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己嚴 待人寬張坤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唐代著名散文家韓愈所寫的《原毀》,頌揚了古之君子責己“重以周”,待人“輕以約”的高貴品質,針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封建士大夫們待己“廉”,責人“詳”,嫉妒賢能,好說別人壞話的惡習,闡明了“毀謗”的根源是“怠”與“忌”,這是一篇挽救社會不正之風的好文章,所闡明的道理,對我們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鑒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原毀》頌揚了古之君子對自己要求嚴格和全面的優(yōu)良作風。他們以大圣人“舜”與“周公”作為學習榜樣,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認為不如舜,不如周公是自己的缺點。學習《原毀》,我們就是要學習古之君子這種“責己也重以周”的正確對己態(tài)度,以英雄模范人物為榜樣,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英雄者,就其如英雄者”,時時得問問“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對自己處處要高標準,嚴要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原毀》也頌揚了古之君子要求別人寬而少的高尚品質。他們重視別人的優(yōu)點長處,只要別人有一點優(yōu)點和長處就加以頌揚。學習《原毀》,我們就是要學習古之君子對人“取其一,不責其二;即其新,不究其舊,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為善之利”的高尚品質,待人也“輕以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與古之君子相反,今之君子“待己廉”,“責人詳”。他們自己沒有特長,沒有技能,卻自以為滿足了,因而“外以欺于人,內以欺于心對內欺”。而對別人呢?即使別人有優(yōu)點有長處都不加頌揚,深怕別人有好的名譽?!对瓪А放辛私裰印耙允ト送谌恕薄芭e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對待自己“不以眾人待其身”的壞作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通過“古之君子”與“今之君子”不同作風的對比,作者進一步推論出“毀謗”的根源是“怠”與“忌”。古之君子由于對待自己要求嚴格,必然就“不怠”,對待別人要求寬容,必然就“不忌”,因此就不會產生“毀謗”。今之君子由于對自己要求過于低,必然就“懈怠”,對人要求苛刻,必然就嫉妒產生“毀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原毀》雖著于一千多年前,但“責己也重以周”的觀點值得我們提倡和發(fā)揚,“待人輕以約”的觀點也應值得我們重視。</span></p> <p class="ql-block">(圖片源自網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