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北 京海納百川 <p class="ql-block"> 我 的 北 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dāng)我雙腳踏進北京城的第一瞬間,我胸中升騰起無比的自豪感,我真切地感受到我是共和國的一員,我的北京此刻就在我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 (一) 壯哉!天壇公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來北京的第一天,一大早就趕到天安門廣場,想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下面許下心愿,想給毛主席他老人家鞠躬請安。然殊不知,北京的一些主要景點自去年初已實行網(wǎng)上提前預(yù)約參觀,否則不得入內(nè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無奈,只好拐道去天壇公園碰運氣。幸運的是天壇公園無需預(yù)約,我們就直接從西門進去了。進門時工作人員還再三講明: 今天周一閉館公休,只能看看外圍,主要景點不能參觀。老伴邊走邊說,來都來了,權(quán)當(dāng)?shù)焦珗@里鍛煉一圈,照張相片,也算今生到過天壇公園了。</p> <p class="ql-block"> 走進公園大門,一條約5米寬的青石磚鋪成的大道自西向東延伸,一眼望不到頭。朝霞迎面,照的人眼花繚亂,路兩旁通天的圓柏樹井字布開,也看不清界邊。在刺眼的霞光映射下,樹林間水氣蒸騰,云霧彌漫,徐徐的春風(fēng)攜帶著絲絲的涼爽,送來陣陣清新,地上剛露出頭頭的小草還帶著惺忪睡意,在晨風(fēng)中把額頭的露珠珠抖動地滾來滾去。環(huán)望四周,滿目皆綠,難窮其盡,我驚剎于天壇公園的浩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春季祈禱豐年的“祈谷壇”</p> <p class="ql-block"> 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壇”</p> <p class="ql-block"> 皇帝祭祀前居住的“齋宮”</p> <p class="ql-block"> 演習(xí)祭祀禮樂的“神樂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天壇公園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總面積273公頃。其整體布局呈現(xiàn)出“回”字形,被分為“內(nèi)壇”和“外壇”兩部分;主要建筑集于內(nèi)壇,由春季祈禱豐年的“祈谷壇”、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壇”、皇帝祭祀前居住的“齋宮”、演習(xí)祭祀禮樂的“神樂署”四大建筑組成。外壇種植有大量古柏林,約6萬多株,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遺憾的是今天不能近距離觀察這些古建筑的輝煌,只能環(huán)繞四周、仰望其雄姿了。余下的時間就是在外壇欣賞這些古柏林啦!其實,這些古柏林在壇廟被譽為國家的“萬世不移”之基,明永樂年間初建北京天壇時,即“樹以松柏”取“尊而識之”的寓意,以后歷朝歷代陸續(xù)補植,形成現(xiàn)有的古樹群落。這些古柏樹與古建筑共同構(gòu)成了天壇公園莊重肅穆、靜謐深遠的環(huán)境氛圍。</p> <p class="ql-block"> 一個人如果欣賞大樹,自會在大樹的偉岸中獲得自立和尊嚴(yán);欣賞小草,也會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執(zhí)著和希望。生活需要欣賞,欣賞會使生活充滿活力和韻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帶著欣賞的目光,隨著游人的腳步緩緩前行。行之愈深,其情愈濃,其景亦愈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仍是望不到盡頭的松柏樹林,仍是走不知長短林中小路,只是小樹長大樹,大樹變古樹,古樹成枯樹。這片古樹林,在正午陽光直射下,云蒸霞蔚,斑駁陸離。各種小鳥在林間嬉戲啼叫,飛來躍去,毫不把游人放在眼里,就連一向膽小的小松鼠,也毫無顧忌地在樹枝上串下串上,在草叢里蹦來蹦去,引人眼球,討人喜歡,讓人駐足流連。這些小精靈好似明白游人的心事一樣,不時在枯樹洞里進進出出,一會兒直起身子,抬頭俯瞰游人,一會兒抬起小爪子,洗洗自己的小臉蛋,或瞪著園溜溜的眼珠子,翹起毛絨絨的大尾巴,擺出一些撩騷人的姿勢,配合著人們拍抖音或錄視頻,逗引的游客陣陣歡呼和聲聲喝彩。、</p> <p class="ql-block"> 臨近“圜丘壇”附近,也就是公園的中心位置時,四周全成了古柏樹,樹齡最小的也在二百年以上,最大年齡的有660多歲。佇立在這些蒼勁古拙的老樹精下面,我被其透出的浩然磊落之大氣和百折不撓之風(fēng)骨所震憾,一種敬畏心情油然而生。這些古柏以頑強的適應(yīng)能力,被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或雄邁豪壯,或險峻跌宕,或虬曲多姿。每棵古柏都累積了數(shù)百年歲月的沉淀,所散發(fā)出的松香味道特別的濃厚。我和老伴像曲頸歌唱的天鵝一樣,仰著頭伸長了脖子,張大嘴巴,一口一口貪婪地允吸著這里的空氣,好似妙間能讓人神輕氣爽、精神倍增。老伴嘴里一直重復(fù)著: 這里是天然的氧吧,富氧厘子含量極高,多在這些古柏樹下面吸一吸,最有益于健康。</p> <p class="ql-block"> 一步一回頭地告別了這些古柏樹,快要走到南門口時,又一棵號稱“九龍柏”的古樹佇立在路旁。據(jù)導(dǎo)游介紹,它是北京最美“十大樹王”之首,其身后有著諸多傳奇的故事。只見“九龍柏”樹冠蜿蜒起伏,樹干有縱向褶皺,將樹身分為九股,扭曲纏繞,宛如九條青龍盤旋在一起,森然欲動。手撫龍柏,祈福納祥,凝思遐想,“九龍柏”是歷史的見證,是遙遠的回憶,是美麗的傳說,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風(fēng)云變幻,更顯其古拙之美,使我們感受到它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顏容和承載歷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天壇公園真是一個被山水有意回避的壇廟,也是一處被繁花輕輕繞過的地方。當(dāng)我們依依告別這些清一色的古柏樹時,老伴仍有點不舍地嘆道: 比咱縣永樂宮大得多里!美得多里!我也笑著回應(yīng)說,能把天壇公園的一個角角撥給咱家門口的永樂宮,咱就再不舍近求遠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真沒有想到,臨時動議游覽天壇公園,竟給人如此的震驚,正應(yīng)了那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以說當(dāng)我們遇到不如意時,不要懊惱,不要沮喪,更不要只看一時,應(yīng)把眼光放的長遠一些,把人生事業(yè)加寬加大,永遠樂觀的去面對、去奮斗,或許那些不如意正是諸事如意順心的開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6日</p><p class="ql-block"> 高升進</p>