(yè)績,關心農(nóng)桑,延師興學。</p> <p class="ql-block">惡溪驅(qū)鱷,釋放奴婢。</p> <p class="ql-block">祠堂重樓依山而上。</p> <p class="ql-block">蘇軾對韓公的頌詞碑題。</p><p class="ql-block">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師,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p><p class="ql-block"> 蘇軾《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p> <p class="ql-block">碑題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韓愈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人格值得世人崇仰,而其官風更值得后代傳揚。在韓愈精神的感染下,潮州歷代不僅涌現(xiàn)出了陳堯佐、王源、吳均等眾多清官良吏,更造就了一代代的潮士名賢。韓愈不愧是潮州更治、士風的一面旗幟,更是一面鏡子,正因為有韓愈及其后繼者這種薪火相傳的從政文化的引領,才最終成就了潮州“嶺海名邦”、“海濱鄒魯”的歷史文化地位!</p> <p class="ql-block"> 潮州廣濟橋,又稱潮州湘子橋,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lián)結東西兩岸,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區(qū)著名文物旅游勝地,中國四大古橋之一。被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p><p class="ql-block"> 廣濟橋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殘破不堪;1958年進行加固維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為三孔鋼架及兩處高樁承臺式橋梁;2003年10月開始進行全面維修,總體按明代風格為修復依據(jù),功能定位為旅游觀光步行橋;2007年竣工。</p><p class="ql-block"> 廣濟橋為浮梁結合結構,由東西二段石梁橋和中間一段浮橋組合而成,梁橋由橋墩、石梁和橋亭三部分組成。廣濟橋全長518米,東邊梁橋長283.35米,有橋墩12個和橋臺一座,橋孔12個。西邊梁橋長137.3米,有橋墩8個,橋孔7個,石梁寬5米。中間浮橋長97.3米,由十八只木船連接而成。</p> <p class="ql-block">民不能忘。</p> <p class="ql-block">在等待著工作人員把橋補齊合攏。</p> <p class="ql-block">拖船把浮橋拉過來合橋</p> <p class="ql-block">我在錄,邊上游客也在錄像,他的四川話成了我視頻的畫外音,他講的很對。????</p> <p class="ql-block">橋接通了,兩方游客以幸福的心情,邁著歷史性的步伐說(內(nèi)心),廣濟橋我走過!??????</p> <p class="ql-block">快速打卡。??</p> <p class="ql-block">背后的游客很快涌來。</p> <p class="ql-block">廣濟橋燈光秀</p> <p class="ql-block">從橋東走到橋西在廣濟樓前打個卡。</p> <p class="ql-block">潮汕地區(qū)寺廟的屋頂與內(nèi)地北方的寺廟不一樣,這里的色彩豐富,裝飾精美。</p> <p class="ql-block">牌坊街。</p> <p class="ql-block">開元鎮(zhèn)國禪寺。</p><p class="ql-block"> 開元寺位于廣東省潮州市開元路。前身為荔峰寺,始建于唐代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元代改為“開元萬壽禪寺”,明代稱:“開元鎮(zhèn)國禪寺”,又稱”鎮(zhèn)國開元禪寺”,加額“萬壽宮”,俗稱開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向為歷朝祝福君主、宣講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寬敞、殿閣壯觀、圣像莊嚴、文物眾多、香火鼎盛而名聞遐邇,為粵東地區(qū)第一古剎,有“百萬人家福地,三千世界叢林”之美譽。</p><p class="ql-block"> 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結了宋、元、明、清各個不同朝代的建筑藝術,香火鼎盛?!拔母铩逼陂g,開元寺曾遭嚴重破壞,1982年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捐資,進行全面維修,使開元寺重現(xiàn)昔日風采。</p><p class="ql-block"> 196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開元寺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p><p class="ql-block">位。</p> <p class="ql-block">游完廣濟樓、牌坊街和開元鎮(zhèn)國禪寺,在牌坊街吃了當?shù)靥厣〕浴芭H馔琛?。然后又上廣濟橋向橋東走去。因為車停在韓文公祠停車場內(nèi)。</p> <p class="ql-block">編輯整理于2023年5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